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河南安阳叫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河南安阳有啥革命历史啊?

安阳没有!安阳是反动的大本营,河南林州有抗日老区和八路军129师住址地!有天门会起义

  洹水帝都
  安阳殷墟博物苑
  殷墟概述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位于安阳市西北的殷墟,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建都于此,营建了中国青铜时代最繁盛的都城-大邑商,创造了以甲骨文、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灿烂夺目的殷墟文化。   作为商代晚期的国都,殷墟依托洹河,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了以宫殿宗庙区为中心的环形、分层、放射状分布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了一个高度繁荣都城的宏大气派。濒河而建的殷墟宫殿建筑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形制多样,对中国古代的宫殿宗庙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宗族为单位的民居,成片分布,并铺设了陶制排水管道,其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形式,一直延续至今。12座王陵大墓和数量惊人的人殉、牺牲则组成了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设的最高水平。   1961年3月,殷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漳水邺都
  汉魏时期安阳概述   春秋齐桓公时期,在今安阳城北筑邺城。战国初年邺地属魏。西汉置魏郡,郡治在邺城。东汉末年曹操夺取邺城,将之营造为事实上的政治中心。其后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直至北朝末年,邺地不仅是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繁华的地区,邺城也成为最著名的大都会。   邺城的规划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有重要意义。它继续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主要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形相交于宫门前,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群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布局形式对此后的都城规划如隋唐长安城等有很大影响。邺城的经济发展、都城建设以及遗留至今的众多的石窟造像、北朝大墓等文物古迹,共同见证了邺城昔日的煇煌。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据邺城 (今邯郸临漳)后,在中国北部创造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相继奔往邺城,归附到曹氏周围。在这里形成了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战时大多随军,归来习文作诗,给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北朝时期,安阳地区因处于京畿之地,生产力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以相州窑为代表的瓷器制造业逐渐兴盛起来。相州窑始烧于北朝时期,盛于隋,延续至唐初,是当时中国青瓷窑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白瓷的创烧、绿彩的出现,为此后中国的陶瓷制造业开拓了一个新的气象。

安阳,古称相、殷、邺、邺城、邺都、邺郡、相州、彰德等,简称殷或邺。

1、北蒙——盘庚迁殷之前,殷称北蒙。约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率领臣民从“亳”迁来北蒙。商朝人自称为“商”。商朝覆亡以后,有人把他们称为“殷”。

2、安阳——东周战国末期(公元前275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在《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安阳。

3、邺城——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总管尉迟迥,火焚邺城,相州、魏郡和邺县及所有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从此安阳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

隋唐以后的邺、邺城、邺下、邺中都是指的安阳城,如李白《邺中赠王大》中的“邺中”及杜甫《石壕吏》诗中“三男邺城戍”等。

4、相州——401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檀)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邺城仍属相州治理。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邺城被焚,邺民全部迁至安阳。安阳遂称相州,亦称邺郡。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5、彰德——1192年(金代),升相州为彰德府。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1913年,废彰德府,复置安阳县。1949年成立安阳市,隶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安阳市为河南省地级市。


扩展资料: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京津冀周边协同发展区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早在2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就在此生活。

远古传说时期“三皇五帝”中的颛顼(zhuān xū)、帝喾(dì kù)二帝先后在帝丘(今濮阳)和亳(今商丘)建都,并葬于此(均在内黄县梁庄镇)。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区小屯一带),在此传八代十二王,历时254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7年,秦将王龁(hé)攻克魏“宁新中”邑,后因宁、安意近,淇水(原黄河故道分支)之北太行余脉之南曰阳,乃定名为“安阳”。公元 401 年,北魏在邺城设相州,是为相州名称之始。

公元580年,北周灭北齐,杨坚焚毁邺城,邺民全迁安阳,安阳遂称相州。隋、唐、宋沿用相州一名。公元1192年(金代),升相州为彰德府,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明、清一直沿用。1913 年,中华民国政府废彰德府,复置安阳县。

1932年10月,民国政府在省下设区,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领11县,直到1949年5月6日安阳解放。1949年8月1日,平原省成立,安阳为省辖市。1952年11月30日,平原省撤销建制,安阳市划归河南省,现为省辖市。

安阳人杰地灵。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武丁中兴、奴隶傅说拜相、女将军妇好请缨、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门豹投巫治邺地、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三朝宰相韩琦三治相州、抗金名将岳飞尽忠报国等名人轶事层出不穷。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同志曾亲临岳飞故乡汤阴,并视察殷墟和安阳老城,亲口称赞“安阳是个好地方”。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同志1959年来安阳时,留下了“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的著名诗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阳 (河南省地级市、七朝古都)

参考资料来源:安阳市政府网站——走进安阳-->安阳概貌



安阳,古称相、殷、邺、邺城、邺都、邺郡、相州、彰德等

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安阳县小南海原始人洞穴发掘证实,早在25000年前,先民就在此生活,其文化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由于历史上商王朝盘庚迁都于殷,加之曹魏、后赵等六朝先后在此建都,因此,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同志1956年来安阳时,留下了“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诗句。

扩展资料:

河南安阳的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界处。西倚巍峨险峻的太行山,东联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隔太行山脉与山西省长治市相望,北与河北省邯郸市相连,东与濮阳市毗邻,南与鹤壁、新乡相接,市域总面积为5599平方千米。

2、地形地貌

安阳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西部系太行山东麓,东部属黄淮海平原,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山地、丘陵、泊洼分别占总面积的53.8%、29.7%、10.8%、5.7%。最高峰在林州境内的四方垴,海拔1632米;最低处在滑县境内的金堤河沿岸,海拔50米。 

3、河流水文

安阳市河流属于雨水补给类型,水位变化深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由于安阳市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所以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夏秋水位高,冬春为枯水期。安阳市除滑县东部为黄河流域外,其余大部分均属海河流域的漳卫南运河水系。

4、气候特征

安阳的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历年平均气温12.7一13.7℃。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气温-21.7℃。全年平均气压1001.5毫巴。全年降雨量为606.1毫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阳



安阳最早叫北蒙,商朝时候盘庚迁都到北蒙,号称为殷。此后很长时间殷都是都城,所以商也叫殷商。战国时叫做邺。北周时,叫做相州,尉迟迥据相州反叛,杨坚剿灭尉迟迥后,毁掉旧的邺城,将相州南迁到今址。明清时安阳叫彰德府。民国废府留县,叫做安阳县

七朝古都,古都都叫商都,邺。古时非古都时候叫相州、彰德府。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现今中国所能确定的最早都城遗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

古代河南安阳殷、邺,是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

  • 安阳在哪里啊?中国最古老城市之一
    答:二、地名由来 战国末期,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变宁为安,其意相近。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年(前257),“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三、古迹遗址 1、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盘庚十四年,...
  • 安阳河上的桥
    答:安阳名源 北蒙——盘庚迁殷之前,安阳称北蒙。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率领臣民从山东“奄”迁来北蒙。他们自称为“商”。商朝灭亡以后,有人把他们称为“殷”。安阳——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变宁为安,其意相近。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
  • 安阳名字的由来
    答:安阳市是殷商古都——大邑商所在地,安阳市名“安阳”的由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用甲骨文来解释“安阳”城名的由来。但非常遗憾,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安阳”地名的由来与“大邑商”有关系。所以,不要总想着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去寻找“安阳”城名的由来。一、历史典籍中的安阳:“安阳”地名...
  • 北魏时期相州今天指哪
    答:安阳市为河南省直辖市。相州——公元401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檀)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变宁为安,其意相近。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 郡。安阳分属上党、邯郸...
  • 安阳的五个民间传说
    答: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 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 郡。 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 三国时安阳属魏郡。 相州——公元401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檀)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 邺城仍属相州治理。 公元580年,北周灭北齐,邺城被焚,邺民全部迁至安阳。 安阳遂称相州,亦称邺郡...
  • 中国古代城市名
    答:建康(南京)、洛阳、长安(西安)、平城(大同)、 邺城(临漳、安阳)(邺城主体已消失)、成都、广州、寿春、荆州、广陵(扬州)。 8、隋唐时期 长安(西安)、洛阳、扬州、成都、太原,钱塘(杭州)、荆州、金陵(南京)、广州、幽州(北京)。 9、五代十国时期 汴州(开封)、洛阳、金陵(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长沙...
  • 邺下的地理位置
    答:邺下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临漳县与河南省安阳市地区。临漳县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古时称邺,“邺”之名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今香菜营乡一带。邺,业之居住地之意)。西晋建兴二年(314年),为避愍帝司马邺讳将邺易名临漳,因地临漳河而得名,这是命临漳县为县名之始,公元335...
  • 中国各城市的古时名称是什么?
    答: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 随州,安阳,济源在哪
    答:安阳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部规划的粮食、棉花、油料优势种植区域。[2]安阳辖1个县级市、3个县、4个市辖区、1个省直管县、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济源是河南十八个省辖市之一。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
  • 河南在古代叫什么名字
    答:军事谋略家司马懿 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 的著名军事统帅,以谋略著称,是晋王朝的...>> 问题九:信阳古代叫什么名字 夏商时期,这里已建立了息国、潢国等诸侯国,号称千乘之国;春秋时期,这里被称为申国; 盛唐时期,叫义阳 北宋由义阳改称为信阳,沿用至今 问题十:安阳古代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