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由来及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一、长城的名称由来
1. 长城:这个名字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普遍的称谓。
2. 方城:将长城建筑称为方城,仅在春秋时期的楚国使用过。
3.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个名称基本上可以互换,从战国到明代几乎都使用过。
4.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塞”字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为塞的关隘有的在长城上,有的离长城很远;二是指长城本身。
5.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是将长城和塞合并在一起称呼长城的一种方式,在史书中很常见。
二、长城的历史
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持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广大的土地上,总长度达到5万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统治中原地区的每个朝代几乎都修筑过长城。这些朝代包括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都有不同规模的长城修筑。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来看,除了汉族,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数量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还要多。即使在清康熙时期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后来也仍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间,修筑长城的活动从未停止过。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如果将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超过10万里,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扩展资料:
长城的历史意义
1. 经济发展: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有的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长城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并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
2. 民族融合:长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长城的修建和戍守,长城区域的争战,反而促使了中国古代汉族和十几个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的融合。
3. 军事意义: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道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将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4. 文化交流:在长城出现的2000多年来,以长城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终没有停止过。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修建赵长城,提倡国人学习“胡服骑射”,进行南北文化交流。秦汉时期,长城南北文化进行了空前的对话与交流,发现的秦权、诏版,内蒙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单于和亲瓦当,还有著名的昭君墓等,都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长城的民间故事
1. 晾经石:在甘肃嘉峪关附近,有一块洁白的晾经石,传说是玄奘晾经的地方。
2. 山羊驮砖:嘉峪关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 长城的由来及历史
    答:一、长城的名称由来 1. 长城:这个名字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普遍的称谓。2. 方城:将长城建筑称为方城,仅在春秋时期的楚国使用过。3.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个名称基本上可以互换,从战国到明代几乎都使用过。4.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塞”字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关口要隘,...
  • 长城的前世今生,历史演变
    答:长城的前世今生,历史演变 春秋时楚国最早修筑长城数百里,称“方城”(今河南方城县)。战国时代,齐、魏、燕、赵、秦等国也相继兴筑长城。 秦长城:秦统一中国后,以泰、赵、燕三国的北方长城作为基础,修缮增筑,成为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基础秦赵燕,韩国未及)。 汉长城:汉长城东起辽东,西迄蒲昌海《今罗泊)...
  • 长城的历史由来来历
    答:1. 长城:这一称谓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2. 方城:在春秋时期,楚国曾用此称谓指称长城建筑。3.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些称谓基本上在战国到明代期间互为通用。4. 塞、塞垣、塞围:史书中提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方面指关口要隘,另一方面指长城。5.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
  • 长城的由来及历史
    答:1、长城,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2、方城,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3、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4、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
  • 长城的来历和故事50字
    答:1.长城最早是春秋战国时期秦、赵等国为抵御匈奴等游牧民族侵袭在地势险要的关口建立的城墙和要塞,秦统一六国之后,将各国长城连城一片,才有来最初意义上的长城。3.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据《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国都平城(今大同)以北...
  • 长城是什么时候建的?
    答:关于长城的资料简介 长城资料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476),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如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简称为长城。...
  • 万里长城的由来与历史万里长城的来历
    答:1、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2、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
  • 介绍长城50字
    答: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15、4长城的由来50字5长城的由来20字6长城的由来40字1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2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
  • 万里长城是怎么来的
    答:由来: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发展 1、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
  • 长城的由来及历史?
    答:长城的历史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长城的起点——老龙头一、秦、赵、燕在北边修筑长城的原因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