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在华雄斩杀了十八路诸侯多个大将的时候无动于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将一个尔虞我诈的三国历史搬上了历史舞台,也塑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这部小说中,既有着英雄单枪匹马的个人搏斗,也有着千军万马的大交战,谋士、武将在这个时代中脱颖而出,运筹帷幄之间取得战争胜利,也诞生了很多经典故事。比如发生在小说第五回的“温酒斩华雄”,就是最精彩的一个。

当时袁绍、曹操等共同组成了一支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队伍,谁知却被镇守汜水关的董卓大将华雄击败,甚至还接连损失了几员猛将。直到还是无名小卒的关羽主动请缨,在酒水尚温之时,用片刻功夫就取回了华雄的首级,才让此次讨伐之战顺利进行。

如果没有关羽的毛遂自荐,没有曹操的鼎力举荐,这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怕是要重新改写了。

这其中还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华雄登场以后,接连斩杀了几名大将,让诸侯们皆束手无策,甚至只能一言不发。

只有当时的诸侯盟主袁绍吹嘘了一番自己手下良将如若在,必定不会让华雄如此猖獗的豪言,只可惜仍然无人请战。尤其是曹操作为这次讨伐之战的真正发起人,也从未想过要派出自己手下的武将上场,这又是为何呢?

第一点:曹操不满袁绍抢了自己的盟主之位。当时这十八路诸侯,都是他动用人脉资源聚集在一起的,按理说他本应该名正言顺的坐上这支队伍的领导职位。

谁知道身份高他一等的袁绍,在到来之后完全抢了他的风头。袁绍此人在曹操的眼中完全是一个目光短浅,毫无领导风范的人。

尤其是在孙坚大败以后,这些诸侯也开始心怀鬼胎,只顾算计自己的利益,既然盟主之位已经拱手让给袁绍,曹操自然想看一看他的笑柄。

第二点:曹操认识到这支队伍,其实只是一帮毫无能力的乌合之众。虽说当时曹操麾下并无关羽、张飞那样勇冠三军的武将,但如夏侯惇、夏侯渊等实力超群的武将并不在少数。

然而,当他看清局势以后,心中自然也会有所顾虑,他并不清楚以自己武将的实力,是否真的能够在华雄手中取得胜算,毕竟其他诸侯已经折损了不少大将。

如若他贸然派自己的武将出击,一旦打败了华雄,就会暴露他自己的实力;可是如若战败,反而会折损了他的颜面,又丢失了原有的将才。远不如“坐山观虎斗”,也乐得自己清闲。

关羽

第三点:作者的小心计,只为展现关羽过人实力。英雄想要出名,势必要有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关羽能够顺利登场,与这场战役分不开关系。

如若读过《三国志》的读者一定知道,温酒斩华雄其实是作者为了推动故事情节强加了一段“历史”。

正史中的华雄,早在与孙坚一战中被击败了,华雄之死其实与关羽毫无关系。所以如果单纯就正史而论,曹操也完全没有机会派出他的手下武将与华雄一战。



  • 华雄斩杀十八路诸侯,曹操手下的武将为何一个都不上?
    答:但是话说回来这个华雄虽然强大,但这十八路诸侯也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先说到其中最强的袁绍,在他的手中何止有上万的兵马,还有颜良文丑这两员无双大将,想要对付一个小小的华雄那自然是不在话下。在说到实力其次的曹操,他手下的猛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随便搬出来一个那都是可以吊打华雄的存在。
  • 华雄威震十八路诸侯,曹操手下都有哪些武将可以击败?
    答:另外一个人物就是夏侯渊,夏侯渊其实也是魏国的开国元勋,为曹操的基业奠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曹操也是非常信任夏侯渊的。而夏侯渊的死也是非常的可惜的,他在留守汉中的时候和刘备的军队展开了战争,最后在定军山的时候被刘备的名将黄忠给斩杀了。当时十八路诸侯组成了讨伐董卓的大军,华雄作为董卓手下...
  •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华雄斩杀数位将领,曹操手下为何不上呢?
    答:东汉末年,董卓因战功卓越而备受器重,不久便大权在握。然而,董卓其人有虎狼之心,他不仅弑杀少帝及太后,还专断朝政。董卓的所作所为很快激起群愤,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在《三国演义》中,董卓麾下有一悍将名为华雄,他接连斩杀许多诸侯手下的将领,让讨伐一度陷入僵局,为何曹操却按兵不动呢...
  • 三国演义中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比实力的话,谁最强谁最弱,如何排名...
    答:以三国演义为背景,因为董卓祸乱朝廷,废立皇帝,曹操刺杀董卓未遂,于是逃走,逃到陈留郡后,曹操在当地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同时曹操矫诏向各地发布讨伐董卓的檄文,檄文发布之后,很快就聚集了十八路诸侯,准备联合起来共同讨伐董卓。 这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兼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
  • 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猖狂至极,曹操的猛将们为何还不上呢?
    答: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初次扬名立万就是在汜水关前,著名的“温酒斩华雄”就发生在此时此地。当时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来到汜水关前,遭遇了第一次败绩,他们遇到了董卓手下的骁将华雄。在主力开战之前,华雄已经击斩了鲍信的弟弟鲍忠,打败了联军的先锋孙坚,并杀了孙坚手下的大将祖茂,大大...
  • 三国18路诸侯战华雄曹操没有派将士出战为何反而把人情给关羽?_百度...
    答:此战之前,关羽只是一介小小的马弓手(只在大兴山之战中斩过一名黄巾军首领程远志),此战之后,关羽堂堂正正地跨入了三国武力排行榜上“超级猛将”的行列。 董卓进京,横行跋扈,擅权滥杀,私行废立,激起朝野共愤。曹操刺之未遂,逃回陈留,树起义旗,矫诏天下英雄会盟讨董,时有十八路诸侯前来赴盟,可谓是兵强马壮,阵势...
  • 汜水关之前华雄连斩数将,曹操的大猛将们怎么不上?
    答:也就是说,当时在曹操麾下,只有夏侯惇有可能击败华雄。但曹操为什么不派夏侯惇出战呢?反而后来在荥阳之战中,夏侯惇却“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敢和吕布打,却不出战华雄。所谓的十八路诸侯看起来人多势众,实则各怀鬼胎,如一盘散沙。咱们来看看这些诸侯的表现:孙坚当时依附于袁术,为了...
  • 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为什么曹操的猛将们还不上呢?
    答: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初次扬名立万就是在汜水关前,著名的“温酒斩华雄”就发生在此时此地。当时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来到汜水关前,遭遇了第一次败绩,他们遇到了董卓手下的骁将华雄。在主力开战之前,华雄已经击斩了鲍信的弟弟鲍忠,打败了联军的先锋孙坚,并杀了孙坚手下的大将祖茂,大大...
  •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被华雄拦住 曹操为什么不派将迎战
    答: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岂能被一个小小的华雄拦住?曹操之所以不派将,是因为凭实力,还轮不到他派将?联军先锋孙坚打不过华雄吗?未必,但他还是惨败了,为什么?所有原因归纳起来就两个字“功劳”。鲍信的弟弟鲍忠抢在孙坚前头打汜水关是为了抢功,袁术断了孙坚粮草也是阻止孙坚立功。因为打董卓最容易抢夺...
  • 华雄威震十八路诸侯,曹操手下有哪些将领可以击败华雄?华雄的实力如何...
    答:足见华雄很有自知之明,明知敌不过程普,就不去触那个霉头。所以华雄的水平,大概在准一流到一流之间,或者勉强能排在一流末端。最后一个问题,曹操手下的将领,有哪些可以击败华雄?首先要搞清楚,曹操当时都有哪些将领。从曹操起兵,到十八路诸侯结成联盟,他麾下的将领大概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