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论述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

1)高产、稳产和具优良品质的品种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改善粮食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如“向日葵豆”植株。
2)抗逆性品种
将细菌的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抗盐碱、抗干旱、抗高温等抗性基因转移到作物体内,将从根本上改变作物的特性。如转基因抗虫棉。
(从杂草控制、抗虫、抗病毒、品质改良、生物固氮和抗寒等方面论述了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植物已开始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效益衰退三大难题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WXT200006007.htm)


潜在危害
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转基因植物的种种潜在危害也逐渐被认识。

具有高产、抗性强的转基因植物品种不断地被推广,势必导致品种的单一化和贫化。

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发生逃逸,亦即通过异花授粉与野生近缘种杂交,可能产生新的杂草。

转基因植物由于抗性强,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其中有些作物,它们的不少性状与它们的杂草化的祖先是共同的,因此,某些遗传的改变可能使作物本身成为杂草。如高度抗盐的转基因水稻品种就可能侵入到港湾中大量繁殖起来成为杂草。

转基因植物是自然界本身并不存在的植物,因此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转基因植物的进入就相当于外来种的侵入。

面对转基因植物的可能危害,国际上提出生物安全问题。我国也制定了有关法规,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将基因工程分为四个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1]

国外现状
意义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把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到的目的基因,通过各种方法转移到植物的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植物新的农艺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等。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植物转基因技术方兴未艾。自从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植物后,至今已有35科120多种植物转基因获得成功。1986年首批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至今国际上已有30个国家批准数千例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涉及的植物种类有40多种。

农作物生物技术育种的研究已经不再处于实验室阶段,而是进入了实际应用,走到了商业化阶段。转基因植物在全球的种植面积增长迅速,种植转基因植物的国家从1992年的1个增长到1996年的6个,1998年9个,1999年进一步扩大到12个国家。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1996年仅为170万公顷,1997年为1100万公顷,1998年增长到2780万公顷,1999年又比1998年增长44%,达到3990万公顷。

美国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速度进展很快,其推广应用走在其它国家的前列。1994年美国Calgene公司研制的转基因延熟番茄首次进入商业化生产,到1998年底就有30多例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1999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中,美国就占72%,达2870万公顷;其次是阿根廷670万公顷;占17%;加拿大400万公顷,占10%;中国名列第4位,1999年种植面积达30万公顷,占1%,其他国家的种植面积都小于1%。

种植的转基因植物种类主要有:大豆(占54%),玉米(占28%),棉花(占9%),Canola油菜(占9%),马铃薯、西葫芦和木瓜的比例都小于1%。按转基因植物的性状划分,抗除草剂占71%,如抗除草剂的大豆(54%)、Canola油菜(9%)、玉米(4%)和棉花(4%):抗虫转基因植物占22%,主要是抗虫玉米(19%)和抗虫棉(3%);抗虫兼抗除草剂占7%,主要是抗虫兼抗除草剂的玉米(5%)和棉花(2%);抗病毒和其它性状转基因植物的比例小于1%。

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尤其是转基因农作物的产业化,由于提高产量、减少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使用量和节约大量劳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球转基因植物的销售额成倍增长,1995年仅7500万美元,1996年增加了3倍达2.35亿美元,1997年和1998年继续增长,到1999年达到21∽23亿美元。

发展
在国家“863”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及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资助下,中国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有些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1996年国生物技术学会统计,中国投入研究和开发的转基因植物达47种,涉及各类基因103种有近20种转基因植物进入了田间试验或环境释放阶段。至1999年,农业部批准可进行商业化生产的国内研制的转基因植物有5种,它们分别是: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的矮牵牛、延熟番茄、抗病毒的甜椒和番茄。

  • 植物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
    答:转基因植物是自然界本身并不存在的植物,因此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转基因植物的进入就相当于外来种的侵入。面对转基因植物的可能危害,国际上提出生物安全问题。我国也制定了有关法规,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将基因工程分为四个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1]国外现状 意义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把从动物、植...
  • 简述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的优缺点
    答:缺点: (1)表达量偏低; (2)免疫效果较差; (3)糖基化不可靠性、生物安全性和公众接受性以及工业化技术问题; (4)目前转基因植物普遍存在基因沉默或不稳定表达的现象。
  • 转基因的问题根源是什么?为何转基因植物没有种子?
    答: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关于转基因的一个问题,就是剪切其中较为不好的基因。首先就是关于转基因的一个问题,关于转基因的一个植物,就是把植物的基因当中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直接进行剪切。这样的话我们再通过人工在植入一些较为优势的其他基因链条,这样的话会让植物的发育更好很多。但是关于转基...
  • 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答:三、是担心转基因作物的育种问题。通过转基因技术所得到的作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还是新的人工种质材料,不容易获得多代稳定遗传。如它的种子不发芽,因而无法为第二年备种,农民只好每年都买种。此外,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也存在着广泛的争论。
  • 转基因植物有哪些利弊?
    答:4、增加抗性:转基因植物可以被设计成具有抗草害、抗旱、抗盐等性质,从而增加植物的抗性和生存能力。5、促进环境保护:转基因植物可以被设计成具有吸收污染物的能力,从而帮助净化环境。需要注意的是,转基因植物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风险,如可能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可能引发新的人类健康问题等。
  • 使用抗病转基因植物会产生哪些农业安全问题?
    答:使用抗病转基因植物,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有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安全隐患,人们特别关心的主要有以下问题。(1)载体系统的安全性:担心采用来源于病原物的载体系统,能继续危害植物。但经多方探讨,大多认为不会有此种风险。在使用致瘤土壤杆菌作为介体时,所用Ti质粒已经被“卸甲”,对植物不再有...
  • 转基因产品的优缺点
    答: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帮助解决全球粮食短缺的问题。2.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通过转基因作物,作物可以抵抗害虫和疾病,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环境污染。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转基因作物的生产成本较低,可以降低食物售价,使食品更加实惠。4.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转基因...
  • 植物转基因技术有哪些,植物转基因技术的优缺点
    答:一、植物转基因技术有哪些 1. 植物病毒介导法:利用病毒作为载体,将外源基因引入植物细胞。2. 农杆菌介导法:此方法研究深入,机理清楚,应用广泛,技术成熟。3. DNA直接插入法:包括脂质体法、聚乙二醇法(PEG法)和基因枪法等,直接将基因插入植物基因组。4. 花粉管介导法:操作简单,转化效率高,...
  • 转基因技术(应用与争议)
    答:转基因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制药和生物能源。生物制药利用转基因生物体表达和产生药物,提高药物的产量和纯度。生物能源利用转基因微生物或植物合成生物燃料,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转基因技术的争议 尽管转基因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它也引发了很多争议。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
  •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如何,有什么影响?
    答:其实,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它可以打破物种的界限,将动物、微生物基因转入植物中。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转基因技术仍是传统的育种方法的延伸,它所面临的健康、环保问题,传统作物同样也有。因此,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科学问题的争论,似乎是由于科学工作者对转基因作物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