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的背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9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背景及进城

中国民法典为的是保障人们安全与公开

我国民法典是一部理念先进、体例科学、结构严谨、内容完整的法典。总计1260条,包括总则编和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6个分编。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立法工作者、专家学者的夙愿。”张文显介绍,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我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我国民法典最重要的创新和最大亮点之一。”王利明认为,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这既是民法典回应时代需求的集中体现,也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中指出编纂民法典四个重要意义:“(一)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二)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四)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该法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此前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皆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编纂民法典的决定。中国立法机关此后采取“两步走”的工作思路进行。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总则编;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后,再与民法总则合并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实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半个多世纪以来,宣告中国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今天,九号档案馆就带领大家走进我国《民法典》的诞生之路。



  • 中国民法典的背景
    答: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 中国民法典的背景
    答:民法典践行了党的根本宗旨,反应了人民的愿望,回应了人民的关切,饱含深厚的民生情怀。特别是对民事权利保护的高度、深度与广度都进入到了一个新境界,从而使法律能够更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
  • 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历史背景如下:1、19世纪末,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开始着手编纂民法典,以更好地规范社会关系和维护社会秩序。2、1903年,清政府首次召开民法典议始会议,确定了民法典的编纂任务,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内部矛盾,民法典的编纂工作一直未能实现。
  • 民法典背景介绍
    答:法律分析: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 20世纪20~30年代法典的背景
    答:背景主要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20世纪20—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它是中国近代社会二十余年政治激荡、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制度领域的回应。
  • 我国民法典是党的什么范例
    答:我国民法典是党领导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范例。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中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均无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了保障公民...
  • 《民法典》为何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答:背景: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当时的中央政府明确宣布,包括《中华民国民法》在内的国民政府“六法”均被废除。时间:1954年—1956年12月 编制体例:包括总则、所有权、债、继承四编,共525条。特点:这一“民法草案”以1922年的《苏俄民法典》为蓝本,其特点是采用“四编制”的模式,亲属法被排除在...
  • 民法典全称是什么
    答: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的立法背景和立法导向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即将进入小康社会,绝对贫困不复存在,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就在眼前。总结过去民事立法成果,通过民事立法开辟新的未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肩负的神圣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一...
  • 民法典制定的目的和任务是
    答:保障人权(私权)是民法的基本任务。当前的民法典编纂是在官方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开展的,这使其处于显著不同于制定《民法通则》乃至更久远的民事法律制定时的历史背景下。新中国成立以后,立法者认为,中国民法典编纂的最大障碍是当时经济社会,尤其是经济体制的不完备、未定...
  • 物权法的立法背景及其必要性,还有它的亮点
    答:这标志着中国民法典向诞生迈出关键一步。 1、物权法制定实施的现实背景 ①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部法律的起草立法及实施,必然有其内在的多重原因,物权法的制定实施首要地便是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十分关注财产的归属和利用问题,人们对自身创造的社会财富有了合法规范的必要。人们对物的权利即物权是特定社会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