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有“古汉语活化石的美称的方言是指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4
什么方言至今还保留有古汉语特点?

应该说,无论南方话,还是北方话,都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因素,不过相对而言,保留较多的是南方各方言,特别是粤方言。
1、声调方面。
粤方言保留了完整的的古汉语的声调,从而保存了完整的发音特点。
汉语声调是汉语的最显著特点。中古汉语(唐代)有8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而粤方言有9个声调,保留了古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面貌,仅将入声分化出“中入”。
普通话只有4个声调了。北方各地方言基本都没有入声(晋方言保留了部分入声),湘方言的入声已经变异,仅保留了音位。吴方言保留入声比较完整,但是入声的音尾本来有g-k-h三种分别,吴方言则全部改为喉塞音,不能区分入声韵尾应有的差别了。而粤方言则不仅保留音位,连韵尾的三种区分也很完整。这是外地人学粤方言最难的地方。
2、声母韵母方面。
简单举几个例子:
“微母”读M,袜——mah 阳入。而普通话读wà。你看这字的音符是“末”,明显的与“wa”不合,而“抹”读“mā ”,这倒与粤方言的发音相吻合。
“反”与“范”的韵不同。前者为an,后者为am。
3、词汇方面。
粤方言大量的保留了古汉语词语原意。如:食、饮、企,普通话用“吃、喝、站”。其实古代汉语中,吃——结巴;喝——大声喊叫;站——来源于蒙古语,很晚才有的。
粤方言中单音节词语多,也是古汉语的特色之一。
粤方言的状语后置是古代汉语的习惯。如“你走先”(你先走吧)。

南方不同的方言就像树的年轮一样记载了不同的时期
非只有粤语才是古汉语“活化石”,在中国南方很多方言中都留存着古汉语的基因。“就像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后代,有的鼻子像老祖宗,有的耳朵像,只有把这些特点合在一起的时候,才可能描绘出老祖宗的大概的样子。”汪平说。
粤语虽然入声保留最完整,但在吴语中,古代的浊声则保留最完整。吴语和闽语中的词汇大多数也是类似古汉语的单音节词,如“眼睛”,闽方言中叫“目”,“站”吴方言叫“立”。一些古代诗词,普通话念起来不押韵,但用吴语却能很好押韵。汪平举例说:“远上寒山石径斜,霜叶红于二月花,普通话里‘斜’和‘花’并不押韵,但苏州话‘斜’念‘zia’,就可以押韵了。”在常州话里,古汉语中的入声部分保留较完整。如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中“绝”、“灭”、“雪”在常州话中都为入声韵,故整句话的结尾在语音上会显得极为短促压抑,充分体现出了作者悲伤抑郁的情绪。
闽语中有些白读成分直接继承了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没有经历中古时期的语音演变。它保留着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一个很大区别,不带唇齿声母f,比如“分”字,闽南话中并不念“fen”,而是念“pun”。此外,闽南方言中还完整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韵尾和赛声韵尾。
同一个音类,北京话中是送气音,在吴语中却是如古代一样读浊音,这个情况可以和韵书韵图相印证。有一些在官话中已经消失的古词,在吴语中还完好保存,比如“不”字,在吴语中还读成“勿”,“洗”读成“汏”或“净”,“继母”读成“晚娘”,“二十”读成“廿”,“多少”念“几许”……吴语中还保留着很多古百越语的成分。
在湘语中,还完整保留了古浊音系统,比如f和hu相混,元音鼻化现象很普遍。
吴语是带着早期的读音,粤语则带着下一个时代的读音,通过横向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得出历史的先后——侯兴泉

  被誉为“古汉语活化石”的方言其实并不时只有一种方言,好几种方言都被“古汉语活化石”的称号。从学术意义上而言,方言的确是古语考证的一个“活化石”。中国南北各地的诸种方言中,古汉语的“基因”都无处不在。吴语、闽南语以及粤语·、客家话和潮汕话素有语言化石之称。甚至现今都保留着很多与古语相同的语法和发音。不过哪一种方言最能体现“古汉语活化石”,这个一直是有争议的。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_6_bikNgF2YybdxMQ39xJ9Mxvx2M8sWGme4VkyPwVL9wBykIlC_E5oVSVKfXZHPPDR8zCLvvGO5Vfg8n72gN_
  1、潮州话
  潮州话属于我国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次方言,是广东省内三大民系中的潮汕民系母语方言的代表,也多称作潮语。由于有机融汇了中原古汉语和闽南土音,并保留了许多中原古汉语中最正宗的文化因子,直至今天,潮州话仍以蕴含深厚、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独特、表现力强等特点被誉为中国语言文化中的“古汉语活化石”。
  参考资料: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3-12/31/content_337020.htm?div=-1
  2、闽南语
  闽南话是来自中原的河洛话,闽南人的根在中原,闽南话又称“河洛话”。据著名的语言学家黄典诚教授的研究,河洛话的语音系统与隋朝的陆法言《切韵》基本一致。《切韵》中反映的中原河洛古音,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活化石”一样保留在中原固始方言和闽南方言中。
  参考资料:http://cul.dmmap.com/cul_dmwh_msfq/cul_dmwh_msfq_fyly/20111230/ff80808134833f7601348d95ad66017c.html
  3、粤语
  粤语是南方方言中和古汉语尤其是中古汉语较为接近的方言。比如,它单音节词很多,类似古汉语的表达,而普通话中有很多词带“子”字,粤语中“子”为结尾的就很少,“鞋”就是鞋子,“箱”就是箱子。侯兴泉举例说,先秦时,“跑”叫“走”,“走”叫“行”,在今天粤语方言中,“走”依然是“行”。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汪平也举例说,宋词如《满江红》里有很多短促的入声,如果借鉴粤语来念的话,就可以体会出它的独特的风格来。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p/902536303
  4、客家话:
  客观条件使得客家尤其是客家起源圣地汀州几乎原样保存了古中原的文化、语言和风俗。尤其应该是语言保存得最为完整,客家话和古中原语言的相似度可能达到70-80%,甚至达到90%以上。这也就是有学者研究用客家话读诗经等古籍非常的押韵顺畅的原因。而客家话、粤语和闽南话系出同源,在最初是完全一样,只要看现在这三种民系语言之间有很多是音意完全相同的,有很多是音同意不同,有很多是意同音不同就知道了。
  参考资料: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544/62/43/6_1.html
  5、吴语
  从历史、文风、语言特性分析,吴语极近中古雅言,继承中古汉语的整齐八声调和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现代吴语比官话具有更多古音因素,字音及语言要素与《切韵》《广韵》等古代韵书高度吻合。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J7dZKkJcKhVUEL25I-ZQfMK1jYITXb_iqcS398VcXZ4S3sKvBu2gyXjkU-Q5dShKQgIshD6uYUTDHt9KDqcZK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 温州人 说温州话”,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 方言 之一。
准确的说,温州话应该是指各种的 温州方言 。主要有 瓯语 、 浙南闽语 、 蛮话 和 蛮讲 、畲客话、金乡话和蒲门话六种。此外还有南田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
  通常所指的温州话,指的就是温州市区、 瑞安 、 乐清 、 永嘉 、 平阳 、 文成 等地的瓯语,狭义的则专指温州市区一带的瓯语。瓯语内部一致性比较强,各地能相互通语,语法用词基本相同,但不同区县发音差别较大,甚至相邻乡镇都有差别,根据影响力和发音大致上可以以瓯海(温州市区)和瑞安为界分为南北两区。
  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温州话)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温州话是南部 吴语 的代表方言,属正统的 古汉语 “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很接近华夏祖先的 语言 。普通话受北方古游牧民族的影响,北部吴语受 雅音 官话 的影响,而南部吴语则由于地理原因,成为古吴语的继承者。
  温州话与古 闽语 、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温州是 南戏 的发源地,留传的南戏作品都含有不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 元曲 及元、明小说的影响深远,学者们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需要大量引用温州话。
历史 瓯越在秦以前属“ 百越 ”,主体为“东越族”,说吴、越相通的古越语,古越语属于南岛语系或 侗台语 还有争议,因为两者关系也较密切,但根据地理分布和基因研究,越人更接近台湾的高山族(南岛语系台湾语族),而和侗台语的壮族、侗族差异较远。
  公元前333年, 楚国 灭越,加强了对吴越的统治,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历时112年。由于楚人在吴越的势力和影响,东楚方言与古吴越语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汉语——“江东方言”,吴语的直接祖先。唐代《 慧琳音义 》把江东一带所说的方言合称为“吴楚之音”。温州话中较古老的词汇,大多可以追溯到“江东方言”,亦是温州话中白读系统的主要来源。
  秦汉时期,汉人对吴越地区正式开拓,但浙南、 福建 仍是越人天下,越人建立的东瓯国与闽越国一直处于独立状态。虽然汉武帝时东瓯国“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但迁走的仅限瓯越的王族与豪强。期间来自汉语的借用词越来越多,不过瓯越方言的主要词汇仍是侗台词语。
  “江东方言”六朝时期开始分为“吴语”和“闽语”。温州从东汉至公元323年建郡一直属会稽郡,据东晋郭璞的记载, 瓯越人 应从六朝开始说古吴语。因与闽语区接壤,温州话中也保留了较多与古闽语相同的特征。
  唐宋时期,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尤其是南宋迁都后,温州汉人大量增加,汉人从中原带到瓯越的正统汉文化对当地汉语方言进行了同化,中原方言在温州话中留下了文白异读的特点。温州方言在宋代已和今语很接近,在北方汉语几经变更后,温州话仍然保持了很多汉语的古老特征,故现在用温州话文读 唐诗 宋词 比用普通话更加通顺。外,在东瓯片以南的闽语区中还有好些地方是双方言区,如平阳 水头镇 ,既说闽南话,也说吴语东瓯片的水头话。苍南县样样俱全,是温州地区方言最复杂的一个县。在苍南、平阳等县有许多地方,往往几种不同的话区交错在一起。为了交际需要,许多人不得不学会两种方言,还有的人会说三种或四种话。因此,在这些地区就形成“双方言”或“多方言”并举的局面,这是温州地区在语言方面呈现的一种独特景观。

广东粤语。客家话是古汉语精典。中国历史北方战乱。汉族南迁而北方胡汉和居。中国往南汉族血缘血统越纯。纯古汉语言也越是纯精。

  • ()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
    答:D项正确,客家,汉民族重要分支和重要民系。客家人,是指原籍为中原或黄河流域地区的中原汉族,自东晋以来不断南迁,逐渐进入赣南、闽西、粤东等地定居,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个族群。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故正确答案为D。
  • 汉语活化石的什么语言 历来有“古汉语活化石的美称的
    答:汉语活化石的现代汉语方言闽南语,历来有“古汉语活化石”的美称。闽南语,是晋、唐、宋保留下来的中原河洛文化古汉语。也难怪,它被世界语言专家称之为中华汉语活化石,是河洛文化南迁所保留下来的、最不受北方汉语汉化的标准古汉语。
  • 历来有“古汉语活化石的美称的方言是指什么?
    答:闽南话是来自中原的河洛话,闽南人的根在中原,闽南话又称“河洛话”。据著名的语言学家黄典诚教授的研究,河洛话的语音系统与隋朝的陆法言《切韵》基本一致。《切韵》中反映的中原河洛古音,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活化石”一样保留在中原固始方言和闽南方言中。参考资料:http://cul.dmmap.com/cul_d...
  • 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琼语
    答:海南是中国南边靠海的一个城市,其语言跟闽南话也是十分相像,曾被称海南闽语。海口就是海边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本期小编就带你去海口文化看看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的琼语。海南话,又称琼语,是汉语方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与雷州话,潮汕话同属姐妹系语言。南宋末期,几十万福建莆...
  • 福建话曾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为什么这么说?
    答:可见中国古人说话时使用“起动”一词是很频繁的。福州话里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活化石”。不仅福州话如此,福建的闽南话、莆仙话等也大致如此。除了彼此方言发音腔调有所不同,共同点还是很多,不得不让史学家们认为是由于闽越复杂山地导致的腔调巨变,更像是一场千年岁月的洗礼。闽越文明于福州,闽江...
  • 被誉为“汉语的活化石”的语言是?
    答:南方不同的方言就像树的年轮一样记载了不同的时期 非只有粤语才是古汉语“活化石”,在中国南方很多方言中都留存着古汉语的基因。“就像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后代,有的鼻子像老祖宗,有的耳朵像,只有把这些特点合在一起的时候,才可能描绘出老祖宗的大概的样子。”汪平说。粤语虽然入声保留最完整,但...
  • 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内容提要
    答:闽南方言的根源可追溯至古汉语,历经数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其语音和词汇层次丰富,内部差异繁复,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充分展示了汉语早期形态的魅力。为了深入探究这一方言的独特之处,本词典采取了严谨的方法,从诸如《说文》、《韵书》等权威字词典,以及浩如烟...
  • 中国有无何种方言可算作古汉语的活化石?
    答:现代西安话属于现代汉语的中原官话,非大唐时期的官话。大唐时期的官话相对来说比较接近的是闽语系和粤语系的。如果要以古老程度来讲的话,吴语粤语闽语可以算是古汉语活化石
  • 梅州客家文化客家话:唐宋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
    答:客家人的祖先曾是中原地区的士族,他们携带着先进的中原文化和语言——唐宋汉语,迁徙至赣闽粤交界的山区。这一迁移过程中,客家话深受中原语言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当地百越土语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共同体。因此,可以说客家话是唐宋汉语和百越土语交融的产物。
  • 哪里的方言好听?
    答:今天的闽南话还保留大量隋唐时期中原古汉语的面目,因此被称为“古汉语(中原古音)的活化石”。所以唐诗的韵脚用闽南语来对,确确实实是可以完全对上。据专家研究,在中国现存的各种方言中,唯有唐初开漳后形成的闽南语最接近隋唐的官音《切韵》,最切合古音韵律;然而这种古音“在中原地区早已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