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一、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文明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乐于接近;粗俗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疏而远之。一句得体的问候、一次善意的交谈更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会影响我们的交往活动。对学生就要从最简单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培养对他人的尊重,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要首先使学生明确其重要性,所以开始要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要求,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1.学校生活中的礼仪。

集体生活中的礼仪,要求学生要“七做到”:做到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坚持佩戴红领巾;做到向老师、长辈行鞠躬礼;做到见到老师同学问声好;做到在走廊上、楼梯上行走,轻声漫步,右行礼让,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推拉拥挤,不乱蹦乱跳;做到放学站队离校,和老师、同学道别、再见;做到进老师办公室,先轻声敲门,经许可后再进入,见到老师问声好,离开时说声“老师,再见”;做到学校聚会,整队入场,讲究秩序,保持安静。

2.课堂上的礼仪。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七会”:会行礼,老师行鞠躬礼时学生要向老师行注目礼;会端坐,上身自然坐直,两手垂放,两腿自然弯曲,两脚平落地上,端正大方;会站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站立,身体端正向前,不把手插入口袋或放在胸前;会举手,发言必须先举手,举手要一律用左手,小臂弯曲,肘关节平放桌上,五指并拢;会答问,回答问题时,声音清晰响亮,让大家听得清楚;会听讲,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会“报告”,上学迟到,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教室,上课时若有需要请假,也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才能办理。

3.和他人交往的礼仪,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要求学生要“七能够”:能够称呼,根据人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情况,选择适当的称呼;能够问候,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情况,选择正确的问候方式或语句;能够微笑,与人交往时能够面带微笑,给人一种亲切感;能够招手,碰到熟人,但距离较远,能够向其招手示意;能够鼓掌,别人发言完毕或表演结束后,要能够鼓掌祝贺;能够道歉,说错了话或做错了事时,能够表示歉意;能够右行礼让,在行走时,始终能够做到右行礼让。

4.在家庭生活中的礼仪。

要做到“七要”:早上起床要向父母问“早上好”;上学或外出要向父母打招呼;睡觉前要向父母长辈问安;就餐时,要先请父母、长辈入座。待客时,要做到“起立—请坐—倒茶—交谈—送行”;来客与父母交谈,要主动回避。要文明打电话;父母、长辈工作时,要保持安静,不随便打扰。

二、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要真诚待人,与人为善,要允许他人有独立进行自我判断和个人行动的自由,要容纳不同的观点、看法和行为,做到求同存异。要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相互间的尊重。在平时要教会学生:善于接受对方,即善于接纳对方,容忍对方,要平等相待,不轻易对对方的言行进行是非判断,不可居高临下,也不可卑躬屈膝;不求全责备,不让对方难堪或不舒服;要努力去适应对方。善于重视对方,要认真地对待,主动照顾,使对方感受到尊重和友好;善于赞美对方,即要善于发现交往对象的长处,并恰到好处及时地给予肯定,表达钦佩或赞美。这是对交往对象表现尊重和友善的途径。

三、营造文化校园环境,浓厚礼仪教育氛围

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学校编制《小学生文明礼仪儿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四、提出礼仪要求,指导学生去实践

利用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在班队会组织爱妈妈主题活动:了解妈妈(奶奶、姥姥)的生日;了解妈妈(奶奶、姥姥)的爱好;帮助妈妈(奶奶、姥姥)做一件家务;清晨,对妈妈说一声:“我爱您”;睡觉前为妈妈洗脚;为妈妈绘画、写祝贺语、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帮妈妈捶背等。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母亲,真正从内心感到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以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学生就以实际行动实施了礼的行为。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教育训练,持之以恒,需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如果出现反复,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真真实实,坚持不懈。为此,教育者应采取不同措施强化学生的意志力,把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学生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从而使学生由他律变为自律,最终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努力把全体学生培养成“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守礼仪规,做文明人”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答:一、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文明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乐于接近;粗俗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疏而远之。一句得体的问候、一次善意的交谈更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会影响我们的交往活动。对学生就要从最简单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培养对他人的尊重,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每一种...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答:一、文明礼仪 1、见到老师和学校领导、客人要有礼貌并问好。2、尊重他人,和睦相处,团结上进,不打骂侮辱同学。3、在教室里语言要文明,不说脏话。4、勤剪指甲,男生不留长发。5、衣服穿戴整齐,不戴饰物,不穿奇装异服。二、考勤制度 1、课间和上课之间不允许迟到,打预备铃就要进教室,如确实有...
  • 怎样做一名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答:培养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直、诚实、守信等良好的品德观念。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保持身体健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保护自然环境:关心环保,不乱扔垃圾,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以上建议可以帮助你成为一名文明、守纪律、尊重他人的小学生。同时,也要记得...
  •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答: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尊重和感恩。此外,我们还应该提出具体的礼仪要求,指导学生去实践,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总的来说,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家庭、社会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让学生逐步形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怎么培养学生文明礼仪?
    答: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有以下方法:1、明确要求心中有数。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要首先使学生明确其重要性,所以每学期开始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要求,即要求孩子做到尊老爱幼,团结;与人交往中,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上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关爱他人,在...
  • 中学生如何做到文明礼仪呢
    答:中学生如何做到文明礼仪 中学生如何做到文明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不单单是要别人来帮助你,更要学会去关心、爱护身边的人,跟我一起来看一下中学生如何做到文明礼仪吧!中学生如何做到文明礼仪1 一、讲效率,做勤奋学习的中学生 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
  • 如何做一个讲文明礼仪的好学生
    答:1、见到老师应主动问好,态度自然大方。2、衣着整齐,进教室面带微笑,平视教室。如果老师在教室,应向老师致意。3、举止文雅,不勾肩搭背,行走时,不左右摇晃,不喧笑打闹。4、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5、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
  • 如何做一个有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小学生?
    答: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信仰: 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文化、信仰和习惯,避免歧视和偏见。学会礼貌用语: 学会用礼貌用语与他人交往,比如说“您好”、“对不起”、“请问”等。乐于助人: 主动帮助同学和老师,乐于分享和关心他人。培养自律意识: 培养自律,做一个有计划、有条理的小学生。珍惜时间: 充分利用...
  • 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
    答:让我们家长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一点一点做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遵章守法,热心公益,保护环境,助人为乐,礼貌友善,尊老爱幼。大手拉小手,潜移默化地熏染、影响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学会“文明”,在行为中去贯彻“礼仪”,将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
  • 学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答:学校教育不单单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一个不断强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是懂视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文章内容。学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一、家校教育相结合,从小事抓起作为家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