中国传统纹样的起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1. 中国传统纹样——龙纹
在中国的古纹样装饰中,龙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哲学思想和民族意识。龙纹不是一般的装饰,而是一种具有特殊精神内涵的产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一种理想型的动物,古人认为它是最高的祥瑞,因此备受崇拜,成为百神之一。龙的形象起源很早,在奴隶社会时期便用于装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龙纹的内容不断丰富,各种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有龙纹,它们的造型和神态各不相同,带有各自时代的气息。
2. 远古时代的龙纹
作为一种吉祥装饰,龙纹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交替的远古时代。这一时期的龙图像比较原始,拙稚,主要出现在当时的青铜器和玉器的造型和装饰图案上。其外形特征较为简洁抽象。新石器时期,以龙为表现形式的造型变得繁杂,纹饰安排俯视和侧视双重效果,创造出了平面二方连续和俯视适合纹样的图案,造型形象生动,线条流畅。
3. 商代晚期龙纹
商代晚期是龙纹装饰的极盛时期。龙纹图案化的色彩加深,龙的体态变得复杂。"回顾式"龙纹此时广为流传,还出现了双头龙纹。
4. 春秋战国时期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的龙纹作为常器物的装饰图案失去了往日造型狰狞的特征,庄重的器型有了动态和韵律感。此时期的龙纹抽象与具体渐渐分化,龙纹主题明确,线条流畅,由为神服务的装饰艺术转变为为人服务的艺术作品。龙的吉祥寓意加强,用途增多。这一时期的龙纹变为四肢具全的兽形,形象较为写实,奠定了后世龙形的基础。在器物上多为卷龙纹,刻画龙身卷曲如蛇体,形象富有张力。
5. 唐代龙纹
唐宋时期是龙纹的成熟期,龙纹充满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激动的生活气魄。龙形的塑造更为丰腴壮实,生机勃勃。龙纹越来越成为统治阶级皇权的标志,从而带上富贵显赫的气息。此时铜镜上的龙纹多见于山凳,唐代思想开放,各地文化不断交流,象鼻龙纹特别流行。龙纹与云纹的组合成为此时的一大特色。
6. 宋代龙纹
宋代龙形象成为统治的象征,皇上用五爪龙,亲王用四爪龙。龙纹大量出现在御用瓷器上,御用银用瓷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印有龙纹。云龙纹广泛运用于盘、碗器物之上,这一时期典型的是海水龙纹,将海水与龙纹结合,变现龙游于海水之中。
7. 明清时期龙纹
明清时期的龙纹以具备成熟完美的意境。龙体盘旋多姿,身体丰腴,交尾多页一条腿相一起,一般均为三爪。龙纹作为统治皇权的标志,带有十足的富贵显赫气息。这一时期的龙纹多为团龙纹,穿花龙,云龙纹,水龙纹,草龙纹等。
8. 明代蟒纹
蟒纹原指大蛇,《尔雅》注中说:“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蟒是仅次于龙的高级纹样,整体造型与龙几乎一样,两者的区别在爪部(趾),蟒只用四爪。《万历野获编》说:“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蟒袍的最高品级为“五爪蟒”,按《万历野获编》的说法,人臣的赐服一直以坐蟒纹样为最高等级,而“衮龙”二字只能用来称呼皇帝的龙袍(即衮龙袍)。如果赏赐外国国王或部落首领(夷王)或亲王的衣服袍料中有五爪龙纹的,则只称“蟒龙”,不称“衮龙”,以称谓的不同显示尊卑有别。
9. 明代飞鱼纹
飞鱼从古印度神话中的摩羯演变而来,其头部似龙,两足,四爪,有双翼,鱼尾,有腹鳍一对,明后期又出现蟒形飞鱼,造型与蟒相同,四足,四爪,无翼,仅尾部保留鱼尾的特征。飞鱼服为文官官服,仅次于蟒服。
10. 明代斗牛纹
斗牛原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后亦成为象龙的瑞兽(周祈《名义考》:“斗牛如龙而觩角。”),明代斗牛为蟒形,四爪,鱼尾,头上双角向下弯曲如牛角状。与蟒服,飞鱼服相比,斗牛服的等级要略低一点。
11. 明代麒麟纹
麒麟纹一般作鹿状、独角,全身有鳞甲,尾象牛。随时代而变化,较早似鹿体,后像马体,兽体近似龙。明清时,以麒麟作为装饰纹的更多,有的头、尾渐变成龙状,有的蹄也变成为爪形。麒麟纹寓意着吉祥,事业成功。
12. 清代八宝花
八宝花起于明代。明代有一种“八宝花”织锦,它根据宝相花图案的特点,以莲花为主体,分别在花上镶嵌上佛教的“八宝”纹——宝壶、宝伞、荷花、双鱼、法螺,天盖、法轮和八吉,又名“八吉祥”。因用八宝和花组成。故名“八宝花”。寓意吉祥。
吉祥纹样指以含蓄、谐音等曲折的手法,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它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吉祥图案起始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时,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它们所要表达的只有四个含意:“富、贵、寿、喜”:贵是权力、功名的象征;富是财产富有的表示,包括丰收;寿可保平安,有延年之意;喜,则与婚姻、友情、多子多孙等均有关。
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已成为认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的标志之一。明清丝绸吉祥纹样的题材十分广泛,花草树石、蜂鸟虫鱼、飞禽走兽、无不入画。貌似平凡,其中不乏真趣与深情。一般有三种构成方法:一是以花纹表示,二是以谐音表示,三是以文字来说明。

  • 中国传统纹样的起源
    答:2. 远古时代的龙纹 作为一种吉祥装饰,龙纹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交替的远古时代。这一时期的龙图像比较原始,拙稚,主要出现在当时的青铜器和玉器的造型和装饰图案上。其外形特征较为简洁抽象。新石器时期,以龙为表现形式的造型变得繁杂,纹饰安排俯视和侧视双重效果,创造出了平面二方连续和俯视适合纹样的...
  • 民间传统手工艺:刺绣的起源历史
    答:源流 刺绣起源很早。黼黻絺绣之文,见于尚书。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三国吴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卢眉娘以法华经七卷,绣于尺绢之上,因刺绣闻名,见于前者着录。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有名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
  • 中国刺绣发展已具数千年历史,传统文化中刺绣的起源是什么?
    答:对此,我们不妨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一、民间传说的刺绣起源 传说周太王(约公元前十世纪)古公亶父有太伯、仲雍、季历三子。季历之子姬昌最有才能,古公亶父很想传位于姬昌,但按照当时的传承制度,又不能传位于姬昌。太伯、仲雍知道后,即出走到苏州一带,而使姬昌顺利继承王位。当时的苏州一带有断发...
  • 刺绣的来历
    答: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刺绣恐怕要算殷商和西周的了,从那个时期的出土文物来看,粘附在泥土上的丝织物的纹路和刺绣的花纹依稀可见。特别是在1982年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绣衾(被)和禅(单)衣,上面绣着龙、凤、虎和花卉等,形神兼备,绮丽多变。证明刺绣在中国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
  • 刺绣起源和发展
    答:中国刺绣的起源 ( 2007.05.11) 刺绣起源很早。黼貌昜黻絺绣之文,笢昜见于尚书。虞舜之时,笢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笢,至汉已有宫廷刺绣。三国笢吴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痔貌图,唐永贞元年(貌痔公元805年)卢眉娘以法昜笢华经七卷,绣于尺绢之上,因刺昜笢绣闻名,见于前者昜着...
  • 中国历史上织绣纹样的演变\ 注意是纹样
    答: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 精 内容简介 本书按历史顺序,以丝绸品种和纹样的演变为主线,系统地考证与阐述我国丝绸从起源到公元20世纪这七千年间丝绸织绣艺术和工艺科技发展成就的历史,全面地探讨了品种组织、纹样花色、织机提花装置及特殊线材的制法、缂丝戗色技法、刺绣针法、图案创作设计等科技艺术问题。
  • 刺绣发展的起源?
    答: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
  • 苗绣的起源是什么
    答:五彩的丝线凝聚着女儿家对生活全部的理想和梦幻,母亲口耳相传的刺绣技法和传统纹样不自觉地延续着苗族的历史和文明。仔细观看苗绣盛装,似乎对称相同的细部其实并不一样,每个小绣片都讲述着一个特定的传说故事和文化内容。比如在一块手绢大小的绣品上描述着苗族的起源。蚩尤的血变成红枫叶,蝴蝶在上面产...
  • 苗绣的起源是什么?
    答:起源:苗族起源的多种说法之一是“东来说”,这与神木、鸟有关,也与中华民族的上古神话传说相关,说木神句芒辅佐了东方天帝太嗥。太嗥其实是一个以神鸟为图腾的上古氏族,又说太嗥便是伏轰,伏轰与女锅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尽人皆知的,他们传说中的样子便是龙的最初形式,《列子·黄帝》记:“疱...
  • 剪纸的由来和历史
    答:但凡民间彩灯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然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更多的是常常用作家居装饰,美化家居环境。 5.中国剪纸的历史起源 剪纸由来: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