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三国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郭嘉的原文:
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
1.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2. 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

3. 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

4. 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

5. 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

6. 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
7 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8. 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
9. 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
10.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
翻译:
现在,袁绍有十种致败的因素,主公有十种胜利的因素;袁绍兵力虽然强大,是不值得惧怕的;
1. 袁绍礼仪繁多,主公只取自然的礼节,这是“道”的胜利;
2. 袁绍违背朝廷,主公代表朝廷(国家)的利益,这是“义”的胜利;
3. 自从桓帝、灵帝以来,朝政朝纲废弛,袁绍采用更加松弛的办法来挽救,主公却下大气力来整顿朝政,这是“治”的胜利;
4. 袁绍表面上宽容,实际上防范甚严,所重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主公外面简朴,内心明察秋毫,用人唯才是举,这是“度”的胜利;
5. 袁绍爱谋划,却不能决断,主公只要得着好的计策就施行,这是“谋”的胜利;
6. 袁绍只图虚名,主公却用至诚之心待人,这是“德”的胜利;
7. 袁绍只懂得关心身边的人,对身边以外的人就想不到了,主公的恩惠是非常周到的,这是“仁”的胜利;
8. 袁绍容易听信谗言,主公却不会被谗言所迷惑,这是“明”的胜利;
9. 袁绍不懂是非,主公依法办事,这是“文”的胜利;
10. 袁绍喜欢虚张声势,不懂兵法,主公以少胜多,用兵如神,这是“武”的胜利。
主公现在有十胜,用来打败袁绍,应当是不难的。

荀彧提出四胜四败论,而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论。但是两者虽然中心思想相同,但推论不太相同。
郭嘉的“十胜十败”之说出自傅玄的《傅子》,傅玄出生于公元217年,卒于公元279(一说278年),故此虽然不能考证《傅子》的具体成书时间,却可以肯定这一日期是在公元279年之前。
荀彧的“四胜四败论”出自陈寿三国志《荀彧传》,是陈寿在公元280年晋统三分之后才开始编纂,由此可知《三国志》的成书时间要晚于《傅子》。
因而也就可以排除傅玄简选《三国志》中“四胜四败”的内容加以补充并将之安置在郭嘉头上的可能性。反过来说,《三国志》中的“四胜四败”有没有可能是陈寿将《傅子》原文删减后张冠李戴给了荀彧?答案同样是不可能。一是未有陈寿作《三国志》时曾参照《傅子》或以《傅子》为基础素材的纪录;二则对照《三国志》与裴松之所注引《傅子》的内容多相抵触;三者以陈寿修史的严谨态度断不至于疏忽到误将郭嘉抄作荀彧的地步。

1、“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2、“义胜”:袁绍违背朝廷,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3、“治胜”: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4、“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5、“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6、“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7、“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8、“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9、“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10、“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对战胜袁绍信心不足,为了鼓舞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分析曹袁之间的优劣,振奋了士气。

扩展资料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据载,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在严于治军的操营帐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曹操手下有一位纪检官员,叫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上不够检点奏了他一本。但是,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不仅如此,曹操还暗地里为郭嘉一仍其旧的生活作风喝彩。

在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从无失算。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郭嘉之才,无可争议,毛主席就曾经说过:“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毛主席如此推崇郭嘉,以及他在军事上的见地不是没有原因的。曹操势力鼎盛时期,都是在郭嘉的辅佐下完成的,而等到郭嘉去世之后,开始步入衰落。

郭嘉少年英才,有些神异。早在东汉末年就预感到天下必将大乱,于是就此隐居,秘密结交英杰。21岁的时候出山,加入到袁绍阵营。在袁绍处待着的时候,郭嘉觉得袁绍虽然能礼贤下士,听取谋士建议,但是却缺少决断,不是明主,于是又离去。后来曹操失去奇才,郭嘉被荀彧推荐给曹操,曹操觉得郭嘉是人才,郭嘉觉得曹操是明主,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想要讨伐袁绍,但是又担心自己不能战胜。这个时候,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说,具体透彻的分析曹有十胜,袁有十败,振奋了人心。郭嘉借此跻身入曹操阵营的权利中心,此后越发闪耀。

建安三年,刘备被吕布所破,然后来投靠曹操。当时有谋士建议曹操将他杀了,郭嘉反对。他认为曹操如今英雄之名已传出,若是将他杀了,会寒了天下人的心,影响到曹操吸纳人才。但是他又看出刘备不甘人下,建议曹操将他软禁。曹操接受了郭嘉前面的建议,却并不认可后面的建议。他为了收服刘备,对刘备极好,最终放虎归山。

官渡之战时,曹操正和袁绍对山,那边孙策带兵准备抄了曹操的老家许都。消息传来,曹操阵营一时人心恍惚,甚至还有许多人秘密投到孙策名下。当时曹操也有些慌了,郭嘉却肯定的说:“别看孙策拥有百万之众,但是他这个人轻率而不善于防备,日后必定死于刺客之手。”还真被郭嘉给算中了,孙策到了江边,还没有渡江,就被仇敌许贡的门客所杀。

建安十二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曹操想要率军远征,又害怕养精蓄锐多年的刘备给他添麻烦。郭嘉知道曹操顾虑,肯定的说:“主公你只管去干,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制造麻烦,因为会有人阻止他,此人就是刘表。”

此战曹操大胜,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郭嘉在军事上的能力的确远超众人,不过可惜的是,后来在行军途中因为水土不服加之操劳过度病逝,年仅三十八岁。郭嘉的英年早逝,无疑是曹操阵营的大损失。曹操在郭嘉去世之后,曾三哭郭嘉,表示对失去如此大才的伤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胜十败



十胜十败论,即为曹操的谋士郭嘉为鼓励曹操的一篇激励文。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对战胜袁绍信心不足,为了鼓舞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分析曹袁之间的优劣,振奋了士气。

原文如下: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译文:

刘邦,项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您知道的。汉高祖只有智力胜过项羽,但是项羽虽然武力强大,最终还是被刘邦逼的在乌江自刎。现在袁绍有十败于您,您比他有十胜,袁绍虽然强,却不能把您怎么样。

袁绍礼仪太多,您自然得体,这是道胜于他;袁绍以反叛力量统天下,而您则复兴汉室用来统帅天下,这是义胜于他;东汉灭亡在于对待豪强过于宽纵,袁绍以宽济宽,不能整饬危局,而您拨乱反正,以严治政,全军上下都依法行事,这是治胜于他。

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则多疑,用人却怀疑他,所任用的只有亲戚朋友,而您用人时表面上简单容易却内心明白清楚,用人从不怀疑,只要有才就胜于他,不在乎离您远或近,这是度量上胜过他。

(别人提意见时)袁绍有很多谋略,却很少下决定,失败在下事很慢,而您有计谋就实行,应变能力无限,这是谋略胜过他;袁绍谈论、让物用来提高名誉,会吹捧装裱自己的人大多投靠他,而您用诚心对待别人,不为虚荣,忠诚、正直、有远见的人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道德上胜过他。

袁绍见到人饥饿寒冷,忧虑地讲着他们,在脸上就可以看的出来,他所看不到的,却忧虑不到,目前的小事对您来讲,有时会有疏忽,到了大事时,与四海的情况相连接,给他们恩赐,都超过袁绍的声望,即使看不到,但忧虑都是完整的,这是仁胜于他。

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迷惑造乱,而您用道德统治下士,邪恶的事不能行使,这是您明智胜过他;袁绍无法分辨正确和错误,而您认为正确就用“礼”来推行它,错误就用法律来纠正它,这是文胜于他。

袁绍善于虚张声势,不知道用兵的重要之处,而您用少克制多,用兵像神一样,士兵都依靠您,敌人害怕您,这是武胜于他,曹公有了这十胜,所以击败袁绍没有什么可难的。

总结: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

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任何推测都意义不大。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

扩展资料:

作为新中国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的毛泽东,对中国的历史典籍,常常是手不释卷,几能成诵。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常使他产生联想,引发深入思考。《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是毛泽东爱读的一篇史学著作,郭嘉就是他喜欢的三国人物之一。

1959年,他多次推荐党的高级干部读《郭嘉传》,希望人们学习他的多谋善断,学习曹操的善于用人,进而引出谈“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工作方法的一番话来。郭嘉,三国时期曹操颇为赏识和重用的一位英才。《三国志》记载,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

经荀彧推荐,曹操召见了郭嘉,论天下事,认为“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而郭嘉在袁绍麾下碰壁后见到曹操,也高兴地认曹“真吾主也”。君臣相悦,曹操委郭嘉以官衔“司空军祭酒”。

郭嘉果然没有辜负曹操的厚望。《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他“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以后历次作战,每临大事,郭嘉御前献计,神机妙算,稳操胜券,令曹操喜不自胜。不幸的是,郭嘉在38岁那年因病早逝。

曹操闻听大哭,并表曰:“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及至赤壁战败,曹操又大哭着对属下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中国古代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是“智信仁勇”。在中国文化的词典中,“智”既是智慧,更是德行,有智者方可谋大事,成大业。郭嘉“谋功为高”,是他受重用的最大资本。作为曹操的谋士,郭嘉堪当此任,而且相当成功。足智多谋,正是郭嘉成为一位流传千古的历史人物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之所以如此评说曹操和郭嘉,除了读书偶得缘由之外,更重要的是渴望党的高级干部中涌现一批像郭嘉这样的谋士。特别是在“大跃进”之后,他对国家建设人才的期望越来越高;一些实际工作中的失误,使得他更加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这就是1959年3月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大谈郭嘉的历史缘起———喜欢郭嘉的才干和谋略,慨叹郭嘉的英年早逝,欣赏他评袁绍“多端寡要,见事迟,得计迟”。这番讲话,无疑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上世纪50年代末,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来说,实在是个多事之秋,作为统帅的毛泽东特别思念党内“经济专家”陈云。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7月11日晚,毛泽东找周小舟、李锐、周惠谈话,特意引用了《郭嘉传》中“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的话。

这里的“良将”,指的就是陈云。不久,他又在一次谈话中说,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

毛泽东推荐高级干部读《郭嘉传》,是借郭嘉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多端寡要、多谋寡断。谋要多,但是不要寡断,要能够当机立断;端可以多,但是要抓住要点。所谓“多谋善断”,重点在“谋”,关键在“断”。而这也正是毛泽东毕生的大智慧所在。



三国时期的颍川,是豫州大郡,由于地处“四战之地”,因此“天下有变”时“常为兵冲”。正因为如此,颍川人杰地灵,诞生了许多杰出人物,如荀彧、荀攸、陈群、钟繇、戏志才、枣祗、杜袭、郭图、司马德操等人,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他的优点与缺点一样突出,为当世一些名士所不喜,但为权贵所赏识,那就是郭嘉。

郭嘉是一位积极入世者,这种入世与晏婴、诸葛亮不同,他的入世带有浓烈的、强烈自我的功利目的。
晏婴以“节俭力行重於齐”,哪怕做到了姜齐相国,也是“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司马迁极为推崇晏子,甚至说愿意为他执鞭牵马。
诸葛亮也是以清廉俭朴著称于世,为蜀汉丞相,死后的墓穴仅容一棺而已,没有任何陪葬器物。
郭嘉则不然,其处事置业,与上二人大相径庭。他“不治行检”,就是说郭嘉的行为不检点,这是陈群在曹操面前检举的,史载为“廷诉”。既然是廷诉,当然是指为官的操守问题,可能是郭嘉侵占民宅或者欺男霸女等等,总之,有些事情做得不好,假如只是吃喝嫖赌的个人行为,那犯不着被陈群廷诉。那时陈群为酂令(酂,豫州沛国下辖县。也可能为萧、长平令),正在管理当地百姓,他来控告郭嘉,肯定是郭嘉影响(祸害)了一方百姓的生活。(按魏书曰:自刘备叛后,东南多变。太祖以陈群为酂令,诸县皆用名士以镇抚之,其后吏民稍定。)但郭嘉依然我行我素,曹操反倒很喜欢。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看看郭奕,也可以看出郭嘉的为人。
王昶在《戒子书》中把郭奕拉出来做了个反面教材,要其子不要效法他,他说“颍川郭伯益(郭奕字伯益),好尚通达,敏而有知。其为人弘旷不足,轻贵有馀;得其人重之如山,不得其人忽之如草。吾以所知亲之昵之,不原儿子为之。北海徐伟长,不治名高,不求苟得,澹然自守,惟道是务。其有所是非,则讬古人以见其意,当时无所褒贬。吾敬之重之,原儿子师之。”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诸位细细体味就知道郭奕作为了,也可以推知郭嘉一二。

在出仕之前,郭嘉“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他为什么要“匿名迹”?史书为什么用“密交”这个词?无外乎三点,要么是郭嘉出身有隐情,要么是结交目的不可告人,要么就是结交手段不正大光明。所以“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
在三国时期,这种行事风格很奇怪,那时很多名士良才都 “少有美名”、“少有重名”、“少有名声”,于是闻达乡里,惟恐世人不知,错过了被举孝廉、茂才的机会。可郭嘉正是反其道而行之,20岁开始隐姓埋名,秘密结交英才。而《郭嘉传》中,也确实没有他祖上如何如何的记载,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郭嘉出身并不高贵,至少不是名门世家。按郭嘉出身颍川阳翟看,在汉章帝时出了个廷尉郭躬,断案“法平”,其族后人也是“至公者一人,廷尉七人,侯者三人,刺史、二千石、侍中、中郎将者二十余人,侍御史、正、监、平者甚众”(《后汉书�6�1郭陈列传》)。假如郭嘉是这一枝蔓,当然可为豪族,不可能不记,可史书不传,说明郭嘉不是这族人。也许是出身并不高贵,要在上流社会中混下去,因此郭嘉干脆就隐瞒了出身。
那么他和哪些“英隽”“密交结”呢?MQ按正史中相关事件和言谈推断,这些“英隽”里面应该包括荀彧、辛评、郭图等人,且他们都是同乡,都在袁绍那里效过命,其中荀彧还是郭嘉成为曹操谋士的推荐人,而郭嘉与辛评、郭图更是无话不谈。
为什么说郭嘉是和这些人,尤其是和辛评、郭图“密交结”呢?因为郭嘉可能参与了袁绍集团的党派之争,我们从《三国志�6�1魏书六》中发现了蛛丝马迹。
史载:“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配、纪与尚比,评、图与谭比。”在袁绍集团里面有两大势力争权,一个是少公子尚党,一个是大公子谭党,辛评、郭图是大公子谭党,郭嘉因与老乡辛评、郭图交往甚厚,因此也就在这党争中发挥智谋作用,史书中所说“密交结”大约就与这有些关系。为什么说郭嘉和辛评、郭图关系很好呢?证据来自《郭嘉传》中郭嘉脱离袁氏集团前的记载。“(郭嘉)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在这里,郭嘉明言袁绍1.不会用人;2.办事头绪很多,要点很少3.好谋无断。最终结论:难成大事!这些话说得不但重,而且非常难听,按袁绍外宽内忌的性格,杀他十遍都不止!可郭嘉却敢在这二人面前明说,如果不是好朋友,能这么讲吗?

郭嘉主动投靠袁绍,但经过观察,觉得跟下去没有前途,于是脱离袁绍,后来司徒府征辟了他,那年他二十七岁,这事发生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那时的司徒是赵温(按《后汉书�6�1孝献帝九》)或淳于嘉(按《资治通鉴�6�1汉纪五十四》)
也就在这一年,曹操迎天子入许,郭嘉就到了曹操身边。刚巧,曹操身边的谋士戏志才死了,曹操需要人才,求教荀彧,荀彧了解郭嘉的才干,就推荐了他,自此郭嘉就进入曹操的决策核心,担任军祭酒,参与了大大小小的军事活动。

陈寿把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的谋略与荀攸并论,但现在有一些朋友把郭嘉拔出来捧为三国第一谋士。是这样吗?
郭嘉主要事件是:
一、袁绍曹操十胜十败说
二、收纳刘备
三、孙策亡命说
四、随曹操东征西讨。

一、曹操袁绍十胜十败说
袁曹决战前,曹氏集团内部思想很不统一,大约可分为两派,即乐观派与悲观派。乐观派的代表是荀彧,贾诩,悲观派的代表人物是孔融。因郭嘉在离开袁绍时明言袁绍难成大事,当然属于乐观派,荀彧与郭嘉都对即将到来的河北决战提出过分析意见,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荀彧与郭嘉的不同。
首先,从时间上讲,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略早于荀彧,大抵在郭嘉进入曹操决策集团时,也就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九月前后。郭嘉正是凭此论述博得了曹操的赏识。而荀彧的四胜四败说是在曹操宛城之败时,即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二者时间上相差不远。
再从内容上说,郭嘉的十胜十败归纳起来就是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荀彧的四胜四败说也谈到了度胜、谋胜、武胜、德胜。二者惊人的雷同。四胜四败言简意赅,就事论事,而郭嘉那份专美曹操的成分相对较多,更象在四胜四败论的基础上扩展开来论述的。例如郭嘉所说“明胜”,荀彧没有提,“明胜”说“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但是荀彧在答孔融时提过,且更具体他指出田丰、许攸、颜良、文丑等袁氏栋梁的缺陷。又如郭嘉“义胜”说“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荀彧没提,但他说曹操“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这不就是“义胜”吗?荀彧的四胜四败是陈寿正传,郭嘉的来自裴松之引的《傅子》,陈寿为什么没有收录?是没看到与《傅子》记载相关的资料还是看到后觉得二者根本就是雷同一致,所以不录?我们无从知晓。
从抛出理论的事件进程上看,荀彧的历史更加丰满,他抛出四胜论时有前因后果。先是袁绍下书轻慢,曹操很愤怒,而锺繇等以为曹操是因为失利於张绣的缘故,因而让荀彧进去问,然后才引出此番论点。郭嘉那份是《傅子》引言,交代相对含糊。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官渡之战的表现是否能支撑各自所言。整个官渡之战,曹操主要依靠了三个人,一个荀彧、一个荀攸、一个许攸。
许攸就不谈了,只说说二荀与郭嘉。
战略问题上,曹操依靠的是荀彧。战前,荀彧为曹操规划了战略部署,提出先击败吕布,平定东线;调派锺繇镇守长安,持节稳定西线,腾出手来与袁绍决战;战中,曹军军粮即将用尽,曹操想退兵,一些人甚至要投降袁绍,又是荀彧制止退缩的想法,鼓励寻机决胜;战后,曹操要回师对付刘表,又是荀彧提出不给袁绍以喘息之机,一举平定河北。
战术问题上,曹操依靠的是荀攸。白马之战,“(荀)攸画策斩颜良”,延津之战杀文丑,惟独荀攸能懂曹操之计;战中,又是荀攸献策一烧韩猛,二烧淳于琼。
至于郭嘉呢?他也“从破袁绍”的,可在官渡之战中,郭嘉鲜有表现,更有意思的是《三国志�6�1魏书十》记载:许攸提供情报,要曹操去乌巢烧粮,“众皆疑。唯(荀)攸与贾诩劝太祖”。在这里,郭嘉也疑惑不决了。
综上所述。《傅子》载郭嘉的十胜十败的主干部分与荀彧所见基本雷同,如果有一说有假的话,那么《傅子》所言乃是加工附会,如果二者都是真的话,那么荀彧所说更加合理真实,有实践意义,陈寿只录其一是正确的!
另按,贾诩也有明胜,勇胜,用人胜,决机胜四胜论,是在官渡之战最危急的时候。

二、收纳刘备
我个人一直认为,当初曹操收留刘备是养虎遗患。这是马后炮,我想曹操在赤壁汉中之败后也一定深恨当初不杀此人,如今逼迫他至如此。
对于收留刘备这一对曹魏未来产生深远负面影响的决定,陈寿正书仅言程昱要曹操趁早处理掉刘备,曹操不同意,决定收留。但《魏书》与《傅子》出来搅局了,《魏书》说是郭嘉鼓动曹操同意的;《傅子》说是郭嘉反对,曹操不采纳,收留了刘备。我个人认为,应该采纳《傅子》说,即郭嘉在是否收留刘备的问题上是持反对意见。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收留刘备对曹操而言就是失误,放跑刘备是更大的失误,而《魏书》颇多修美曹操的地方,因此可能拉出郭嘉为曹操“挡箭”。陈寿明言是曹操自己决定的,在《武帝纪》与《程昱传》中都是如此,当采用此说。至于《傅子》,可为参考。

三、孙策亡命说
孙策趁袁曹对峙时要偷袭许都,曹氏内部恐惧,这时郭嘉语出惊人,说匹夫就解决了孙策,这一点充分说明了郭嘉判断力非凡。郭嘉认为孙策行为轻佻,“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犯了众怒,最终会命丧小人物之手。后来果然如此。
这里就要说说江东年轻统帅孙策为什么会死在小人物手上,这能说明郭嘉的准确推断有现实基础,而不是能掐会算,由此而神化他,这一点裴松之也谈到过。
孙策用6年时间初定江东,对旧有势力冲击很大,且其杀戮过重,当时江东士人很多都不服。我举这么个例子:吴郡高岱为人仗义疏财,被称为“世之英伟”。因他熟读《左传》,孙策请他论《左传》,高岱出发前,有人告诉他孙策为人“恶胜己者”,劝他论道时藏拙。到谈论时,孙策提问,高岱推说不知道,一来二去,孙策竟然火了,认为是高岱瞧不起他,不顾挤满数里的求情者把他杀了。史载“孙策东渡江,(士人)皆走交州以避其难”(《蜀书八》)
正是因为孙策轻佻好杀,且杀了许多有名望的人,所以郭嘉能准确判断出孙策虽猛,却不足以危害曹操的后方,恰巧这时孙策果然死于许贡的门客之手,时间上倒是纯属巧合。

四、曹操东征西讨
自从担任曹操军祭酒后,郭嘉就一直伴随着曹操东征西讨,曹操表中说“(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因此郭嘉的活动与曹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掀起了他人生的华彩乐章。我们来逐个分析相关战例。
郭嘉第一战役来自破吕布。《郭嘉传》曰: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这三战是指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冬十月的彭城之战、下邳外围二次大战。吕布三战败北后固守孤城,曹军也一时难破,由于士兵疲劳,想打退堂鼓,是荀攸与郭嘉鼓励曹操继续围逼并献策放水灌城而最终灭掉吕布,我们看到此战中,荀攸与郭嘉并列大功。
第二战役来自消灭袁氏残余的战争。由于郭嘉曾经历过袁氏内部党争,所以他能准确判断出袁氏兄弟两集团在外敌面前“急则盟缓则攻”的情况,建议曹操暂缓攻击,让其内乱,然后坐收渔利,这一招十分高明,让曹操能相对轻松的解决了河北余害。这是郭嘉棋高一招的地方。曹军追杀袁尚时,人们都担心刘表刘备偷袭后方,又是郭嘉准确分析刘表的性格与刘备的微妙关系,坚定了曹操“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决心。
按《傅子》所言,郭嘉在曹操平定青、冀、幽、并后还推荐了一些人才给曹操。

郭嘉死于建安12年(公元207年),他一生比较短暂,留给他表演的时间不多,但就是在这短暂的时间内,郭嘉嬴得曹操无限宠信并获得巨大成功。郭嘉生前身后食邑千户,这是在曹操刚取得河北最终胜利的时候,当时曹操惨淡经营,“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就是郭嘉死的那一年,曹操大封群臣,文官中荀攸功劳排第二,也不过七百户,而郭嘉已追得千户。那时曹氏除刚自杀的张绣外“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三国志�6�1魏书八》)郭嘉病重期间,曹操不断派人探病,往往是回报的人还没回,新派出的已在路上。郭嘉之死对曹操打击很大,乃至赤壁之败后,曹操都叹郭嘉不在,这是为什么?
郭嘉赢得曹操的宠信,有三点原因。
1.有真才实学
这是最根本的一条,郭嘉的智术确实非凡,虽比不过荀彧但与曹操军师荀攸相仿佛。前面已经谈了很多,弗赘。
2.能迎合曹操的心思,说曹操爱听的话。
初见曹操,谈论天下大事后,曹操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出来后,高兴的说“真吾主也”,可见曹操对郭嘉的第一印象非常好,面试很成功。郭嘉说了什么让曹操对一个27岁的年轻人评价如此之高?按《傅子》说就是十胜十败论。在此论中,郭嘉将袁绍贬得几无是处,把曹操捧得很高,同样的道理,荀彧也说过,历史记载很有意思,荀彧说完这话,曹操是“悦”。郭嘉说完这话,曹操是笑着说:“我有什么德行可以承担你这样的评论啊!”注意,这非常有趣,在这里,曹操听完自己的十大优势后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谦虚起来,而这谦虚是笑着说的,足见当时心情之好,气氛之轻松,也足见郭嘉的话说得巧妙动听!
3.郭嘉年轻
曹操是把郭嘉作为托付后事的对象,郭嘉小曹操15岁,在谋士团中很年轻,38岁而亡的郭嘉让53岁曹操格外痛心。郭嘉也因此而享尽哀荣。

接下来,我再横向评论郭嘉,他,在曹营当中到底是什么地位。
个别朋友把郭嘉捧为曹操帐下第一谋士,甚至说是三国第一谋士,显然是不全面的,或者说是感情压倒理智的评论。曹操帐下第一谋士应是荀攸或者是贾诩。时人都是把程昱与郭嘉并称,而程昱在前,至于荀彧,更是天上的皓月,其格局不是什么谋士所能比拟的。所以郭嘉的地位应在上述人等之后。
或许有朋友会说,曹操曾说过许多赞美郭嘉的话,且曹操识人用人冠殊三国,那他评论郭嘉的话,听来就是第一谋臣。比如:“唯(郭)奉孝为能知孤意。”“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曹操)策未决,(郭)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动无遗策”、“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追思(郭)嘉勋,实不可忘”。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话都是在郭嘉死后的评论,基本都来自表(骈文)或是和二荀谈论的伤感追忆,其实这些言论类似今天的悼词,所谓死者为大,好话说尽也无不可,当然,也含有曹操惋惜痛心之真情,这不可抹杀。对郭嘉生前真正有分量的评论是“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郭嘉)也”,我想,这也不能作为郭嘉所谓“第一”的支撑点,就算把对郭嘉死后的盛评都算上,也是无法与二荀令相提并论。因为曹操从不吝惜对他所看重的人的赞扬,这其实也是帝王“御人之术”的一部分。我们看看曹操对二荀的评论吧,有些话比论郭嘉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荀彧:“吾之子房(西汉张良,如果他说自己是中国历史上谋士地位第二,不知谁敢自称第一)也”,“发言授策,无施不效,(荀)彧之功业,臣(曹操)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天下之定,(荀)彧之功也”、“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谋殊功异,臣(曹操)所不及也”,“忠正密谋,抚宁内外,(荀)文若是也。(荀)公达其次也”
对荀攸:“荀令君(荀彧)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荀攸)之去恶,不去不止”“二荀令(彧、攸)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荀)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 “荀公达,人之师表也”,“荀公达真贤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达即其人也。”“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馀年,无毫毛可非者。”
……不一而足。
按,曹操对郭嘉之死,史载“哀甚”,就是哀痛的很,但对荀攸的死,则是“言则流涕”,就是说提到荀攸就哭。我不想评论感情上谁轻谁重,只是想摊开来,让大家全面的看待郭嘉。
我认为,郭嘉是曹操营中第一流的谋士,善于识人,判断力准确,而且能迎合上意,史载其“达於事情”,正是如此,曹操才说:“唯奉孝为能知孤意”,而荀彧尽管德才无双,却不能与曹操默契,死于猜忌。在“达于上意”上倒是不及郭嘉。
郭嘉虽清治德业为人诟病,但仍不愧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郭嘉的《十胜十败》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

郭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



原文: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禽。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 译文: 刘邦,项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您知道的。汉高祖只有智力胜过项羽,但是项羽虽然武力强大,最终还是被刘邦擒拿。现在袁绍有十败于您,您比他有十胜,袁绍虽然强,却不能把您怎么样。袁绍礼仪太多,您自然得体,这时道胜于他;袁绍以反叛力量统天下,而您则复兴汉室用来统帅天下,这是义胜于他;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耐心则多疑,用人却怀疑他,所任用的只有亲戚朋友,而您用人时表面上简单容易却内心明白清楚,用人从不怀疑,只要有才就使用他,不在乎离您远或近,这是度量上胜过他;(别人提意见时)袁绍有很多谋略,却很少下决定,失败在下事很慢,而您有计谋就实行,应变能力无限,这是谋略胜过他;袁绍谈论、让物用来提高名誉,多数人会讲话掩饰自己的大多投靠他,而您用诚心对待别人,不为虚荣,多数人忠诚有远见的人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道德上胜过他;袁绍见到人饥饿寒冷,忧虑地讲着他们,在脸上就可以看的出来,他所看不到的,却忧虑不到,目前的小事对您来讲,很少有疏忽,到勒大事时,与四海的情况相连接,给他们恩赐,都超过袁绍的声望,即使看不到,但忧虑都是完整的,这是仁胜于他;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迷惑造乱,而您用道德统治下士,邪恶的事不能行使,这是您明智胜过他;袁绍正确和错误都不能知道,而您认为正确就用礼招待,错误就用法律处罚,这是文胜于他;袁绍善于虚张声势,不知道用兵的重要之处,而您用少克制多,用兵像神一下,士兵都依靠您,敌人害怕您,这是武胜于他。

  • 郭嘉作为一代谋臣,他的十胜十败论是什么?
    答:2、“义胜”:袁绍违背朝廷,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3、“治胜”: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4、“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
  • 郭嘉作为一代谋臣,他的十胜十败论是什么?
    答:十胜十败论,即为曹操的谋士郭嘉为鼓励曹操的一篇激励文。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对战胜袁绍信心不足,为了鼓舞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分析曹袁之间的优劣,振奋了士气。原文如下: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
  • 郭嘉的十胜十败伦内容
    答: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
  • 郭嘉的十胜十败
    答:郭嘉的十胜十败归纳起来就是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荀彧的四胜四败说也谈到了度胜、谋胜、武胜、德胜。二者惊人的雷同。四胜四败言简意赅,就事论事,而郭嘉那份专美曹操的成分相对较多,更象在四胜四败论的基础上扩展开来论述的。例如郭嘉所说“明胜”,荀彧没有...
  • 郭嘉对曹操所言的绍有十败公有十胜各是什么
    答:1,曹操气度胜于袁绍 2,袁绍当时奈何不了曹操。3,曹操义胜于袁绍。4,曹操的治天下能力强于袁绍。5,曹操度量胜于袁绍 6,曹操谋略胜过袁绍。7,曹操道德胜于袁绍。8,曹操的仁义胜于袁绍。9,曹操比袁绍明智。10,曹操文武胜于袁绍。
  • 曹操战袁绍前,操十胜,绍十败是谁提出的?
    答:这个十胜十败论,就是郭嘉的一个名篇,在标准的正史《三国志》上是可以查到的。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 十胜十败论
    答:《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前,绝大部分人都不看好实力较弱的曹操,但是谋士郭嘉却力排众议,给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也就是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等十个方面,最后曹操胜袁绍。秦国为何能从西部蛮荒之地一个各方面都很落后,起点极低的小部落,最终“扫...
  • 郭嘉十败十胜论
    答:十,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提醒我们:1、不要拘泥于虚礼 2、要有正义感 3、严于律己,宽以示下 4、任人唯贤,不拘小节 5、兵贵神速,缓则人先 6、以诚待人,任何事都要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7、未雨...
  • 郭嘉十胜十负论
    答:操谓荀彧、郭嘉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对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禽。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
  • 三国演义中的“十胜十败说”在那一回,这个说法有什么意义?
    答:在《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十胜十败论,即为曹操的谋士郭嘉为鼓励曹操的一篇激励文。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对战胜袁绍信心不足,为了鼓舞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分析曹袁之间的优劣,振奋了士气。意义:十胜论为曹操战胜袁绍平定中原奠定了思想基础。曹操曾说,“使我成大业者,必此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