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市场现状分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30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阿里巴巴(01688.HK)、腾讯控股(00700.HK)、百度集团(09888.HK)、京东(JD.美国上市)、拼多多(PDD.O.美国上市)、网易(09999.HK)、美团-W(03690.HK)、三六零(601360)等。

本文核心数据: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数字娱乐市场规模、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等。

互联网核心产业定义

前瞻提出:互联网核心产业主要指随互联网技术诞生而衍生的产业业态,主要包含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和数字娱乐三大板块。不包括其他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对原有产业业态进行升级改造,甚至衍生出新业态的部分。详细分析如下:

互联网核心产业发展现状:2020年达到6.73万亿元,电子商务贡献巨大

1、电子商务发展现状:2020年达到5.45亿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历年统计数据来看,2011-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在2014年就已达到万亿市场,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5.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9%。

注:该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统计为电子商务服务业营收额规模,而非电子商务实现的电子交易额。

2、移动支付发展现状:2020年接近2900亿元,支付宝和微信“两分天下”

——竞争现状:支付宝微信两分天下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竞争格局基本保持稳定,支付宝和微信常年占据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占比合计保持在90%以上。根据易观数据,2020年在第三地方移动支付领域,微信和支付宝合计市场份额为94.4%。

——支付用户规模:截止2021年6月达8.72亿人,使用率超85%

支付企业在移动支付的全面布局,也带动了手机在线支付用户的增长。2011-2020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逐年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8.72亿,网民移动支付的使用比例提升至86.3%。

——市场规模:2020年近2900亿元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中,支付宝和微信基本两分天下,两种支付方式合计市场占比超过80%,因此本文从企业营收角度(非第三方移动交易额角度)测算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

前瞻整理了腾讯系中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和阿里系中蚂蚁金服营业收入,并结合不同年份两公司市场份额占比倒推出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市场规模变动情况。从数据来看,2017-2020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市场规模达到2893.45亿元,同比增长22.27%。

3、数字娱乐市场规模:包含六大细分领域,2020年规模近万亿

——发展全景:包含六大细分领域

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助推衍生出了一大批互联网网络娱乐领域新业态,如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等等,结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联合出品《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市场格局与投资观察(2019~2020)》中定义的数字内容,前瞻将互联网对于我国网络娱乐领域产生影响的部分定义为数字娱乐概念。

前瞻认为,数字娱乐是由文化创意结合信息技术形成的产业形态,这种产业形态主要局限于为居民生活带来娱乐的领域部分,主要包括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直播和网络新闻六大类,其中网络视频包括长、中、短视频。

——市场规模:2020年近万亿

根据本文定义的数字娱乐细分市场规模,前瞻得到2016-2020年我国数字娱乐市场规模变动情况。从数据来看,2016-2020年我国数字娱乐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数字娱乐市场规模达到9857亿元,同比增长47.42%。

4、互联网产业核心市场规模:2020年规模达6.73万亿,增速超25%

基于本文对互联网核心产业定义,前瞻得到我国互联网核心产业市场规模,2017-2020年我国互联网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20年我国互联网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73万亿元,同比增长25.02%。

互联网核心产业发展前景:2026年达到19万亿,年复合增速或达20%

1、发展前景:2026年达到19万亿,年复合增速或达20%

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互联网产业仍然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互联网技术革新是我国未来数字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的促进下,未来我国互联网产业或将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基于此,前瞻预计2026年我国互联网核心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9万亿元,2021-2026年年复合增速达到20%。

2、发展趋势:互联网产业消费持续扩大升级

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推动我国互联网产业消费持续扩大升级。目前来看,2020年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进步和疫情催化培育下,我国互联网产业消费3.0的维形特征已经初步显现,线上线下双向融合、视频化场景、无接触服务、个性化定制、泛在化终端等新变化新趋势更加凸显。现阶段我国互联网产业消费业态既有“从有到优”深度广度的延展,也有“从无到有”全新业态的诞生。未来3-4年内,全场景下的互联网产业融合消费将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带给人们更多未知的新产业和新消费业态,引发全领域、全要素、全场景、全渠道的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全新变革。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分众传媒(002027)、光环新网(300383)、浙数文化(600633)、同花顺(300033)、巨人网络(002558)、掌趣科技(300315)、联创股份(300343)、新华网(603888)、焦点科技(002315)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中国网民城乡结构、中国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

网民数量和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全球信息传输的时间,大大便捷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国网民数量也快速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较2020年12月提升2.6个百分点。

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进一步缩小

从中国网民城乡结构来看,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84亿,占网民整体的27.6%;城镇网民规模为7.48亿,较2020年12月增长6804万,占网民整体的72.4%。

具体看不同地区的普及率,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81.3%,较2020年12月提升1.5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较2020年12月提升1.7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0年12月缩小0.2个百分点。

网民性别结构与整体人口性别比例一致

从中国网民性别结构来看,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1.5:48.5,与整体人口中男女比例基本一致。

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

从年龄结构来看,截至2021年12月,20-29岁、30-39岁、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3%、19.9%和18.4%,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12月的26.3%提升至26.8%,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

总的来看,我国网民数量也快速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从区域互联网分布以及普及率来看,我国互联网用户仍主要分布在城镇地区,但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进一步缩小;从网民性别结构来看,我国网民性别结构与整体人口性别比例一致;从网民年龄结构来看,我国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互联网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答: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全球信息传输的时间,大大便捷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国网民数量也快速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较2020年12月提升2.6个百分点。手机网民数量占比达99.7 从不同设备接入互联...
  • 互联网发展趋势如何?
    答: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全球互联网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全面覆盖。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38.1万亿美元,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规模分别达3234亿美元和3307亿美元,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达4.9万亿美元,5G基站规模达2619.41亿美元,移动游戏规模达932亿美元。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 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答: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如下:1. 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在过去几年中持续上升,现在已经有超过95%的成年人拥有互联网连接。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2. 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极高:在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其迅速,已经占据了...
  • 2022年全球互联网市场统计
    答:2022全球互联网市场全景概览:在搜索引擎的激烈竞争中,谷歌稳坐头把交椅,其主导地位无可撼动,紧接着是必应和雅虎,展现着搜索引擎市场的多元格局。中国的百度和DUCK紧随其后,展现着本土市场的独特魅力。浏览器市场则由谷歌Chrome领军,苹果Safari、微软Edge并驾齐驱,火狐与三星浏览器则以其独特的用户...
  •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如何
    答: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241亿GB,同比增长20.2%。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2015-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经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约为23.15万亿元,同比增长39.1%。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互联网市场现状分析
    答: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全球信息传输的时间,大大便捷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国网民数量也快速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较2020年12月提升2.6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进一步缩小 从中国网民...
  •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如何?
    答:移动互联网用户属性分析 ——25-34岁人群为移动网民主要年龄段 从2019-20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年龄结构来看,18岁以下、45岁以上用户表现亮眼,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流量增长见顶大环境下,两端用户成增长引擎。从2020年组成结构来看,人群占比最大的仍是25-34岁的人群,2020年占比为39.5%;其次是35...
  • 互联网行业现状
    答: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对互联网适老化改革的政策支持,在政策支持下,大部分老年人独立使用日常互联网应用的能力也显著提高,但对于部分较为复杂的应用,能够独立完成的老人占比还是较少的。——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对互联网行业的分析与评价
    答:(2)互联网市场发展现状 ①互联网用户规模及普及率不断提高 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7.31 亿,全年新增互联网用户 4,299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53.2%,较 2015 年末提升 2.9 个百分点。截至 2016 年 12 月, 我国手机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 6.95 亿人,较 2015 年末增加 ...
  • 互联网现状如何?
    答:三是企业端即时通信在用户规模和产品功能上均实现蓬勃发展。在用户方面,截至2021年8月底,钉钉服务的企业、学校等各类组织数超过1900万;截至2021年底,企业微信服务的企业与组织数也达到1000万。——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