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学前教育思想理念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思想家有哪些他们的主要理论成就

一、国外著名幼儿教育家理论简说
纵观国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幼儿教育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十五世纪前的“孕育阶段”, 这一阶段幼儿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叶的“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有几位教育家提出了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十八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中叶的“初创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了较为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二十世纪后期至今的“新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科学基础。
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代表人物与学派思想。
(一)古代幼儿教育思想。
十五世纪前“孕育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
1、柏拉图。古希腊的柏拉图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主张。教育思想有二:第一,强调心灵与体质的和谐发展;第二,重视故事、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2、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要进行儿童年龄分期教育。教育思想有三:(1)顺应自然,保护健康,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2)5岁前通过游戏进行身体活动,多听故事,少做学业活动;(3)5岁后适当开始学业活动,主要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昆体良。罗马的昆体良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凸显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二)近代幼儿教育思想。
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叶“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夸美纽斯、卢梭等。
1、夸美纽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及《母育学校》,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有五:(1)及早教育;(2)范围广泛的知识启蒙教育;(3)重视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4)保护幼儿身体健康;(5)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
2、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著有《爱弥儿》,卢梭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有三:第一,要了解儿童,适应儿童的天性;第二,5岁前要注意身体健康;第三,5岁后,开始注意儿童的感官训练,多接触实际事物,从直接经验中学习。
这一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四个基本点:(1)尊重儿童,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2)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
(三)近现代幼儿教育思想。
十八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中叶 “初创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杜威、皮亚杰等。
1、福禄倍尔。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是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被称为“学前教育学之父”,1840年他首创幼儿园(幼稚园),学前教育的创立以此为标志。其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有四:(1)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顺应幼儿自我发展;(2)自我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鼓励幼儿自我活动;(3)鼓励幼儿参与社会性活动;(4)强调幼儿持续不断发展。
2、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她还创立了九大敏感期理论及蒙台梭利教育法。其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有四:(1)感知——运动系统训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2)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3)教育内容:肌
肉动作训练、实际生活训练、感官训练、读写算准备练习教具;(4)个人自由先于社会纪律,自由第一,秩序只是其次。
3、杜威。杜威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其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有四:(1)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强调做中学,当今美国开放式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就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产物;(3)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4)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
4、皮亚杰。瑞士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其基本理论要点有三:(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具有普遍性,但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儿童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差别而加速或推迟;(2)在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3)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一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强调了儿童认识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育要按照儿童的认知结构(智慧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教法,这些思想对幼儿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现当代幼儿教育理论。
二十世纪后期至今“新发展阶段”有四大代表学派,即成熟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 认知学派等。
1、以美国的格塞尔等为代表的成熟主义。其幼儿教育主要观点是:(1)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由先天因素决定;(2)强调成熟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以奥地利的弗洛伊德等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其幼儿教育主要观点是:强调幼儿阶段的生活经验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影响成年以后的性格、人际关系、社会性行为、家庭生活等。
3、以美国的华生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其幼儿教育主要观点是:(1)环境是影响儿童行为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经验的产物;(2)儿童的行为与发展具有可塑性和可控性,可以通过外部因素的影响来塑造与修正儿童的行为。
4、以瑞士的皮亚杰等为代表的认知发展学派。其幼儿教育主要观点:(1)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2)活动是经验的来源;(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4)教育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5)重视幼儿与同伴、成人的社会性交往。
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的科学基础。心理学对学前教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2)强调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3)强调道德教育应以顺应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4)主张给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强调开放教育。
二、中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理论简要梳理
中国幼儿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漫长的路程。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中国幼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其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的幼儿教育思想、近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当代幼儿教育理论。
(一)古代幼儿教育思想
我国早在古代就十分重视婴幼儿教育,采用了一系列符合幼儿心理、生理特点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对现代幼儿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我国古代对幼儿教育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教学内容,且以家庭教育为基本形式,没有幼儿教育机构。我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查找到古代幼儿教育家,我仅从古代一些幼儿教育的书藉中体会出一些古代幼儿教育思想,如孔子、朱熹、颜之推、王守仁等。
1、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核心是人本思想,他强调人之初,性本善。其教育思想主要有:(1)重视人的生命;(2)依据“性相近,习相远”而提出的“有教无类”;(3)“乐学”与启发式教学。这对当今改革幼儿教育,尊重人的认知规律,培养幼儿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无疑起到积极作用;(4)重视个人的现实存在和自我实现的价值。因此,幼儿教师在教育中要鼓励幼儿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意志力去战胜困难,实现自我。而不是凡事都依靠外界的力量。
2、颜之推。颜之推是儒家思想的倡导者,重视早教。其教育思想主要有:(1)“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2)重视环境的影响、提倡爱教结合、主张慈严结合;(3)《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内容全面、系统,阐述了学前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他为儿童编写《小学》与《童蒙须知》两本教材。其教育思想主要有:(1)他强调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慎择师友”,强调学“眼前事”;(2)与颜之推一样注重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3)注重“眼前事”的学习,也就是要求从小事、身边事做起,这是至今儿童品德教育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4、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其教育思想主要有:(1)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2)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早在15、16世纪就已提出这一思想,确是难能可贵的。
(二)近现代幼儿教育理论
中国近现代幼儿教育家有许多,但理论之深、影响之大的当推张雪门、陈鹤琴、陶行知三位大家。他们的幼教理论是中国近现代幼儿教育的精华,他们为中国近现代幼儿教育指引着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幼儿教育得以长足发展的领军人物,也为当代幼儿教育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张雪门。张雪门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家,被誉为“当代幼教宗师”。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躬身实践中,提出的幼稚园教育理念、幼师专业课程体系、行为课程理论、幼稚园科学教育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张雪门的幼儿教育理论概括的说有四个基本方面:
(1)幼教应完全以儿童为本位。张雪门提出“我们的幼稚教育的目的,应完全以儿童为本位”。他认为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应着重于使儿童以最大、最多的思考机会,利用生活环境中日常所见所闻的事物为教学材料,按时令的变化,从儿童的动机和需要出发进行教育。
(2)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自然规律。张雪门一直从科学的儿童观出发,主张教育必须从儿童现有的能力与水平出发,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进程,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时间表。
(3)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与需求。张雪门注重使学前课程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上,课程的具体内容大都是围绕儿童的生活世界来选择。与此同时,始终把儿童作为教育主体,注意观察与分析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现时的需要与兴趣等,努力使课程与儿童当前的实际需求相符合。
(4)让儿童进行自由的探索。张雪门认为“儿童从行为中所得的知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这意味着在幼儿园中,应该更多让儿童进行操作性活动。它的特征应该是允许儿童自由操作,或者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满足自己的兴趣、实现自己的愿望,儿童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尊重感和满足感,表现出一种自由生长的力量。
2、陈鹤琴。陈鹤琴是我国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他在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社会教育、文字改革等诸多教育领域都有独创性研究和重大贡献。陈鹤琴对现代中国幼教有着开创性贡献。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抗战时期,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陈鹤琴是我国早期幼稚教育研究组织和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创办人之一。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五点。
(1)创立“活教育”理论体系。“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为我国幼教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活教育”三大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把教人做人定为“活教育”的三大目标之首。“活教育”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合理因素加以吸收改造、发展并赋予新的内容,从而构造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和科学发展内涵的人的全面素质的概括。“活教育”要讲做人,以求得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这就赋予现代改革精神,具有时代的进步性。他提出的“做中国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提出,做现代中国人的条件是: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活教育”不但要求做中国人而且要求做世界人,做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
(2)开创了实地研究儿童心理之先河。他提出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他认为,只有按照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儿童教育规律,才能教育好儿童。陈鹤琴抓住儿童观、教育观问题作为幼教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他说,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有他自己的需要、兴趣、情感和性格。儿童一生下来是一个有生命力、生长力,能够分辨与取舍外界刺激,具有学习能力的积极个体,是一个对环境的主动探索者。
(3)主张幼儿园第一要注意儿童健康。不仅身体要健康,他还强调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他提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养成快乐情绪和勇敢精神,有自尊心、自信心等。
(4)主张幼儿园的教师应是儿童的朋友。他说,幼稚园的教师要热爱儿童、了解儿童;要有研究精神,有创造性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要了解和精通幼教业务。教师要参加到儿童的队伍里去,和儿童同游同乐。
(5)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他倡导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密切合作,做家庭教育的助手。1928年陈鹤琴受教育部之聘,负责起草了我国《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经试行修订后于30-40年代在全国推广实施,初步改变了我国幼儿教育的面貌,为幼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3、陶行知。陶行知是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民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提出了面向工农大众普及幼稚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普及幼稚教育,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幼年时期生活与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让人们认识到幼稚园教育的优点和它在儿童教育中应当占有的地位;再次,要改变办幼稚园的方法,要适应中国的国情,使幼稚园“中国化”、“平民化”;最后,要改革师资培训制度,培养新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幼儿教师。陶行知对束缚幼儿身心与个性的传统教育的“六大解放”主张,直至今日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陶行知的幼儿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
(1)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根据我国的国情,把它改为“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幼儿教师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在生活中渗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做人,培养幼儿独立精神。陶行知先生在《学做一个人》一文中指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第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第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第三,要有独立的职业。”陶先生有一首白话诗:“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这对幼儿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精神。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一文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
(三)当代幼儿教育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1)苏联幼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引进与学习时期(1949―1966);(2)幼儿教育理论发展的停顿时期(1966―1976);(3)幼儿教育理论的迅速发展时期(1976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幼儿教育工作者总结中国幼儿教育理论与经验,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与经验,认真开展幼儿教育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理论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儿童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成果为基础,阐明对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关系的看法,揭示指导幼儿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五个基本观点。
1、发展的整体观。发展是指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幼儿身心发展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1)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遗传、自我意识;(2)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环境与教育;(3)关注特殊幼儿多方面的成因。
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幼儿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幼儿的发展,要以幼儿的主动学习、活动为转化的中介。教师要视幼儿为主动学习、发展的个体,善于引导与激发。
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幼儿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教育无能为力。相反,教育可以影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经验,促进和参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当然,这要以尊重幼儿的主体,尊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为基础。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作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活动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活动之外无发展”。 幼儿的活动是教育者向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途径,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身体的活动、心理的活动,同人和物的互动;幼儿自由观察、自由选择操作材料,体验发现的乐趣,获得直接经验;与教师和同伴交流,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体验和操作技能等。
中外著名的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有影响力的学前教育家的幼教理论,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幼儿教育的发生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思想。中外幼儿教育理论的精髓,充实了幼儿教育理论工作的实际需要,也为我们今后学习学前教育类的其它理论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有哪些?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他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 , 这也是柏拉图教育思想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柏拉图认为 ,教育应从幼年开始。 “一切事物都是开头最为重要 , 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 , 最容易接受陶冶 , 你把他塑造成什么型式 , 就能塑成什么型式” 。“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 。因为幼年时性格正在形成 , 任何事情先入为主而为以后留下深刻的影响 , 幼年时期印入儿童心灵的形象 , 在一生中都是难以磨灭和改变的。基于柏拉图 “儿童公有”的论点 , 幼儿教育理所当然属于国家的职责。


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儿童施加合适的影响 , 在柏拉图看来 , 应着重于道德行为的熏陶 , 以形成良好的品质。他认为 , 人生来皆具行善秉赋 , 忌恶从善乃是人的本性 , 而个人是否这样做 , 关键在于首先要具有对善恶的辨别能力。一个人如果能知善 , 肯定会行善 ; 如果能知恶 , 必然会避恶。 人自幼年起就该对其通过坚持不懈的诱导和训练 , 把对善与恶的认识的最初的种子播种到孩子的心灵上 , 使之养成善良的习惯。儿童起初或许不能认识善恶的性质,这就要依据幼儿的心灵特点给予启迪。按照柏拉图的意见 ,“ 痛苦”和“ 欢乐” 是幼儿最早萌生的知觉 , 其实也是他们 “善恶 ” 观的最初表现形式。因为凡能引起人的快乐感觉的事物 , 一定会引起人的爱好的情绪;同样 , 凡给人引起痛苦感觉的事物 , 总会对之产生憎恶的情绪。教育者则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现象 , 引导儿童恨他们所应恨的 , 爱他们所应爱的。这样久而久之 , 当他们获得理性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把感性的苦乐观与理性的爱憎观和谐地集于一身了。

在幼儿道德熏陶的具体做法上 , 柏拉图强调要利用儿童善于模仿这一天赋本性 , 从小就让他们模仿那些一生忠诚、勇敢、虔诚、节制的英雄伟人的言行 , 使他们从小到老一生连续模仿 , 最后成为习惯 ,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 在一举一动 , 言谈思想方法上都受到影响。 反之 , 凡与贤人勇士道德标准不相符合的言行 , 则严格防止儿童去参与或仿效。这是因为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 , 就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柏拉图一再告诫人们“ 先入为主 , 早年接受的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

1、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理的教育家。

2、维果斯基

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观点,假设社会互动和孩子参与真实的文化活动,均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心智能力也因需要沟通而被唤起。

另外,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

3、让·皮亚杰

让·皮亚杰(生于1896年8月9日,逝于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

(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

他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儿童一出生就以多种无条件反射反应外界的刺激,发出自己需求的信号,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随之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都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作用。他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要素进行了分析,将之归纳为四个基本因素:成熟、实际经验、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平衡化。前三者是发展的三个经典性因素,而第四个条件才是真正的原因。

4、玛丽亚·蒙台梭利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

蒙台梭利认为干涉儿童自由行动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强制性的,惩罚成了教育的同义词。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她特制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儿童进行感官练习。

重要教育理念:

(1)、儿童独立性的尊重。只有独立的人才能享有自由。儿童的好动性是他的特色,大人不要横加干涉或禁止。

(2)、肃静与活动。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并非让他为所欲为,且不可让孩子以为安静、顺从、听话、被动就是好事;而活动或工作就是坏事。

(3)、精神胜于方法。蒙氏希望她的学生不要“主动”的想去“教”孩子,应该做个“旁观者”来注视孩子的一切行为。

(4)、个人自由先于社会纪律。自由第一,秩序只是其次。传统教育强调“群性”,而蒙氏注重“个性”。

(5)、童年期的秩序感。蒙台梭利发现儿童的行为特征之一,就是秩序感。儿童本有顺乎自然的秩序感,只是大人以“权力”予以弄坏而已。

5、福禄贝尔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国教育家,被公认为是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几个教育家之一 。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

他不仅创办了第一所称为“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机构,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尤其是活动本能因而对儿童的教育,不应加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

根据上述观点,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和手工作业应是幼儿时期最主要的活动,而知识的传授只是附加的部分,穿插其中。幼儿园上课只需要用口语,不需要学习文字。而教师最主要的责任,是妥善地加以指导、设计各种游戏活动。

福禄贝尔相当重视手工材料和教具的准备,其中包括著名的恩物。他也重视环境的设置,主张幼儿园必须设置花坛、菜园、果园。1837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儿童机构,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果斯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让·皮亚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玛丽亚·蒙台梭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禄贝尔



一、国外著名幼儿教育家理论简说
纵观国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幼儿教育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十五世纪前的“孕育阶段”, 这一阶段幼儿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叶的“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有几位教育家提出了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十八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中叶的“初创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了较为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二十世纪后期至今的“新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科学基础。
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代表人物与学派思想。
(一)古代幼儿教育思想。
十五世纪前“孕育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
1、柏拉图。古希腊的柏拉图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主张。教育思想有二:第一,强调心灵与体质的和谐发展;第二,重视故事、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2、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要进行儿童年龄分期教育。教育思想有三:(1)顺应自然,保护健康,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2)5岁前通过游戏进行身体活动,多听故事,少做学业活动;(3)5岁后适当开始学业活动,主要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昆体良。罗马的昆体良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凸显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二)近代幼儿教育思想。
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叶“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夸美纽斯、卢梭等。
1、夸美纽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及《母育学校》,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有五:(1)及早教育;(2)范围广泛的知识启蒙教育;(3)重视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4)保护幼儿身体健康;(5)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
2、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著有《爱弥儿》,卢梭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有三:第一,要了解儿童,适应儿童的天性;第二,5岁前要注意身体健康;第三,5岁后,开始注意儿童的感官训练,多接触实际事物,从直接经验中学习。
这一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四个基本点:(1)尊重儿童,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2)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
(三)近现代幼儿教育思想。
十八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中叶 “初创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杜威、皮亚杰等。
1、福禄倍尔。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是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被称为“学前教育学之父”,1840年他首创幼儿园(幼稚园),学前教育的创立以此为标志。其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有四:(1)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顺应幼儿自我发展;(2)自我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鼓励幼儿自我活动;(3)鼓励幼儿参与社会性活动;(4)强调幼儿持续不断发展。
2、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她还创立了九大敏感期理论及蒙台梭利教育法。其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有四:(1)感知——运动系统训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2)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3)教育内容:肌
肉动作训练、实际生活训练、感官训练、读写算准备练习教具;(4)个人自由先于社会纪律,自由第一,秩序只是其次。
3、杜威。杜威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其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有四:(1)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强调做中学,当今美国开放式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就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产物;(3)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4)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
4、皮亚杰。瑞士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其基本理论要点有三:(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具有普遍性,但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儿童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差别而加速或推迟;(2)在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3)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一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强调了儿童认识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育要按照儿童的认知结构(智慧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教法,这些思想对幼儿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现当代幼儿教育理论。
二十世纪后期至今“新发展阶段”有四大代表学派,即成熟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 认知学派等。
1、以美国的格塞尔等为代表的成熟主义。其幼儿教育主要观点是:(1)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由先天因素决定;(2)强调成熟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以奥地利的弗洛伊德等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其幼儿教育主要观点是:强调幼儿阶段的生活经验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影响成年以后的性格、人际关系、社会性行为、家庭生活等。
3、以美国的华生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其幼儿教育主要观点是:(1)环境是影响儿童行为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经验的产物;(2)儿童的行为与发展具有可塑性和可控性,可以通过外部因素的影响来塑造与修正儿童的行为。
4、以瑞士的皮亚杰等为代表的认知发展学派。其幼儿教育主要观点:(1)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2)活动是经验的来源;(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4)教育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5)重视幼儿与同伴、成人的社会性交往。
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的科学基础。心理学对学前教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2)强调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3)强调道德教育应以顺应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4)主张给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强调开放教育。
二、中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理论简要梳理
中国幼儿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漫长的路程。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中国幼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其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的幼儿教育思想、近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当代幼儿教育理论。
(一)古代幼儿教育思想
我国早在古代就十分重视婴幼儿教育,采用了一系列符合幼儿心理、生理特点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对现代幼儿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我国古代对幼儿教育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教学内容,且以家庭教育为基本形式,没有幼儿教育机构。我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查找到古代幼儿教育家,我仅从古代一些幼儿教育的书藉中体会出一些古代幼儿教育思想,如孔子、朱熹、颜之推、王守仁等。
1、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核心是人本思想,他强调人之初,性本善。其教育思想主要有:(1)重视人的生命;(2)依据“性相近,习相远”而提出的“有教无类”;(3)“乐学”与启发式教学。这对当今改革幼儿教育,尊重人的认知规律,培养幼儿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无疑起到积极作用;(4)重视个人的现实存在和自我实现的价值。因此,幼儿教师在教育中要鼓励幼儿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意志力去战胜困难,实现自我。而不是凡事都依靠外界的力量。
2、颜之推。颜之推是儒家思想的倡导者,重视早教。其教育思想主要有:(1)“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2)重视环境的影响、提倡爱教结合、主张慈严结合;(3)《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内容全面、系统,阐述了学前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他为儿童编写《小学》与《童蒙须知》两本教材。其教育思想主要有:(1)他强调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慎择师友”,强调学“眼前事”;(2)与颜之推一样注重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3)注重“眼前事”的学习,也就是要求从小事、身边事做起,这是至今儿童品德教育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4、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其教育思想主要有:(1)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2)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早在15、16世纪就已提出这一思想,确是难能可贵的。
(二)近现代幼儿教育理论
中国近现代幼儿教育家有许多,但理论之深、影响之大的当推张雪门、陈鹤琴、陶行知三位大家。他们的幼教理论是中国近现代幼儿教育的精华,他们为中国近现代幼儿教育指引着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幼儿教育得以长足发展的领军人物,也为当代幼儿教育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张雪门。张雪门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家,被誉为“当代幼教宗师”。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躬身实践中,提出的幼稚园教育理念、幼师专业课程体系、行为课程理论、幼稚园科学教育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张雪门的幼儿教育理论概括的说有四个基本方面:
(1)幼教应完全以儿童为本位。张雪门提出“我们的幼稚教育的目的,应完全以儿童为本位”。他认为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应着重于使儿童以最大、最多的思考机会,利用生活环境中日常所见所闻的事物为教学材料,按时令的变化,从儿童的动机和需要出发进行教育。
(2)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自然规律。张雪门一直从科学的儿童观出发,主张教育必须从儿童现有的能力与水平出发,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进程,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时间表。
(3)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与需求。张雪门注重使学前课程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上,课程的具体内容大都是围绕儿童的生活世界来选择。与此同时,始终把儿童作为教育主体,注意观察与分析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现时的需要与兴趣等,努力使课程与儿童当前的实际需求相符合。
(4)让儿童进行自由的探索。张雪门认为“儿童从行为中所得的知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这意味着在幼儿园中,应该更多让儿童进行操作性活动。它的特征应该是允许儿童自由操作,或者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满足自己的兴趣、实现自己的愿望,儿童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尊重感和满足感,表现出一种自由生长的力量。
2、陈鹤琴。陈鹤琴是我国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他在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社会教育、文字改革等诸多教育领域都有独创性研究和重大贡献。陈鹤琴对现代中国幼教有着开创性贡献。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抗战时期,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陈鹤琴是我国早期幼稚教育研究组织和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创办人之一。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五点。
(1)创立“活教育”理论体系。“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为我国幼教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活教育”三大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把教人做人定为“活教育”的三大目标之首。“活教育”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合理因素加以吸收改造、发展并赋予新的内容,从而构造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和科学发展内涵的人的全面素质的概括。“活教育”要讲做人,以求得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这就赋予现代改革精神,具有时代的进步性。他提出的“做中国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提出,做现代中国人的条件是: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活教育”不但要求做中国人而且要求做世界人,做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
(2)开创了实地研究儿童心理之先河。他提出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他认为,只有按照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儿童教育规律,才能教育好儿童。陈鹤琴抓住儿童观、教育观问题作为幼教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他说,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有他自己的需要、兴趣、情感和性格。儿童一生下来是一个有生命力、生长力,能够分辨与取舍外界刺激,具有学习能力的积极个体,是一个对环境的主动探索者。
(3)主张幼儿园第一要注意儿童健康。不仅身体要健康,他还强调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他提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养成快乐情绪和勇敢精神,有自尊心、自信心等。
(4)主张幼儿园的教师应是儿童的朋友。他说,幼稚园的教师要热爱儿童、了解儿童;要有研究精神,有创造性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要了解和精通幼教业务。教师要参加到儿童的队伍里去,和儿童同游同乐。
(5)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他倡导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密切合作,做家庭教育的助手。1928年陈鹤琴受教育部之聘,负责起草了我国《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经试行修订后于30-40年代在全国推广实施,初步改变了我国幼儿教育的面貌,为幼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3、陶行知。陶行知是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民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提出了面向工农大众普及幼稚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普及幼稚教育,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幼年时期生活与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让人们认识到幼稚园教育的优点和它在儿童教育中应当占有的地位;再次,要改变办幼稚园的方法,要适应中国的国情,使幼稚园“中国化”、“平民化”;最后,要改革师资培训制度,培养新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幼儿教师。陶行知对束缚幼儿身心与个性的传统教育的“六大解放”主张,直至今日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陶行知的幼儿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
(1)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根据我国的国情,把它改为“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幼儿教师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在生活中渗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做人,培养幼儿独立精神。陶行知先生在《学做一个人》一文中指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第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第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第三,要有独立的职业。”陶先生有一首白话诗:“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这对幼儿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精神。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一文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
(三)当代幼儿教育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1)苏联幼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引进与学习时期(1949―1966);(2)幼儿教育理论发展的停顿时期(1966―1976);(3)幼儿教育理论的迅速发展时期(1976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幼儿教育工作者总结中国幼儿教育理论与经验,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与经验,认真开展幼儿教育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理论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儿童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成果为基础,阐明对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关系的看法,揭示指导幼儿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五个基本观点。
1、发展的整体观。发展是指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幼儿身心发展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1)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遗传、自我意识;(2)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环境与教育;(3)关注特殊幼儿多方面的成因。
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幼儿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幼儿的发展,要以幼儿的主动学习、活动为转化的中介。教师要视幼儿为主动学习、发展的个体,善于引导与激发。
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幼儿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教育无能为力。相反,教育可以影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经验,促进和参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当然,这要以尊重幼儿的主体,尊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为基础。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作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活动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活动之外无发展”。 幼儿的活动是教育者向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途径,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身体的活动、心理的活动,同人和物的互动;幼儿自由观察、自由选择操作材料,体验发现的乐趣,获得直接经验;与教师和同伴交流,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体验和操作技能等。
中外著名的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有影响力的学前教育家的幼教理论,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幼儿教育的发生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思想。中外幼儿教育理论的精髓,充实了幼儿教育理论工作的实际需要,也为我们今后学习学前教育类的其它理论奠定了基础。

(一)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一生致力于民族独立、消除宗教压迫以及教育改革事业,曾担任捷克兄弟会牧师及兄弟会学校校长。他是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人。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两本著作中。夸美纽斯著有《母育学校》,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1658 年出版的《世界图锯》是世界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课本,也是一本教给儿童基本知识的带有插图的百科全书。
(二)卢梭
卢梭,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于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一书中。
(三)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是l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15号的教育家,并且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有《隐士的黄昏》、《林哈德和葛笃德》、《我对人类发展中自然进程的追踪考察》等。
(四)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l805年开始在一所裴斯泰洛齐主义的学校任教,1817年在卡伊尔霍创办小学,力图实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原则。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办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福禄贝尔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建立了较完整的幼儿园教育体系,因此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五)杜威
杜威,美国教育家,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学校与社会》等。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创办了隶属于该系的实验学校(被称为“杜威学校”)。该校按儿童发展阶段进行编制,其中第一阶段招收4~8岁儿童,称为“学前教育部”。杜威将自己的教育信念落实到实验中,这一实验被美国学者称为“美国幼儿教育发展史的经典性记录”。
(六)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在这里进行她的教育实验,逐步制定了整套的教材、教具和方法,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体制,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她的著作主要有《蒙台梭利法》、《童年的秘密》、《教育人类学》等。
(七)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教育救国的思想影响下,他毕生从事旧教育的改革,推行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为我国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教育实践中,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八)陈鹤琴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他还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的科研工作,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他先后在江西和上海创办省立、国立实验幼师和幼专,为我国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九)张雪门
张雪门,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行为课程理论的代表人。1917年在家乡宁波创办星荫幼稚园。在他几十年的幼教理论钻研与实践中,注重课程研究,逐步形成了“行为课程”的理论体系,成为我国幼儿教育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张雪门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他认为这种课程“完全来源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他的主要著作有《幼儿教育新论》、《中国幼稚园 课程研究》等。

  • 学前教育理论有哪些
    答:沟通和社会技能。此外,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还强调观察、模仿和角色扮演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学前教育理论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涵盖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和理念。这些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 简述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总的来说,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现了一种全面、均衡、注重德育的教育理念。他的这些观点,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即便在今天,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仍具有借鉴意义,提醒我们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应更加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道德品质的培养。
  • 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和主要观点
    答:1、欧美主流的进步主义教育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创始人马拉古奇认为,该体系的建立曾受到过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的影响,其中主要有杜威、克伯屈、艾沙克斯等一些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想家的影响。杜威是进步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对瑞吉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瑞吉欧的创始人...
  •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是什么?
    答: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有:感悟和提升,陶行知遵循 “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新课程既要解放学生、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人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
  •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是什么?
    答:张雪门还强调学前教育应注重儿童的个性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速度。因此,他主张教育者要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种关注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满足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中,生活实践和社会...
  •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是什么?
    答: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是感悟和提升,陶行知遵循 “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的主张, 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新课程既要解放学生、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人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为...
  • 学前教育5大理论流派是哪些
    答:要素主义:文化知识的基本要素 科学主义:知识、物理、几何、生物、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艺术等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流派 结构主义:知识结构、发现法 一般发展:身心、智力、情感、意志、体力、高难度 终身教育:活到老,学到老,转岗培训。一、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一)夸美纽斯:《大教育论》、《母...
  •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是什么?
    答:一、树立正确的家教观。二、重视父母的作用。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他对父母提出了以下要求:1、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2、父母步调要一致;3、父母要给儿童以真正的爱。三、陈鹤琴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即“整个教学法”。四...
  • 文艺复兴时期在学前教育中盛行的思想是?
    答:1. 在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深受以下思想影响:崇尚现实生活、尊崇人类本身、确认人权的价值、认同个人幸福的追求以及宣扬个性的解放。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呈现出从封建教育向资本主义教育转变的特征。这种转变体现在对个性发展的强调,旨在培养充满活力、强健体魄、知识渊博并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