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读什么”与阅读教学的“怎么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教什么”和“如何教”

教什么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1.依据课程标准、学情分析、文本特点确定明晰、具体、可操作与可检测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具体、集中,具有提升学生言语运用能力与渗透人文熏陶的价值。





如何教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1体现对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阅读策略和方法的培养;
2.突出学生的言语理解、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关注学生的个性阅读、独特体验、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价值取向。





学域

如何学
【学习状态、
参与程度】

1.注意状态:集中、持续;
2.参与状态:投入、全员;
3.思维状态:积极、主动;
4.情感状态:自然、自控。
“四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





学习效果
【目标达成、
素养提升】

1.有效达成预设教学目标;
2.学生在语文知识、言语技能、阅读策略与方法、审美、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积累、技能训练、过程感悟、人文熏陶乃至语文素养提升。




下面仅就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什么”和“如何教”,结合本次教学展示会上的课例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阅读教学“教什么”(教学内容)
无论是作为研究者,还是作为听课教师,我们审视、评价一节阅读课,首要的关注点应该是教师“教什么”(教学内容)是否明确、具体、合宜。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于关注教师“怎么教”,也就是过于关注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对于教师“教什么”,也就是更加关键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研究、建设,却一直处于茫然、模糊的状态,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语文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 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它同时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针对具体情境中的一个班乃至一组、一个学生,为使学生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为使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将课文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将自己读懂的内容等同于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同时,很多阅读教学还处在阅读理解(即学生读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的层次,很少对于每篇课文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我认为,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教什么”(教学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写了什么
这里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阅读教学中在课文内容、主旨方面完成五个任务:1.理解课文的内容;2.习得课文介绍的相关知识;3.感悟课文表达的主旨;4.体悟课文蕴含的感情;5.受到审美的熏陶感染。
(二)怎么写的
如果说“写了什么”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怎么写的”就是从思想内容再回到语言文字,也就是完成张志公先生所说的“走一个来回”。当前很多阅读教学往往只重视“写了什么”,这可以说是仅仅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小部分任务,因为阅读教学的更重要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各种语言形式在准确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逐步习得语言运用的规律,最终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怎么写的”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重点词句的品析、体悟,看似平淡却蕴含深意的词语;
2.句式:课文中出现的具有迁移作用的或不同寻常的语言表达方式;
3.写法:修辞手法的使用,构段的方式,课文开头、结尾、过渡的方法;
4.标点:准确使用的标点,意味深长的标点,异乎寻常使用的标点。
(三)学会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近年来,语文界对于国际学生评价(PISA)、国际阅读能力发展研究(PIRLS)及台湾阅读策略等的了解不断深入,对于在阅读教学中应进行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教学已经形成共识。人们普遍认同的比较适合小学语文阅读的主要阅读策略包括:提问、联系、预测(猜想)、联想、推论、比较、概括、图像化、综合(统整)等。
那么,语文教师确定阅读教学“教什么”(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呢?简言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依据学情实际:包括你所教这个班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语言积累程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此前本班学生是否接触过与本篇课文相同题材、题材的课文,学生是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类课文,还是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提高,等等。
2.依据文本特点:这里面又包括两点,一是文体特点,比如教学写事的记叙文,就要关注事情发展的叙述过程;教学小说,就要引导学生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点;教学寓言,就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和认识寓意等。二是语言特点,比如作者准确的用词、多变的句式、平中寓奇的写法、一反常规的标点等。
3.依据课标要求: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方面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教师仔细研读课标,尤其是不同学段对于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还是对于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很有帮助的。例如对于词语的教学要求,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就应依据不同学段的要求,确定具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内容。
二、阅读教学“如何教”(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我认为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首先明确“教什么”,再考虑“如何教”,而且根据很多优秀语文教师的经验,往往几乎在明确了“教什么”的同时,“如何教”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比较顺畅、有效的教学思路和设计。这也就是说,教师在着手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前,应该首先做的功课一定是文本细读,而且是全身心地“潜心会本文”,然后要从文本中跳出来,将自己的身份和视角从一名成熟的阅读者转换为一名处在阅读学习阶段的不成熟的阅读者——学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想:学生阅读这篇课文能读懂什么?可能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阅读中会出现的阅读障碍是由于背景知识的欠缺,还是阅读策略的缺失?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在语文运用方面应该习得、驻留哪些知识、技能?在思想感情方面应该得到哪些体悟和感染?等等。
关于阅读教学“如何教”,现在广大教师从认识和理念上都比较一致地认同要致力于学生语文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次“精英杯”教学展示会的16节课为我们研究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在具体的教学行为层面,应该如何落实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生动的课例。下面,我想仅就与阅读教学“如何教”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结合正反两方面的课例略陈己见。
(一)要正确认识与恰当处理阅读教学中的“理解”
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理解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题中应有之义,理解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不应绝对化地看待理解,即使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也不应一概拒斥理解。有的课文学生理解不够深入或理解上容易出现偏差,有的课文,含义比较深刻,时代背景远离学生,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这样的课文在教学时就应适当加大理解的分量。例如《爷爷的压岁钱》一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攒”等重点词语,通过男生、女生分别复沓朗读“我”7岁、10岁、12岁时爷爷说的话,不断加深感悟爷爷的良苦用心。
当前阅读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是过于注重课文内容的理解,导致月底教学的效益不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不高。例如《“美极了”与“糟透了”》,课文的主旨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文中作者有很明晰的表述),像这样的课文就没有必要在内容理解上过多纠缠,可以把省下的时间多用在体会、练读不同人物的心理、语气。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简明、简单
阅读教学需要进行教学设计,而且许多参加公开课、展示课的教师往往力求把课设计得有新意。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很多,教师设计得很费力,课堂上师生都很忙乱,每个环节看似都走了一遍,但总觉得哪个环节都不扎实。本次展示会上教师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师根据课文四个季节的构段方式相似的特点,先带领学生学习春天这部分内容,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作者描写春天小兴安岭的思路:季节——树木——其他景物。接着,就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另外三个季节,相机进行朗读、背诵的语文训练,教学层次清晰,教学重点突出。
(三)阅读教学要体现文体意识
之所以很多阅读教学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罔顾不同文体的特点。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的时候,应从文体的角度进行考虑,力求依据文体的特点展开教学。例如教师执教《杨子荣打虎》时,根据课文的小说(节选)的文体特点,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引导学生品读重语段中的场面描写,体会人物心理、表情、动作描写对于刻画杨子荣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从而认识杨子荣具有的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英雄品质。教师执教元曲《塞鸿秋·湖上即事》时,则突出了意境的创设与体会,重点进行诵读训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阅读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目前一些教师的阅读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的现象,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教师的提问设计仅仅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设计服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学习实际。而在这次展示会上,教师教学《故乡的芦苇》一课,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是: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动笔画一画,再写上自己的体会。教学《莫高窟》时,上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莫高窟的位置、莫高窟里都有什么等,教师顺势展开教学。这就体现了阅读教学是从学生的初步阅读感受出发(而非从教师的设计出发),也使教师的问题设计具有了整体性和较高的思维价值,同时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提供了空间。
(五)语言形式的学习与运用要真正成为阅读教学重要内容
1.注重正音等语文基本训练。
这次展示会上,教师普遍重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而且采用了灵活而有效的方法。比如教学《哈尔威船长》时,教师出示了“奔”的两个读音:bēn bèn 。同时出示了词典中对这两个读音的解释。接着,出示了课文中含有这两个读音的句子,引导学生正确地予以区分。
2.词句学习的方法要灵活。
无论是初读课文后集中认读词语,还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词语词语的品味,都体现了对于词语教学的重视。因为词语不仅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小学三个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
除了借助词典、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外,在教学《莫高窟》学习“惟妙惟肖”和《故乡的芦苇》学习“纺织娘”等词语的时候,教师使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词语,效果较好。学习《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师同时出示三个句子:①先头部队的战士杀向敌人。②先头部队的战士勇猛地杀向敌人。③先头部队的战士如猛虎下山,杀向敌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使用形象的比喻比仅仅使用抽象的形容词,表达效果更形象,更生动。
3.朗读训练的目标要具体,训练要扎实。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加具体、深切地体会课文内容、主旨和情感。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及学情实际,确定每课时具体集中的朗读训练目标,切忌每篇课文都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笼统地写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有这样一句:“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一位教师根据课文是描述小溪的,提示学生朗读时将其中“淙淙”要读得轻一些。还有教学《月光曲》,教师也提示学生要把“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中的“霎”读得轻一些、虚一些,以表达出当时的意境。这样的朗读训练目标就是准确而具体的。
每节课的朗读训练目标也不宜过多,教师要重视训练的扎实。尤其是当学生反复朗读也读不出效果时,教师要通过范读、创设情境、语言描述、技巧提示等多种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真正让学生通过每节课的朗读训练,朗读水平均有所提高。
4.要重视进行综合性的语用训练。
阅读教学中应力求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的语用训练,对于具有较高语用训练价值的语言文字要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训练。例如针对《莫高窟》描写飞天的这部分文字,有两位教师是这样设计语用训练的:
(1)品读语言,发现特点(使用排比句,每句使用两个四字词语,句式整齐,描写形象);
(2)朗读训练,读出画面;
(3)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4)搭设支架,尝试仿写。
一位教师出示:有的手握短笛,( );有的围坐一起,( );有的( ),( )。
一位教师展示了另外三幅飞天的图片,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有的( )。
5.阅读教学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学习与训练。
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要倡导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我理解就是强调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语言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修辞、构段谋篇等)的学习。除了上述提到的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之外,本次展示会上,教师执教《爷爷的压岁钱》临近结尾时,让学生以“感谢你”为题,写一写对亲人感谢的话。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教学中的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要尽量贴近课文内容,即使是安排的想象、拓展表达练习,也应与课文的内容或表达有某种相关;同时要避免为写而写的倾向,一定要因文制宜,因学生制宜,注重实效。
6.要积极探索阅读策略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
在本次教学展示会上,一位教师教学《杨子荣打虎》时,运用折线图的形式,让学生尝试使用“图像化”阅读策略学习小说一波三折的写法,并进行复述训练。一位教师执教《拐弯儿处的回头》围绕“父爱”这一主题在一节课中进行了群文阅读教学:①用《不一样的爸爸》这一绘本的朗读导入;②教给学生用串联关键词的方法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③学会运用朗读评价的阅读方法;④延伸阅读,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两节课对于目前阅读教学研究的热点——阅读教学策略和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带给与会的教师很多启发。

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

为什么要选择今天这个话题呢?现在讲得最多的是那三句话: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追求语文教学的“简约”似乎是当前最时尚的话题。但简约了以后,留下来的是什么?简约的是内容?方法?还是两者兼而有之?简约=简单? 一、为什么 我认为,就“简约后是什么”这个问题来说,其实质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教什么是根本!这是因为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特别是不同于理科。数学,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而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其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们手脚的是因为我们在“教什么”这一问题上的模糊,有许多老师很多时候由于未能对“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做出区分,语文教材内容(用什么去教)经常性地纂代了语文课程内容(教什么),途径往往误当为目的,教学变成了语文教材内容的独步。 就阅读教学而言,“教什么”体现在“读什么”的基础上。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找金圣叹点评的《水浒传》来看看,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是“读法”。在开篇处,金圣叹写道:“今人不会看书,往往将书容易混账过去。于古人书所得意处,不得意处,转笔处,难转笔处,乘水生波处,翻空出奇处,不得不补处,不得不省处,顺添在后处,倒插在前处,无数方法,无数筋节,悉付之于茫然不知,而仅仅粗记前后事迹,是否成败,以助酒前茶后,雄谈快笑之旗鼓。”这什么什么处,就是在《水浒传》的什么地方去读出什么,这也就是怎么读的“读法”。 比如《景阳冈》一课,“有草蛇灰线法。如景阳冈勤叙许多‘哨棒’字”,这一部分共书十六个“哨棒”,到武松打折哨棒,又评说“半日勤写哨棒,只道以他打虎,到此忽然开除,令人瞠目噤口,不复敢读下去。(这正是翻空出奇处。)哨棒折了,方显出徒手打虎,异样神威来。”读到“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评说“骇人之景。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不正是古诗所写“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吗?然而武松却在此时上山,更显英雄本色。因此,一个阅读者阅读水平高低正体现在“读什么”上。 二、教什么和怎么教 由此来思考,因为语文教材的主体是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难教,这第一难,就在要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读什么”、“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 具体地说,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喜怒哀乐,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是第一读。 接下来要从个人阅读中“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再来阅读文章,把文本中能够发展学生语言的训练点圈画出来,比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 第三步,我们再回归到教师的角色,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进一步从我们刚才发现的众多点中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来一番筛选,明确本课教学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即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 1.欣赏和批判 作为一名阅读者而言,首先要具备一双欣赏和批判的眼睛。要学会欣赏和批判。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一篇文章的时候,绝不是先想我要去教什么!不是现在许多老师那样,看到课文不是反复诵读,虚心涵泳,而是直奔教参而去,甚至直奔教学设计而去。网络的发达,更使得我们中的许多人为了教学而教学,舍本而逐末,这也是功利思想在作遂。 有这样一个故事,宋代的苏舜钦住在他丈人家中,每晚要饮一斗酒。他丈人很奇怪,就去窥探他。只听他在朗读《汉书·张子房传》。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拍案叫道“惜乎击之不中!”就满饮一大杯。他丈人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是呀,当我们带着一双欣赏的眼睛来阅读文本时,我们会情不自禁的同文中人物同喜同悲,或为之感伤落泪,或为之欣喜若狂,或为之愁眉紧锁;当我们带着欣赏的眼睛来阅读文本时,我们会为文中美妙的语言所吸引,不由得轻声低吟,甚至放声诵读,会为文中准确精炼的语言击节叫好,心生感叹。阅读《丰碑》时,我们会为军需处长甘于牺牲的精神落泪,也会为性如烈火的将军所吸引,再仔细品读时,我们更折服于作者构思的精巧——将军在事件发生前的担忧,事件发生时的暴怒,得知真相后的静默,乃至结尾的振奋。读来荡气回肠,情不能已。而其中环境描写更随着情节的发展将气氛烘托渲染到了极致。如果没有这样的阅读,我们就很难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真情投入,上得精彩。 再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当我们读到“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时,就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当读到小钱的“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时,就会油然而生悲悯之情。当读到“小钱是幸运的,几轻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时,都会松下一口气抚额相庆。这是情感的变化。其中,“凋零”一词格外令人伤感,“辗转”一词,又不禁使我们浮想联翩,倍感艰辛。也正因为如此,刘彩凤老师教学中对“凋零”、“辗转”一词的处理才能那样到位,得到专家和听课老师一致好评。 还有一些特殊的例子,在小学高年级很多版本的教材引入了多种文体的文章,像议论文、相声、剧本,还引入了少量文言文,以及部分古典名著的选段或经过改编的选段。对于这一类文章应该读什么呢?我想还是以了解、欣赏为目的。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我们还应该带着一双批判的眼睛来审视文本。不唯上,不唯书。以北师大五年级上《包公审驴》一课来说,就故事内容,就语言风格,这不失为一篇贴近学生的浅显有趣的文章。但细读来却颇有问题:题目叫“包公审驴”,文中为何没有审的过程?我们可以试着修改文章来读,“审案的是包公。他问明了经过,冲着那头驴喝道:‘大胆的畜牲,你为什么冒名顶替?’”有此一问,驴必不做答。这样写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驴不答,是蔑视父母官,当然要罚,自然有了不给吃不给喝的理由;二是如此一问,显得包公并无本领,大家都会以为此官简直愚蠢,这样才会起到麻痹偷驴贼的作用;三是有此一问,才是真正的审驴,从文章角度来言才合理法。而课文却成了王五审驴,实在不妥。如此读来,在教学中处理这一部分时就可以另辟蹊径,和学生共同修改文本。进而引导学生尝试给编辑写信,提出修改意见。 2.常态与个性 有了教师个性化的阅读欣赏与批判还不够。我们还必须站在课程的高度、从学生的角度来再读文本。这里就存在一个“一般教什么”和“某一课、某一阶段教什么”的问题。“一般教什么”就是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字真经”。而后一方面就要牢牢把握住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阶段目标是什么,以及这一课与其它课所不同的目标是什么,即把握住这一课的特点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 比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内容时,首先将目标确定为: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教什么”。那么“一般怎么教”呢?在刚刚结束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的总结上,崔峦老师有这样一段讲话内容: 阅读教学要有基本式,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的模式;如,自学——指导——练习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整、分、整”教学模式。 我在北京参与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光盘项目录制时,更多采取的是第三种模式。以《钓鱼的启示》一课为例,第一步是初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读懂课文内容:主要问题有“课文写了什么事?”,“为什么爸爸一定要‘我’把鱼放掉?”。第二步是抓住重点,深入领悟:主要问题是“体会‘我’心情的变化”,“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第三步是由读到写的迁移,引导学生把学文得到的启示写下来,留做回家的作业。 再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第一步是初读扫清障碍,读懂课文内容:主要问题是“课文写了关于李大钊的哪些内容?”然后是分段读课文,说说“李大钊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接下来要学生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李大钊的精神品质。最后是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找出文章中前后照应的语句。这样几个环节下来,思路是非常清晰明了的。 从以上课例,大家是不是可以得出一般怎么教呢?是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有些人提出,语文教学缓谈模式,提出教无定法。我认为,教无定法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某一学科的教学而言,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模式,并在实践中运用模式来简化教学。正是因为有了模式,才使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章的欣赏和批判当中来,而不必花费心思去琢磨一节课要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的大体思路。有了模式,我们就可以把读出来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轻松地把“教什么”填充到模式之中,进而去思考具体的策略了。模式,可以说是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的一个保障。 如果说刚才讲的是常态下的“怎么教”,也就是说如果教学目标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学内容“泛化”“不确定化”的问题,做到“该教该学的就教就学,不该教不该学的不教不学”,从而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话,那么什么又是个性化的教学呢?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多人认为个性化就一定要在课堂形式上有创新,想着怎么玩花活,还拿《落花生》一课举例,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热衷于课堂上开展辩论活动,然后要学生发散思维,认为苹果、桃子也是很好的,人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敢于表现自己的优点。这就是脱离了文本的清谈,忽略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不是精当的,是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的。而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个性化教学。 我认为,由于课文题材、体裁不同,所处年段不同,特别是自身特点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该教些什么、学些什么呢?根据第三学段“阅读”目标:理解词句,体会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内容印象最深的场景……说出自己的感受。结合课文围绕骆驼队,描写了几个童年生活的镜头,表达了对童年的眷恋与怀念的特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中在阅读全文、大体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抓住印象最深的场景描写(如,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谈骆驼脖子上的铃铛),读、思、议,感受童真童趣,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之情,同时领悟这种感情是作者怎样表达出来的,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这些看似平淡却饱含浓浓的情的语言,就是有别于其他课的重点内容。 再以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一篇教材为例,《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讲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举了两个事例:一是捉纺织娘,一是捉甲虫。其中对这两种昆虫有着诸多不同的称呼,如“会唱歌的虫子”、“歌唱家”、“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如“全身碧蓝,樱桃核大小”、“珍珠一般的宝贝”、“无用的玩意儿”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些极富感情色彩的称呼,这些体现不同观察视角的称呼无疑是这篇课文的精彩点,而课程标准中三年级的学段目标也指出: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文章情感。因此,在这课的教学中把握住这一教学重点,就能够使我们的教学呈现个性化的特点。

  • 阅读和阅读教学
    答:然后是思考这样写用的方法是什么?妙处是什么等。    可见阅读教学不仅担负着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任务,还担负着指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任务。明白了这,就明白为什么许多孩子读了很多书,语文仍旧不好。感知内容的浅层次阅读,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对学生而言收获...
  • 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答:5、阅读是以兴趣培养为主的一种养成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阅读教学则是带有明确知识目标的教学。6、阅读的组织形式多样,过程丰富且富有生动的情景表演或图画描绘;阅读教学则多是通过单一的读来完成目标的,过程较为单一枯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法的组成部分,研究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原理和方法;阅读...
  •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什么,具体操作过程是如何
    答:”这两则导入,后面一则更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教师的导语不单单只是课文开篇的导语,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知识的引导都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导语。其次,阅读教学中要倡导学生多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通过多读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和阅读...
  • 如何教孩子阅读 3种方法来教孩子阅读
    答:2、教发音。3、教授一些短的单音节的单词。4、教授常见单词。5、建立词汇量。6、培养起阅读的流畅性。7、测试阅读理解。方法2:教孩子阅读1、给你的孩子读东西。2、树立一个好的榜样。3、看图识字。4、教学方式多种多样。5、教学要有创意。方法3:教成年人读书1、首先要明白教成年人读书其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 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方法
    答: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的 教学 方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方法 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
  • 语文教师如何高效设计阅读教学课的教案
    答:由于当下一线语文教师缺少对“阅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等概念的理解,认识不清,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迫在眉睫。《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作为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书籍,为我们阐明了“阅读”“阅读教学”“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等概念,指明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和路径,并就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提出建议...
  • 怎么教阅读教学
    答:要把课标理念与具体课例以及自己丰富的从教经历相结合,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阅读教学该怎样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出发进行教学,如何正确有效地在日常教学中地把握好教学目标的阶段性;阅读教学如何根据各年段的学生特点找准起点,抓住重点,更深刻把握年段目标。具体全面的解析了各年段目标,总的概括为...
  • 综合课标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几点有效做法
    答:读有用之书之累,想必每个有一定阅读经验的成人读者都深有体会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学习专业理论书籍头痛,而对一本有趣的小说却手不释卷的原因。一个有意志力的成年读者尚且如此,何况小孩子呢!作文书是比大人们的专业书籍更面目可憎的。2 给学生适当的问题,期待文本。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
  • 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答: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极其重要的。 那么,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语文阅读教学。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能使阅读变"苦"为"乐",就会"读"得轻松愉快...
  • 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不是先生讲学生听
    答:什么是阅读教学?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不是先生讲学生听,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