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荆州成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古城的原因?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湖北有哪些市


湖南湖北的湖指的是“洞庭湖”。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省境绝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扩展资料:
洞庭湖,历史上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称。
洞庭湖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上的断陷盆地,形成于燕山运动,延续至喜马拉雅运动。白垩纪为盆地发展扩大时期,第四纪以来,洞庭湖拗陷盆地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再次全面下沉,接受沉积,成为湖南省第四纪分布最广、厚度最大、沉积层序最全的地区。
20世纪40年代中期洞庭湖已是洲滩广袤,湖体支离破碎,港汊交织,滩地发育系数达0.4左右。洞庭湖滩地发育程度如此之高,表明洞庭湖已进入它的衰老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洞庭湖

因为荆州在历史文化方面有重要地位,历史悠久,文化深远。
历史文化名城荆州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在大约五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五千年前,禹贡划野分州,荆州成为当时的九州之一;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郢(今荆州纪南)开始到公元963年荆南国灭亡,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西汉时,荆州城即为全国十大商业都会之一;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荆州作为西入巴蜀、东下吴会、北抵中原之要冲,成为诸国的必争之地;南北朝时,荆州与扬州齐名;唐代曾升为南都,元、明、清代为路、府治所所在地,清代在此设立荆州驻防将军府。境内文物胜迹众多,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荆州古城墙历史之悠久、保存之完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均属一绝,堪称人类古代城垣建筑史上的丰碑,考古界称之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此外还有关帝庙、关羽点将台、张飞一担土、关公刮骨疗毒等众多三国遗址。[6]

楚文化发祥地

名列战国七雄的楚国先后有20个楚王在荆州定都,长达411年,其地域最广时囊括了当时中国的半壁江山,成为“车千乘、马万匹”的泱泱大国。楚先民在这里创造了足以与当时古希腊文化媲美的“楚文化”,其精湛的纺织、冶炼、锻铸、髹漆工艺及老(子)庄(子)哲学、庄骚文学等大放异彩,鲜艳夺目的楚文化几乎囊括了同代文化所有的精华。[6]

三国文化中心

三国时期,魏、蜀、吴金戈铁马,群雄逐鹿,为争夺荆州展开了持久的征战,古城内外驰骋过众多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三国演义》120回就有72回写到荆州,借荆州、讨荆州、袭荆州、失荆州……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中国古代战争活剧。镇守荆州达十年之久的三国名将关羽诚信忠义的品德,千百年来为世人所尊崇,由他而衍生的关公文化,在人们的精神思想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6]

江汉民俗文化中心

楚汉文物
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荆州成为一座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巨型民俗文化宝库,浪漫抒情的巫歌楚舞、享誉四方的世曲戏剧(楚剧、汉剧、三棒鼓、马山民歌、木偶皮影)、匠心独运的刺绣、竹简、青铜器、根雕、木艺,名扬天下的宫庭八宝美食、三国名菜,韵味无穷的民风习俗等,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江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6]

著名人物

张居正故居
钟灵毓秀荆州大地,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

“辞赋之祖”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和宋玉,“哲学之父”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和庄子(前369-前286)

“戏剧之祖”优孟

春秋霸王楚庄王(?—前591年)

唐代“一门三相”岑文本(岑参曾祖)(595~645年)、岑长倩(岑参伯祖)(?-691)、岑羲(岑参伯父)(?~713)都以文墨致位宰相。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明代“宰相之杰”张居正(1525年-1582年)

这些历史名人都是从荆州走向历史舞台而千古流芳的。[6]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总体介绍

荆州古城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庄王、孙叔敖、屈原都是从这里走上历史舞台。荆州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长达120回的《三国演义》有72回提到荆州。“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历史典故,脍炙人口。荆州古城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被誉为“独一无二的江南完壁”。区内的荆州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碑苑、盆景园、太晖观、开元观、玄妙观、铁女寺、关庙、熊家冢子墓等景点,令人留连忘返。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景观,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到此观光,众多商家到此投资兴业。

荆州古城

荆州古城
荆州古城墙四周,原有城门6座,即东门、小东门(亦称公安门)、北门、小北门、西门、南门。每座城门均设“双保险”,前后两道门,二门之间建有瓮城,以便“瓮中捉鳖”,致攻城之敌于死地。为缓解城内交通,建国以后,新开城门3座,即新东门、新南门、新北门。新开的城门均无瓮城。6座古城门上原都建有城楼,现只有东门和大北门两处有城楼。因此,游览领略古城墙风采,最好的去处就是东门和大北门。东门又称“寅宾门”。城楼为“宾阳楼”,始建于明代,现城楼为1988年重建。东门是迎接来使和宾客的城门。因此,门楼壮观,瓮城也最大。大北门又称拱极门,是通向中原和京城的古驿道出口,人们在这里送亲友远行,习惯折柳相赠,祝福平安,故大北门又称柳门。大北门城楼名“朝宗楼”,城楼脊枋下方书有重建此楼的时间:大清道光十八年岁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时丁巳时重建。大北门城楼是古城墙上唯一尚存的城楼古建筑。此楼古朴壮观,电影《小花》、《路漫漫》、《战国钟声》等均在此拍摄过外景。宾阳楼和朝宗楼内均设有楼梯,游客可登临其上居高临下,饱览古城的万千神韵。

荆州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等建筑外,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战防御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数暗设的四座藏兵洞,东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长10.5米,宽6.3米,深6米,分上下两层,可容100多人。每层又有小藏兵洞,每个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墙体向外呈长方形突出,对攻城 之敌,可从三面射孔暗箭齐发,使其猝不及防。

目前保存完好的护城墙,成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荆州护城河,又称水域,时古城的第一到防御线,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护城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驾舟从内河可直达武汉。[7]

荆州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成立的湖北省文史馆荆州工作组,1958年10月改称荆州地区博物馆,1969年10月交江陵县管理,称江陵县展览馆,1 9 7 1年10月又复归荆州行署文化局管理,仍称荆州地区博物馆,1994年12月,荆沙合并,更名为荆州博物馆。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城西门内侧,是一座融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收藏与保护、考古发掘与研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馆舍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由古建筑开元观、陈列大楼、珍宝馆、考古修复大楼、文物保管大楼、楚乐宫和办公楼等组成。开元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明清时重修,现存山门、雷祖殿、三清殿、祖师殿等建筑物,是一组基本完整的道教古建筑群;陈列大楼是一幢三层大屋顶琉璃瓦仿古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珍宝馆为前后三重庭院式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105人,设有办公室、考古研究所、文物勘探大队、陈列部、宣教部、文物保管部等业务机构。隶属于荆州市文化局。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地县级十佳优秀博物馆,1995年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2000年,国家旅游局授予4A级旅游景点。

荆州博物馆配合各种基本建设,先后发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近20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址。现有馆藏文物13万余件,主要是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其次为传世文物和部分革命文物,包括铜器、陶器、瓷器、漆木器、玉器、石器、丝织品、金银器、历代书画、简牍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2件套,有世界上最早的泥塑动物群;史前巧夺天工的各种玉器;成色如新的4代越王剑;迄今我国保存最好、品种最全、织绣工艺最精湛、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丝绸宝库"的马山战国丝织品;填补史书记载空白、被誉为地下书库的楚汉简牍;色泽绚丽、工艺精湛,占全国总数五分之三的楚秦汉漆木器以及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独具类型的西汉古尸等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8]

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

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吴国名将伍子胥、楚国名士申包胥、元末起义首领陈友谅、唐代著名诗人岑参、著名文学家“三袁”等等,都是从荆州这块土地上走上历史舞台。

荆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120回的《三国演义》,有72回写到荆州。

“市内三国胜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长达10.5公里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 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公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

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 简述荆州成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古城的原因?
    答:历史文化名城荆州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在大约五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五千年前,禹贡划野分州,荆州成为当时的九州之一;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郢(今荆州纪南)开始到公元963年荆南国灭亡,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西汉时,荆州城即为全国十大商业都会之一;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荆州作...
  • 荆州历史文化介绍
    答: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吴国名将伍子胥...
  • 荆州文化
    答:关公庙不仅是朝圣之地,更是荆州人民的精神象征,如绣有关羽像的手绢、背包等纪念品,都深受喜爱。2008年6月2日,奥运圣火传递途经荆州,从金凤广场出发,经过荆州古城、荆南路等著名地点,最终抵达沙隆达广场,展现了荆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文化魅力。其中,荆州花鼓戏作为当地的重要地方剧种,其独特的...
  • 荆州历史简介
    答:2、荆州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港口城市。3、荆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禹划九州,始有荆...
  • 谁能介绍一下湖北的社会人文地理?
    答: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存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荆州古城,该城保存完整,里面有玄妙观、关帝庙及铁女寺等,在荆州,有许多古迹都是跟三国志有关的;城北5公里处的纪南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保存得也较好。作为楚文化的发源中心之一,荆州古城的周围出土了大量珍贵...
  • 荆州为何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答: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荆州吟诗作赋。荆州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和长江港口城市。
  • 荆州什么时候被评为国家历史名城
    答:1982 年,荆州城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公布的24 座历史文化名城。
  • 你知道湖北的荆州城有多少的历史
    答: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 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影响楚地千年有余!荆州也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120回的《三国演义》,有72回写到荆州.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公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荆州...
  •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的历史沿革
    答:荆州城,位于荆州市城区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组成部分之一。其城名因地处荆山之南而得。荆州为天下九州之一。西汉时,改九州为十三刺史部(州),荆州居其中。魏晋以降,荆州均为州、府之名。其治所多不固定,直到明初,荆州才作为城名固定下来。荆州城又称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后置江陵县,作为县城...
  • 荆州古城游玩攻略荆州古城历史介绍
    答:荆州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三国文化之乡。2015年8月,荆州凭借“文化魅力和特殊魅力”荣膺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目的地城市”。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主要参观景区点有:东门景区、张居正故居、关帝庙、关公义园景点等。荆州古城历史传承荆州古城也被称为江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