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体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封建时代初期的一次思想大调整和大统一运动。

  * 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遭到秦汉之交长期战乱的严重破坏,因此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即位时,由于有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积累,西汉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力量的强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因此,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 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 汉武帝继位后,丞相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得到武帝的同意。太尉窦婴、丞相田蚡还荐举儒生王臧为郎中令,赵绾为御史大夫,褒扬儒术,贬斥道家,鼓动武帝实行政治改革,甚至建议不向窦太后奏事。窦太后对此不满,于建元二年罢逐王臧、赵绾,太尉、丞相也因此被免职。

  * 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儒家势力再度崛起。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地。”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

  * 与此同时,元朔五年(前124年),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擢居相位。同年,武帝又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员50人,根据成绩高下补郎中文学掌故,吏有通一艺者则选拔担任重要职务。此后,公卿、大夫、士吏都为文学之士,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治狱官吏张汤、杜周,迎合汉武帝的需要,也主张以《春秋》决狱,用儒术附会粉饰法律。

  * 至此,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经过儒家专家、爱好儒学者长期辩论,严肃考据,董仲舒并未向汉武帝提出过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建议。在《董仲舒传》中,也只是称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显然大言不惭的竟敢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含血喷人,侮人清白。都对不上号的。
既然董仲舒没有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因而也就谈不上“汉武帝采纳”一说了。
在整个汉代根本就不存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的事实。
从学术文化的发展看,汉代以愚黔首是相对比较宽松,既没有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知识分子不会干焚书坑儒的事的。也没有后代充满血腥的“文字狱”,只能算“文雅狱”。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开始图形。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
  西汉初年,汉高祖不喜儒学,使儒家的学术源流几乎断绝。博士制度虽承秦制依然存在,但博士人数不多,且仅具官待问而已,在传授文化方面难以起多大作用。惠帝废《挟书律》,使诸子学说复苏,其中儒、道两家影响较大。在学术思想发展的低潮中,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汉初统治者所提倡,居于支配地位,各种不问流派的思想家也都乐于称说黄老之言。文、景时期,出现了由无为到有为、由进家到儒家的嬗变趋势。旧秦博十伏生出其壁藏《尚书》二十八路,文帝派晃错从其受业。此时。博士之数达到七十余人,百家杂陈而儒家独多。儒家的《书》、《诗》、《春秋》以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都有博士,其中《诗》博士有齐、鲁、韩三家,《春秋》博土有胡毋生、董仲舒二家。这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提供了条件。武帝即位时,历经文景之治,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因家力量的强大,从政治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
  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统思想、仁义思想及君臣伦理观念,又恰恰与汉王朝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思想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建元元年(前140),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建议: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汉武帝对董仲舒的这种大一统思想非常赏识。武帝又采纳丞相卫绾之议,罢黜治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汉武帝此举受到好黄老的祖母窦太后的强烈反对,她于次年借故把鼓吹儒学的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减系狱。儒家势力受到打击,但武帝在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又置《五经》博士,使儒家经学在官府中更加完备了。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死,儒家势力再度倔起。元光元年(前134),他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别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还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根据成绩高下补郎中文学掌故,吏有通——艺者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虽然这样做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但在当时却有益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简单说尊奉儒家,废掉其他的思想!

汉代初期,儒、道两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与汉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因为实行了这种废除别家的思想,推崇儒家思想的统治政策
汉武帝时因为多年来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逐步强大。统治者可以改变无为而治的策略,开始有所作为。董仲舒提出了这种方略,以统一思想,并且为政策寻找合理解释。他改革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宣扬统一。被皇帝接纳。所以独尊儒术了,其他家的思想被拒绝在国家的主流思想之外。

其实所谓的“独尊儒术”里的“儒术”,不指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的儒家学说,而是融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的新儒学体系。自我感觉主要两部分,政治和思想。政治春秋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经济的话,从始皇开始变化就不大了。

其实内容不在多而在是不是自己写的,那个推介答案根本不靠铺……答非所问

网上有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1、统一思想和法度 汉帝国建立后,虽然经秦始皇的焚书浩劫,各家学说遭受严重打击,但秦是个短命王朝,所以,百家学说在那个时代仍末彻底消亡,民间尚有不少传承。汉朝历经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富民强,各种思想在民间泛滥,而思想又影响人们的行为,造成了国家管理的诸多不便,于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根据当时的...
  • 请简述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以儒家学说作为正统官方学说,其他学说都禁止,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而采用董仲舒的意见.内容: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维护统治 表现:任用儒生当官,设立太学,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在地方开办学校 ...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体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开始图形。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
  •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封建时代初期的一次思想大调整和大统一运动。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遭到秦汉之交长期战乱的严重破坏,因此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汉武帝...
  •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相关知识点有哪些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儒学独尊地位确立的历史价值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杈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精神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说明?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 这一口号通常用来形容秦始皇时期的政治策略。在这个政策下,秦始皇采取了以下措施:"罢黜百家":秦始皇限制了其他学派和思想流派的发展和传播,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稳固。这导致了许多哲学家和学者的著作被焚毁,学术研究受到限制。"独尊儒术":秦始皇将儒家思想提升...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指的是西汉武帝时期,通过推行一系列政策,排除其他学派,独尊儒家学说的一种文化政策。以下是对该内容的详细解释: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罢黜百家”的含义。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学派涌现。而“罢黜百家”意味着压制其他学派,只保留一种学说。这里的“百家”指的是除了儒家以外...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讲述的是汉武帝根据儒学大家董仲舒的建议,开始全面尊崇儒术
  •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核心概念涉及哪些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者:董仲舒;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从无为而治到“有为而治”: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儒学成为正统:汉武帝尊儒的措施:(1)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答:独尊儒术”中的“百家”是指除了儒家以外的,主要有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士,农,工,商”最早是由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C项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以儒学为中心,糅合阴阳、道、法各家的思想,是对孔孟儒学继承和发展的新儒学。故正确答案为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