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蕴涵六个基本要素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家校共育蕴涵六个基本要素

      现在人们一提到教育,首先想到的就是“学校教育”,甚至绝大多数人完全就把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从教师方面来说,许多教师认为,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只会添乱;从家长方面来说,许多父母一旦把孩子送进校门,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新时代,教育不再是学校的特权,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学校已无法教给学生包打天下、终身受用的本领,教育已贯穿于人的一生。一个人的成长应该接受广义的教育,是一切有目的地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不应该只接受来自于狭义的学校教育。因此“家校共育”的核心概念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形成共同的教育主体,行使共同的教育权利,承担共同的教育责任,按照共同的教育目标,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从家校共育的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家校共育蕴涵着六个基本要素,在其实施的过程中缺一不可。

(一)家庭和学校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成为共同的教育主体

实施家校共育必须要首先打破教师作为唯一教育主体的格局,要将家长引入学校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让教师走进家庭主动指导家庭教育,家长与教师必须成为同盟军,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成为实施教育的主体。

(二)家庭和学校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享受共同的教育权利

家庭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父母教育权是亲权的组成部分。亲权的基本表现就是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支配,其中既包含对劳动者养成目标和过程的决定和支配,也包括对子女教育的支配和控制。家长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管理过程中各项决策、措施的制定有家长的参与,就会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学校管理中,要授家长以管理权,委家长以责任,使家长与教师密切协作,作为共同的教育主体同等享受教育学生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选择权、监督权、评议权等,共同探讨学生成长中的教育问题,进而实现教育目标。

(三)家庭和学校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承担共同的教育责任

在管理理论中,责任和权利是既相互制约,又不可分割的整体。责任由担当的职责决定,权力是履行责任的保证,如果只有权利,没有责任,就会滥用权,瞎指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也是父母终生的责任。当孩子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后,家长在保障孩子获得同等教育机会的同时,有义务配合并主动支持学校的工作,为学校教育其子女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有责任创设良好的家庭和学校学习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四)家庭和学校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执行共同的教育目标

家校共育不完全等同于家庭教育,也不纯粹是家长进入学校融入学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均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家庭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教育、生活技能培养、习惯养成和健康体魄塑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和学校要消除在教育思想和观念上的分歧,根据社会发展目标,就学生的生活、学习、品行、身心等达成共同的教育目标,否则家校共育就是一句空话。

(五)家庭和学校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

人的教育成长体系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整合。家庭教育是基础,具有终身性,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学校教育是延伸,具有阶段性,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社会教育是拓展,具有连续性,孩子进入社会以后,朋友就是他的帮助者;自我教育是根本,具有决定性,自己才是自身成长的助推者。

(六)家庭和学校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实现共同的教育目的。

通过家校共育的实施,要消除学校与家庭在教育思想和观念上的分歧,构建家校共育有机整合的策略和科学指导机制,建立家校共育联系制度。

                      (1573个字)

2021年10月11月日

  • 家校共育,关键在哪里?
    答:在此基础上,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分工、职责边界,才能各负其责、同向而行。家长与老师有效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优势,有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各方不缺位、不错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疏通家校共育不同步、不合拍的堵点...
  • 如何做好家校共育?
    答:其实这也符合教育的规律,前边我们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这些都与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关系。何况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家长的这种期盼也是合情合理的。三...
  • 试论家庭教育的六条基本原则
    答:目前家校共育成为一种 时尚 和潮流,家长可以多多参与家校共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和改进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综上所述,只有坚持做到以上六条家庭教育基本原则,父母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式方法必定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家庭教育效果会越来越明显。最后祝愿每一位家长“教子有方”,祝愿每一...
  • 家校共育需要的核心内容与创新形式
    答:大体来说,家校共育应包含主导和主体两个方面,家长和学校是家校共育的主导方面,而学生则是家校共育的主体。学校要学生向东,家长却叫学生向西,这种目标相反的教育显然不能称为家校共育;但即使学校要学生向东,家长也是要学生向东,不过两者并没有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进行沟通与合作,这也算不上家校共育。因此,只有学校和...
  • 家校共育中家需要做些什么
    答:由于学生及其家庭、家长各自情况具有差异性,班主任要对此全面了解。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家庭不同状况,依据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体现差异性,尊重家长的切身感受,不能一刀切。二、家校合作共育需要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深度交流必须建立在彼此信任、信赖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的教师、家长、学生间要...
  • 谈谈家校共育
    答:昨天下午刘习洪老师和今天上午全艺老师的讲座都提到了家校共育。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庭,家庭教育是个体教育,学校教育是群体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家庭教育是基础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没错,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一个...
  •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
    答:家校共育实施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家校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二、总体目标 建全家校联系制度,建成起家校联系网络,搭建家校互通互动平台,...
  • 读《家校合作——五个原则读懂教育互动》
    答:读《家校合作——5个原则读懂教育互动》184030    陈娥       近期一直在读这本书,虽然还没有完全理解,但并不影响自己的阅读和感悟。        这本书讲到家校共育的五个原则,分别是:创造让每个家庭参与的文化;有效交流并建立联系;...
  • 家校共育实施理念
    答:因此,我们有必要重申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学校和家庭教育都不是万能的,二者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他们的有机结合必将形成整合优势。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
  • 良好家校关系建立在六个字上(202102)
    答:可是,朋友家孩子每天三套卷子,孩子用的和带答案的,家长自个儿打印、订正。朋友说,哪有人有意见,能上都不错了。你能说,这是公民办的差异还是省会与三四线城市的差异?是家长素质的差异还是认知的差异?我认为,良好的家校关系要做到六个字:理解、信任、包容。彼此理解是良好家校关系建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