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带的兵力各有多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走的哪几条路线?(有地图最好)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
"六出祁山",是指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上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六出祁山"的说法是来自小说《三国演义》,由于该书在民间的影响力比较大,因此,"六出祁山"渐渐成了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楼下地图。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
1、一出祁山:向祁山方向进攻,即现今甘肃陇南礼县祁山堡,陇右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
2、二出祁山:出散关,包围了陈仓,现今陕西宝鸡西南,攻打了二十多天未果。
3、三出祁山:诸葛亮进攻武都(现今甘肃成县)、阴平(现今甘肃文县西北),打败了魏,占这两郡,留兵据守。
4、四出祁山:蜀军已包围祁山,魏军司马懿迎击。
地图。
5、五出祁山: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口。
6、六出祁山:到达郿县,即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五次,他真正出兵祁山,只二次,还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的击,后世将其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郿城(今眉县北)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肃西和县祁山堡)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为张郃所败,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西南),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1、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于斜谷,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张郃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王平独木难支,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第一次北伐,比较复杂,史书记载不明确。《中国战争史》估计是5万到10万多。兵力分布是,前军魏延等约3万人,分兵攻击陇右诸城;马谡等将(大约2万余-3万)前出街亭、列柳城一线,把守陇山要隘,阻击魏军援兵;诸葛亮自领中军坐镇西县,接应粮草,并作为战役预备队准备增援危险的方向。另有赵云万余人,有人认为是疑兵,企图牵制魏军主力。此为一出祁山。2、同年(228)冬,第二次北伐,诸葛亮数万人猛攻陈仓,久攻不克。魏军早已料到蜀军的行动,事先做好了防范。魏主闻讯急召在荆州前线作战的张合回师,率3万人增援。诸葛亮闻张合援兵至,且粮草不济主动撤退,魏将王双来追,被魏延所斩。 3、第三次北伐,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甘肃省成县周边)、阴平(甘肃省文县周边)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肃省西和县西),郭淮退。遂得二郡,没有发生战斗,曹操放弃武都、阴平。 4、第四次是防守战,建兴八年(230)秋,魏军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走西城(部属6-8万)(陕西省安康县西北),张郃走(部属3-5)万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诸葛亮驻军于城固(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时大雨三十余天,魏军撤退。 5、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甘肃省天水县)。司马懿追亮至卤城(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五月,司马懿与诸葛亮交兵,魏延等将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亮还。诸葛亮在木门道设计,连弩射杀为名将张郃。李严废为平民。此为二出祁山。 6、第六次北伐,“二年,亮又率众十余万(明确是10万)出斜谷...。据武功五丈原(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司马懿据守不出。八月,诸葛亮卒于五丈原。杨仪等率军还,有“死诸葛走生仲达”事。魏延因与杨仪不和,谋反罪诛杀魏延。 第五、第六次北伐,诸葛亮的兵力一直比较稳定,就是汉中的8-10万人左右(第四次也是八万)。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历史上(正史)的诸葛北伐,每次都不超过五万人。魏蜀实力相差悬殊,正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总兵力加起来都没有30万。最多的一次6万,最少的一次万余。将领有魏延 赵云 邓芝 马谡 姜维 王平 马忠 张翼 张凝等等

当时蜀汉的总人口才100万左右,能支撑的常备军队总兵力不会超过5-8万,从四川到汉中一路的海拔提升,道路艰难,加上行军速度慢所造成的后勤压力,能支撑多少军队北上真的很值得怀疑。

魏军多蜀军寡

  人口
魏:景元四年537万 魏国灭亡时1386万(包括益州)
吴:赤乌五年240万 吴国灭亡时230万
蜀:章武元年90万 蜀国灭亡时94万
数据来源:《通典·食货·历代盛衰户口》 《晋书·地理志》《三国志·吴志·孙皓传》《续汉书·郡国志》

辖区(东汉共14州,一个西域督护府)
魏:青州 兖州 豫州 徐州 司州 雍州 凉州 并州 幽州 冀州 荆州北部 西域督护府
吴:扬州 交州 荆州大部
蜀:益州

兵力
魏:70万-80万
吴:23万
蜀:10万

魏蜀实力相差悬殊,正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总兵力加起来都没有30万。最多的一次6万,最少的一次万余。蜀国人口不过百万,能拖起10万军队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诸葛亮的最大活动兵力不会超过6万。魏国的西线防御兵力在20万左右。

曹真 司马懿和张颌统领20万大军面对不足5万远道而来的蜀汉步兵,竟然不敢正面交锋。

魏蜀实力对比
人口:魏是蜀的6-10倍
兵力:魏西线兵力30万以上,蜀汉中兵力最多不超过6万
战将:魏上将如云,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只有魏延可称为上将
谋臣:魏太多了,蜀只有马谡有点用,还只能作个参谋
皇帝:曹丕 曹睿比刘蝉是一个档次的吗
生产力:中原比西蜀可是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粮草:魏国没有后顾之忧,蜀国粮草运输一直是个问题
地利:魏国以逸待劳

诸葛亮能在如此劣势下,逼的魏军不敢出门,已经相当不易了。

韩信之所以可以击败项羽,是因为项羽是貌似强大。而魏国相对于蜀国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强大,是全方位的强大。

诸葛亮的隆中对在关羽丢失荆州时就已经破灭了,诸葛亮也知道再灭魏国已经没有太大希望了,之所以出兵是以攻代守。如果不进攻,只有死路一条。因为随着中原生产力 人口的恢复,双方实力会越拉越大。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 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带的兵力各有多少
    答: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第一次北伐,比较复杂,史书记载不明确。《中国战争史》估计是5万到10万多。兵力分布是,前军魏延等约3万人,分兵攻击陇右诸城;马谡等将(大约2万余-3万)前出街亭、列柳城一线,把守陇山要隘,阻击魏军援兵;诸葛亮自领中军坐镇西县,接应粮草,并作为战役预备队准备增援危险的...
  • “六出祁山”诸葛亮攻魏之战
    答:六年春,诸葛亮率10万大军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渭水与西汉水之间的山地),天水、安南、定南三郡(今甘肃东南部) 背魏归蜀,姜维等投降。魏明帝亲至长安部署,派曹真统军守郾城(今眉县境)抗拒赵云进攻;派张部领兵 5万西拒诸葛亮。当蜀军乘胜进攻时,前锋马谡(素)自作主张,改变既定部署,�...
  • 诸葛亮六出祁山,手下多少大将北伐战死沙场?
    答: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派出魏延、张嶷、陈式、杜琼四将,带领2万军队,从箕谷出兵。诸葛亮不放心,派出参谋邓芝,传达将令,让魏延等四人在出了箕谷之后,要小心谨慎,千万别中了司马懿的奸计。可是魏延和陈式却觉得诸葛亮太小心了,语言上对诸葛亮有诸多不满,反而轻率进兵,想要狠狠地打诸葛亮的“脸面”...
  • 诸葛亮伐魏,总的耗了多少兵力
    答:15万吧 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史书记载,诸葛亮南征后对曹魏用兵共有七次:1、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
  • 诸葛亮“六出祁山”到底损失了多少大将?有什么记载?
    答:除了马谡损失的三万大军以外,在列柳城,高翔的一万大军和还有魏延在旁从中策应的部队也有所损失。整体损失超过了5万,已然占据整个蜀汉军队近一半的数量。
  • 诸葛亮历史上北伐,到底出动了多少兵力?
    答:诸葛亮历史上北伐一共出动了二十多万人马,但是这是六次北伐的一个军队总数,所以我觉得蜀国的总共兵力应该也就在十几万左右,而且不会超过十五万,因为当时的蜀国其实总共的人口也不多,所以是不可能生产出那么多的兵力的。虽然诸葛亮六出祁山但是还是不能为蜀国打下一个稳定的江山,所以他的北伐计划均...
  • 诸葛亮“六出祁山”损失有多大?
    答:而彼时已经42岁的诸葛亮只好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登上了政治舞台。诸葛亮用了五年的时间,先后重整军队,平定叛乱,和东吴修好,随后又率领军队亲自讨伐雍闿、孟获等人。直到公元227年时,诸葛亮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后,随后便请示后主刘婵开始北伐。而“六出祁山”并不是六次讨伐祁山,相反...
  • 诸葛亮六出祁山,手下多少大将北伐战死沙场
    答: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与敌军互有胜负,但是还是难免有所死伤,更是有着像张苞、陈式和吴班这些忠心耿耿之人战死沙场。诸葛亮是千古一相,乃是“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他于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出山辅佐,为了实现“隆中对”,于是在赤壁之战后跨有荆州和益州,成立蜀汉,...
  • 诸葛亮六出祁山,手下大将究竟有多少北伐战死沙场?
    答:1、错失街亭,挥泪斩马谡,马超身心无力,客死他乡。马谡是诸葛亮陪着刘备初创江山一直跟着诸葛亮的门士,两人可以说是心心相惜,可马谡最终因为自己的自大狂妄丢失了六出祁山最关键的街亭,此前马谡立下了军令状,在军令面前尽管有百般不舍也只能挥泪施行。马超被封为五虎上将一直被别人所诟病,因为他没...
  • 诸葛亮北伐时兵力真像<三国演义>里说的30万大军吗?
    答:当然没有了 那时候蜀国全国人口在100多万(史书记载的,那时候也是有户籍资料的,而且陈寿就是蜀国人,不会造假),全部兵力在15万左右。 夷陵之战倾巢出动,也不过10万人(因为要留兵防守魏国)而诸葛亮北伐基本上最多带5万人(前线),因为补给线太长,至少10万民工背粮食。所以诸葛亮北伐的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