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计时工具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5-05-22
古人的计时工具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1、圭表: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它是我国创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
2、刻漏: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
3、沙漏:宋濂(1310~1381)著《宋学士文集》记载了沙漏结构,有零件尺寸和减速齿轮各轮齿数,并说第五轮的轴梢没有齿,而装有指示时间的测景盘。

4、水运浑天仪:《新唐书·天文志》对唐开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梁令瓒设计的浑天仪有较详细的记述。仪器上分别装有日、月两个轮环,用水轮驱动浑象。浑象每天转一周,日环转1/365周,仪器还装有两个木偶,分别击鼓报刻,是一座上狭下广的木建筑。

扩展资料人类最早的计时器是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类以在木棍和骨头上刻标记的方式来计时。
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创始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前222)。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计时器

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有:
1.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2.圭表。


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3.漏刻。



漏刻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公元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箭壶盖上有个铜人仿佛报着箭杆,箭杆上刻有96格,每格为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志来报告时间。
4.浑仪。


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了,比古希腊约早60年。
5.天体仪。



天体仪,古称“浑象”,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我国古人很早就会制造这 种仪器,它可以用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可以说天体仪是现代天球仪的直接祖先。
6.水运仪。



水运仪象台是在北宋时代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仪器,是苏颂、韩公廉等人在开封设计制造的。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开始设计,到元佑七年全部完成。

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有:

1.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2.圭表。


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3.漏刻。


漏刻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公元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箭壶盖上有个铜人仿佛报着箭杆,箭杆上刻有96格,每格为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志来报告时间。

4.浑仪。


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了,比古希腊约早60年。

5.天体仪。


天体仪,古称“浑象”,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我国古人很早就会制造这 种仪器,它可以用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可以说天体仪是现代天球仪的直接祖先。

6.水运仪。


水运仪象台是在北宋时代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仪器,是苏颂、韩公廉等人在开封设计制造的。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开始设计,到元佑七年全部完成。



古代计时工具有:圭表、日晷、漏壶、沙漏、油灯钟、蜡烛钟等

古代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水钟,浑天仪.

  • 古代十大计时工具
    日晷:简介:最古老的计时工具之一,通过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特点:在阳光充足且无遮挡的地方最为准确,但不适用于全天候计时。水钟:简介:利用水的流动来测量时间,包括浮标水钟和漏壶水钟等类型。特点:不受光线影响,可在夜间或阴天准确计时,广泛应用于古代计时需求。沙漏:简介:通过沙子的...
  • 中国古代十大计时器
    1. 日晷:日晷利用太阳投影进行计时,由石盘和铜制指针构成。随着太阳移动,其投影在盘上移动,以此标示时间。2. 漏刻:漏刻通过水流计时,分为受水壶和播水壶两部分。水滴的稳定流逝用来标示时间流逝。3. 香篆钟:香篆钟以燃烧的香粉为计时媒介。香粉填入特制模具,点燃一端后,根据香粉燃烧进度计时。
  • 古代四大计时工具
    古代四大计时工具分别是圭表、日晷、刻漏、浑天仪。1、圭表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圭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圭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在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另一部分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测定表长度的刻板,叫做圭。2、日晷 日晷,本义是指太...
  • 古代计时工具有哪些?
    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有:1.日晷。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2.圭表。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
  • 中国古代三大计时工具分别是什么?
    一、香晷 在中国古代,香晷是一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它通过观察香灰的下沉速度来估算时间。香晷将一天划分为100个刻度,每个刻度大约代表14分钟。这种简便实用的计时方式,在古代没有精确计时设备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沙漏 沙漏是另一种古代计时工具,其工作原理与香晷类似。沙漏通过沙子自由下落...
  • 中国古代四大计时工具发展顺序
    《诗经·国风·定之方中》篇中提到,“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这准确记录了使用圭表的时间,为公元前659年。3. 然而,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无法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漏壶、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以适应不同时间段的计时需求。
  • 古时计时有巧招,古代有哪些计时工具?
    1、日晷是利用太阳的移动投射在晷上的阴影,通过晷面上的刻度来确定时间。然而,日晷在阴雨天或无太阳的情况下无法使用,因此需要其他计时工具来弥补其不足。2、漏壶是一种以滴水为计时的工具,由四个相互叠放的铜壶组成。最上面的三个壶底部有小孔,最下面的壶中竖立一个箭状浮标,随着滴水的减少而...
  • 在中国古代古人凭借筹智慧,发明了多种计时工具,它们的名称都有那些?
    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 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得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除了以上的计时方法之外,我国古代人们还用“浑天仪”、“水运仪像台”、“灯漏”...
  • 古时计时有巧招,古代有哪些计时工具?
    1、日晷 以太阳的移动投射在晷上的阴影,对应晷面上的刻度,根据投射到的相应位置来确定当时的时辰。然而日晷的局限性相当大。遇到阴雨天及没有太阳的时候,就可以下课了。所以我们便有另一种计时工具来弥补日晷的不足。2、漏 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
  • 古代计时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几种?
    简介:漏刻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原理:漏壶中插入一根刻有时刻的标杆,箭下用一只箭舟相托,浮于水面。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杆相应下沉或上升,通过壶口处箭上的刻度指示时刻。沙漏:简介:沙漏是为了解决圭表和日晷在阴天或夜晚失去作用的问题而被发明出来的。原理:沙漏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