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篇散文: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带刺的朋友选自什么散文?

《带刺的朋友》
宗介华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惊愕地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权,又爬向伸出的枝……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劈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扑”地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来,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起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迫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望,
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夜幕悄悄地降落下来,大地被笼罩在铅色一样的暗纱里了。
我偷偷地躲在树丛的背后。
过了好长时间,还没见到刺猬的影子,我忐忑不安起来。昨天晚上刚刚偷了枣儿,窝里一定还有吃的。兴许不来了……不,爸爸说过,刺猾的食量可大呢,一天一夜,它准会饿坏了。那么,一旦它发现墙根儿处都撒了沙子,会不会感到奇怪,猜到了我的心里:噢,想顺着沙子上的脚印找窝呀,我才不去了呢……不,不会的,昨天晚上偷枣儿并没被人看见,今天晚上还得去,红枣儿多甜呀……
我静静地蹲在那里,替刺猬问着、答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皎洁的月光又把庭院洒满了。啊,时候已经不早了。我的心慢慢凉下来,断定小刺猬发现了沙子,是不会再来的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奇妙的现象终于出现了。小东西钻出水沟眼儿,顺着墙根,直向枣树底下跑来。临上树,它伸出头,四下看了看。
我偷偷扔过去一粒小石子。石子落在地上,发出“啪”的声响。小刺猬闻声,愣了半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变化,又壮起胆子,再次准备上树了。我又扔过去一粒小石子。这回,小刺猾兴许预感到了不祥的征兆,转过头,赶忙向水沟眼儿跑去。
我心里暗暗高兴:跑吧,跑吧,带我去找你的家吧……
我赶忙绕过墙头,来到水沟眼的跟前,打开手电筒一照,哈哈,薄薄的沙面上,留下两行清晰的小脚印。那脚印,顺着墙根,一直向前延伸。
我家北屋旁边,有个草棚子。平时,里边堆着杂草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只有我家芦花母鸡,爱到那里的草窝上去下蛋,除了妈妈去拣蛋,是很少有人去的。从刺猬的脚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捐一旦发现有人打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去呢?安个家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犯一家子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胆胆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看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犯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个刺猬又在悠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金黄色的大地变得空旷起来。粮食入了仓,林秸上了垛,日夜繁忙的场院早已消停了,秋风勾着寒头,啊,初冬来临了。
尽管我每天备了上好的佳餐,但“客人”好久没有登门。是搬家了,是被别人捉走了,还是……我的心又收紧了。
一天下午,我终于耐不住性子,决心去探个究竟。
进了草棚,我径直奔向刺猖居住的地方,可是,窝里空空的,除了残存的杂草和粪便外,一只刺犯也没有。
猛地,从草垛根处,我寻到了那两只大刺猖,可是,我再也看不到它们那张俏皮的小妹嘴、那双深情的小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两个蜷曲一团的大刺球。我轻轻拨动了一下,刺球立刻翻了个,白茸茸的细毛朝了天……
我的心怦怦地急促跳动,难道在皎洁的月光下诡秘地偷枣、后来又与我混熟了的好朋友,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不知怎么的,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告诉我:“刺猬没有死,它们是在冬眠哩。”
我疑惑地眨眨眼睛,看着爸爸,多想从他的眼神里捕捉出有关刺猬的美好信息呀。
“冬天来了,天气冷了,”爸爸解释说,“像青蛙、乌龟、蝙蝠、刺猬这些动物,为了躲过寒冷的冬天,就钻入地下,或藏在避风的洞里睡上几个月。这时候,它们的血液循环和呼吸都特别慢。”我仍瞪着不解的眼睛望着爸爸。
“书上说,动物冬眠,有全冬眠和半冬眠,上边说的那些动物,就是全冬眠,秋天吃得饱饱的,肥肥的,整个冬天就不吃也不动了。像獾、野兔、松鼠,睡一段,饿了又去找食吃,吃了还去睡。它们呀,都不像蝙蝠那样睡得扎实。”爸爸抽了口烟,接着说,“夏天,你要是把蝙蝠放在水里,几分钟就会淹死的,可是它冬眠的时候,你就是把它在水里泡几个小时,也没事儿。”
“刺猬呢?”我仍在关心我的朋友。
“刺猬,你不是见到了,冬眠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你怎么摆弄它,它也不醒。有时候,它还会打几声呼噜呢。你说,它睡得有多香。”
晚上,刮起了凛冽的寒风。脱掉服装的树枝,随风抖动。我家草棚的破门窗,也被吹得呜呜作响。突然,我想起躲在草棚里避寒的刺猬一家,它们一定也很冷吧?我赶忙向妈妈要来些浆糊,又找了一些纸,把草棚的门窗糊了个严严实实。墙根草堆里,传来了刺猬“呼噜呼噜”的鼾声。啊!真的,它们睡得多香呀。
“睡吧,睡吧,好朋友,你们甜甜地睡吧。”望着刺猬居住的地方,我默默地祝愿着。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大地渐渐泛起了嫩绿的波纹。听爸爸说,冬眠的动物,就要“出蛰”了。高兴得我赶忙打开草棚的门窗,做好迎接朋友的准备。
一天晚上,圆圆的月盘旋在空中。我吃完饭,独自坐在院里,眼巴巴地望着草棚门口出神。突然,那里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蠕动。我以为是幻觉,忙眨眨眼,又仔细地望去。
那几个东西,如同球一样,滚出门口,滚向大院……
啊,带刺的朋友,你们终于出来了!
我忙把积攒了一冬的红枣、花生、瓜子,抓了几把,撒在它们的面前。刺猬们伸出小噘嘴、眨着小眼睛,兴许认出了我,谁也不跑。它们高高兴兴地吃起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也坐在了我的身旁。他指着体质有些瘦削的刺猬,对我说:“它们的食量挺大,光靠你喂,是满足不了的。应该让它们自己去找食儿,消灭害虫啊。”
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带刺的朋友》
作者是宗介华
宗介华简介
宗介华中国儿童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太阳花》、《金银花》《山猴子》,中短篇小说集《宗介华含谜小说选》,《爸爸您姓什么》、《文学六彩光》(上、下集)、《魔笛声声》,散文集《访苏的足迹》、《访澳旅丝》、《会飞的伙伴》,报告文学集《成才之谜》,中短篇科学童话集《马戏团里的不速之客》,主编《中国儿童学50年精选》、《小学生作文全能大全》、《新思维杯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等书,发表、出版作品共32部。部分作品译有外文版本。创作了《沐浴在和谐的春风里》等儿童歌曲。其作品《刺猬的朋友》已进入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新思维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总评委会主任、五洲之星儿童文化艺术院院长、中国新思维作文网、中国儿童文化艺术网、中国金苗苗少儿书画网总裁,中国五洲教育培训中心主任。
他曾经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和中国少儿艺术团先后访问了前苏联、希腊、法国、埃及、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土耳其、日本等五大洲的15个国家。
他的童话《可笑的大傻个》、《珍珠姑娘》两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阿拉伯、西班牙、葡萄牙等六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他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入选北师大社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材; 入选人教社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同步阅读";入选上教社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

《带刺的朋友》
宗介华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惊愕地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权,又爬向伸出的枝……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劈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扑”地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来,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起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迫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望,
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夜幕悄悄地降落下来,大地被笼罩在铅色一样的暗纱里了。
我偷偷地躲在树丛的背后。
过了好长时间,还没见到刺猬的影子,我忐忑不安起来。昨天晚上刚刚偷了枣儿,窝里一定还有吃的。兴许不来了……不,爸爸说过,刺猾的食量可大呢,一天一夜,它准会饿坏了。那么,一旦它发现墙根儿处都撒了沙子,会不会感到奇怪,猜到了我的心里:噢,想顺着沙子上的脚印找窝呀,我才不去了呢……不,不会的,昨天晚上偷枣儿并没被人看见,今天晚上还得去,红枣儿多甜呀……
我静静地蹲在那里,替刺猬问着、答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皎洁的月光又把庭院洒满了。啊,时候已经不早了。我的心慢慢凉下来,断定小刺猬发现了沙子,是不会再来的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奇妙的现象终于出现了。小东西钻出水沟眼儿,顺着墙根,直向枣树底下跑来。临上树,它伸出头,四下看了看。
我偷偷扔过去一粒小石子。石子落在地上,发出“啪”的声响。小刺猬闻声,愣了半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变化,又壮起胆子,再次准备上树了。我又扔过去一粒小石子。这回,小刺猾兴许预感到了不祥的征兆,转过头,赶忙向水沟眼儿跑去。
我心里暗暗高兴:跑吧,跑吧,带我去找你的家吧……
我赶忙绕过墙头,来到水沟眼的跟前,打开手电筒一照,哈哈,薄薄的沙面上,留下两行清晰的小脚印。那脚印,顺着墙根,一直向前延伸。
我家北屋旁边,有个草棚子。平时,里边堆着杂草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只有我家芦花母鸡,爱到那里的草窝上去下蛋,除了妈妈去拣蛋,是很少有人去的。从刺猬的脚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捐一旦发现有人打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去呢?安个家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犯一家子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胆胆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看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犯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个刺猬又在悠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金黄色的大地变得空旷起来。粮食入了仓,林秸上了垛,日夜繁忙的场院早已消停了,秋风勾着寒头,啊,初冬来临了。
尽管我每天备了上好的佳餐,但“客人”好久没有登门。是搬家了,是被别人捉走了,还是……我的心又收紧了。
一天下午,我终于耐不住性子,决心去探个究竟。
进了草棚,我径直奔向刺猖居住的地方,可是,窝里空空的,除了残存的杂草和粪便外,一只刺犯也没有。
猛地,从草垛根处,我寻到了那两只大刺猖,可是,我再也看不到它们那张俏皮的小妹嘴、那双深情的小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两个蜷曲一团的大刺球。我轻轻拨动了一下,刺球立刻翻了个,白茸茸的细毛朝了天……
我的心怦怦地急促跳动,难道在皎洁的月光下诡秘地偷枣、后来又与我混熟了的好朋友,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不知怎么的,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告诉我:“刺猬没有死,它们是在冬眠哩。”
我疑惑地眨眨眼睛,看着爸爸,多想从他的眼神里捕捉出有关刺猬的美好信息呀。
“冬天来了,天气冷了,”爸爸解释说,“像青蛙、乌龟、蝙蝠、刺猬这些动物,为了躲过寒冷的冬天,就钻入地下,或藏在避风的洞里睡上几个月。这时候,它们的血液循环和呼吸都特别慢。”我仍瞪着不解的眼睛望着爸爸。
“书上说,动物冬眠,有全冬眠和半冬眠,上边说的那些动物,就是全冬眠,秋天吃得饱饱的,肥肥的,整个冬天就不吃也不动了。像獾、野兔、松鼠,睡一段,饿了又去找食吃,吃了还去睡。它们呀,都不像蝙蝠那样睡得扎实。”爸爸抽了口烟,接着说,“夏天,你要是把蝙蝠放在水里,几分钟就会淹死的,可是它冬眠的时候,你就是把它在水里泡几个小时,也没事儿。”
“刺猬呢?”我仍在关心我的朋友。
“刺猬,你不是见到了,冬眠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你怎么摆弄它,它也不醒。有时候,它还会打几声呼噜呢。你说,它睡得有多香。”
晚上,刮起了凛冽的寒风。脱掉服装的树枝,随风抖动。我家草棚的破门窗,也被吹得呜呜作响。突然,我想起躲在草棚里避寒的刺猬一家,它们一定也很冷吧?我赶忙向妈妈要来些浆糊,又找了一些纸,把草棚的门窗糊了个严严实实。墙根草堆里,传来了刺猬“呼噜呼噜”的鼾声。啊!真的,它们睡得多香呀。
“睡吧,睡吧,好朋友,你们甜甜地睡吧。”望着刺猬居住的地方,我默默地祝愿着。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大地渐渐泛起了嫩绿的波纹。听爸爸说,冬眠的动物,就要“出蛰”了。高兴得我赶忙打开草棚的门窗,做好迎接朋友的准备。
一天晚上,圆圆的月盘旋在空中。我吃完饭,独自坐在院里,眼巴巴地望着草棚门口出神。突然,那里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蠕动。我以为是幻觉,忙眨眨眼,又仔细地望去。
那几个东西,如同球一样,滚出门口,滚向大院……
啊,带刺的朋友,你们终于出来了!
我忙把积攒了一冬的红枣、花生、瓜子,抓了几把,撒在它们的面前。刺猬们伸出小噘嘴、眨着小眼睛,兴许认出了我,谁也不跑。它们高高兴兴地吃起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也坐在了我的身旁。他指着体质有些瘦削的刺猬,对我说:“它们的食量挺大,光靠你喂,是满足不了的。应该让它们自己去找食儿,消灭害虫啊。”
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望着刺猬们那种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好像看到了繁星闪烁的夜晚,在田地间、坡岗上、场院里,正活动着一支捕捉田鼠、昆虫的大军。那里边,还有和我相识的六个带刺的朋友哩!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惊愕地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权,又爬向伸出的枝……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劈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扑”地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来,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起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迫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望,
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夜幕悄悄地降落下来,大地被笼罩在铅色一样的暗纱里了。
我偷偷地躲在树丛的背后。
过了好长时间,还没见到刺猬的影子,我忐忑不安起来。昨天晚上刚刚偷了枣儿,窝里一定还有吃的。兴许不来了……不,爸爸说过,刺猾的食量可大呢,一天一夜,它准会饿坏了。那么,一旦它发现墙根儿处都撒了沙子,会不会感到奇怪,猜到了我的心里:噢,想顺着沙子上的脚印找窝呀,我才不去了呢……不,不会的,昨天晚上偷枣儿并没被人看见,今天晚上还得去,红枣儿多甜呀……
我静静地蹲在那里,替刺猬问着、答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皎洁的月光又把庭院洒满了。啊,时候已经不早了。我的心慢慢凉下来,断定小刺猬发现了沙子,是不会再来的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奇妙的现象终于出现了。小东西钻出水沟眼儿,顺着墙根,直向枣树底下跑来。临上树,它伸出头,四下看了看。
我偷偷扔过去一粒小石子。石子落在地上,发出“啪”的声响。小刺猬闻声,愣了半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变化,又壮起胆子,再次准备上树了。我又扔过去一粒小石子。这回,小刺猾兴许预感到了不祥的征兆,转过头,赶忙向水沟眼儿跑去。
我心里暗暗高兴:跑吧,跑吧,带我去找你的家吧……
我赶忙绕过墙头,来到水沟眼的跟前,打开手电筒一照,哈哈,薄薄的沙面上,留下两行清晰的小脚印。那脚印,顺着墙根,一直向前延伸。
我家北屋旁边,有个草棚子。平时,里边堆着杂草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只有我家芦花母鸡,爱到那里的草窝上去下蛋,除了妈妈去拣蛋,是很少有人去的。从刺猬的脚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捐一旦发现有人打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去呢?安个家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犯一家子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胆胆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看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犯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个刺猬又在悠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金黄色的大地变得空旷起来。粮食入了仓,林秸上了垛,日夜繁忙的场院早已消停了,秋风勾着寒头,啊,初冬来临了。
尽管我每天备了上好的佳餐,但“客人”好久没有登门。是搬家了,是被别人捉走了,还是……我的心又收紧了。
一天下午,我终于耐不住性子,决心去探个究竟。
进了草棚,我径直奔向刺猖居住的地方,可是,窝里空空的,除了残存的杂草和粪便外,一只刺犯也没有。
猛地,从草垛根处,我寻到了那两只大刺猖,可是,我再也看不到它们那张俏皮的小妹嘴、那双深情的小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两个蜷曲一团的大刺球。我轻轻拨动了一下,刺球立刻翻了个,白茸茸的细毛朝了天……
我的心怦怦地急促跳动,难道在皎洁的月光下诡秘地偷枣、后来又与我混熟了的好朋友,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不知怎么的,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告诉我:“刺猬没有死,它们是在冬眠哩。”
我疑惑地眨眨眼睛,看着爸爸,多想从他的眼神里捕捉出有关刺猬的美好信息呀。
“冬天来了,天气冷了,”爸爸解释说,“像青蛙、乌龟、蝙蝠、刺猬这些动物,为了躲过寒冷的冬天,就钻入地下,或藏在避风的洞里睡上几个月。这时候,它们的血液循环和呼吸都特别慢。”我仍瞪着不解的眼睛望着爸爸。
“书上说,动物冬眠,有全冬眠和半冬眠,上边说的那些动物,就是全冬眠,秋天吃得饱饱的,肥肥的,整个冬天就不吃也不动了。像獾、野兔、松鼠,睡一段,饿了又去找食吃,吃了还去睡。它们呀,都不像蝙蝠那样睡得扎实。”爸爸抽了口烟,接着说,“夏天,你要是把蝙蝠放在水里,几分钟就会淹死的,可是它冬眠的时候,你就是把它在水里泡几个小时,也没事儿。”
“刺猬呢?”我仍在关心我的朋友。
“刺猬,你不是见到了,冬眠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你怎么摆弄它,它也不醒。有时候,它还会打几声呼噜呢。你说,它睡得有多香。”
晚上,刮起了凛冽的寒风。脱掉服装的树枝,随风抖动。我家草棚的破门窗,也被吹得呜呜作响。突然,我想起躲在草棚里避寒的刺猬一家,它们一定也很冷吧?我赶忙向妈妈要来些浆糊,又找了一些纸,把草棚的门窗糊了个严严实实。墙根草堆里,传来了刺猬“呼噜呼噜”的鼾声。啊!真的,它们睡得多香呀。
“睡吧,睡吧,好朋友,你们甜甜地睡吧。”望着刺猬居住的地方,我默默地祝愿着。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大地渐渐泛起了嫩绿的波纹。听爸爸说,冬眠的动物,就要“出蛰”了。高兴得我赶忙打开草棚的门窗,做好迎接朋友的准备。
一天晚上,圆圆的月盘旋在空中。我吃完饭,独自坐在院里,眼巴巴地望着草棚门口出神。突然,那里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蠕动。我以为是幻觉,忙眨眨眼,又仔细地望去。
那几个东西,如同球一样,滚出门口,滚向大院……
啊,带刺的朋友,你们终于出来了!
我忙把积攒了一冬的红枣、花生、瓜子,抓了几把,撒在它们的面前。刺猬们伸出小噘嘴、眨着小眼睛,兴许认出了我,谁也不跑。它们高高兴兴地吃起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也坐在了我的身旁。他指着体质有些瘦削的刺猬,对我说:“它们的食量挺大,光靠你喂,是满足不了的。应该让它们自己去找食儿,消灭害虫啊。”
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望着刺猬们那种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好像看到了繁星闪烁的夜晚,在田地间、山坡。
查看全部5个回答
开局一定要召唤诸葛亮,吞噬成神,称霸三国无敌!
00:30
魏蜀吴悍将
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带刺的朋友》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带刺的朋友》内容介绍: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带刺的朋友》收录《鸟腿上的秘密》、《蜘网上的谜》等故事。 扩展资料: 人自呱呱坠地,便踏上了漫漫人生路。而这条路要分为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从婴儿到少年都可归为童年,但让人留有记忆的则是幼儿、儿童与少年。因此,可以说,这其中的苦、辣、酸、甜都是童年记忆中的主要内容。尽管它是童年的一个“过程”,但就是这个过程“决定”着人的一生,因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爱好以及“人生走向”都要打上“那个时期”的烙印。 作者简介:宗介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文化部少儿处处长、副司级巡视员。现为文化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五洲之星儿童文化艺术院院长。已出版长篇小说《太阳花》《金银花》等39部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读不停:带刺的朋友
30 浏览808 2019-02-04
《带刺的朋友》是不是童话故事
不是童话故事,展示的是一个生长在五六十年代、家境贫寒的我国北方农村儿童的真实生活。《带刺的朋友》内容介绍: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带刺的朋友》收录《鸟腿上的秘密》、《蜘网上的谜》等故事。
15 浏览180 2018-12-16
23、《带刺的朋友》是一篇怎样的故事
带刺的朋友课文 作者:宗介华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我赶忙贴到墙根,惊愕地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辟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批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我家的大黑狗——大老黑来了。我刚想叫住它,大老黑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走过来,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我追上大老黑一看,可不是,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
91 浏览392 2018-12-16
《带刺的朋友》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带刺的朋友》主要内容介绍: 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带刺的朋友》收录《鸟腿上的秘密》、《蜘网上的谜》等故事。 扩展资料: “四季读不停”系列丛书是著名作家宗介华的作品,展示的是一个生长在五六十年代、家境贫寒的我国北方农村儿童的真实生活。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作者本人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 作者宗介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文化部少儿处处长、副司级巡视员。现为文化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五洲之星儿童文化艺术院院长。已出版长篇小说《太阳花》《金银花》等39部著作。 曾先后率中国作家代表团与中国少儿艺术团访问俄罗斯、美国、埃及、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巴西、爱尔兰、叙利亚等十余个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读不停:带刺的朋友
19 浏览952 2019-02-07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带刺的朋友
作者:宗介华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
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
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惊愕地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权,又爬向伸出的枝……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劈里啪啦地落
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扑”地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来,
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
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
归起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
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迫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望,
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夜幕悄悄地降落下来,大地被笼罩在铅色一样的暗纱里了。
  我偷偷地躲在树丛的背后。
  过了好长时间,还没见到刺猬的影子,我忐忑不安起来。昨天晚上刚刚偷了枣儿,
窝里一定还有吃的。兴许不来了……不,爸爸说过,刺猾的食量可大呢,一天一夜,它
准会饿坏了。那么,一旦它发现墙根儿处都撒了沙子,会不会感到奇怪,猜到了我的心
里:噢,想顺着沙子上的脚印找窝呀,我才不去了呢……不,不会的,昨天晚上偷枣儿
并没被人看见,今天晚上还得去,红枣儿多甜呀……
  我静静地蹲在那里,替刺猬问着、答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皎洁的月光又把庭院
洒满了。啊,时候已经不早了。我的心慢慢凉下来,断定小刺猬发现了沙子,是不会再
来的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奇妙的现象终于出现了。小东西钻出水沟眼儿,顺着墙根,直
向枣树底下跑来。临上树,它伸出头,四下看了看。
  我偷偷扔过去一粒小石子。石子落在地上,发出“啪”的声响。小刺猬闻声,愣了
半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变化,又壮起胆子,再次准备上树了。我又扔过去一粒小石子。
这回,小刺猾兴许预感到了不祥的征兆,转过头,赶忙向水沟眼儿跑去。
  我心里暗暗高兴:跑吧,跑吧,带我去找你的家吧……
  我赶忙绕过墙头,来到水沟眼的跟前,打开手电筒一照,哈哈,薄薄的沙面上,留
下两行清晰的小脚印。那脚印,顺着墙根,一直向前延伸。
  我家北屋旁边,有个草棚子。平时,里边堆着杂草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只有我家
芦花母鸡,爱到那里的草窝上去下蛋,除了妈妈去拣蛋,是很少有人去的。从刺猬的脚
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
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
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
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
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捐一旦
发现有人打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去呢?安个家
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
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
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
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
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犯一家子
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
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
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胆胆地吃吃停停。
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看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
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
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
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
“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
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犯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
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个刺猬又在悠
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金黄色的大地变得空旷起来。粮食入了仓,林秸上了垛,日夜繁忙的场院早已消停
了,秋风勾着寒头,啊,初冬来临了。
  尽管我每天备了上好的佳餐,但“客人”好久没有登门。是搬家了,是被别人捉走
了,还是……我的心又收紧了。
  一天下午,我终于耐不住性子,决心去探个究竟。
  进了草棚,我径直奔向刺猖居住的地方,可是,窝里空空的,除了残存的杂草和粪
便外,一只刺犯也没有。
  猛地,从草垛根处,我寻到了那两只大刺猖,可是,我再也看不到它们那张俏皮的
小妹嘴、那双深情的小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两个蜷曲一团的大刺球。我轻轻拨动了
一下,刺球立刻翻了个,白茸茸的细毛朝了天……
  我的心怦怦地急促跳动,难道在皎洁的月光下诡秘地偷枣、后来又与我混熟了的好
朋友,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不知怎么的,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告诉我:“刺猬没有死,它们是在冬眠
哩。”
  我疑惑地眨眨眼睛,看着爸爸,多想从他的眼神里捕捉出有关刺猬的美好信息呀。
  “冬天来了,天气冷了,”爸爸解释说,“像青蛙、乌龟、蝙蝠、刺猬这些动物,
为了躲过寒冷的冬天,就钻入地下,或藏在避风的洞里睡上几个月。这时候,它们的血
液循环和呼吸都特别慢。”我仍瞪着不解的眼睛望着爸爸。
  “书上说,动物冬眠,有全冬眠和半冬眠,上边说的那些动物,就是全冬眠,秋天
吃得饱饱的,肥肥的,整个冬天就不吃也不动了。像獾、野兔、松鼠,睡一段,饿了又
去找食吃,吃了还去睡。它们呀,都不像蝙蝠那样睡得扎实。”爸爸抽了口烟,接着说,
“夏天,你要是把蝙蝠放在水里,几分钟就会淹死的,可是它冬眠的时候,你就是把它
在水里泡几个小时,也没事儿。”
  “刺猬呢?”我仍在关心我的朋友。
  “刺猬,你不是见到了,冬眠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你怎么摆弄它,它也不醒。
有时候,它还会打几声呼噜呢。你说,它睡得有多香。”
  晚上,刮起了凛冽的寒风。脱掉服装的树枝,随风抖动。我家草棚的破门窗,也被
吹得呜呜作响。突然,我想起躲在草棚里避寒的刺猬一家,它们一定也很冷吧?我赶忙
向妈妈要来些浆糊,又找了一些纸,把草棚的门窗糊了个严严实实。墙根草堆里,传来
了刺猬“呼噜呼噜”的鼾声。啊!真的,它们睡得多香呀。
  “睡吧,睡吧,好朋友,你们甜甜地睡吧。”望着刺猬居住的地方,我默默地祝愿
着。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大地渐渐泛起了嫩绿的波纹。听爸爸说,冬眠的动物,就要
“出蛰”了。高兴得我赶忙打开草棚的门窗,做好迎接朋友的准备。
  一天晚上,圆圆的月盘旋在空中。我吃完饭,独自坐在院里,眼巴巴地望着草棚门
口出神。突然,那里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蠕动。我以为是幻觉,忙眨眨眼,又仔细地望去。
  那几个东西,如同球一样,滚出门口,滚向大院……
  啊,带刺的朋友,你们终于出来了!
  我忙把积攒了一冬的红枣、花生、瓜子,抓了几把,撒在它们的面前。刺猬们伸出
小噘嘴、眨着小眼睛,兴许认出了我,谁也不跑。它们高高兴兴地吃起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也坐在了我的身旁。他指着体质有些瘦削的刺猬,对我说:
“它们的食量挺大,光靠你喂,是满足不了的。应该让它们自己去找食儿,消灭害虫
啊。”
  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惊愕地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权,又爬向伸出的枝……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劈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扑”地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来,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起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迫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望,
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夜幕悄悄地降落下来,大地被笼罩在铅色一样的暗纱里了。
我偷偷地躲在树丛的背后。
过了好长时间,还没见到刺猬的影子,我忐忑不安起来。昨天晚上刚刚偷了枣儿,窝里一定还有吃的。兴许不来了……不,爸爸说过,刺猾的食量可大呢,一天一夜,它准会饿坏了。那么,一旦它发现墙根儿处都撒了沙子,会不会感到奇怪,猜到了我的心里:噢,想顺着沙子上的脚印找窝呀,我才不去了呢……不,不会的,昨天晚上偷枣儿并没被人看见,今天晚上还得去,红枣儿多甜呀……
我静静地蹲在那里,替刺猬问着、答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皎洁的月光又把庭院洒满了。啊,时候已经不早了。我的心慢慢凉下来,断定小刺猬发现了沙子,是不会再来的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奇妙的现象终于出现了。小东西钻出水沟眼儿,顺着墙根,直向枣树底下跑来。临上树,它伸出头,四下看了看。
我偷偷扔过去一粒小石子。石子落在地上,发出“啪”的声响。小刺猬闻声,愣了半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变化,又壮起胆子,再次准备上树了。我又扔过去一粒小石子。这回,小刺猾兴许预感到了不祥的征兆,转过头,赶忙向水沟眼儿跑去。
我心里暗暗高兴:跑吧,跑吧,带我去找你的家吧……
我赶忙绕过墙头,来到水沟眼的跟前,打开手电筒一照,哈哈,薄薄的沙面上,留下两行清晰的小脚印。那脚印,顺着墙根,一直向前延伸。
我家北屋旁边,有个草棚子。平时,里边堆着杂草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只有我家芦花母鸡,爱到那里的草窝上去下蛋,除了妈妈去拣蛋,是很少有人去的。从刺猬的脚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捐一旦发现有人打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去呢?安个家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犯一家子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胆胆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看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犯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个刺猬又在悠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金黄色的大地变得空旷起来。粮食入了仓,林秸上了垛,日夜繁忙的场院早已消停了,秋风勾着寒头,啊,初冬来临了。
尽管我每天备了上好的佳餐,但“客人”好久没有登门。是搬家了,是被别人捉走了,还是……我的心又收紧了。
一天下午,我终于耐不住性子,决心去探个究竟。
进了草棚,我径直奔向刺猖居住的地方,可是,窝里空空的,除了残存的杂草和粪便外,一只刺犯也没有。
猛地,从草垛根处,我寻到了那两只大刺猖,可是,我再也看不到它们那张俏皮的小妹嘴、那双深情的小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两个蜷曲一团的大刺球。我轻轻拨动了一下,刺球立刻翻了个,白茸茸的细毛朝了天……
我的心怦怦地急促跳动,难道在皎洁的月光下诡秘地偷枣、后来又与我混熟了的好朋友,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不知怎么的,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告诉我:“刺猬没有死,它们是在冬眠哩。”
我疑惑地眨眨眼睛,看着爸爸,多想从他的眼神里捕捉出有关刺猬的美好信息呀。
“冬天来了,天气冷了,”爸爸解释说,“像青蛙、乌龟、蝙蝠、刺猬这些动物,为了躲过寒冷的冬天,就钻入地下,或藏在避风的洞里睡上几个月。这时候,它们的血液循环和呼吸都特别慢。”我仍瞪着不解的眼睛望着爸爸。
“书上说,动物冬眠,有全冬眠和半冬眠,上边说的那些动物,就是全冬眠,秋天吃得饱饱的,肥肥的,整个冬天就不吃也不动了。像獾、野兔、松鼠,睡一段,饿了又去找食吃,吃了还去睡。它们呀,都不像蝙蝠那样睡得扎实。”爸爸抽了口烟,接着说,“夏天,你要是把蝙蝠放在水里,几分钟就会淹死的,可是它冬眠的时候,你就是把它在水里泡几个小时,也没事儿。”
“刺猬呢?”我仍在关心我的朋友。
“刺猬,你不是见到了,冬眠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你怎么摆弄它,它也不醒。有时候,它还会打几声呼噜呢。你说,它睡得有多香。”
晚上,刮起了凛冽的寒风。脱掉服装的树枝,随风抖动。我家草棚的破门窗,也被吹得呜呜作响。突然,我想起躲在草棚里避寒的刺猬一家,它们一定也很冷吧?我赶忙向妈妈要来些浆糊,又找了一些纸,把草棚的门窗糊了个严严实实。墙根草堆里,传来了刺猬“呼噜呼噜”的鼾声。啊!真的,它们睡得多香呀。
“睡吧,睡吧,好朋友,你们甜甜地睡吧。”望着刺猬居住的地方,我默默地祝愿着。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大地渐渐泛起了嫩绿的波纹。听爸爸说,冬眠的动物,就要“出蛰”了。高兴得我赶忙打开草棚的门窗,做好迎接朋友的准备。
一天晚上,圆圆的月盘旋在空中。我吃完饭,独自坐在院里,眼巴巴地望着草棚门口出神。突然,那里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蠕动。我以为是幻觉,忙眨眨眼,又仔细地望去。
那几个东西,如同球一样,滚出门口,滚向大院……
啊,带刺的朋友,你们终于出来了!
我忙把积攒了一冬的红枣、花生、瓜子,抓了几把,撒在它们的面前。刺猬们伸出小噘嘴、眨着小眼睛,兴许认出了我,谁也不跑。它们高高兴兴地吃起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也坐在了我的身旁。他指着体质有些瘦削的刺猬,对我说:“它们的食量挺大,光靠你喂,是满足不了的。应该让它们自己去找食儿,消灭害虫啊。”
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望着刺猬们那种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好像看到了繁星闪烁的夜晚,在田地间、山坡。
查看全部5个回答
开局一定要召唤诸葛亮,吞噬成神,称霸三国无敌!
00:30
魏蜀吴悍将
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带刺的朋友》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带刺的朋友》内容介绍: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带刺的朋友》收录《鸟腿上的秘密》、《蜘网上的谜》等故事。 扩展资料: 人自呱呱坠地,便踏上了漫漫人生路。而这条路要分为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从婴儿到少年都可归为童年,但让人留有记忆的则是幼儿、儿童与少年。因此,可以说,这其中的苦、辣、酸、甜都是童年记忆中的主要内容。尽管它是童年的一个“过程”,但就是这个过程“决定”着人的一生,因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爱好以及“人生走向”都要打上“那个时期”的烙印。 作者简介:宗介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文化部少儿处处长、副司级巡视员。现为文化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五洲之星儿童文化艺术院院长。已出版长篇小说《太阳花》《金银花》等39部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读不停:带刺的朋友
30 浏览808 2019-02-04
《带刺的朋友》是不是童话故事
不是童话故事,展示的是一个生长在五六十年代、家境贫寒的我国北方农村儿童的真实生活。《带刺的朋友》内容介绍: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带刺的朋友》收录《鸟腿上的秘密》、《蜘网上的谜》等故事。
15 浏览180 2018-12-16
23、《带刺的朋友》是一篇怎样的故事
带刺的朋友课文 作者:宗介华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我赶忙贴到墙根,惊愕地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辟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批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我家的大黑狗——大老黑来了。我刚想叫住它,大老黑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走过来,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我追上大老黑一看,可不是,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
91 浏览392 2018-12-16
《带刺的朋友》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带刺的朋友》主要内容介绍: 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带刺的朋友》收录《鸟腿上的秘密》、《蜘网上的谜》等故事。 扩展资料: “四季读不停”系列丛书是著名作家宗介华的作品,展示的是一个生长在五六十年代、家境贫寒的我国北方农村儿童的真实生活。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作者本人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 作者宗介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文化部少儿处处长、副司级巡视员。现为文化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五洲之星儿童文化艺术院院长。已出版长篇小说《太阳花》《金银花》等39部著作。 曾先后率中国作家代表团与中国少儿艺术团访问俄罗斯、美国、埃及、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巴西、爱尔兰、叙利亚等十余个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读不停:带刺的朋友
19 浏览952 2019-02-07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带刺的朋友
作者:宗介华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
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
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惊愕地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权,又爬向伸出的枝……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劈里啪啦地落
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扑”地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来,
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
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
归起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
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迫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望,
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夜幕悄悄地降落下来,大地被笼罩在铅色一样的暗纱里了。
我偷偷地躲在树丛的背后。
过了好长时间,还没见到刺猬的影子,我忐忑不安起来。昨天晚上刚刚偷了枣儿,
窝里一定还有吃的。兴许不来了……不,爸爸说过,刺猾的食量可大呢,一天一夜,它
准会饿坏了。那么,一旦它发现墙根儿处都撒了沙子,会不会感到奇怪,猜到了我的心
里:噢,想顺着沙子上的脚印找窝呀,我才不去了呢……不,不会的,昨天晚上偷枣儿
并没被人看见,今天晚上还得去,红枣儿多甜呀……
我静静地蹲在那里,替刺猬问着、答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皎洁的月光又把庭院
洒满了。啊,时候已经不早了。我的心慢慢凉下来,断定小刺猬发现了沙子,是不会再
来的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奇妙的现象终于出现了。小东西钻出水沟眼儿,顺着墙根,直
向枣树底下跑来。临上树,它伸出头,四下看了看。
我偷偷扔过去一粒小石子。石子落在地上,发出“啪”的声响。小刺猬闻声,愣了
半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变化,又壮起胆子,再次准备上树了。我又扔过去一粒小石子。
这回,小刺猾兴许预感到了不祥的征兆,转过头,赶忙向水沟眼儿跑去。
我心里暗暗高兴:跑吧,跑吧,带我去找你的家吧……
我赶忙绕过墙头,来到水沟眼的跟前,打开手电筒一照,哈哈,薄薄的沙面上,留
下两行清晰的小脚印。那脚印,顺着墙根,一直向前延伸。
我家北屋旁边,有个草棚子。平时,里边堆着杂草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只有我家
芦花母鸡,爱到那里的草窝上去下蛋,除了妈妈去拣蛋,是很少有人去的。从刺猬的脚
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
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
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
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
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捐一旦
发现有人打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去呢?安个家
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
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
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
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
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犯一家子
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
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
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胆胆地吃吃停停。
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看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
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
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
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
“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
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犯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
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个刺猬又在悠
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金黄色的大地变得空旷起来。粮食入了仓,林秸上了垛,日夜繁忙的场院早已消停
了,秋风勾着寒头,啊,初冬来临了。
尽管我每天备了上好的佳餐,但“客人”好久没有登门。是搬家了,是被别人捉走
了,还是……我的心又收紧了。
一天下午,我终于耐不住性子,决心去探个究竟。
进了草棚,我径直奔向刺猖居住的地方,可是,窝里空空的,除了残存的杂草和粪
便外,一只刺犯也没有。
猛地,从草垛根处,我寻到了那两只大刺猖,可是,我再也看不到它们那张俏皮的
小妹嘴、那双深情的小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两个蜷曲一团的大刺球。我轻轻拨动了
一下,刺球立刻翻了个,白茸茸的细毛朝了天……
我的心怦怦地急促跳动,难道在皎洁的月光下诡秘地偷枣、后来又与我混熟了的好
朋友,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不知怎么的,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告诉我:“刺猬没有死,它们是在冬眠
哩。”
我疑惑地眨眨眼睛,看着爸爸,多想从他的眼神里捕捉出有关刺猬的美好信息呀。
“冬天来了,天气冷了,”爸爸解释说,“像青蛙、乌龟、蝙蝠、刺猬这些动物,
为了躲过寒冷的冬天,就钻入地下,或藏在避风的洞里睡上几个月。这时候,它们的血
液循环和呼吸都特别慢。”我仍瞪着不解的眼睛望着爸爸。
“书上说,动物冬眠,有全冬眠和半冬眠,上边说的那些动物,就是全冬眠,秋天
吃得饱饱的,肥肥的,整个冬天就不吃也不动了。像獾、野兔、松鼠,睡一段,饿了又
去找食吃,吃了还去睡。它们呀,都不像蝙蝠那样睡得扎实。”爸爸抽了口烟,接着说,
“夏天,你要是把蝙蝠放在水里,几分钟就会淹死的,可是它冬眠的时候,你就是把它
在水里泡几个小时,也没事儿。”
“刺猬呢?”我仍在关心我的朋友。
“刺猬,你不是见到了,冬眠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你怎么摆弄它,它也不醒。
有时候,它还会打几声呼噜呢。你说,它睡得有多香。”
晚上,刮起了凛冽的寒风。脱掉服装的树枝,随风抖动。我家草棚的破门窗,也被
吹得呜呜作响。突然,我想起躲在草棚里避寒的刺猬一家,它们一定也很冷吧?我赶忙
向妈妈要来些浆糊,又找了一些纸,把草棚的门窗糊了个严严实实。墙根草堆里,传来
了刺猬“呼噜呼噜”的鼾声。啊!真的,它们睡得多香呀。
“睡吧,睡吧,好朋友,你们甜甜地睡吧。”望着刺猬居住的地方,我默默地祝愿
着。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大地渐渐泛起了嫩绿的波纹。听爸爸说,冬眠的动物,就要
“出蛰”了。高兴得我赶忙打开草棚的门窗,做好迎接朋友的准备。
一天晚上,圆圆的月盘旋在空中。我吃完饭,独自坐在院里,眼巴巴地望着草棚门
口出神。突然,那里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蠕动。我以为是幻觉,忙眨眨眼,又仔细地望去。
那几个东西,如同球一样,滚出门口,滚向大院……
啊,带刺的朋友,你们终于出来了!
我忙把积攒了一冬的红枣、花生、瓜子,抓了几把,撒在它们的面前。刺猬们伸出
小噘嘴、眨着小眼睛,兴许认出了我,谁也不跑。它们高高兴兴地吃起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也坐在了我的身旁。他指着体质有些瘦削的刺猬,对我说:
“它们的食量挺大,光靠你喂,是满足不了的。应该让它们自己去找食儿,消灭害虫
啊。”
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查看全部9个回答
【快审贷款】急用钱?专业处理..
借钱app,在手机申请,可借30W.快至30分到账,借钱app,即点即贷,免费在线..
jc28.czrsc.cn广告 
刺猬紫檀家具 怎么做?阿里巴..
刺猬紫檀家具-上阿里巴巴,货源充足,尺寸齐全,更好品质,更低采购成本,..
1688.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巢湖 熟女交友app ,百合网官网
熟女交友app ,百合网官网,婚恋网婚恋交友更安全,成就幸福婚姻!找对象,..
57 2019-11-08
《带刺的朋友》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带刺的朋友》内容介绍: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带刺的朋友》收录《鸟腿上的秘密》、《蜘网上的谜》等故事。 扩展资料: 人自呱呱坠地,便踏上了漫漫人生路。而这条路要分为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从婴儿到少年都可归为童年,但让人留有记忆的则是幼儿、儿童与少年。因此,可以说,这其中的苦、辣、酸、甜都是童年记忆中的主要内容。尽管它是童年的一个“过程”,但就是这个过程“决定”着人的一生,因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爱好以及“人生走向”都要打上“那个时期”的烙印。 作者简介:宗介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文化部少儿处处长、副司级巡视员。现为文化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五洲之星儿童文化艺术院院长。已出版长篇小说《太阳花》《金银花》等39部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读不停:带刺的朋友
47 浏览1021 2019-02-04
带刺的朋友还有哪些散文?
《带刺的朋友》 宗介华 一 秋天,枣

宗介华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惊愕地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权,又爬向伸出的枝……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劈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扑”地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来,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起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迫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望,
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夜幕悄悄地降落下来,大地被笼罩在铅色一样的暗纱里了。
我偷偷地躲在树丛的背后。
过了好长时间,还没见到刺猬的影子,我忐忑不安起来。昨天晚上刚刚偷了枣儿,窝里一定还有吃的。兴许不来了……不,爸爸说过,刺猾的食量可大呢,一天一夜,它准会饿坏了。那么,一旦它发现墙根儿处都撒了沙子,会不会感到奇怪,猜到了我的心里:噢,想顺着沙子上的脚印找窝呀,我才不去了呢……不,不会的,昨天晚上偷枣儿并没被人看见,今天晚上还得去,红枣儿多甜呀……
我静静地蹲在那里,替刺猬问着、答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皎洁的月光又把庭院洒满了。啊,时候已经不早了。我的心慢慢凉下来,断定小刺猬发现了沙子,是不会再来的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奇妙的现象终于出现了。小东西钻出水沟眼儿,顺着墙根,直向枣树底下跑来。临上树,它伸出头,四下看了看。
我偷偷扔过去一粒小石子。石子落在地上,发出“啪”的声响。小刺猬闻声,愣了半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变化,又壮起胆子,再次准备上树了。我又扔过去一粒小石子。这回,小刺猾兴许预感到了不祥的征兆,转过头,赶忙向水沟眼儿跑去。
我心里暗暗高兴:跑吧,跑吧,带我去找你的家吧……
我赶忙绕过墙头,来到水沟眼的跟前,打开手电筒一照,哈哈,薄薄的沙面上,留下两行清晰的小脚印。那脚印,顺着墙根,一直向前延伸。
我家北屋旁边,有个草棚子。平时,里边堆着杂草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只有我家芦花母鸡,爱到那里的草窝上去下蛋,除了妈妈去拣蛋,是很少有人去的。从刺猬的脚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捐一旦发现有人打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去呢?安个家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犯一家子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胆胆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看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犯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个刺猬又在悠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金黄色的大地变得空旷起来。粮食入了仓,林秸上了垛,日夜繁忙的场院早已消停了,秋风勾着寒头,啊,初冬来临了。
尽管我每天备了上好的佳餐,但“客人”好久没有登门。是搬家了,是被别人捉走了,还是……我的心又收紧了。
一天下午,我终于耐不住性子,决心去探个究竟。
进了草棚,我径直奔向刺猖居住的地方,可是,窝里空空的,除了残存的杂草和粪便外,一只刺犯也没有。
猛地,从草垛根处,我寻到了那两只大刺猖,可是,我再也看不到它们那张俏皮的小妹嘴、那双深情的小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两个蜷曲一团的大刺球。我轻轻拨动了一下,刺球立刻翻了个,白茸茸的细毛朝了天……
我的心怦怦地急促跳动,难道在皎洁的月光下诡秘地偷枣、后来又与我混熟了的好朋友,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不知怎么的,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告诉我:“刺猬没有死,它们是在冬眠哩。”
我疑惑地眨眨眼睛,看着爸爸,多想从他的眼神里捕捉出有关刺猬的美好信息呀。
“冬天来了,天气冷了,”爸爸解释说,“像青蛙、乌龟、蝙蝠、刺猬这些动物,为了躲过寒冷的冬天,就钻入地下,或藏在避风的洞里睡上几个月。这时候,它们的血液循环和呼吸都特别慢。”我仍瞪着不解的眼睛望着爸爸。
“书上说,动物冬眠,有全冬眠和半冬眠,上边说的那些动物,就是全冬眠,秋天吃得饱饱的,肥肥的,整个冬天就不吃也不动了。像獾、野兔、松鼠,睡一段,饿了又去找食吃,吃了还去睡。它们呀,都不像蝙蝠那样睡得扎实。”爸爸抽了口烟,接着说,“夏天,你要是把蝙蝠放在水里,几分钟就会淹死的,可是它冬眠的时候,你就是把它在水里泡几个小时,也没事儿。”
“刺猬呢?”我仍在关心我的朋友。
“刺猬,你不是见到了,冬眠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你怎么摆弄它,它也不醒。有时候,它还会打几声呼噜呢。你说,它睡得有多香。”
晚上,刮起了凛冽的寒风。脱掉服装的树枝,随风抖动。我家草棚的破门窗,也被吹得呜呜作响。突然,我想起躲在草棚里避寒的刺猬一家,它们一定也很冷吧?我赶忙向妈妈要来些浆糊,又找了一些纸,把草棚的门窗糊了个严严实实。墙根草堆里,传来了刺猬“呼噜呼噜”的鼾声。啊!真的,它们睡得多香呀。
“睡吧,睡吧,好朋友,你们甜甜地睡吧。”望着刺猬居住的地方,我默默地祝愿着。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大地渐渐泛起了嫩绿的波纹。听爸爸说,冬眠的动物,就要“出蛰”了。高兴得我赶忙打开草棚的门窗,做好迎接朋友的准备。
一天晚上,圆圆的月盘旋在空中。我吃完饭,独自坐在院里,眼巴巴地望着草棚门口出神。突然,那里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蠕动。我以为是幻觉,忙眨眨眼,又仔细地望去。
那几个东西,如同球一样,滚出门口,滚向大院……
啊,带刺的朋友,你们终于出来了!
我忙把积攒了一冬的红枣、花生、瓜子,抓了几把,撒在它们的面前。刺猬们伸出小噘嘴、眨着小眼睛,兴许认出了我,谁也不跑。它们高高兴兴地吃起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也坐在了我的身旁。他指着体质有些瘦削的刺猬,对我说:“它们的食量挺大,光靠你喂,是满足不了的。应该让它们自己去找食儿,消灭害虫啊。”
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望着刺猬们那种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好像看到了繁星闪烁的夜晚,在田地间、坡岗上、场院里,正活动着一支捕捉田鼠、昆虫的大军。那里边,还有和我相识的六个带刺的朋友哩!
查看全部10个回答
3折封顶「唯品会」12.8特卖大会

「唯品会」12.8特卖大会,店庆狂欢,3折封顶,大牌爆款,折上折底价清仓,..
vip.com广告 
重庆 好省app总部邀请口令:995200

好省总部邀请口令:995200 总部直邀,专业导师,全程一对...
yihong.yihongweb.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带刺的朋友》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带刺的朋友》内容介绍: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带刺的朋友》收录《鸟腿上的秘密》、《蜘网上的谜》等故事。 扩展资料: 人自呱呱坠地,便踏上了漫漫人生路。而这条路要分为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从婴儿到少年都可归为童年,但让人留有记忆的则是幼儿、儿童与少年。因此,可以说,这其中的苦、辣、酸、甜都是童年记忆中的主要内容。尽管它是童年的一个“过程”,但就是这个过程“决定”着人的一生,因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爱好以及“人生走向”都要打上“那个时期”的烙印。 作者简介:宗介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文化部少儿处处长、副司级巡视员。现为文化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五洲之星儿童文化艺术院院长。已出版长篇小说《太阳花》《金银花》等39部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读不停:带刺的朋友
48 浏览1048 2019-02-04
带刺的朋友还有哪些散文?
《带刺的朋友》 宗介华 一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4 浏览73 2019-12-02
23、《带刺的朋友》是一篇怎样的故事
带刺的朋友课文 作者:宗介华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我赶忙贴到墙根,惊愕地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辟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批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我家的大黑狗——大老黑来了。我刚想叫住它,大老黑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走过来,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我追上大老黑一看,可不是,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
208 浏览579 2018-12-16
《带刺的朋友》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带刺的朋友》主要内容介绍: 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带刺的朋友》收录《鸟腿上的秘密》、《蜘网上的谜》等故事。 扩展资料: “四季读不停”系列丛书是著名作家宗介华的作品,展示的是一个生长在五六十年代、家境贫寒的我国北方农村儿童的真实生活。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作者本人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 作者宗介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文化部少儿处处长、副司级巡视员。现为文化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五洲之星儿童文化艺术院院长。已出版长篇小说《太阳花》《金银花》等39部著作。 曾先后率中国作家代表团与中国少儿艺术团访问俄罗斯、美国、埃及、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巴西、爱尔兰、叙利亚等十余个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读不停:带刺的朋友
41 浏览1143 2019-02-07
带刺的朋友读后感
带刺的朋友
作者:宗介华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
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
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惊愕地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权,又爬向伸出的枝……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劈里啪啦地落
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扑”地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来,
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
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
归起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
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迫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望,
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夜幕悄悄地降落下来,大地被笼罩在铅色一样的暗纱里了。
  我偷偷地躲在树丛的背后。
  过了好长时间,还没见到刺猬的影子,我忐忑不安起来。昨天晚上刚刚偷了枣儿,
窝里一定还有吃的。兴许不来了……不,爸爸说过,刺猾的食量可大呢,一天一夜,它
准会饿坏了。那么,一旦它发现墙根儿处都撒了沙子,会不会感到奇怪,猜到了我的心
里:噢,想顺着沙子上的脚印找窝呀,我才不去了呢……不,不会的,昨天晚上偷枣儿
并没被人看见,今天晚上还得去,红枣儿多甜呀……
  我静静地蹲在那里,替刺猬问着、答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皎洁的月光又把庭院
洒满了。啊,时候已经不早了。我的心慢慢凉下来,断定小刺猬发现了沙子,是不会再
来的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奇妙的现象终于出现了。小东西钻出水沟眼儿,顺着墙根,直
向枣树底下跑来。临上树,它伸出头,四下看了看。
  我偷偷扔过去一粒小石子。石子落在地上,发出“啪”的声响。小刺猬闻声,愣了
半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变化,又壮起胆子,再次准备上树了。我又扔过去一粒小石子。
这回,小刺猾兴许预感到了不祥的征兆,转过头,赶忙向水沟眼儿跑去。
  我心里暗暗高兴:跑吧,跑吧,带我去找你的家吧……
  我赶忙绕过墙头,来到水沟眼的跟前,打开手电筒一照,哈哈,薄薄的沙面上,留
下两行清晰的小脚印。那脚印,顺着墙根,一直向前延伸。
  我家北屋旁边,有个草棚子。平时,里边堆着杂草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只有我家
芦花母鸡,爱到那里的草窝上去下蛋,除了妈妈去拣蛋,是很少有人去的。从刺猬的脚
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
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
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
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
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捐一旦
发现有人打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去呢?安个家
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
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
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
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
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犯一家子
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
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
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胆胆地吃吃停停。
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看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
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
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
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
“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
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犯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
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个刺猬又在悠
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金黄色的大地变得空旷起来。粮食入了仓,林秸上了垛,日夜繁忙的场院早已消停
了,秋风勾着寒头,啊,初冬来临了。
  尽管我每天备了上好的佳餐,但“客人”好久没有登门。是搬家了,是被别人捉走
了,还是……我的心又收紧了。
  一天下午,我终于耐不住性子,决心去探个究竟。
  进了草棚,我径直奔向刺猖居住的地方,可是,窝里空空的,除了残存的杂草和粪
便外,一只刺犯也没有。
  猛地,从草垛根处,我寻到了那两只大刺猖,可是,我再也看不到它们那张俏皮的
小妹嘴、那双深情的小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两个蜷曲一团的大刺球。我轻轻拨动了
一下,刺球立刻翻了个,白茸茸的细毛朝了天……
  我的心怦怦地急促跳动,难道在皎洁的月光下诡秘地偷枣、后来又与我混熟了的好
朋友,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不知怎么的,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告诉我:“刺猬没有死,它们是在冬眠
哩。”
  我疑惑地眨眨眼睛,看着爸爸,多想从他的眼神里捕捉出有关刺猬的美好信息呀。
  “冬天来了,天气冷了,”爸爸解释说,“像青蛙、乌龟、蝙蝠、刺猬这些动物,
为了躲过寒冷的冬天,就钻入地下,或藏在避风的洞里睡上几个月。这时候,它们的血
液循环和呼吸都特别慢。”我仍瞪着不解的眼睛望着爸爸。
  “书上说,动物冬眠,有全冬眠和半冬眠,上边说的那些动物,就是全冬眠,秋天
吃得饱饱的,肥肥的,整个冬天就不吃也不动了。像獾、野兔、松鼠,睡一段,饿了又
去找食吃,吃了还去睡。它们呀,都不像蝙蝠那样睡得扎实。”爸爸抽了口烟,接着说,
“夏天,你要是把蝙蝠放在水里,几分钟就会淹死的,可是它冬眠的时候,你就是把它
在水里泡几个小时,也没事儿。”
  “刺猬呢?”我仍在关心我的朋友。
  “刺猬,你不是见到了,冬眠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你怎么摆弄它,它也不醒。
有时候,它还会打几声呼噜呢。你说,它睡得有多香。”
  晚上,刮起了凛冽的寒风。脱掉服装的树枝,随风抖动。我家草棚的破门窗,也被
吹得呜呜作响。突然,我想起躲在草棚里避寒的刺猬一家,它们一定也很冷吧?我赶忙
向妈妈要来些浆糊,又找了一些纸,把草棚的门窗糊了个严严实实。墙根草堆里,传来
了刺猬“呼噜呼噜”的鼾声。啊!真的,它们睡得多香呀。
  “睡吧,睡吧,好朋友,你们甜甜地睡吧。”望着刺猬居住的地方,我默默地祝愿
着。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大地渐渐泛起了嫩绿的波纹。听爸爸说,冬眠的动物,就要
“出蛰”了。高兴得我赶忙打开草棚的门窗,做好迎接朋友的准备。
  一天晚上,圆圆的月盘旋在空中。我吃完饭,独自坐在院里,眼巴巴地望着草棚门
口出神。突然,那里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蠕动。我以为是幻觉,忙眨眨眼,又仔细地望去。
  那几个东西,如同球一样,滚出门口,滚向大院……
  啊,带刺的朋友,你们终于出来了!
  我忙把积攒了一冬的红枣、花生、瓜子,抓了几把,撒在它们的面前。刺猬们伸出
小噘嘴、眨着小眼睛,兴许认出了我,谁也不跑。它们高高兴兴地吃起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也坐在了我的身旁。他指着体质有些瘦削的刺猬,对我说:
“它们的食量挺大,光靠你喂,是满足不了的。应该让它们自己去找食儿,消灭害虫
啊。”
  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望着刺猬们那种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好像看到了繁星闪烁的夜晚,在田地间、坡岗
上、场院里,正活动着一支捕捉田鼠、昆虫的大军。那里边,还有和我相识的六个带刺
的朋友哩!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惊愕地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权,又爬向伸出的枝……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劈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扑”地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来,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起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迫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望,
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夜幕悄悄地降落下来,大地被笼罩在铅色一样的暗纱里了。
我偷偷地躲在树丛的背后。
过了好长时间,还没见到刺猬的影子,我忐忑不安起来。昨天晚上刚刚偷了枣儿,窝里一定还有吃的。兴许不来了……不,爸爸说过,刺猾的食量可大呢,一天一夜,它准会饿坏了。那么,一旦它发现墙根儿处都撒了沙子,会不会感到奇怪,猜到了我的心里:噢,想顺着沙子上的脚印找窝呀,我才不去了呢……不,不会的,昨天晚上偷枣儿并没被人看见,今天晚上还得去,红枣儿多甜呀……
我静静地蹲在那里,替刺猬问着、答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皎洁的月光又把庭院洒满了。啊,时候已经不早了。我的心慢慢凉下来,断定小刺猬发现了沙子,是不会再来的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奇妙的现象终于出现了。小东西钻出水沟眼儿,顺着墙根,直向枣树底下跑来。临上树,它伸出头,四下看了看。
我偷偷扔过去一粒小石子。石子落在地上,发出“啪”的声响。小刺猬闻声,愣了半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变化,又壮起胆子,再次准备上树了。我又扔过去一粒小石子。这回,小刺猾兴许预感到了不祥的征兆,转过头,赶忙向水沟眼儿跑去。
我心里暗暗高兴:跑吧,跑吧,带我去找你的家吧……
我赶忙绕过墙头,来到水沟眼的跟前,打开手电筒一照,哈哈,薄薄的沙面上,留下两行清晰的小脚印。那脚印,顺着墙根,一直向前延伸。
我家北屋旁边,有个草棚子。平时,里边堆着杂草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只有我家芦花母鸡,爱到那里的草窝上去下蛋,除了妈妈去拣蛋,是很少有人去的。从刺猬的脚印来看,我断定它就住在那里边。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地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捐一旦发现有人打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去呢?安个家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直到离开草棚,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刺猬呀,吃了我送的红枣儿,你们还会搬家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犯一家子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胆胆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看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犯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个刺猬又在悠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金黄色的大地变得空旷起来。粮食入了仓,林秸上了垛,日夜繁忙的场院早已消停了,秋风勾着寒头,啊,初冬来临了。
尽管我每天备了上好的佳餐,但“客人”好久没有登门。是搬家了,是被别人捉走了,还是……我的心又收紧了。
一天下午,我终于耐不住性子,决心去探个究竟。
进了草棚,我径直奔向刺猖居住的地方,可是,窝里空空的,除了残存的杂草和粪便外,一只刺犯也没有。
猛地,从草垛根处,我寻到了那两只大刺猖,可是,我再也看不到它们那张俏皮的小妹嘴、那双深情的小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两个蜷曲一团的大刺球。我轻轻拨动了一下,刺球立刻翻了个,白茸茸的细毛朝了天……
我的心怦怦地急促跳动,难道在皎洁的月光下诡秘地偷枣、后来又与我混熟了的好朋友,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不知怎么的,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他笑着告诉我:“刺猬没有死,它们是在冬眠哩。”
我疑惑地眨眨眼睛,看着爸爸,多想从他的眼神里捕捉出有关刺猬的美好信息呀。
“冬天来了,天气冷了,”爸爸解释说,“像青蛙、乌龟、蝙蝠、刺猬这些动物,为了躲过寒冷的冬天,就钻入地下,或藏在避风的洞里睡上几个月。这时候,它们的血液循环和呼吸都特别慢。”我仍瞪着不解的眼睛望着爸爸。
“书上说,动物冬眠,有全冬眠和半冬眠,上边说的那些动物,就是全冬眠,秋天吃得饱饱的,肥肥的,整个冬天就不吃也不动了。像獾、野兔、松鼠,睡一段,饿了又去找食吃,吃了还去睡。它们呀,都不像蝙蝠那样睡得扎实。”爸爸抽了口烟,接着说,“夏天,你要是把蝙蝠放在水里,几分钟就会淹死的,可是它冬眠的时候,你就是把它在水里泡几个小时,也没事儿。”
“刺猬呢?”我仍在关心我的朋友。
“刺猬,你不是见到了,冬眠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你怎么摆弄它,它也不醒。有时候,它还会打几声呼噜呢。你说,它睡得有多香。”
晚上,刮起了凛冽的寒风。脱掉服装的树枝,随风抖动。我家草棚的破门窗,也被吹得呜呜作响。突然,我想起躲在草棚里避寒的刺猬一家,它们一定也很冷吧?我赶忙向妈妈要来些浆糊,又找了一些纸,把草棚的门窗糊了个严严实实。墙根草堆里,传来了刺猬“呼噜呼噜”的鼾声。啊!真的,它们睡得多香呀。
“睡吧,睡吧,好朋友,你们甜甜地睡吧。”望着刺猬居住的地方,我默默地祝愿着。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大地渐渐泛起了嫩绿的波纹。听爸爸说,冬眠的动物,就要“出蛰”了。高兴得我赶忙打开草棚的门窗,做好迎接朋友的准备。
一天晚上,圆圆的月盘旋在空中。我吃完饭,独自坐在院里,眼巴巴地望着草棚门口出神。突然,那里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蠕动。我以为是幻觉,忙眨眨眼,又仔细地望去。
那几个东西,如同球一样,滚出门口,滚向大院……
啊,带刺的朋友,你们终于出来了!
我忙把积攒了一冬的红枣、花生、瓜子,抓了几把,撒在它们的面前。刺猬们伸出小噘嘴、眨着小眼睛,兴许认出了我,谁也不跑。它们高高兴兴地吃起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也坐在了我的身旁。他指着体质有些瘦削的刺猬,对我说:“它们的食量挺大,光靠你喂,是满足不了的。应该让它们自己去找食儿,消灭害虫啊。”
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望着刺猬们那种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好像看到了繁星闪烁的夜晚,在田地间、山坡。

  • 找一篇散文: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答:《带刺的朋友》内容介绍: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带刺的朋友》收...
  • 《带刺的朋友》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带刺的朋友》主要内容介绍: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
  • 带刺的朋友选自什么文章?
    答:《带刺的朋友》选自宗介华先生的同名散文第一部分,散文讲述了作者与小 刺猬一家的从陌生到不断了解并成为朋友的故事。篇散文语言生动、明快,用词准确,条理清楚,特别是把刺猬偷枣的过程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的聪明。
  • 带刺的朋友片段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简概括主要内容?
    答:《带刺的朋友》内容介绍: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我们献出的一幅幅村野的画卷,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 《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答:出自《带刺的朋友》。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刺猬先爬上树把枣晃下来,接着把枣逐个归拢,在地上打了个滚,最后所有的枣都被扎在它身上。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
  • 带刺的朋友共有几个自然段
    答:带刺的朋友共有十二个自然段。内容简介:童年四季系列《带刺的朋友》精选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的很好散文作品,以作家儿时在农村生活的经历为引导,带读者了解农村,贴近农村生活,认识田野自然中的奇妙“朋友”,感受村娃的可爱善良及孩童间质朴单纯的友谊,发现生活中的真实乐趣,体味大自然的馈赠与恩遇。号召...
  • 课文带刺的朋友作者是谁
    答:课文《带刺的朋友》作者是宗介华。宗介华,中国儿童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太阳花》、《金银花》《山猴子》,中短篇小说集《宗介华含谜小说选》,《爸爸您姓什么》、《文学六彩光》(上、下集)、《魔笛声声》,散文集《访苏的足迹》、《访澳旅...
  • 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本文段选自课文是什么?
    答:“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本文段选自课文《带刺的朋友》。《带刺的朋友》作者是宗介华。《带刺的朋友》主要叙述了作者观察刺猬偷枣这件事,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课文对小刺猬的称呼是这样的:那个东西一那个家伙一聪明的小东西。因为作者对小刺猬的感情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对它的...
  • 带刺的朋友一文中作者对刺猬的称呼由什么什么变为什么?
    答:“那个东西”流露出作者对刺猬的好奇;“那个家伙”流露出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小东西”流露出作者对刺猬的钦佩和由衷的喜爱之情。越来越亲近的称呼,表现了作者对刺猬了解程度不断加深,由原本的陌生到好奇,最后到喜爱,所以称呼会改变。本题为《带刺的朋友》阅读理解题,作者宗介华。
  • 带刺的朋友一文,我对刺猥的称呼依次是那个东西,从中看出我对刺猥的什 ...
    答:说明他的气味还是挺反感的,并没有把他当成朋友。《带刺的朋友》内容介绍:在变幻莫测的春夏秋冬里,既有与众多小伙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乡土文化的真情实感;既有对田野鸟兽的热情拥抱,也有对山川河流的美好歌颂……。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美妙的歌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用他那支深情的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