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像鸭脚,嘴尖微弯。是什么鸟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有脚像鸭掌嘴尖尖的是什么鸟

小鸊鷉(学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是一种潜鸟。体长25-29厘米,翼展 40-45厘米,体重100-200克,寿命13年。枕部具黑褐色羽冠;成鸟上颈部具黑褐色杂棕色的皱领;上体黑褐,下体白色。善于游泳和潜水,常潜水取食,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鱼、虾等为食。通常单独或成分散小群活动。繁殖时在水上相互追逐并发出叫声,有占据一定地盘的习性。繁殖期在沼泽、池塘、湖泊中丛生的芦苇、灯心草、香蒲等地营巢,每窝产卵4-7枚,卵形钝圆,污白色,雌雄轮流孵卵。留鸟及部分候鸟。


是它吗 ?

鸊鷉科 Podicipedidae 小鸊鷉属 Tachybaptus 鸟类
下图 小鸊鷉 Tachybaptus ruficollis

体形较小,嘴锥形,翅短小,尾羽松散而短小;跗蹠侧扁,后缘鳞片主要呈三角形,锯齿状,趾具瓣蹼。繁殖羽:下喉和颈侧栗红色;冬羽:下喉和颈侧淡棕褐色,两性相似。

鸬鹚 (lú cí ) 普通鸬鹚1.亦作“鸬鹚”。   2.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渔人常驯养之以捕鱼。 鸬鹚是鸟类中优秀的潜水明星。   3.鸬鹚陂的省称。   4.鸬鹚杓的省称。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该鸟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而呈鳞片状,体长最大可达100厘米。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 白点。生殖期中,胁下有大形白斑,头及颈密生白丝状羽。后头部有一不很明显的羽冠。幼鸟的下体黑色,杂以白羽。眼绿色,嘴端褐色,下嘴基部灰白色,而裸区及喉暗红色,脚黑色。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鸬鹚善于潜水,能在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野生鸬鹚平时栖息于河川和湖沼中,也常低飞,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均伸直。夏季在近水的岩崖或高树上,或沼泽低地的矮树上营巢。 鸬鹚性不甚畏人。常在海边、湖滨、淡水中间活动。栖止时,在石头或树桩上久立不动。飞行力很强。除迁徙时期外,一般不离开水域。主要食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鸬鹚在捕猎的时候,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鸬鹚的翅膀已经进化到可以帮助划水。因此,鸬鹚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是沙底的的水域,鸬鹚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这样,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绝难逃脱。在昏暗的水下,鸬鹚一般看不清猎物。因此,它只有借助敏锐的听觉才能百发百中。 鸬鹚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 所以,在我国南方和印度的江河湖海中能见到渔民们驯养的鸬鹚在帮助渔民们捕鱼。渔民们放出鸬鹚之前,先在鸬鹚的脖子上套上一个皮圈,这样,就可以防止鸬鹚将捕获的猎物吞下肚子。鸬鹚捕到鱼后跳到渔民的船上,在渔民的帮助下将嘴里的鱼吐出来。鸬鹚很贪食,一昼夜它要吃掉3斤重的鱼。一条35公分长,半斤重的鱼它能一口吞下。 编辑本段种类  中国有5种:鸬鹚(又称普通鸬鹚)、斑头鸬鹚、海鸬鹚、红脸鸬鹚和黑颈鸬鹚。东南沿海各省常见。鸬鹚广泛分布与亚欧大陆及非洲大陆的江河湖海中。人们常见的是江河中的普通鸬鹚。其实,鸬鹚的种类也很丰富。它们虽然都属于鸬鹚,但是相貌和习性各有特色。生活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的加拉帕哥斯鸬鹚和广泛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大鸬鹚都是十分有特色的品种。 编辑本段繁殖  鸬鹚在人工驯养条件下能正常产卵, 每年初夏进入繁殖期,每只雌鸟可产卵6—20枚,其繁殖生态与家鹅相似。每当繁殖季节,到临近水域的悬崖峭壁上、大树上或沼泽地的矮树上、芦苇中以树枝或海藻营巢。每窝卵2~5枚。卵白色而具蓝或浅绿光泽。孵化期28天。雏鸟为晚成性。亲鸟把捕捉到的鱼贮在喉囊中,雏鸟将头伸入啄食。在一些地方人们驯化它们用以捕鱼。渔民称之为鱼鹰,其实,叫鱼鹰的还有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鸟——鹗。 编辑本段分布  除南北极外,几乎遍布全球。中国有5种:鸬鹚(又称普通鸬鹚)、斑头鸬鹚、海鸬鹚、红脸鸬鹚和黑颈鸬鹚。东南沿海各省常见。鸬鹚广泛分布与亚欧大陆及非洲大陆的江河湖海中。人们常见的是江河中的普通鸬鹚。其实,鸬鹚的种类也很丰富。它们虽然都属于鸬鹚,但是相貌和习性各有特色。生活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的加拉帕哥斯鸬鹚和广泛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大鸬鹚都是十分有特色的品种。 编辑本段饲养方法  人工驯养环境中的鸬鹚,除每天定时入水捕鱼外,喜栖于朝阳通风的环境中休息。适于在不结冰的环境温度中生活。饲料以小鱼、黄鳝及猪肠为主食,每只每天饲料量800~1500克。换羽期适当增喂豆类食 鸬鹚品,如豆腐等,每只每天300~400克。每天下午喂食1次,食后多立于栖架上休息。饱食后的鸬鹚不宜运动和使役捕鱼。   驯养鸬鹚用于捕鱼,可自雏鸟60日龄开始,跟随鱼船同已驯熟的成鸟入水练习。约150日龄后,大部分经过驯养的鸬鹚都能顺利掌握捕鱼的本领。经过人工长期驯养的鸬鹚,其飞翔力较差,多数个体不习惯于长时间的高飞,可以较熟练的识别同群的鸬鹚或所栖息鱼船。用于捕鱼的鸬鹚,需用绿绳或稻草在其颈部系以活套,也可用金属环套在颈部,防其捕鱼后吞食。每次捕鱼后,主人取下衔回的大鱼。还需要喂给小鱼以资奖励,促使其再次下水捕鱼。   驯养鸬鹚捕鱼,多掌握在每天上午空腹时,每次入水捕捉40~60分钟,捕后立于船上休息40~60分钟后再次入水捕鱼。一般每天可3次入水捕鱼120~180分钟,鸬鹚入水捕鱼时多咬头部或鳃部。通常每次独自捕捉的活鱼体重500克左右,最大时也能独自捕到重达5000克的活鱼。超过5000克的鱼,也能捕到。但需几只或十几只的鸬鹚共同合作,以及驯养人协作方可完成捕获任务。据有关资料,曾有一群十数只鸬鹚合力捕捉到体重15千克以上的大型鳇鱼。据渔民经验,雄性鸬鹚体型略大于雌性,其捕鱼能力也优于雌性鸬鹚。   驯养得当的个体,平均每天每只鸬鹚可捕获鲜鱼15~25千克。若水域及鱼源均理想,也有每天每只鸬鹚捕鱼35千克的最佳记录。   鸬鹚捕鱼的使用时间可达10年以上,曾有捕鱼28年的记录。饲养长寿记录可达40年。   人工驯养中鸬鹚,于每年1月份开始求偶交配,交配中行为多在岸上。每隔1~2天产卵1枚,卵形椭圆,卵壳青绿色或纯白色不等。在一个繁殖期1只雌鸟产卵7~15枚,最强个体喂养得当,也有产卵多达40~50枚的记录。每次产卵时间常在19:00~24:00时不等。卵重为48~59克,卵的大小为39~41毫米×62~66毫米。   卵用抱巢的家鸡代孵,孵化期26~28天,初生雏鸟,双眼紧闭,全身裸露,体重约40克,可在3~4~7日龄睁开双眼。5天后生出绒绒雏羽。初生雏鸟人工饲喂剁碎的鱼虾及混有少量豆腐的粥样饲料,每天每只饲喂6~8次,每天每只总饲料量约50克;25日龄的雏鸟,每天每只饲料量增至250~360克。约经45日龄,体羽生齐;50~60日龄雏鸟可独立离巢和自行取食。   ugainvillii, 即南美鸬鹚)和非洲南部海滨的好望角鸬鹚(P. capensis)则为最重要的鸟粪生产者。   鸬鹚也叫水老鸦、鱼鹰。鸟类。身体比鸭狭长,体羽为金属黑色,善潜水捕鱼,飞行时直线前进。中国南方多饲养来帮助捕鱼。是鹈形目鸬鹚科的1属,有30种。除南北极外,几乎遍布全球。该鸟可驯养捕鱼,我国古代就已驯养利、用,为常见的笼养和散养鸟类。野生鸬鹚分布于全国各地,繁殖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湖及新疆西部等地。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鸬鹚肉   【性味】《纲目》 :"酸咸,冷,微毒。"   【功用主治】   ①《雷公炮炙论》原叙注:治体寒腹大。鸬鹚烧存性,为末,米饮调服。   ②《纲目》:"治大腹鼓胀,利水道。"   【宜忌《品汇精要》 :"怀妊不宜食。"   【名家论述】《纲目》:"鸬鹚,《别录》 不见功用,惟雷氏《炮炙论》序云:"体寒腹大,全赖鸬鹚。"窃谓诸腹鼓大,皆属于热,卫气并行于血脉则体寒。此乃水鸟,其气寒冷,而利水。寒能胜热,利水能去湿故也。"   【功能主治】利尿。主治水肿。 编辑本段新闻报道  鸬鹚捕鱼难再见   大家可还记得小学课本里郑振铎先生所写的《鸬鹚》一文:渔人只要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然而,这样美丽的意境,今后将再也无法看见了。 鸬鹚因为这种独具高超捕鱼本领的鸬鹚,已被禁用为水上捕鱼工具。   福建省海洋渔业局以于2006年10月12日发布通告,正式实施《福建省渔业捕捞禁止和限制使用渔具渔法目录》,其中包括鸬鹚在内的原有多种渔具渔法均被列入禁用或限用的范围。   此次省海洋渔业局最新公布的禁限使用渔具渔法目录,被列入禁止的渔具渔法有7种,即:毒鱼、炸鱼及电鱼;目鱼笼具;鸬鹚、鱼簖;敲舟古;畚箕网(俗称“迷魂阵”);陷阱网(俗称“长袖定置网”);帆张网等。凡有毒鱼、炸鱼及电鱼等禁限行为出现的,海洋渔业执法部门将依法对单位或者个人予以警告,没收违禁渔具之外,还可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编辑本段文化故事  在我国很多地方,人们称鸬鹚为乌鬼,以形容这种鸟不像鲣鸟那样傻,而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在我国,很 鸬鹚捕鱼早就有人开始驯养鸬鹚,并用它们捕鱼。在南方水乡,渔民外出捕鱼时常带上驯化好的鸬鹚。鸬鹚整齐地站在船头,各自脖子上都被戴上一个脖套。当渔民发现鱼时,他们一声哨响,鸬鹚便纷纷跃入水中捕鱼。由于带着脖套,鸬鹚捕到鱼却无法吞咽下去,它们只好叼着鱼返回船边。主人把鱼夺下后,鸬鹚又再次下潜去捕鱼。在遇到大鱼时,几只鸬鹚会合力捕捉。它们有的啄鱼眼,有的咬鱼尾、有的叼鱼鳍,配合得非常默契。待捕鱼结束后,主人摘下鸬鹚的脖套,把准备好的小鱼赏给它们吃。这种捕鱼方式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效。所以,用鸬鹚捕鱼曾盛极一时。杜甫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这种捕鱼方法当时之流行由此可见一斑。当然,这种古老的捕鱼方法只能满足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济,在近代已很少采用。实际上,过多的鸬鹚会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据统计,野生的鸬鹚每天至少要吃掉400克的鱼。在荷兰,有一群鸬鹚在一个夏季就吃掉5000吨鱼。   鸬鹚不仅是捕鱼的能手,古代还常常把它作为美满婚姻的象征。结伴的鸬鹚,从营巢孵卵到哺育幼雏,它们共同进行,和睦相处,相互体贴。大家熟悉的《诗经》中第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的学者认为诗中的“雎鸠”就是鸬鹚。当然不管雎鸠是不是鸬鹚,鸬鹚之间的亲密友好关系就可以代表美好的婚姻。   鸬鹚瘟   病名。头面颐颐肿热之证。又名大头瘟、虾蟆瘟。《医学正传·瘟疫》:“大头天行病,从颐颌肿热者者,又名鸬鹚瘟。”因体虚感受时气,毒热蕴蓄上焦所致。《赤水玄珠·疫门》:“头面肿,俗名鸬鹚瘟、虾蟆瘟。”《证治汇补·咽喉章》:“有司天运气过亢,其年乡村染患相似者,此时气乘虚蕴蓄

脚像鸭脚,嘴尖微弯的鸟有:
1. 鸬鹚: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
2. 琵鹭:是一种鹮科鸟类,体长大约在60-78厘米之间,头部和颈部常常有冠羽,嘴尖尖的,而且像琵琶一样,因此得名琵鹭。
除了上述两种鸟类,可能还有其它鸟类的脚像鸭脚,嘴尖微弯,如果您需要更精准的信息,建议去专业网站查询。

应该是海鸥一类的鸟吧

  • 脚像鸭脚,嘴尖微弯。是什么鸟
    答:脚像鸭脚,嘴尖微弯的鸟有:1. 鸬鹚: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2. 琵鹭:是一种鹮科鸟类,体长大约在60-78厘米之间,头部和颈部常常有冠羽,嘴尖尖的,而且像琵琶一样,因此得名琵鹭。除了上述两种鸟类,可能还有其它鸟类的脚像鸭脚,嘴尖微...
  • 鸟的分类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几大类
    答:4. 鸠鸽:如鸠、鸽等。鸠鸽类的头部圆形,上嘴基部有一对皮膜,胸部宽,翅膀大,善于飞翔,腿部短而强,眼睛和爪子多为红色,多数嘴尖长。5. 鹑鸡:包括鹌鹑、石鸡、雉类、孔雀等。鹑鸡类食性复杂,常挖土寻找谷物种子。头部略呈三角形,前尖后宽,上嘴长于下嘴,尖而微弯,没有钩,爪子也较...
  • 五脚猪为什么叫五脚猪
    答:五脚猪因为继承了野猪的特性,鼻子长,而且每时每刻都用长鼻子拱着地,老是低着头,从后方看就像有5只脚一样,所以称之为五脚猪。五脚猪,海南省五指山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它的外貌特征为头小而长,嘴尖、嘴筒微弯,耳小而直立,是中国著名的小型猪种之一。五脚猪腰背平直,腹部不下垂...
  • 鸭脚木和七叶莲的区别是什么
    答:鸭脚木和七叶莲在叶片形态上有所差异,其中鸭脚木的叶片两面无毛且光滑,小叶呈长圆状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而七叶莲的叶片上有不规则的皱纹,形状为倒卵状长椭圆形。3、花朵差异 鸭脚木的花朵为顶生圆锥花序,花梗细长,花色主要以白色居多,开花时花瓣边缘微微弯曲,花期为每年11-12月...
  • 七叶莲与鸭脚木的区别是什么
    答:七叶莲和鸭脚木在外形上类似,但在高度上却有所不同,鸭脚木为常绿藤状类灌木植物,高2~3米,茎干上有细小的条纹,七叶莲为常绿乔木灌木,枝叶繁多,株高有2~15米。2、叶片区别 七叶莲和鸭脚木在叶片上叶有所差别,七叶莲叶片上有不规则的皱纹,叶片呈倒卵长椭圆形,鸭脚木叶片两面无毛且...
  • 谁认识这是什么植物?
    答:鹅掌柴 鸭脚木皮(《岭南采药录》) 【异名】西加皮(《陆川本草》),鸭脚皮(《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 【药材】干燥树皮呈长方形块片状,向内方微弯,长3~5.5厘米,阔2.5~3.5厘米,厚0.2~0.3厘米,外面灰暗色有不明显的横向皮孔,内面灰棕色而光滑。质地疏松,木栓易于脱落,有...
  • 鸭脚木与摇钱树的区别
    答:1、种属不同。鸭脚木属于鹅掌柴属,而摇钱树也就是雪铁芋属于雪铁芋属。2、外形不同。鸭脚木掌状复叶互生,叶披针形,有椭圆形或长卵形品种,开淡黄微绿小花紫色浆果。摇钱树小叶呈偶数羽状排列,且叶质厚实、叶色光亮,宛若一挂串连起来的钱币。3、作用不同。鸭脚木可以作为中药,具有清热解毒,...
  • 鸭脚木有什么功效?简介.
    答:本植物的根(鸭脚木根)、叶(鸭脚木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药材】干燥树皮呈长方形块片状,向内方微弯,长3~5.5厘米,阔2.5~3.5厘米,厚0.2~0.3厘米,外面灰暗色有不明显的横向皮孔,内面灰棕色而光滑。质地疏松,木栓易于脱落,有时可见内皮之块片,横切面强纤维性,能层层剥离。气...
  • 写花优美句子
    答:形状奇特,像扇子,像鸭脚……边缘上像一条条绿色的"波纹"。 78、深秋时节,花季早过,花儿大多都败落了,桂花也只在早秋芬芳一时。惟有菊花,不畏寒冷,迎着即将到来的冬天开放。南方少霜,见不到菊花傲霜挺立的英姿,但从古人的诗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入北风中’足以看出菊花的这种精神。 79、我减速慢行,欢喜...
  • 五脚猪乳房里面肉发黑是怎么,五角左右乳房部位里面肉发黑是什么...
    答:五指山五脚猪,外貌特征为头小而长,嘴尖、嘴筒微弯,耳小而直立,腰背平直,腹部不下垂,胸部较狭,臀部不发达,四肢细而长。全身大部为黑色,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色,鬃毛呈黑色或棕色,长达2~10厘米,体型小,细致紧凑,型似老鼠。3、据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了解,五指山五脚猪健康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