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位移与电磁阵列剖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学习嵌入式硬件,射频,物理,理工学科的相关的问题。

这个最好是学习下列课程:

1,电路理论基础;
2、模拟电子技术;
3、数字电子技术;
4、射频电路;
5、单片机原理与设计,结合项目实战;
6、计算机操作系统;
7、嵌入式系统设计。

  理工学科是指理学和工学两大学科。理工,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数学及前面六大类的各种运用与组合。
  理学
  理学是中国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一支学科,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大学理科毕业后通常即成为理学士。与文学、工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并列,组成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
  理学研究的内容广泛,本科专业通常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天文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光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等。

  工学
  工学是指工程学科的总称。包含 仪器仪表 能源动力 电气信息 交通运输 海洋工程 轻工纺织 航空航天 力学生物工程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公安技术 植物生产 地矿 材料 机械 食品 武器 土建 水利测绘 环境与安全 化工与制药 等专业。

(一)静位移

大量实际资料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近地表的电性不均匀体和起伏地形对大地电磁测深观测结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以致造成错误的解释。我们知道在水平均匀层状介质中电流场方向都与分界面平行,因此在界面上不会形成积累电荷。但当水平方向上有电性不均匀体时,在TM波作用下电流与界面正交,如图3⁃2⁃12所示,这时在不均匀体界面上便会产生积累电荷,使水平方向上的电流密度发生变化,ρTM测深曲线出现位移。

图3⁃2⁃12 近地表电性不均匀体零频TM电场响应示意图

图3⁃2⁃13 给出了一个近地表不均匀体上的视电阻率曲线。由图可以看出ρTM相对于一维视电阻率曲线沿纵坐标平移,低频段尤为明显,而相位曲线并无改变。这种与频率无关的曲线平移称为静位移。而ρTE与一维曲线符合很好。显然根据ρTM曲线解释将导致完全错误的结果。

可见,静位移效应主要存在于TM波中,是一种电流型畸变。当然对三维介质而言任何一条视电阻率曲线都将受到影响,影响大小将视不均匀体的电性而定(王光锷,1996)。

图3⁃2⁃13 近地表不均匀体正上方的视电阻率测深曲线(对ρTM,测Ex的MN取不同电极距)

(二)电磁阵列剖面

为了压制近地表电性不均匀体对ρT测深曲线产生的静位移影响和增加大地电磁测深的信息量,80年代美国学者Bostick提出了一种与常规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不同的方法即电磁阵列剖面法(EMAP)。由于它沿测线方向采用首尾相连的测量电偶极排列,故称电磁阵列剖面法。实践结果证明,利用EMAP法获取的大地电磁资料,通过空间滤波技术可有效压制或克服ρT测深曲线因地表电性不均体或地形起伏所产生的静位移影响。图3⁃2⁃14是一个理论模型的试算结果。由图可见,经EMAP处理后的地电断面,基本上消除了近地表电性不均匀体的影响(视电阻率等值线呈垂直条带状),反映了深部的地电特征(王光锷,1996)。

图3⁃2⁃14 用EMAP对理论模型的处理结果(图中数字单位为Ω·m)

(a)理论模型;(b)未经处理的结果;(c)处理后的结果



  • 静位移与电磁阵列剖面
    答:为了压制近地表电性不均匀体对ρT测深曲线产生的静位移影响和增加大地电磁测深的信息量,80年代美国学者Bostick提出了一种与常规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不同的方法即电磁阵列剖面法(EMAP)。由于它沿测线方向采用首尾相连的测量电偶极排列,故称电磁阵列剖面法。实践结果证明,利用EMAP法获取的大地电...
  • 静位移与电磁阵列剖面
    答:为了压制近地表电性不均匀体对ρT测深曲线产生的静位移影响和增加大地电磁测深的信息量,80年代美国学者Bostick提出了一种与常规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不同的方法即电磁阵列剖面法(EMAP)。由于它沿测线方向采用首尾相连的测量电偶极排列,故称电磁阵列剖面法。实践结果证明,利用EMAP法获取的大地电...
  • 静态效应影响及校正方法
    答:(一)静校正的空间滤波法 为进行静校正,MT法中发展了电磁阵列剖面法(EMAP)。这是一种利用空间域(或转换到波数域)低通滤波,压制静态效应的有效方法。不过,它要求以密集的测点(点距几十至几百米)进行MT观测,在经济上很不划算(通常MT法的点距为几到几十公里),因而目前还没有在MT法中推广使用。CSAMT法有较高...
  • 静态效应影响及校正方法
    答:(一)静校正的空间滤波法 为进行静校正,MT法中发展了电磁阵列剖面法(EMAP)。这是一种利用空间域(或转换到波数域)低通滤波,压制静态效应的有效方法。不过,它要求以密集的测点(点距几十至几百米)进行MT观测,在经济上很不划算(通常MT法的点距为几到几十公里),因而目前还没有在MT法中推广使用。CSAMT法有较高...
  • 卡拉先格尔断裂深部结构的MT探测
    答:图3.26显示,相位不容易受静位移影响(白登海等,1993)。 图3.26 卡拉先格尔断裂带视电阻率曲线的静校正 3.1.4.5 二维反演与电性结构模型 对于TE和TM模式前人做过很深入和详细的讨论(Wannamaker等,1984;Berdichevsk等,1998;Ledo,2005),对于二维模型,一般TE极化模式下的二维反演对深部结构反映更精确,TM极化模式对浅...
  • 大地电磁(MT)测深数据处理流程
    答:进一步提高资料质量。由互功率谱计算单个测点的视电阻率、阻抗相位资料,并组成剖面数据转入由中国石油大学油气重点实验室研制的重磁电综合处理软件包进行数据圆滑、静位移校正,然后进行一维和二维反演,得到大地电磁测深反演剖面。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流程如图2。图2 大地电磁(MT)测深数据处理流程 ...
  • 动荷载里静位移的定义
    答:指由于物体受外力作用而导致的位移。例如当一个物体受到风或地震等外力时,它会产生一个位移,从而改变物体的位置。动荷载静位移是由机械外力决定的,而不管内部结构如何。
  • MT资料主要处理技术
    答:剖面窗口自适应空间滤波静校正:研究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大静态位移影响的范围增大,因此,对剖面空间滤波来说,滤波的窗口应当随之增大,这就是CEMP静态校正思想,即窗口随趋肤深度变化的自适应空间滤波法。高频段窗口较小,静校正量小,频率降低窗口变大,静校正量大。这样高频段保真性好,能反映出露地层电性;深部电性层不至...
  •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答:从而使绘于双对数坐标系中的频率测深曲线,沿视电阻率轴(即纵轴)发生上下平移。当局部不均匀体为低阻体时,测深曲线向下平移;而若为高阻体,则向上平移。故通常称静态效应为静态位移或静位移。所有进行电场测量的方法,包括直流电测深、大地电磁测深和频率电磁测深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 什么是隔振器静位移?
    答:隔振器 是连接设备和基础的 弹性元件 ,用以减少和消除由设备传递到基础的,振动力和由基础传递到设备的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