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合镇的民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6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民族民间工艺,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贵州高原风情画,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旅游资源。
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所唱的歌既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低回婉转,优美抒情的“游方歌”,更有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侗族的侗歌大都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内容丰富,且因词选调,歌与词水乳交融,既有独唱,也有合唱。黔南、黔西南一带的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歌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等,而且注意押韵,唱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苗族、侗族所跳的芦笙舞动作潇洒风格纯朴、舞姿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总之,贵州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风格的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与民族习俗紧密相联,与各民族古老的历史,生产、生活环境相关,多为欢庆民族节日的活动内容,粗犷、淳朴,充满着酽酽的生活情趣,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贵州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工艺丰富多彩,主要的有饮誉海内外的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刺绣以及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首饰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扩展资料: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280.32万人,全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23.6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7.75%,比2016年末下降3.17%。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建成“组组通”公路2.5万公里。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88.17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164.59万人,其中企业职工337.82万人,增加27.9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48.55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45.47万人。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0.42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20.6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90.92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7.1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2.48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27.46万人,其中农民工92.88万人,增加5.51万人。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44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6732元,比2016年提高612元。年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0.93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3580元,比2016年提高396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州

唱曲有:陕西秦腔,京东大鼓,内蒙占草原的各种"长调"歌曲,晋、陕、内蒙古西部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调",宁、甘、青地区汉、回等族的"花儿",新疆各民族的"牧歌",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背二哥",大别山区的"慢赶牛",江、浙一带的"吴山歌",赣、闽、粤交汇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地带的"晨歌"(又名"神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及各少数民族山歌,各藏族聚居区的"藏族山歌"及广两的各少数民族山歌等。
工艺有:蜀绣(又名川绣),藏绣,川陕地区的剪纸,藏服,陇东、陕西、山西皮影,满族的香荷包、满族八角鼓,东北羽毛画、五谷画,辽宁指画等等。
还有傣族孔雀舞,土家族吊脚楼,蒙古摔跤,鄂伦春篝火节,云南苗族斗牛会,基诺族的成人礼等等。

“双石”地名的来历
“双石”是合成镇境内的一个地名,南距镇府6公里,现在是双石管理区所在地。由于是合成的中心地方,合成农场建场初期的1963年——1977年,场部就设在双石。双石有小学一间和茶厂、机修厂、粮食加工厂、木场、商店等,常住人口近千人。“双石”这一地名,据说是清朝顺治年间,有位外来的风水先生在此择地建庙,建成后,见庙的左侧有两块同样大小紧紧相连的大石,即把此庙取名为双石庙。后来这个地方一直都称为“双石”。
合成墟的来历
合成墟地处合成镇境内西北端凤凰山下,东南距镇府7公里,西连新兴县,北邻高明市,是三县交汇地的小圩集。圩集内一条街道由东向西延伸,有店铺30余间,常住人口200人,有商业、银行、医院、学校、逢农历二、五、八日为墟期,商贸兴旺。此墟建于1927年,当时是由鹤山、新兴、高明三县商人合股集资建成,因而得名“合成”。
双合百姓源流
合成这幅地,在元朝之前是一片苍凉、渺无人烟的荒原,时至明代初(永长年间)才开始有先民迁徙到云宿山北麓以西一带的山野开村定居。在明永乐及弘治、万历、崇祯年间,先后有南迁的先民落居在合成这块沃土蕃衍生息。当时是以自发性的一姓一族的迁徙,有麦、钟、梁、苏、吴、陆、叶共七姓,这是第一批入迁的先民。
清朝年间,原生活在梅州市梅县区、兴宁、五华和龙川、河源、惠阳、惠东以及粤北南雄、始兴的一部分客家人和当地人,南下现合成地区恳荒,当时有刘、陈、何、胡、黄、邓、温、钟、林、徐、石、周等29姓,这是第二批迁徙先民。他们大多数是在清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亦有少量是民国初年,迁来现合成在区分散开村定居。时至今日,合成(除归难侨村点之外)建村有42条,姓氏有36个。
合成民间节日习俗
双合(包括合成)民间节日,与其他地方是大体相同,而又独具特色。一年之中,共有十多个,从解放前一直被人们所沿用至今,每个节日都有其一定的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双合人过春节,年糕品种多式多样,主要有“粽籽”、“发糕”、“汤丸”,客家人还有一种“银他糍”(用粘米做成银他样,蒸熟后用水浸着,要食时捞起来切成片炒熟即可食用),象征有银有财,这是双合人春节节品的特色。
春分节(农历二月初二),此节本镇人习惯造艾糍作为节品。艾是草本植物,冬季生长在田间,开白花,有祛湿气之疗效,每年二、三月天气温气大,人容易生病,采摘晒干捣烂和米粉造成艾糍,以示消除百病。
清明节(农历清明这一天)。双合人大多数都有在清明扫墓拜山,历代相伟,这是悼念先辈的活动日,供品以烧猪或熟鸡、熟鸭蛋、猪肉、糯米饭、发糍等为主。
牛王节(农历四月初八)。过去双合人鑫以耕作为活,耕牛是农家人的命根。为了表达对耕牛的爱护,而形成此节日习俗。牛王节时,人们采撷一种叫鸡屎藤的植物,用其鲜叶与粉做糍(鸡屎藤糍)作节品。又因鸡屎藤具有很浓的香味和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所以有人将鸡屎藤粉晒干封存好,不时用黄糖煮成糕给小孩吃。糊糕清甜香滑,既好食又可预防夏委生疮,一举两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双合人过端午节,本地人与客家人有所不同,本地有部分习惯五月初一,而客家人是习惯于五月初五。然而本地人也好,客家人也好,过端午节都习惯包粽籽作节品,历代如此。粽籽有两种,一种是四角粽,一种是碱水粽,碱水粽则需点上白糖或黄糖浆食。
上田节(农历七月的一天)。又称烧衣节,所谓“烧衣”是指向已故的亲人烧衣舍饭,祈求保佑降福。所谓“上田”,就是人们经过夏收夏种一个鑫月艰苦的生活,洗脚上田了,应庆贺一下,故称为“上田节”。双合人做上田节,大多数是制作濑粉过节。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这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双合人过中秋节,从八月十四就开始做濑粉,将濑粉放入煲熟的牛肉莲藕汤肉中煮滚即食,美味可口。八月十五才进行赏月,品尝月饼和各样节品。节品中,本地夫、客家人都习惯做的一种叫“芋籽糕”的,用芋切丝,炒熟与粘米粉一起蒸熟,吃起来香滑可口,这种节品,意思是家人团聚,好象一棵芋一样,聚在一团。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九重阳,天高云淡,合成人喜欢在这天进行登高活动。双合镇北有崖鹰岭,西式有凤凰山,南有大金顶,东有云宿山,都是重阳登高远眺的好去处。
冬至节(农历十一月冬至日),到了冬至,已是“秋收冬藏”的休闲时节,合成人家家做汤丸。晚餐有鹅有鸭,佳肴丰盛。本地人还有“冬大于年”之说。
团圆节(农历十一月最末一天,又称年三十晚),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时节。年晚节,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吃团饭,畅谈一年来的业绩,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当然,双合还有其他节日,但主要的是如上所述。随着人们的思想进步,科学文化的发展,每个民间节日习俗也会逐渐“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 双合镇的民俗
    答:双石有小学一间和茶厂、机修厂、粮食加工厂、木场、商店等,常住人口近千人。“双石”这一地名,据说是清朝顺治年间,有位外来的风水先生在此择地建庙,建成后,见庙的左侧有两块同样大小紧紧相连的大石,即把此庙取名为双石庙。后来这个地方一直都称为“双石”。合成墟的来历合成墟地处合成镇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