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伊尹周公?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霍光,伊尹,周公旦都做过一件什么事情?

辅佐打理朝政,使国家秩序清明井然,手握大权却无谋篡之心的贤才,最后还政于皇帝。
简单说就是辅政,只不过伊尹流放过太甲,其余二人是辅导幼主。

不是,伊尹是商朝大臣,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很好的辅佐了幼小的皇帝,使国家繁荣昌盛。

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周公通常只有一个,但东周末年出现了有东西二周公的混乱局面。
  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的母弟。他在周灭商之战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灭商2年后,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周公闻言,便对太公望和召公爽说:“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稳。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周公旦又对将要袭其爵,而到鲁国封地居住的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论身份地位,在国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时刻注意勤奋俭朴,谦诚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鲁国去,千万不要骄狂无忌。”

  不久,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奉成王命,率师东征。经3年的艰苦作战,终于讨平了叛乱,征服了东方诸国,收降了大批商朝贵族,同时斩杀了管叔、武庚,放逐了蔡叔。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参见周公东征)。

  周公旦平叛以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正式建议成王把国都迁到洛邑(今洛阳)。同时把在战争中俘获的大批商朝贵族即“殷顽民”迁居洛邑,派召公爽在洛邑驻兵8师,对他们加强监督。另外,周公旦封小弟康叔为卫君,令其驻守故商墟,以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他告诫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纣王酗于酒,淫于妇,以至于朝纲混乱,诸侯举义。他嘱咐说:“你到殷墟后,首先要求访那里的贤人长者,向他们讨教商朝前兴后亡的原因;其次务必要爱民。”周公旦又把上述嘱言,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作为法则送给康叔。康叔到殷墟后,牢记周公旦的叮嘱,生活俭朴,爱护百姓,使当地吏民安居乐业。

  建都洛邑后,周公旦开始实行封邦建国的方针。他先后建置71个封国,把武王15个兄弟和16个功臣,封到封国去做诸侯,以作为捍卫王室的屏藩。另外在封国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巩固和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为了进一步巩固周朝政权,周公旦还“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

  周公旦摄政6年,当成王已经长大,他决定还政于成王。在还政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然后“还政成乏,北面就臣位”。

  周公旦退位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继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年老病终前,他叮嘱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不久辞世。

  点评:周公旦是西周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其在东征过程中实施的团结内部、各个歼敌、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并举的谋略,及先弱后强的作战指导,均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桐叶封弟”又可称作“剪叶”,出自于《吕氏春秋》这个典故与周公旦有关。

周公旦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他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成王即位时,年龄非常小,所以由周公代理朝政,周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玩笑罢了,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士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

后来,人们用这个表示分封之意。唐代李峤《攀龙台牌》里引用了这个典故:“亦有御兰感梦,皇天之命伯倏,剪虽开封,上帝之名太叔。” 伊尹(?~前1713)。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尹为官名。一说名挚。今莘县人。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为成汤重用,任阿衡,委以国政,助汤灭夏。汤死后,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即太甲即位,汤孙太甲为帝时,因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另说今河南省-虞城东北),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3年后,迎回太甲复位。死于沃丁时。他为商朝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3代元老。伊尹于公元前1713年卒于亳(今山东省-曹县南),享年百岁(另说伊尹放逐太甲后,篡位自立,太甲潜回,将其杀死)。据莘县旧志记载:“莘之北门外曰伊尹田,伊尹田北八里,古有莘亭。世传伊尹躬耕处也。”又载: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东昌府知府程光珠访求古迹,亲书“莘亭伊尹耕处”6个大字,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虎云风。”令知县刘萧勒石立碑,以永志之。其碑今在莘县城北单庙乡大里王村西,碑文大部清晰可辨。另在莘县古有伊尹庙,“伊庙清风”为旧时“莘县八景”之一,历代地方志乘多有记载和题咏。

希望对你有帮助:伊尹,生卒年不详。商初大臣。名伊,一说名挚。今洛阳人。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今洛阳市嵩县莘乐沟),奴隶出身。因为其母亲在伊水居住,以伊为氏。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  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为成汤重用,任阿衡,委以国政,助汤灭夏。   汤死后,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即太甲即位,汤孙太甲为帝时,因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另说今河南省-虞城东北),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3年后,迎回太甲复位。死于沃丁时。他为商朝理政安民5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3代元老。   相传伊尹于公元前1550年卒于亳(今山东省-曹县南),享年81岁(另说伊尹放逐太甲后,篡位自立,太甲潜回,将其杀死)。   伊尹 (约前1630~前1550)躬耕于莘,另有说是此处的莘指的是现在的山东莘县在其出仕之前于此躬耕。古代周公,说的是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代第一位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文武周公”是孔子最为推崇的人物,而文王奠基、武王定鼎、周公主政。正是由于文王武王作为君主,而周公为周朝制定了礼乐等级典章制度,使得儒家学派奉周公、孔子为宗,之后历代文庙也以周公为主祀,孔子等先贤为陪祀。但是在唐开元时期,掌控欲极度强烈的唐玄宗李隆基作为皇帝不能容忍周公在武王逝世、成王年幼时期主政以及西周末期周厉王出奔后的“周召共和”,于是下令取消周公文庙供奉的资格,改以孔子为主。 周公庙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043年)的母弟。他在周灭商之战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灭商2年后,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周公闻言,便对太公望和召公?#93;说:“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稳。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周公旦又对将要袭其爵,而到鲁国封地居住的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论身份地位,在国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时刻注意勤奋俭朴,谦诚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鲁国去,千万不要骄狂无忌。”。 相传他推行井田,制礼作乐,建章立制,主张“明德慎罚”。其言论见《尚书》等篇。

  • 伊尹与周公旦是忠臣还是奸臣?
    答:伊尹和周公旦是强臣辅佐弱主,但仅仅是辅佐而已,没有将国家政权据为己有,后来想王莽、曹操都是谋图篡位,当然就不能一概而论。更何况忠臣奸臣总是要分两面,一个人的行为和时运有关,也许时运到那个程度,也就由不得自己。李鸿章要当了忠臣,拒绝签订合约,或是当了王国维自尽以谢国人,结局是不...
  • 伊尹和周公是诸葛亮的老师吗
    答:不是,伊尹是商朝大臣,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很好的辅佐了幼小的皇帝,使国家繁荣昌盛。
  • ...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_百度...
    答:1. 原文中的“继世而有天下”指的是通过世袭得到天下的情况。2. “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表明如果君主无德,如同桀纣一般,那么天意将会废弃他。3. “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指出益、伊尹、周公虽然有德,但因为所辅佐的君主不符合天意,所以无法拥有天下。4. “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描述...
  • 商朝的伊尹,为何能把身为大王的太甲放逐?
    答:第二,伊尹放逐的皇帝叫太甲,是商朝第五任帝王。古代帝王虽然是万人之上独尊,但也不是无所不能,无所限制。他管着底下大臣,大臣了约束着他。而明显伊尹的实权在比太甲大,所以他找个理由放逐了皇帝,底下群臣也不敢吭声。第三,根据传统儒家观点,伊尹、周公往往并称,如果伊尹僭越、必然也会影响...
  • 伊周经济 是什么意思?
    答:1.你说的该是武侯祠里的扁,伊周:伊周和周公姬旦。伊周为商汤的贤相,周公是周文王之子,辅佐武王灭纣,建立周朝。(“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曹操云:“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指的就是他)伊周和周公被后世奉为圣贤典范。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才干” 全扁意:诸葛亮治理国家的...
  • 文言文翻译“继世而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
    答: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
  • 宰衡是什么意思,是谁发明的
    答:宰衡 汉平帝时加给王莽的官名。 《汉书。王莽传》;“咸曰,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大宰采伊尹周公称号,加公为宰衡,位上公”。莽因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故合二人称号以自尊。位上公,又改诸侯王上,后常用以指宰相。 《汉书.平帝纪》:“夏皇后见于高庙加安汉公号曰‘宰衡’。”颜师古注引...
  • “不以尧舜之心为君者,具君也”这句话出自哪里
    答:语出唐代皮日休《鹿门隐书》。不怀着唐尧 和虞舜那样的心境做君主的,就是不称 职的君主; 不怀着伊尹、周公那样的心 境做大臣的,就是不称职的大臣。尧舜: 上古时期两位贤明的帝王。具君: 备位 充数、不称职守之君。伊尹: 商朝初期 的大臣,曾辅佐商汤伐灭夏桀。商汤死 后,其孙太甲破坏商汤法制,...
  • 张居正的历史地位怎么样?
    答:张居正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也有缺点,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对于张居正我有确不知该讲些什么又从何讲起,在有伟大头衔...
  • 文言文翻译“继世而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
    答:原文选自孟子·万章: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