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评价对《论自杀》有什么看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学术评价对《海权论》有什么看法?

《海权论》是马汉影响力最大的一部著作,在书中,马汉以强权政治和实力政策为出发点,把过去几个世纪的一般历史和海军历史一起进行研究,以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这部著作问世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它对于列强追求世界霸权的政策、发展海军事业、加速军备竞赛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德国受该书影响最深,海上力量发展最快,很快建立了一支可以与海上霸主英国抗衡的舰队,其军官梯尔兹还从中发展出所谓的“风险理论”,向英国的海上霸权挑战,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应用。英国的军政要人也对此书表示了欢迎,该书很好地解释了英国的军事政策,其后,英国的海上力量发展进一步受到马汉该书的影响。在美国,马汉的书更是大受好评,一批军政要人追随他的理论。今天美国强大的海上力量不可否认是受到了该书的影响而建成的。马汉的这些著作被世界上许多海军学院列为研究海军史和海军战略的经典教材,该书的出版也为世界军事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军事界的人可能没有系统地读过《战争论》,但相信对“军事是政治关系的延续”这一名言大都耳熟能详,这一名言即出自《战争论》。
《战争论》一经出版即在世界范围广为流传,受到各国军事界的高度重视,被推崇为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成为研究军事理论人员的必读书。
《战争论》探讨了战术和战略,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的辩证关系。克劳塞维茨明确指出,战术是在战斗中使用军队的学问,战略是为了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最好的战略是首先在总兵力方面,其次是在决定性的地点上始终保持十分强大的力量;而战略上最简单而又最主要的准则是集中兵力。克劳塞维茨认为防御和进攻即互相渗透,又互相转化,两者都不是绝对的东西,战争中即没有不带防御因素的进攻,而防御也照样包括进攻的因素。他指出,防御是比进攻更具效果的一种作战形式,进攻虽然带有突然性的因素,但这种因素仅是在短时期内起作用。但他同时又指出,人们进行防御只是“想利用这种形式赢得胜利,以便在取得优势后转入进攻,也就是转向战争的积极目的”。克劳塞维茨还认为: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是相辅相成和相互影响的,“它们是同一目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但是他强调:“用流血方式解决危机,即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是战争的长子。”也就是说,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军队。

1897年发表的《论自杀》一书是杜尔克姆最著名的代表作,长期以来,被社会学界奉为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被认为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社会学式的系统理论研究的典范。

杜尔克姆的《论自杀》之所以在社会学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经验层次上验证、深化和发展了他的社会学基本理论,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一研究体现了实证社会学的基本精神,在发展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论自杀》表明,在社会现象的研究领域,建立与自然科学相类似的那种既解释实际资料,又要接受实际资料检验的实证科学理论是可行的。在方法上,杜尔克姆自觉运用了他所确立的假设——预测——检验的基本研究步骤。尽管他所使用的统计技术在今天看有些粗糙,但他自觉将定量分析引进社会学研究,不仅为社会学定量分析开创了先例,而且也推动了现代社会统计方法的发展。

由于上述贡献,《论自杀》一书被列为实证社会学的经典著作,杜尔克姆也被公认为是继孔德之后实证社会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杜尔克姆是西方社会学形成时期为数不多的几个承上启下的最重要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推动社会学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 佛对自杀这类行为有什么基本看法或者论述吗?
    答:佛 教 对 自 杀 的 看 法 敬 礼 本 师 释 迦 牟 尼 佛 !一、自杀是大罪(即非常重的杀戒),只会堕落(叁恶道)。二、自杀成功的亡识在死后有二种堕落方式:甲、反覆堕落;乙、直接堕落地狱。叁、自杀后的亡识除极少数及极特别的个案外,极少得人身。下一生得人身的机连一万亿分之一的...
  • 苏格拉底认为人不能随意自杀为什么?
    答:休谟(Hume,公元1711年~公元1776年)在《自杀论》一文中批判了英国现行的法律。关于自杀的理论,休谟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如果说自杀是对自然秩序的破坏,那么救命也是对自然秩序的破坏。比如说,一块石头就要砸到谁谁谁的头上了,你把石头拨开、延长了别人的生命,便打乱了自然的进程,侵犯了上帝的特殊领域。显然,这样...
  • 《自杀论》里面“拉马丁笔下的拉斐尔式的自杀”和“伊壁鸠鲁式的自杀...
    答:前者是“为他性自杀”后者是“为己性自杀”
  • 涂尔干的核心著作和社会学的思想观点是什么?
    答:2、早期综合阶段:《社会学方法之规范》(1895年)、《自杀论》(1897年);3、过渡阶段:《个人的代表性及集体的代表性》(1899年)、《道德教育》(1902-1903年)、《道德事实之测定》(1907年);4、新的总立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社会的思想观点:迪尔凯姆坚持社会唯实论和社会...
  • 凡髙为什么自杀?
    答:从1890年7月23日画家写给泰奥的信可以推断出泰奥曾给哥哥写过一封信,此信至今尚未发表,根据学术界看法,“显然已经遗失了”。不久前,阿诺尔德在撰写评价凡高生平的专著时,声称已获得此信原件的照片——保存在荷兰凡高博物馆研究室,之所以“遗失”,是因为分类有误,并第一次将它公诸于世。信中写道:“??你是从什么...
  • 郭沫若的资料
    答: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1944年,郭沫若歌颂明末女军事家秦良玉《咏秦良玉》。他的代表作有《星空》《女神》等。 《星空》和《天上的街市》《静夜》等诗歌。被收入新教材七年级...
  • 郭沫若有什么贡献?(别说政治,说学术上的)
    答:《高渐离》;??回忆录?《洪波曲》??评论集?《雄鸡集》??专著? 《中国古代 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 《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 望采纳 郦道元对学术上的贡献 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
  • 关于川德康成的评价
    答:从川端康成的生死观来看,不幸的经历,使他感到“对于死比生更加了解”,[1]“死后,虽说将那样石灰质的东西埋入先祖的遗址里,但人死一切皆空”,从而悟到“生即是死,死中有生”。其实川端康成对自杀一向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临终的眼》中他说:“一个人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的办法,不管德行多高,自杀的...
  • 求《情感性精神障碍和自杀的关系》论文
    答:由于这些认知上的歪曲,抑郁症患者对他们自身、周围环境和未来都产生了一种消极的看法。例如,“我需要每个人的爱”,“我必须有能力做我所做的事”等观念,而这些非理性的但具有诱惑力的信念,容易使任何一个人产生压抑反应,而且。这些信念也正是临床抑郁症患者的表现特征。(2)“习得的无助感”。...
  • 求一篇文学评论(悬赏200分)
    答: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和版本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是整个《三国演义》研究工作的基础。代表们就此开展的讨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罗贯中的生平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的时间。会上主要提出了三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罗贯中是宋末元初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于元代。持这种观点的同志最重要的根据是南宋末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