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史上克服艰难地理环境远征突袭的经典战例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奇袭战,是战争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指的就是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在历史上诸多的典型战例中,长途奔袭取胜的战例并不少见,即使考虑到克服艰难地理环境这一因素,这种长途奇袭的战例仍然有不少,简单列举三例。

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奇袭上千里,跨越沙漠攻打伊稚斜单于

元朔六年(前123年)漠南会战后,对于汉军的打击已经是一筹莫展,无奈之下便企图“诱罢汉兵,缴极而取之”,意思是引诱汉军攻打漠北,企图以逸待劳的击溃汉军。而汉武帝为了彻底消灭匈奴,在经过认真准备后,也决心向匈奴单于本部和东北部的左、右贤王发动总攻。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是制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的作战方针。为此,汉武帝先后调集14万骑兵,随军战马14万匹,步兵及转运夫10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统帅,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发。

卫青出塞后,得知了伊稚斜单于的确实驻地,便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两部合并,从东路出击匈奴军侧背,自率精兵直攻匈奴军。卫青大军出塞一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伊稚斜单于所部相遇,双方激战一整天,卫青利用沙尘暴派兵从左右包抄,将匈奴军队团团围住,伊稚斜单于见势不妙率壮骑数百从西北方向突围逃走,汉军追击不及。此战卫青歼敌1.9万余人。

另一路,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后,北进两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霍去病率军猛攻,大破匈奴军,俘获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以1万的己方损失,歼敌七万余人,匈奴左贤王部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左贤王率亲信弃军逃走。霍去病挥军追杀至狼居胥山,在山上祭天,又在姑衍山祭地,得胜而回。

漠北之战汉军共歼灭匈奴九万余人,匈奴左右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远遁,因而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

魏灭蜀之战:邓艾翻山越岭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蜀汉灭亡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曹魏“征四方之兵十八万”,兵分三路进攻蜀国,其中征西将军邓艾率兵三万自狄道向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兵三万自祁山向武都、阴平桥头,镇西将军钟会率主力十余万,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

由于蜀汉内部政治斗争,导致主帅不在汉中,虽然姜维通过巧妙的指挥避免了被围歼的危险,但没有主力驻守的汉中还是被钟会主力拿下。听说汉中和阳平关失守后,姜维率军与北上来援的廖化、张翼、董厥等部队会合后退守剑门关,与钟会主力相互对峙,而邓艾则抵达了阴平路口。

由于阴平道人迹罕至,很难容许军队通过,因此蜀汉对于此路根本没有任何防备。由于钟会十三万主力被剑阁关挡住,邓艾便提出了“偷渡阴平,从涪城走左儋道进攻绵竹”的大胆计划,于是“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邓艾偷袭成都路线

当邓艾率领着精疲力竭的军队渡过阴平后,涪城守将马邈投降,邓艾大军得到补充后继续前进,又击败诸葛瞻,进而攻占绵竹,之后立即向成都进军。当邓艾率军抵达成都后,刘禅接受谯周的意见开城降魏,魏军占领成都,蜀汉正式灭亡。

蔡州之战:李愬雪夜入蔡州,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曾大力削藩,自元和九年(814年)起便开始对淮西用兵,讨伐拥兵自立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但却久战无功,至元和十二年(816年),唐邓节度使高霞寓大败于铁城,又命袁滋挂帅,袁滋也无战功,李愬便上疏自荐,愿到前线效力。

元和十三年(817年)十月初十,李愬利用风雪交加的天气,趁着叛军放松警戒,命史旻留镇文城,命李祐等率训练有素的敢死队三千人为前锋,自己与监军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城率三千人殿后,一路势如破竹直取吴元济。此时夜深天寒,风雪大作,旌旗为之破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夜半,雪愈下愈大,唐军强行军三十五里,迅速抵达蔡州。

四更时,李愬军到达蔡州城下,然而由于守城将士松懈,始终未曾发现敌军到来。李祐、李忠义便在城墙上掘土为坎,身先士卒,登上外城城头,杀死熟睡中的守门士卒,随后打开城门,唐军顺势入城。接着,唐军又依法袭取内城。到鸡鸣时分,李愬已经进兵至吴元济外宅,直到此时叛军才有人反应过来,急告吴元济官军来临。

十二日,唐军再次攻打牙城,蔡州百姓争先恐后地负柴草助唐军焚烧牙城南门。黄昏时分,城门毁坏,吴元济投降。申、光二州及诸镇兵二万余人亦相继降唐,淮西遂平。



  • 古代战争史上克服艰难地理环境远征突袭的经典战例有哪些?
    答:左贤王率亲信弃军逃走。霍去病挥军追杀至狼居胥山,在山上祭天,又在姑衍山祭地,得胜而回。漠北之战汉军共歼灭匈奴九万余人,匈奴左右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远遁,因而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
  • 送人真是一骑当千!盘点古代10大奇战
    答:第八名:曹彬灭南唐之战宋朝是一个武将稀缺的时代,但在一杯酒劝兵之前,还是有一大批优秀的将领。曹斌就是其中之一。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长江下游战役规模非常巨大,双方伤亡也非常惊人。但是,宋朝这次渡河战役,没有伤到一兵一卒。可视为古代战争史的一大奇观。第七名:项羽巨鹿之战生存的最后一战。
  • 什么叫火烧赤壁
    答:火烧赤壁不仅是一次战役的胜利,更是对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同时,火烧赤壁也成为了文学、艺术等领域的重要题材,被广泛传颂和演绎。总之,火烧赤壁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战争的智慧和...
  • 正史上真实的8大猛将,个个武力值十足
    答:项羽是历史上有名的猛将,有“西楚霸王”之称,后人评价其“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的一生很短暂,只活了31岁,但基本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也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五万楚军,九战九捷,击败了士气正旺的章邯和王离率领的四十万秦军。 楚汉争霸中,最经典的战役便是彭城之战,项羽率领三万...
  • 夷陵之战前,为何刘备不带蜀汉武将之首的马超去呢
    答: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
  • 有关韩信的历史故事及成语典故
    答: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又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就是历史上的楚汉相争。 刘邦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韩信。韩信本来是淮阴人,项梁起兵以后,路过淮阴,韩信去投奔他,在楚营里当个小兵。项梁死后,韩信又跟了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兵士强,就让他做个小军官。 韩信有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项羽都没有采用。韩信感到十分失望。
  • 请介绍一下历史中“汉泥拔”这个人!
    答:汉尼拔上任后,就积极准备对罗马的战争。他不仅拟订了古代战争史上少有的周密而详尽的作战计划,还暗中派了许多秘密使者,去争取那些对罗马心怀不满的希腊城邦站在自己的一边。汉尼拔完成一系列对罗马人作战的准备之后,决定迫使罗马人首先向迦太基宣战。为达此目的,他首先进攻罗马的西班牙同盟者——富足的...
  • 36计的故事
    答:前秦大败。 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而入,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弱的著名战例。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计名探源】 打草惊蛇,语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王鲁为当涂县令,搜刮民财,贪污 受贿。有一次,县民控告他的部下主薄贪脏。他见到状子,十分惊骇,情不自禁地 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
  • 波希战争详细资料大全
    答:波希战争是 古代 波斯帝国 (波斯第一帝国,即阿契美尼德王朝)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 希腊 的战争,战争以 希腊 获胜, 波斯 战败而告结束。 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 希波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
  • 成吉思汗
    答:即成吉思汗(Chinggis Khaan),蒙古民族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其野蛮侵略和征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战争灾难。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后被尊为元朝开国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