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史记的故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0
  《史记》这部书是一部伟大的 历史 著作和文学著作。那你知道摘抄史记的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摘抄史记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摘抄史记的故事:文公称霸
  城濮之战以后不久,晋文公将楚军战俘献给了周王室,其中包括由披甲战马拉的一百辆兵车和一千名步兵。周王非常感激,便派大臣王子虎封晋文公为霸主,并且赏赐给他一辆大车,一副红色的弓,一百支红色的箭,十副黑色的弓,一千支黑色的箭,一坛黑秫香酒,若干玉器以及三百名勇士。晋文公礼节性的推辞了三次以后,就接受了周王的封号和赏赐。周王还派专人作了《晋文侯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你用道义使诸侯和睦,显扬了文王、武王的功业。文王、武王能够谨慎地修养美德,感动了上天,他们的美德在百姓中广泛传播,所以上天就把帝王之位交给他们,他们的恩泽将永远流传于后世的子孙。你要关怀我,使我继承祖业,使周王室永远兴盛。”从此,晋文公就正式地成为了 天下 的霸主,王子虎和各路诸侯在晋国的践土宫殿订立了盟约。

  城濮之战后,晋军焚烧了楚军的阵地,大火烧了好几天都不灭。文公并没有因为胜利而喜悦,他不住地摇头叹息。左右随从对此不解,便询问其中的原因。文公说:“我听说只有圣人在战胜敌人以后才会心情安定,我不是圣人,所以感到十分恐惧。况且楚将子玉依然活着,他对我国是个莫大的威胁,我又怎么能高兴的起来呢?”直到得知子玉因为战败而遭到楚王责备自杀以后,晋文公才长出了一口气,面露喜色地说:“我国攻击敌人的外部,而敌人又从内部互相诛杀,内外相应,我们的霸业才有了保障啊。”后来,文公又恢复了卫侯、曹伯的地位,并与诸侯在温地会盟,支配周王的活动,建立了三军制。这样一来,他的霸业就有了更强大的保障。
  摘抄史记的故事:武灵王之死
  正当君王之业如日中天之时,武灵王却把王位传给了儿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而自号为主父。主父打算让惠文王治理国家,而自己亲率军队开拓国土,与秦国争霸。

  惠文王三年(前296年),主父率军灭掉了中山国,把代郡与赵国的中心地区连为一体。于是,他把长子赵章封为代郡的安阳君(地处今河北阳原东南)。赵章为人一向骄奢,心中对弟弟赵何继位很是不满;主父派去辅佐赵章的田不礼又是个残忍、好杀的人。这两个人性情相投、狼子野心,为叛乱秘密积蓄着力量。

  第二年,主父令群臣来朝见,赵章也在其中。朝会时,主父让惠文王听朝,而自己则在一旁暗地里观察群臣、宗室的表现。赵章原本是太子,但是主父宠爱吴娃后,把他与吴娃生的儿子赵何改立为太子。吴娃死后,主父对赵何也不是十分喜爱了,他开始怜惜被废的太子赵章。这一次,他见到了赵章,回想起对儿子的不公正待遇,心中很不是滋味。主父想把代郡从赵国中分出来,立赵章为代王以做补偿,但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主父与惠文王到沙丘(今河北平乡东)游玩,两人住在不同的行宫中。赵章与田不礼利用这个机会发动叛乱。他们假传主父诏令,想把惠文王骗过来杀掉。但是相国肥义先于惠文王一步到达,二人的阴谋败露。掌握国家实权的公子成、李兑得知消息后,立即率军队从邯郸赶来“勤王”。赵章被打败后,逃到主父行宫避难,爱子心切的主父收留了他。公子成、李兑的部队便把主父行宫重重围困起来。杀掉赵章后,公子成、李兑商量说:“咱们因为要杀掉赵章而带兵围困了主父行宫,这是大逆不道的。如果撤走了围兵,日后主父追究起来,咱们肯定会被灭九族。”为了保全身家性命,二人便一不做、二不休,将主父围困起来,并且强行驱赶了行宫中的侍从,只剩下主父一人。主父既不能出宫又没有食物,最后竟然到了以麻雀幼仔充饥的地步。三个多月后,主父被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中。他终究还是吞下了自己当初种下的恶果。
  摘抄史记的故事:赵迁亡国
  公元前235年,幽穆王赵迁继位。他的母亲是邯郸城里有名的歌妓,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 唱歌 也是十分优美动听。她因此受到悼襄王的宠爱,离开了青楼,并被迎娶进宫,扶摇之上,当上了皇妃,不久之后就生下了赵迁。此后,悼襄王竟因为一己私爱废掉了太子赵嘉,改立赵迁为太子。赵迁这个人向来没有什么德行,而且极爱听信谗言,这在日后给赵国带来了灭顶之灾。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无力与秦国抗衡并屡遭秦军侵略。但是在赵迁继位后,赵国涌现出了一位著名——李牧。在公元前233年的肥(今河北石家庄东部)之战中,李牧率军击败了秦军;第二年,李牧又在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再次击退了秦军进攻。李牧的存在保证了赵国的安定。秦国为此而感到十分头疼,一直想除掉李牧,以绝后患。

  公元前231年,代郡发生了大地震,乐徐(今河北易县西)以西、平阴(今山西大同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受灾,城墙、屋舍等建筑物损毁大半,百姓都无家可归,地面坼裂宽达百余米。第二年,赵国全境发生饥荒,饿殍满地。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谣言:“赵国悲号,秦国高兴。谁如果不信,那你就看看地上长出来的白毛。”

  秦国利用了赵国受灾的机会,第二年大规模进攻赵国。赵迁派大将李牧、司马尚率军迎击。但是,在朝廷中,奸臣郭开受到重用,他们排挤李牧;而赵迁本人昏庸无道。秦国通过郭开实行了反间计,说李牧将要造反。赵迁这个糊涂虫,不加调查就听信了秦国和奸臣传出的谣言,杀死了李牧,并将司马尚免职,用赵葱和齐国颜聚代替他们。赵葱和颜聚两个人都是些无能之辈,在和秦军的作战中屡战屡败,最终致使赵国全军覆没。秦军进而围攻邯郸,赵迁最后出城投降。

  此后,赵迁被流放到房陵。他十分想念故土,作了支曲子来讴歌家乡的山水,听曲的人无不伤感流泪。

  赵迁被俘后,赵国的残余势力退保代郡,共同拥立赵嘉为代王,继续抵抗秦国进攻。六年之后,秦军奋力击灭了赵嘉的军队,随即占领了代郡。赵国的土地成为秦国的郡县,赵国灭亡。

猜你感 兴趣 :

1. 史记故事摘抄

2. 史记的故事简短

3. 关于史记里面的故事

4. 史记好词摘抄大全

  • 摘抄史记的故事
    答:摘抄史记的故事:文公称霸 城濮之战以后不久,晋文公将楚军战俘献给了周王室,其中包括由披甲战马拉的一百辆兵车和一千名步兵。周王非常感激,便派大臣王子虎封晋文公为霸主,并且赏赐给他一辆大车,一副红色的弓,一百支红色的箭,十副黑色的弓,一千支黑色的箭,一坛黑秫香酒,若干玉器以及三百名...
  • 史记原文摘抄与赏析,每章节两处,带翻译
    答:《史记》摘抄及感悟赏析:摘(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感悟赏析(1):从这小节可以看出屈原绝不仅仅是个“书呆子”,他能对国家大事献计献策,还凭借出色的外交才能对各国诸候应对自如。这样贤能的大臣本应该成为楚王的左膀右臂,...
  • 史记好段摘抄大全?
    答:《巨鹿之战》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遗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
  • 《史记》好句摘抄有哪些?
    答:4、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摘自《史记·七十列传·老子韩非列传》解释:善于经商的人,总是把财货隐藏得很深,看上去好像一无所有;道德高尚的人,总是随时向人求教,看上去好像愚蠢笨拙。5、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摘自《史记·项羽本纪》解释: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
  • 求《史记》摘抄,要有出自哪篇文。
    答:《史记》摘抄1、 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2、 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囿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3、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4、 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5、 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
  • 史记故事的好句好段
    答:27、 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 ——司马迁 《史记》 28、 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司马迁 《史记》 『肆』 摘抄史记优美句子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4.积...
  • 史记故事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时在中春,阳和...
  • 史记中的故事100字优美
    答:1. 史记中的故事100字简介 背水一战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 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
  • 史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
    答:以下我为大家介绍史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仅供参考! 好词 1、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史记商君列传》 2、安枕而卧: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史记黥英列传》 3、百步穿...
  • 《典籍里的中国》史记摘抄有哪些?
    答: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释义:做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在乎小的过错。解析:鸿门宴上,众人欲助刘邦逃走时,刘邦顾虑到没有向项羽行辞别的礼,樊哙就对刘邦说了这句话。要想成就大事,就要以大局为主,过分地苛求自己注意细枝末节,不能成就最终的大业。兵家常说: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