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计算方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5
菌落总数的计算?

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在进行菌落计数时,有一些样品的残渣会在视觉上与菌落混淆,因此,在进行计数时应该仔细分辨。菌落的形状相对规则,比较有光泽度,更饱满,而样品的残渣比较不规则,没有菌落的饱满度和光泽度。
另外,还可向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TTC,可以使菌落成红色,便于观测和计数,但TTC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抑制菌落的生长。
从温箱内取出平皿进行菌落计数时,应先分别观察同一稀释度的两个平皿和不同稀释度的几个平皿内平板上菌落生长情况。平行试验的2个平板与菌落数应该接近,不同稀释度的几个平板上菌落数则应与检样稀释倍数成反比,即检样稀释倍数越大,菌落数越低,稀释倍数越小,菌落数越高。
菌落计数所得结果,可分别按以下几种不同情况作报告。 若1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则将该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如何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扩展资料:计数和报告
1.操作方法:培养到时间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处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数,进行报告。
2.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
3.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时,按国家标准方法要求应以二者比值决定,比值小于或等于2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其较小数字(有的规定不考虑其比值大小,均以平均数报告)。
4.若所有稀释度均不在计数区间。如均大于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但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有的规定对上述几种情况计算出的菌落数按估算值报告。
5.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多。
如出现逆反现象,则应视为检验中的差错(有的食品有时可能出现逆反现象,如酸性饮料等),不应作为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
6.当平板上有链状菌落生长时,如呈链状生长的菌落之间无任何明显界限,则应作为一个菌落计,如存在有几条不同来源的链,则每条链均应按一个菌落计算。
不要把链上生长的每一个菌落分开计数。如有片状菌落生长,该平板一般不宜采用,如片状菌落不到平板一半,而另一半又分布均匀,则可以半个平板的菌落数乘2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数。
7.当计数平板内的菌落数过多(即所有稀释度均大于300时),但分布很均匀,可取平板的一半或1/4计数。再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该平板的菌落数。
8.菌落数的报告,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菌落数在1~100时,按实有数字报告,如大于100时,则报告前面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数按四舍五入计算。
固体检样以克(g)为单位报告,液体检样以毫升(ml)为单位报告,表面涂擦则以平方厘米(cm)报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菌落总数

上食品伙伴网查吧,一般不同产品检测有一定的差异但大体方法都是一样的!
.1 食品检样
3.2 培养基
平板计数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
3.3 其它
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不锈钢勺。
4 流程


5 步骤
5.1 取样、稀释和培养
5.1.1 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5.1.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5.1.3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0ml吸管。
5.1.4 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5.1.5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5.1.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5.2 菌落计数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皿平均菌落数。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要超过24h。
5.3 菌落计数报告方法
5.3.1 平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每一个稀释度应采用两个平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则可以计算半个平皿后乘以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表1 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数报告方式
2、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1)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算,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1)
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如实例2)。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总数(如实例3)。若等于2亦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数(见实例4)。
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5)。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以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6)。
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7)。
6)若所有稀释度的均无菌落生长,则以<1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7)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
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总数报告方式
实例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两个稀释度 菌落总数 报告方式
10-1 10-2 10-3 菌落数之比 (CFU/mL) (CFU/mL)
1 1365 164 20 — 16400 16000或1.6×104
2 2760 295 46 1.6 37750 38000或3.8×104
3 2890 271 60 2.2 27100 27000或2.7×104
4 150 30 8 2 1500 1500或1.5×104
5 多不可计 1650 513 — 513000 510000或5.1×104
6 27 11 5 — 270 270或2.7×104
7 多不可计 305 12 — 30500 31000或3.1×104
8 0 0 0 — < 1×10 < 1×10

7.1
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
7.1.1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
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 g(mL)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7.1.2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1)计算:
(1)

式中:
N——样品中菌落数;
∑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
n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n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 300 CF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
7.1.3
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小于 30 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
7.1.4
算。
7.1.5
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 1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 30 CFU~300 CFU 之间,
其中一部分小于 30 CFU 或大于 300
7.1.6
CFU 时,则以最接近 30 CFU 或 300 CFU 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这里有个例子参考一下以上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中的计算方法。

  • 菌落总数如果是零的话,怎么计数
    答:不知题主的实验对象是什么,若为食品,根据现行国标《GB 478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7.1.5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 1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即在报告中写成“<1×最低稀释倍数 cfu/g或cfu/mL”。建议根据你的实现对象找到...
  • 微生物需氧菌总数结果怎么写
    答:菌落总数 - 概念 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微生物集合而成。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
  • 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和致病菌的检测方法
    答:在37℃的温箱里培养24小时,取出来计算它的菌落单位总数就行.大肠杆菌用发酵法,单位是MPN/100ml(每100毫升或毫克的样品里面最大可能菌落形成单位)方法是15管法(适合食品)或9管法(适合非食品如游泳池水),用乳糖胆盐发酵管 致病菌用培养法,只要符合相应的化学,生物试验就可以判断为某致病均阳性 ...
  • 我是新手,想问一下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具体操作步骤
    答:7.2 菌落计数方法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7.3 菌落计数的报告 7.3.1 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
  • 最常用的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是
    答:由于被测菌落分布在琼脂深层和表层,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微生物总数。2. 膜过滤法(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膜过滤法主要用于水质和液体样品的微生物总数测定。在这个方法中,样品通过微孔膜过滤装置,微生物被截留在膜表面形成菌落,然后将膜放置在培养基上培养。培养结束后,直接在膜上...
  • 一篇总结很全的微生物菌落总数相关知识!
    答:微生物菌落总数,作为食品安全的核心指标,对食品质量监控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衡量食品细菌污染程度的标尺,还是观察细菌特性及在食品中动态繁殖情况的窗口,为食品卫生学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深入理解菌落总数 1. 菌落总数并非简单等于细菌总数。在需氧条件下,国家标准方法规定,36±1℃培养48±2小时,平...
  • 细菌菌落总数是什么?
    答:指单位体积中的细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的群落总数。也指1 mL水样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中,于37 ℃培养24 h后所生长的腐生性细菌菌落总数。在活菌培养计数中,由一个或多个生物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菌落称为菌落形成单位,表示活菌的数量。菌落形成单位的计数方法不同于一般的计数方法...
  • 如何测量微生物的菌数?
    答: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进行菌落总数检测的除了我们关心的各种食物外,还有水、化妆品、空气等。每种都有对应的检测标准和方法。此外,还有关于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里也有一些物品是需要进行菌落计数的,比如旅馆里的浴缸,毛巾,拖鞋,卧具,茶具,理发店的理发用具等等,对于这些物品的菌落计数,我们一般会采用用...
  • 什么是菌落总数
    答:三、菌落计数的具体方法 菌落计数的实验过程通常涉及样本的采集、稀释、培养、观察和计数等步骤。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通过培养样本中的微生物,观察其生长形成的菌落,进而对菌落进行计数。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微生物生长条件不同,因此菌落计数的实验条件也会有所不同。四、应用与限制 菌落总数的测定在...
  • 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
    答: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一定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是否需要氧气等。在GB4789.2-2010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在平板计数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中温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菌落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