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M?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什么是IM产品?是只聊天软件吗?

是的,IM是即时通讯的英文缩写,可以简单理解为沟通聊天软件。

即时通信软件(IM)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软件,最初是ICQ,也称网络寻呼机。此类软件使得人们可以运用连上INTERNET网的电脑用户可以随时跟另外一个在线网民交谈,甚至可以通过视频看到对方的适时图像。使人们不必担心昂贵的话费而畅快交流,并工作、交流两不误。

企业IM,即企业即时通讯软件,与个人IM相对应,是专门为企业沟通协作所打造的产品。现在有很多企业办公还在使用个人社交软件,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日常的工作联络。但个人通讯天然设计上忽略了企业IM的核心要素,比如安全,比如效率提升,也很容易将工作和生活混杂在一起,办公效率低、生活质量差。
国内移动办公领域的阿里钉钉,专门为工作提供了企业IM的功能,将沟通和协同放到一个“场”里,打造工作商务的沟通协同统一场,让沟通与协同深度融合;并打造“效率套件”,让消息降噪、沟通效率更高,让用户重新找回清爽、高效的沟通体验。比如钉钉很多沟通的功能就专门为工作打造的,比如:
“群插件”以群沟通为基础形态,将智能汇报、群投票、群公告等协同插件融合到群聊中,沟通协同在一个群里就能完成,让协同从此更高效。
消息直通车对消息进行智能分类,让信息井井有条。在钉钉新版本,聊天框的顶部会透出四个常用按钮,分别为@自己的消息、特别关注人的消息、稍后处理的消息、红包消息,对于重要的信息进行分层分类,用户可以快速查看、方便处理。

InstantMessaging(即时通讯,实时传讯)的缩写是IM,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室(chatroom)的实时通讯服务。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状态信息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及能否与联络人交谈。目前在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包括百度hi、QQ、MSN Messenger、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NET Messenger Service、Jabber、ICQ等。

通常IM服务会在使用者通话清单(类似电话簿)上的某人连上IM时发出讯息通知使用者,使用者便可据此与此人透过互联网开始进行实时的通讯。除了文字外,在频宽充足的前提下,大部分IM服务事实上也提供视讯通讯的能力。实时传讯与电子邮件最大的不同在于不用等候,不需要每隔两分钟就按一次“传送与接收”,只要两个人都同时在线,就能像多媒体电话一样,传送文字、档案、声音、影像给对方,只要有网络,无论对方在天涯海角,或是双方隔得多远都没有距离。
互联网的历史总显得具有不可思议的戏剧性:1996年,4位以色列人发明了IM的鼻祖——ICQ“坏小子”,那时它只是一个主要搞网上寻呼的“小玩意”;1998年,腾讯研发团队为QQ用户突破100人而“兴奋不已”;2000年前后,业内传马化腾打算把QQ作价100万卖给深圳电信,但深圳电信却不要。到2005年腾讯却成为中国收入前三名的互联网公司,而与腾讯一样做即时通讯的朗玛UC,依靠市场份额和用户数排名第二的优势,被新浪收购后换来了360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票。

中国即时通讯历史
说起中国即时通讯的历史,不得不提马化腾,这个戴着眼镜、温文尔雅的年轻人。1998年的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还是个睡沙发、吃盒饭的总裁,当他与另两个“元老”一起挤在深圳赛格科技园4楼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小厂房办公时,他的名片上甚至从来都不敢印“总经理”的头衔,而只印着“工程师”字样——马化腾当时的惟一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来;他更没想到仅5年之后,他因此就一夜之间成了身价8亿港元的富豪。

聊天其实一直是网民们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只不过,当时网上聊天的主要工具只有聊天室。即时通讯的出现并不像后来所描写的“很自然地崛起”,出身于著名寻呼企业润讯的马化腾最初做的只是与寻呼业相关的ICQ软件。只是当电信寻呼、联通寻呼、润迅寻呼等大寻呼企业都用上了这种网络寻呼机,给马化腾他们赚来了第一桶金后,腾讯才瞄上了在国外正热的互联网产业。1999年,腾讯正式提供互联网的即时通讯服务。

其实新浪在这个领域也可以说是先行者,早在1999年,新浪就推出了一款IM工具叫Sinapager,当时这款工具的功能应该说已经很强大了,比腾讯的QQ毫不逊色,而且当时用户群并不少。只是新浪当时没有那么专注于IM领域上。

从前,并没有多少人认为即时通讯会有多大出路,因为这种需要随时在网上的聊天工具一直受制于互联网的拨号上网。这导致QQ用户数一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马化腾甚至都坚持不下去了,一度决定将QQ卖掉。只是买家深圳电信数据局准备出60万元,而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最终因为价格无法达成一致,最终谈判告终。

但是,当马化腾在2003年第一次进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九十九名,腾讯宣布QQ同时在线人数达到492万,这个互联网业开始为即时通讯沸腾。

先是网易开始发力,在北京推出了新版的即时通讯软件网易泡泡2004;然后是新浪花3600万美元收购已有巨大用户群的UC,加上搜狐在2004年初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搜Q”的奋力一搏,以及微软的MSN也进入中国插一脚。门户网站们显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长久以来累积的用户忠诚度在该领域有所作为。一时之间,即时通讯与搜索引擎一起,成了最热门的互联网领域。以至于在即时通讯软件上做一些插件的增值服务公司也层出不穷。

客观上来说电信运营商对带宽投入的大幅增长导致互联网的更普及是即时通讯繁荣的物质基础;而几个门户网站纷纷选择发力即时通讯市场,不仅仅是简单地给自己补课,更是促进了即时通讯的普及。

“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并不是说谁可以把QQ干掉,QQ依然会占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绝对不是像现在这样的一家独大的垄断性份额。我认为这个时间很快就会来临,或许就在今年底或明年。”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曾如此充满期望。

2005年Ebay以数亿美金的代价收购了做语音即时通讯软件的Skype,此时Skype并没有实现盈利。之前,搜索引擎巨头Google也开发了自己的语音即时通讯聊天工具Google Talk。国际巨头的动作预示着,即时通讯公司正在向多元化经营和语音通讯的方向发展。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中国,只不过故事的版本有了变化。2004年微软的MSN进中国时,签下了数家做内容的网站进行门户式的扩张;而腾讯则公开宣布要靠即时通讯多年积攒的用户数做基础,向门户和C2C电子商务方向进军。新浪的UC则在向视频增值服务的方向向前发展。即时通讯产业的明天同样充满了变数。

现阶段中国流行IM
1、Jabber
Jabber是一个以XML为基础,跨平台、开放原始码,且支持SSL加密技术之实时通讯协议,Jabber的开放式架构,让世界各地都可以拥有Jabber的服务器,不再受限于官方。不仅如此,一些Jabber的爱好者,还尽心研发出Jabber的协议转换程序,让Jabber使用者 还能与其它实时通讯程序之使用者交谈,这是其它知名实时通讯软件皆无法做到的喔!

2、IRC
IRC是InternetRelayChat的缩写, 一般说来,他就是多人在线实时交谈系统。也就是一个以交谈为基础的系统。在IRC之中,可以好几个人加入某个相同的频道,来讨论相同的主 题,这样的频道,我们称之为channel,当然,一个人可以加入不只一个频道,这点与News的特色是非常类似的。IRC是由芬兰的 JarkkoOikarinen在80(1988)年代的晚期所发展的,起初的目的,是要让他的布告栏(bulletinboard)使用者除了可以看文件之外,还可以做在线实时的讨论。当然,他非常的迷人,特别是当IRC被用来报导现实生活的Gulf战争(1991年)之后,IRC就有慢慢分家的趋势。到如今,IRC已经是一个与布告栏脱离的独立系统。至今,已经有超过60个的国家使用这套系统。

3、ICQ
ICQ的意思是(ISeekYou) 。1996年7月,四个以色列年青人,YairGoldfinger(26岁)、ArikVardi(27岁)、SefiVigiser(25岁)、AmnonAimr(24岁),在使用因特网时,深感实时和朋友联络十分不便,于是为了在Internet上建立一个实时的连络方式,而成立了Mirabilis公司。 1996年11月 ,第一版ICQ产品在Internet上发表。立刻被网友们接受,然后就像传道一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在网友间互相介绍这样产品。由于反映出奇的好,创造了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公司,在Internet历史上,就拥有最大下载率。 到了1997年5月就有85万个使用者注册,在一年半后,就有1140万个使用者注册,其中有600万人有在使用ICQ,每天还有将近6万人进行注册。大商人看准了人潮便是商机,所以在1998年6月,美国知网络服务公司AmericanOnline(简称AOL)公司看准了这个一千多万的人潮,花了4亿美金,收购了研发ICQ的以色列Mirabilis软件公司,这个记录创下了网络发展史上的另一个奇迹。 2000年9月,ICQ2000b正式版本终于推出。
ICQ的缺点,是在MSN出现之后,没有跟上MSN的脚步,例如在表情符号的加入。

4、MSN
MSN是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缩写。目前最新的中文版是9.0Beta,MSN功能可以聊天,使用电子邮件,传送数据...等。

5、QQ
1998年11月12曰,马化腾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张志东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在公司成立当初要业务是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这种针对企业或单位的软件开发工程可以说是几乎所有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的最佳选择。
1997年,马化腾接触到了ICQ并成为它的用户,他亲身感受到了ICQ的魅力,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一是英文界面,二是在使用操作上有相当的难度,这使得ICQ在国内使用的虽然也比较广,但始终不是特别普及,大多局限于"网虫"级的高手里。 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一开始想的是开发一个中文ICQ的软件,然后把它卖给有实力的企业,腾讯当时并没有想过自己经营需要投入巨大资金而又挣不了钱的中文ICQ。当时是因为一家大企业有意投入较大资金到中文ICQ领域,腾讯也写了项目建设书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开发设计OICQ,到投标的时候,腾讯公司没有中标,于是腾讯决定自己做OICQ。 要知道,当时腾讯给OICQ标的价格才仅仅为三十多万而已。 到后来腾讯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马化腾十分合时宜的说,"我们需要自己的中文网络软件,我们需要自己的ICQ!",但事实上,腾讯推出OICQ纯属是一个偶然,如果那家大企业没打算投入资金到中文ICQ领域,也就不会有OICQ,如果腾讯公司中了标,也就不会有腾讯的OICQ,腾讯的成功某种程度上说一半是运气,一半是实力。

6.百度IM
2008年2月29日,各大技术类网站都发表消息,传闻已久的百度IM软件终于开始了内测!IM名字确定为“百度Hi”,随着内测的开始,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百度官方并未自行公布细节。根据各大网站的资料分析,由于内测的关系,安装后暂时只能看看其安装目录的文件以及界面。安装文件不大,只有5.24M,安装目录的文件也不多,表情有58个,头像有28个(包括6个群头像)。
百度Hi是一款集文字消息、音视频通话、文件传输等功能的即时通讯软件,通过它您可以方便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并随时与好友联络感情。
同时有新闻表示,百度hi暂时处于内测阶段,大家可以到(http://im.baidu.com)上申请。

百度IM的出世,就目前而言即时通讯市场不会被立刻改变格局,对腾讯QQ和MSN而言一年内暂时不会有很大的冲击力。虽然如此,但腾讯和MSN也面临着未来百度IM发展壮大的威胁。而本人观点,百度推出IM目的在于为百度进军C2C市场做出提前准备, IM作为电子商务最有效的一种沟通工具,百度自然不可能使用其他企业的产品作为用户交流工具。另外还有一个推出IM的原因,那就是强化百度社区、百度贴吧用户群体的稳定性。粘性用户基础的建设也就是目前内测的“百度HI”即时通讯产品可以达到串联产品,整合用户的作用。如此一来,百度用户群体可以通过“百度HI”自由切换百度空间,百度贴吧,百度搜索来完成产品一系列的运作,达到活跃与互动。

7.imo
imo-(imoffice)是一个面向企业(含组织)的、可管理的、高度安全的、企业专属的网络通讯和办公经营平台,功能包括:电子传真、企业短信、在线商机、海量企业库查询、精准营销服务、视频会议室、在线ERP、移动IP等等成熟专业的在线应用,为企业构建专属的通信、办公、经营空间——互联网即时通讯办公室。

其他含义
1.
Induction Motor的缩写,是感应电机的意思。
感应电机是一种交流电机,主要作为电动机用,也叫异步电机。感应电机运行时,在气隙中的旋转磁场和转子绕组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依靠电磁感应作用使转子绕组中感应电流,产生电磁转矩,从而实现机电能量转换。
其主要特点是转子电流是靠电磁感应作用而产生的,转速和旋转磁场的转速之间总是存在差异。
感应电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运行可靠,价格低廉,坚固耐用,可由通用变频器驱动,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中小型轧钢设备、机床、起重机、鼓风机、水泵、轻工机械和农副业加工设备、家用电器、医疗器械等场合都是用感应电机来拖动的。

2.
intramuscular
3.
individual medley 个人韵律
4.
impulse modulation 【无】脉波调变

IM的行业应用
个人IM
个人IM,主要是以个人(自然)用户使用为主,开放式的会员资料,非赢利目的,方便聊天、交友、娱乐,如QQ、雅虎通、网易POPO、新浪UC、百度HI、盛大圈圈、移动飞信(PC版)等。此类软件,以网站为辅、软件为主,免费使用为辅、增值收费为主。
商务IM
此处商务泛指买卖关系为主。商务IM,以阿里旺旺贸易通、阿易旺旺淘宝版、惠聪TM、QQ(拍拍网,使QQ同时具备商务功能)、TQ(抓客户为主,包括此类IM软件)、MSN、SKYPE。
商务IM的主要功用,是实现了寻找客户资源或便于商务联系,以低成本实现商务交流或工作交流。此类以中小企业、个人实现买卖为主,外企方便跨地域工作交流为主。
企业IM
企业IM,一种是以企业内部办公为主,建立员工交流平台;另一种是以即时通讯为基础、系统整合、边缘功能,如企业通火炬版。
由于企业对信息类软件的需求还在“探索”与“尝试”阶段,所以会导致很多系统不能“互通”,这也成了IM软件的一个使命。当信息软件被广泛使用之后,“互通”接口具备否,将被作为软件被选用的重要条件。
行业IM
主要局限于某些行业或领域使用的IM软件,不被大众所知,如盛大圈圈,主要在游戏圈内小范围使用。
也包括行业网站所推出的IM软件,如化工网或类似网站推出的IM软件。
行业IM软件,主要依赖于购买或定制软件。使用单位,一般不具备开发能力。
泛IM
一些软件带有IM软件的基本功能,但以其它使用为主,如视频会议。
泛IM软件,对专一的IM软件是一大竞争与挑战。

我的IM!

  • im是什么意思?
    答:"IM"实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实时通信系统,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实时的传递文字消息、文件、语音与视频交流。"IM"实时通信,读音:[shíshí tōngxìn]造句:1、IM(实时通讯)是一个终端连网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2、大部分的IM(实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
  • 聊天工具中IM是什么意思 全称是什么
    答: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连往即时通讯网络的服务。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状态信息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在线与能否与联络...
  • 什么是IM?
    答:2008-03-03 什么是IM产品?是只聊天软件吗? 9 2019-08-29 请问:什么是企业IM? 2014-03-06 什么是IM推广? 14 2019-11-12 什么是IM推广? 2 2015-03-19 企业IM是什么? 4 2017-12-16 英语的“im”是什么意思? 1 2018-05-10 IM在线客服系统是什么? 14 2017-12-01 “IM”是什么意思? 5...
  • 什么是IM?
    答:首先我们来看下IM的大致意思 IM:词性为缩写词,IM是Instant Messaging的缩写,表示即时通讯。它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或移动设备发送和接收实时消息的技术和服务。通过下面的表格我们了解下IM的含义、发音和用法 接下来我们讲解几个用例,希望这些用例可以加深您的理解 🚀🚀🚀IM:I had ...
  • “IM”是什么意思?
    答:英语缩写 "IM" 被广泛认知为 "Instant Message" 的缩写,直译为“即时消息”。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缩写词的含义,包括其中文拼音 "jí shí xiāo xi",在英语中的流行度以及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在87%的流行度下,"IM" 属于 Computing 缩写词,主要用于Texting领域。"IM" 在中文中的解释是即时通讯...
  • IM是什么符号?
    答:1、IM为即时通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自1998年面世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即时通信的功能日益丰富,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电视、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功能。2、在数学中,Im指复数的虚部,与Re指代的实部共同组成一个复数。如复数z=2+3i,则Im(z)=3,Re(z...
  • Im 是什么意思?
    答:Im 是英语中的缩写,可以表示多种含义,其中最常见的是 I am,意思是“我是”。这个缩写经常被用在聊天软件、社交媒体等在线沟通场景中,人们用它来介绍自己或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在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体渐渐成为年轻人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数字原生代在使用 Im 进行快速、简便...
  • im是是什么意思?
    答:IM,即即时通讯,是一种实时的网络通信方式,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文字、语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交流。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让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与亲朋好友、同事合作、客户交流等。同时,IM还可以支持各种在线游戏、音乐和视频等娱乐活动,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 im是什么?
    答:InstantMessaging(即时通讯、实时传讯)的缩写是IM,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室(chatroom)的实时通讯服务。目前在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包括QQ、百度HI、新浪UC、MSN Messenger等。
  • 什么是IM软件?
    答:IM是Instant Messaging的缩写,中文名:即时通讯软件。即时通讯软件是通过即时通讯技术来实现在线聊天、交流的软件。目前有2种架构形式,一种是C/S架构,采用客户端/服务器形式,用户使用过程中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典型的代表有:微信、QQ、百度HI 、Skype 、Gtalk、新浪UC、MSN等。即时通讯功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