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到底是什么?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1、糖尿病的发病原理1.1、遗传因素:不少病人有阳性家族史,我院922例中占8.7%,国外报道约25%~50%.遗传因素不论Ⅰ型或Ⅱ型均较肯定。据近代孪生儿研究,Ⅰ型中共显性为50%,其余为环境因素;Ⅱ型中共显性更高达90%以上。从人类染色体研究中已知Ⅰ型病者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白细胞配伍定型(HLA)等位点上出现频率增减,提示遗传属易感性倾向而非疾病本身。且随人种与民族而异。1.2、自身免疫:与Ⅰ型患者关系密切。胰小岛的自身免疫反应主要可能通过分子模拟(Mimicry)过程所致。如某抗原的化学和构成型与β细胞酷似,则该抗原产生的抗体也将针对β细胞发动免疫攻击。抗原可以是病毒,也可以是病毒以外的。2、糖尿病的症状2.1、多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2.2、多饮: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尿量增加,体内水分丢失,患者感觉口渴思饮,饮水量增加以补充水分,这一症状是自我保护性的。若尿量增加,而患者无口渴饮水的欲望,则易发生高渗状态或高渗性昏迷。2.3、多食:患者常有饥饿感,食欲较好,食量较多。2.4、体重下降: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3、糖尿病吃什么好3.1、核桃:核桃中所含有的纤维、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可让其成为碳水化合物零食(如饼干)的健康替代品。另外,核桃中的脂肪酸可以增加“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降低心脏病或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饮食中含有大量坚果的人比那些不吃的人体重更轻,而控制体重有益于血糖控制。
3.2、牛油果:牛油果是健康脂肪的最佳水果来源,还能提供大约20种不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钾、维他命C、E、K、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除此之外,牛油果还富含纤维——半个牛油果就含有6-7克。
3.3、南瓜籽:有研究表明,包含分解食物能量在内的三百多项生理过程均需要镁,缺乏镁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而镁摄入量每增加100mg/天,2型糖尿病风险下降约15%。南瓜籽中的镁含量高,两大汤匙南瓜籽含有74毫克的镁,相当于每日建议摄 入量的1/4。



糖尿病的原因都有
1、遗传因素
平时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几乎都是由于遗传的因素而引起的,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更显突出。如果夫妻两人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他们所生下来的孩子有一半机会是会患上糖尿病的。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有糖尿病,虽然小孩不一定会得糖尿病,但是会成为糖尿病基因的携带者,那么他所生孩子的患病率也会相对较大的。
2、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
除了遗传因素外,糖尿病发病原因就是来自于病人平时的不良习惯和一些其他的生活因素。比如年轻时的操劳过度,导致机能受损,或是先天的不足后天又失去平衡,或者未老先衰,以及肥胖的人等,体内的脂肪堆积过多,干扰到了心脏、肾脏、肺脏、肝脏和血管障碍等。这些因素致使胰腺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不足,这种现象都会产生糖尿病的得病机会。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有所不同,1型糖尿病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因素有关;2型糖尿病主要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及等有关。我在微糖知识库看到的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医学家到现在也未找到糖尿病的具体发病机制,所以糖尿病不可治愈,但是可以控制!!!

  • 糖尿病患者出现多尿和尿糖现象,分析其产生的机制?
    答:产生机制: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
  • 关于糠尿病
    答: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一,遗传因素 二,精神因素 三,肥胖因素 四,长期摄食过多 五,感染 六,妊娠 七,基因因素 早期症状:(1)口腔:口干、口渴、饮水多、口腔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水肿、牙龈肿痛、牙齿扣痛、或口腔内有灼热感觉;(2)体重:体重...
  • 什么是糖尿病?
    答:编辑本段发病原因 1型糖尿病因 胰腺结构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2)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
  • 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2.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3.年龄因素 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
  • 什么是糖尿病?
    答:发病机制 在现代医学的认知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往往与两方面有关:一是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下降,二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当中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降血糖激素,而胰岛β细胞是人身体内唯一能分泌这种激素的组织,故β细胞功能的衰竭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的直接因素。而胰岛素抵抗则是我们的身体对胰岛素...
  •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答:五、其它诱因 (一)饮食习惯: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无明显关系,而与食物组成相有关,如精制食品及蔗糖可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高。由流行病学分析,高蛋白饮食与高脂饮食可能是更重要的危险因素。(二)肥胖:主要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肥胖是食物的热量超过机体的需要所致。过量进食可引起高...
  • 糖尿病的起因和预防。
    答:您好: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预防: 1、控制饮食,清淡饮食。2、保持理想体重。3、戒烟限酒。4、避免暴饮暴食。5、适量的...
  • 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
    答: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明了。近年来,国内外的医学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是一种复合病因的综合征。1.遗传因素 虽然原发性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研究,遗传基因已被肯定为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在我国糖尿病人家族中,糖尿病患病率比正常人的患病率高出10倍...
  • 什么原因引起的糖尿病?
    答: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以及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素功能减退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水平是非常关键的。平时要注意晚饭尽量少吃,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或者粗粮等,少喝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