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进行和平改造。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扩展资料
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
1、通过和平方式实现
历史上社会制度的更替,一般都是通过暴力斗争的方式实现的。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通过合作化改造个体农业,通过和平赎买方式改造资本主义所有制,但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这些尚处于理论的形态。
在列宁那里,尽管有了合作化的实践,有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践,试图对俄国资本主义进行赎买,但没有实现,实际上是对俄国资产阶级进行剥夺,对个体农民经济也是采取强制消灭富农的方式。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则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的。
2、采取逐步过渡方式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阶段: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发展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国家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基本途径。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三个阶段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所包含的社会主义成分逐步增加。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同样经历了三个阶段: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小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
3、与工业化同时并举
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农业合作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它为工业化提供粮食和原料,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为工业品提供市场。三大改造之间也是互相促进的。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不仅具有资本主义倾向,而且同民族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有实行农业合作化,才能割断城市资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系,以利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也只有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才能巩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将三大改造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在不断加强工农联盟过程中逐步孤立和消灭资产阶级。
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三大改造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重要特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
  1、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土改后趁热打铁,通过互助合作化的途径,逐步完成所有制改造,最后创造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经验。
  2、从互助社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也就是说摆脱私有制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3、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4、贯彻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团结中农、限制并逐步消灭抚弄的阶级路线,从而团结广大人民共同走合作化道路。
  总结起来就是途径、形式、方针、原则和路线。
  二、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
  1、与农业改造一样,由合作社途径逐步实现。
  2、组织形式由手工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到生产合作社。
  3、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4、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技术改造创造力条件。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官僚资本实行没收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政策,进行“和平赎买”。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度形式。
  创造了从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营代销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对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分别采取“四马分肥”和“定息”的利润分配政策;
  3、注意吧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以和平赎买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
  参考资料 沙健孙《毛泽东思想概论》
  本人正在考研复习,欢迎交流。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浪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
  • 1.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答:1、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土改后趁热打铁,通过互助合作化的途径,逐步完成所有制改造,最后创造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经验。2、从互助社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也就是说摆脱私有制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3、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
  •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1、土地改革:通过实行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打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国有化和集体化:国有化和集体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内容。通过国有化和集体化,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效地解决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问题。3、计划经济:我国从计划经济的角度...
  •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中国的资本主义可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强制剥夺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和平赎买政策。在政治上保证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把原有属于对抗性的矛盾。当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用和平的方法,把民族...
  • ...1.简述“三大改造”的基本经验;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
    答:1,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经验:第一、用和平的方法进行社会改造:第二、以渐进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都是坚持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而且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有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第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与对人的...
  •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社会主义改造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的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
  •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
  •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如下: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式,既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又使被改造...
  • 浅谈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如下:1. 坚持党的领导是关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党的领导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混乱和偏差。2. 政策引导与逐步过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引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