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家具体有什么区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1、世界观不同
佛教是无神论,道教是有神论。佛教和道教认为人皆可成佛或神。但佛只是思想上比人境界高,生理上和人一样,也会生老病死,道教神则是有超能力的不死族。
佛教主张学习宏观的世界,各门各类各种知识都应该去学习,所谓勤学五明,道教集中修炼内功,依靠炼丹术等辅助手段以成仙为目的。佛教是以觉悟,灭除苦为目的。
2、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不同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

3、主张不同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切来说都是苦海。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4、对来生今生的态度不同
佛说来世,道重今生。道教更讲究今生今世之事,佛教更多说来生之事,道教不否认来世,但认为今生人应该过得不留遗憾,更认为来世之时人早已不是自己。
5、背景不同
佛教来源于印度尼泊尔,位于西方。道教生于神州,位于西方。
6、对灵魂的态度不同
佛教认为一切都是空气,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中说灵魂是根本,肉体是衣服,人死了再如轮回,好比是一个人换一件衣服一样,所以注重下辈子。
道教继承的是华夏原有的灵魂看法,你投胎转世后就不是你自己了。

7、道说金木水火土,佛说地风水火
道教源于华夏,华夏自古以来讲究把事情分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后四象化五行,为事物发展的五种形态。佛教说的地风水火是印度思想,为物质构成,正因地风水火是物质构成的说法,道教说物质的时候也会说地风水火。
8、信仰不同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佛教讲悟,讲修行,只有做到戒定慧,才能有机会开悟,要靠修行者自己努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教

最根本的区别:道教没觉得这个世界有什么问题,相反道教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还有更多更美好的东西需要你进行修炼才能获得,而且是长久的获得。
而佛教一开始就认为这个世界苦,告诉你不管你现在如何享受,都不会久远,都会最终变苦,并且用轮回说告诉信徒你的未来也会变苦。
道教是真正的本土宗教,但其理论根源除了道家的学说,其余的实际就是中国人的祖宗祭祀和民间流传的神仙传说和方术,并且道教是一直在吸收其他理论的。
1、就道教的追求来说,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道教不追求来世,道教追求现世成仙。神仙是这样一种存在,他们具有超人的能力,具有无尽的寿命,能享受最好的供养,能解决任何问题。道教里的天宫、三十三天等概念都是后来吸取了佛教概念而形成的,最开始神仙就是在世间的——也就是说道教的追求是在世为神。
2、道教没觉得这个世界有什么问题,相反道教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还有更多更美好的东西需要你进行修炼才能获得,而且是长久的获得。虽然道教的修行过程中充满了恬淡无为、清静无欲这类的看起来很出世的要求,但其终极的目标其实就和世俗凡人没啥两样。
3、而佛教一开始就认为这个世界苦,告诉你不管你现在如何享受,都不会久远,都会最终变苦,并且用轮回说告诉信徒你的未来也会变苦——如果你不跳出轮回的话——最终什么都是苦的。在小乘佛教来说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彻底的寂灭,只有彻底的寂灭以后剩下的才是无为法——即所谓涅槃。
4、从幸福观、人生观、世界观来说,佛教和道教的差别都不可以道里计。

扩展资料:

原始道家的修炼,是关于“道、本体”领悟而后的朴素修炼观——看待事物,看待生命,看待世界,都是从“道”的角度出发。所以没有强烈的行善积德、慈悲渡生的愿望与行为,没有争名夺利的心思,也不会安立各种名相——六度波罗蜜、菩萨、阿罗汉、辟支佛。
行善积德、渡生的慈悲愿望与行为,在“本体”的角度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法门,一种执着,一种轮回。是境界是法门,就不是本体,不是道。真正回归道体的时候,必然是没有行善、慈悲、大爱等等的境界,也没有发愿渡众生的行为——不然就可能也必然不是真的明白。
从佛教所说菩萨最后一生的成佛,到菩萨不取涅槃而假诸贪欲而入生死,这是一对矛盾体。南传佛教基本上也持这一观点,只是他们可能否认存在一个“不生不灭的道体”,但对“有慈悲愿力渡众生的菩萨并不是证果的圣人(没有明白真正的道体)”的观点与道家的认识倒是一致的。
道家的圣人,是自证“本体”而后在人世的逍遥游——但可能不是此生便是终结。道家经典依然记载有些修炼家们可以“出有入无”。(出现于幻化世间,回归于无极道体)
参考资料:佛家-百度百科道家-百度百科

让我们从故事上来感受佛道的究竟处:
宗门(指禅宗)下源远流长,天神归依,龙虎归降,八仙会上的吕洞宾,别号纯阳,京川人,唐末三举不第,无心归家,偶于长安酒肆,遇锺离权,授以延命之术。洞宾依法修行,后来乃飞腾自在,云游天下。一日至庐山海会寺,在钟楼壁上书四句偈云:“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问道,对境无心莫问禅!”未几道经黄龙山,睹紫云成盖,疑有异人,乃入谒。
值黄龙击鼓升座,吕遂随众入堂听法。黄龙曰:“今日有人窃法,老僧不说!”洞宾出而礼拜。问曰:“请问和尚: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黄龙骂曰:“这守尸鬼!”洞宾曰:“争奈囊中自有长生不死药。”
黄龙曰:“饶经八万劫,未免落空亡。”
洞宾忘了“对境无心莫问禅”的功夫,大发瞋心,飞剑斩黄龙。黄龙以手一指,其剑落地,不能取得。洞宾礼拜悔过,请问佛法。
黄龙曰:“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
洞宾于言下顿契玄旨,乃述偈忏曰:
“弃却瓢囊击碎琴,从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当年错用心!”
此是仙人归依三宝,求入伽蓝为护法的一例。道教在洞宾之手亦大兴起来,为北五祖;紫阳真人,又是阅祖英集,而明心地的南五祖;故此道教亦是为佛教宗门(指禅宗)所续启。
元音老人对于此公案的开示:
说到心地法门,我想起黄龙与吕纯阳的公案来。吕纯阳是修道教的,道教讲究练精气神,采大药炼成大丹,即所谓金丹,化成婴儿,为金刚不坏的阳神。他参黄龙祖师时,已是炼丹成就阳神出窍了。在道教金丹炼成就后,即可以云游四方,参访各大名山的善知识。一天他经过黄龙山,见山上有紫云结盖,知有异人,便去拜访。恰好遇上黄龙禅师升堂说法,他便混在人群中听听黄龙禅师说些什么。黄龙知是吕公,想诱他入道,就厉声说:‘今天不说法,座旁有盗法者!’于是,吕纯阳毅然出来,问黄龙禅师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黄龙指著他说:‘这守尸鬼!’吕纯阳说:‘争耐囊中有长生不死之药。’黄龙说:‘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吕纯阳听了大惊,于是,飞剑取黄龙,黄龙以拂尘一掸,飞剑落地,剑者见也,剑落地即见负也,吕纯阳当下跪拜,请求指示。黄龙说:‘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吕纯阳于言下大悟。悟个什么?悟出了无相之心。这无相之心,才是成佛的根本、证成大道的根本。这能现阳神的、无形无相的大能量,才是永远不坏的天真佛。学佛修道,绝不能执取色相,色相是真心的影子,终归要败坏的。所以吕纯阳恍然大悟之后,就说:‘弃却瓢囊摵碎琴,从此不炼水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水就是水银,是炼丹的药物。道教炼丹讲究取坎填离,水是阴名坎,取其金是阳名离,取坎填离,即阴阳和合以炼成阳神之金丹大道。‘从此不炼水中金’,即现在不炼这东西了,因为纯阳祖师认识了本性这个无相之心的天真佛。它是本来如此,法尔如此,非造作修炼而成,只是众生迷了外境,不识得而已。今天识得了、晓得了,就不再执取外境了。
我们用功,首先要明白成佛的根本是什么?不然,方向一错,就相去千里,成道无望了。比如煮饭,要用米来烧,才能成饭;用泥沙来烧,你尽管烧上几天或几万年也不能成饭,所以见地非常重要。根本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一真法界(本性),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与练气、炼丹都不相干。认识本性之后,就是具正见。见性之后,本来应是无修无得无证的,但是你习气未了,见境还要动心,那就生死不了,还是要修。为何如此说?因为你成佛之后,佛也不可得,哪还有什么东西可得?所以是无得;既然无得,你证个什么东西呢?所以是无证;无得无证,你本来是佛,不是修成,所以是无修。然而你的习气不了,还是要修。如何修呢?无修之修,即是时时观照,不要用什么方法来修。所以,无修之修还是需要的。识得本性之后,就明白世界上一切色相,都是我这一真法界(本性)之所显现。所以,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因此,我们佛教说不二法门。《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色相就是我们一真法界、妙有真空之体所显现,而不是一说‘色即是空’,就以为色是空无所有,那就错了。空无所有,那就变成顽空断灭,就不对了。所以,我们说一切色相无自体、无自性、本空,也就是所有皆不可得的空。
祝您法喜充满,究竟成佛。

其实题目提问有问题
传统意义而言,道家是不作为一个宗教而言,乃是作为先秦诸子之中的一个学说,故而不应用“道家”来和佛教比较,因一般而言,前者是宗教,后者为学说,这个区别是很明显的
但我估计您想问的应该是佛教和道教的区别了。
其实这个又不好说了,因为无论佛教还是道教,都有各个派别,你可以用各自中的一个派别和另一个的某个派别来比较,但很难笼统的说区别,如果硬要说的话,那么就是道教一般讲求肉身的修炼,祈求长生,其终极目标乃是升天为仙;而佛教则以此身为臭皮囊(当然密宗又有例外),不祈求长生,而向往寂静涅盘,或往生净土,最终成佛,教化普渡众生



最终的道理是没有区别的,有区别的只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分别心而已。

道教初期修行以修身为主,后来慢慢加强心性修养。佛教一上来就修心,贯穿始终,但佛教里的打坐修行对身体也非常有好处。

最终目的上,佛教是彻底证得自性而成就圆满的佛果,究竟解脱。道家则是讲修道成仙,但道家里所说的道和佛教里所描述的自性有很多地方相似,所以道教也是大道的修行。
以上为个人拙见。
满意请给好评 O(∩_∩)O谢谢

  • 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
    答:万物有生,自然因动而生变化,长生长化,而无止境;有则恒有,不会再返于无;天地有灵,灵亦永有;道为有根,则有道。因此,佛门不言空而悟空,道门不悟有而言有。2、修炼不同。道教相信感应,主张修心炼性;佛教主张慈悲,修心明心见性;道教徒希望得道成仙,神仙是道教的最高人格表现;佛教徒...
  • 佛,道,儒三教的区别
    答:佛道儒三家的区别: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道家文化——规律文化。佛家文化——奉献文化。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文化——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
  • 佛家和道家有什么区别吗?
    答:第三,生活习惯不同。佛教的管理制度更加严密,每天早中晚该做什么都有严格安排。而且和尚一般都居住在寺庙中,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而道教管理非常松散,只要遵循教义,在哪里修炼自己决定。于是,道士们经常在民间生活,扶危济困、行侠仗义,还时常帮助人们驱妖避邪。另外,古代道士们大多懂武功,修习...
  • 道教与佛教的差别有哪些?
    答:佛:慈悲为怀,普渡众生。 道:修身,养性 。道教的修身,则是德慧并重、性命双修,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为主。尤其是道家修身有一套精妙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后世的医药养生事业。另外,道教的内外丹术,对古代科技的发展,也作出卓越的贡献。具体地讲,以道修身,以佛正心 。佛教的最高境界,是...
  • 道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有冲突吗
    答: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众说纷纭,有说是在东汉明帝永平10年,佛教盛行与历 代的统治者有关,南朝梁武帝萧衍、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武则天、朱元璋、顺治等等都是非常信奉佛教的。而政府为了政权的 统治。才会那么扶持佛教道教才是真正的天道无为,一切皆自然。顺应天命!第一:两者的思想是不同的,道教清静无为...
  • 佛家和道家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答:1、对生与死的态度是不同的:佛教的目标是“必杀技”,它脱离了生与死。道家对生活有积极和积极的态度。2、起源和信念是不同的:佛教和佛教的诞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卡迪罗·罗威(KadiroLuowei)古代印度国王乔达摩·悉达多(GautamaSiddhartha)创建的。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道教否认...
  • 道家和佛家有什么区别啊
    答:1. 道家追求长生不老,强调今生修炼,相信肉体可以成仙。2. 佛教则主张“无生”,看待现实生活为苦海,强调精神修持,并期待来世的回报。3. 道家主张形神并养,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内修外养。4. 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简余的修持和对来世的...
  • 佛教与道教的区别是什麽?
    答:道教与佛教的本质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1、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存,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尽情理就是皈依僧。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道家从炼身做起,佛家从养性做起。2、佛教以入世求超脱,道教...
  • 道家和佛家有什么区别啊
    答:2、佛家和道家对待生和死的态度。可以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佛家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家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看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
  • 佛和道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佛学与道学还是有差异的。1、首先是教理上有所不同,佛学修证主要是证得本心,佛家认为众生皆有智慧德相与佛无异,只是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其根本就是围绕那个众生平等无异如来藏来修证。而道家则期望通过修行肉身能长生久视,最终目标是修得阳神出壳,成为大罗金仙。两者都说明心见性,但实者概念差异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