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名经历了几次变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江城这个地名是哪里的?

江城是武汉市的简称,也是武汉的美称。来源于“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古诗词。

最著名的:
一元路(此路直通江岸一码头,故取名“一元路”,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义)
二曜路(取“日月光曜”之义,称为“二曜路”;)
三阳路(取“三阳开泰”之义,命名为“三阳路”;)
四维路(取“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义,名为“四维路”;)
五福路(取“寿、富、康、德、命名为五褔”之义,称为“五福路”;)
六合路(取“六合同春”之义,命为“六合路”。)
这六条道直通武汉的1-6号码头.

一元路(一方湾、一街坊)
二曜路(二桥路、二七路、二道棚)
三阳路(三官殿、三曙街、三眼桥、三太里、三角路、三民路、三层楼)
四维路(四新村、四官殿)
五福路(五里新村、五里墩、五马路、五角塘)
六合路(六角亭、六大堆、六渡桥)
七里庙(七段村、七支沟)
八古墩(八一路、八大家、八元里)
九女墩(九龙井、九峰山、九万方、九支沟)
十里铺(十升路、十大家)

以下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我摘取了其中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武汉的城市历史可追溯至3500年前的盘龙城遗址;
现代武汉的城市起源是东汉末年的位于今汉阳的却月城、鲁山城,和在今武昌蛇山的夏口城;

隋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
唐时江夏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

元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的治所;

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

晚清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武昌起义军政府,武汉成为革命中心;

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三镇鼎立,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
1914年属江汉道;
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划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并辖汉阳县城 ;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武汉;
1927年4月18日,武汉市政府成立,武昌市与汉口市(含汉阳县城)合并为武汉特别市;
1938年,武汉会战,同年10月,武汉会战以中方失败告终,武汉沦陷;

1949年5月15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司令长官白崇禧逃离武汉,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汉口市区,次日分别进入武昌市区和汉阳县。至此,武汉三镇均由解放军接管。22日中国共产党成立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共武汉市委员会新建成立。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直辖;

1949年到1954年期间,武汉是中南地区各种大区机构的首府,管辖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直到1954年所有大区机构都被撤销;

1954年武汉市由中央直辖改为湖北省省会;

1975年,将武昌县划归武汉市;
1983年,将新洲县划归武汉市;
1984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市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计划单列市);

2010年3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武汉市为中部中心城市。

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去维基百科或者互联网查阅。

  • 武汉地名经历了几次变化
    答:元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的治所;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晚清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武昌起义军政府,武汉成为革命中心;191...
  • 一些有意思的武汉地名来历
    答: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来论证这六条路名就是1918年更改的,但阅读1922年5月湖北陆军测量局绘制的《武汉三镇街市图》,这六条路名已经赫然存在于地图之上。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六条路名并不是国民政府命名的,它出现的时间比国民政府到汉的时间早了4年。 因此,这六条路名的变化历史,不应该赋予政治色彩,应该回归历...
  • 武汉地名的由来和城市发展情况
    答:法国兴业、香港汇丰2家外资银行在汉设立了分行,日本瑞穗、香港东亚、荷兰银行在汉设立了代表处;有10家一级保险公司进入武汉,武汉的“银行密度”居全国第5位。
  • 武汉的地名来历及故事
    答: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4月16日,武汉市政委员会成立,武昌市政厅撤销;三镇首次统一行政建制。民国十八年(1929年)武汉分治,武昌、汉阳县城划出,汉口仍为特别市。汉口...
  • 武汉历史名称
    答:随后分分合合,至1949年5月24*,武汉市人民**正式成立,武汉市的名称至今保持不变。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武汉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地名的来历 武汉名称的来历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 *** 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 *** 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从此定名为“武汉”。
  • 武汉有趣的地名的来历
    答:兰陵路的由来 现今兰陵路一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俄租界,战后收回时将带有俄国色彩的街道统一改名。曾以任两湖巡检使兼湖北督军和省长的萧耀南的郡望(某姓世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之 意)定名。萧姓的郡望为浙江兰陵,故称兰陵路。此路名沿用至今武汉何以又称"江城"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与史郎中...
  • 武汉江汉路地名的来历
    答:武汉是江汉平原 是个很好的地方;
  • 武汉名字的由来?
    答: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4月16日,武汉市政委员会成立,武昌市政厅撤销;三镇首次统一行政建制。民国十八年(1929年)武汉分治,武昌、汉阳县城划出,汉口仍为特别市。汉口...
  • 武汉地名的来历
    答:沧海的变迁.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昌: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汉口: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
  • 武汉地名的来历
    答:沧海的变迁.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昌: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 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 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 汉口: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