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石达开为什么率十万大军离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石达开离开天京后,手握十余万大军,却屡战屡败,这是为何?

天京事变后,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率兵出走,离开天京转战江西湖南等地,寻找入蜀之道,但却屡战屡败,未曾得手。
1859年,石达开率领部下回到广西。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他离开天京走到安徽六安时,手下官员士兵有六七万人,后来南下,在宝庆战败后,沿途招纳了十余万人围攻桂林。所以,石达开回到广西的时候,有部下十余万。
按理来说,十来万大军,在广西立足打开新局面,是很容易的事情,但结果却是刚好相反,屡战屡败,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到达广西后,石达开的部队发生了三次离散事件,正是这三次事件的发生,导致部队元气大损,为日后战败被杀埋下了伏笔。
1860年3月,石振吉率兵三万攻打百色,攻了一个多月也没能攻下,最后清军事实反间计,使得石振吉内部军心涣散,最终使得石达开损失猛将两名,部下数万人。
1860年,5月,庆远地区,石达开的手下对当地的少数民族展开大肆屠杀,拆毁百姓房屋来烧火做饭,看到有剃发的百姓就取其性命。这一连串的举动使得石达开大失民心,只得放弃庆远而下广西。6月,石达开筹粮失败,手下数万人投降清军。
1861年初,余成义等人叛变,全部归顺清军,至此,石达开的十万部下所剩无几,战斗力也大大下降,最后率领几万人由贵州借道入四川。
石达开将队伍分成三支,各自作战,最终只剩他所率领的部下孤军进入四川,在大渡河畔全军覆没。

这么说吧:当你你要黑太平天国时,会发现石达开同学的负面记载基本米有。比如袁腾飞不喜欢太平天国,却不得不佩服石达开~




图:天平天国成立后三王在金田庆祝洪秀全生日暨恭祝万寿合影

1. 我们首先看看 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小时候,全村就几个识字儿的,就洪秀全读书好,乡亲们以为这孩子以后肯定能当大官,但他考了三回,都落选了。
二十郎当岁的他,深受打击,把自己关屋子里,结果患了间歇性精神病。每天的表情是这样的:


正常的时候,他翻阅了参加考试时,传教士在街头发的小册子,就是那本印刷工人阿发免费赠送给世人的《劝世良言》。他觉得,里面说的那个上帝派来的布道者,就是他没跑了。

期间他参加了第四次考试,还是没考上…回家就把孔子牌位给撤了,换成了上帝的牌位。



他去见神父,但神父觉得他这个家伙可能是脑子有毛病,所理解的基督教跟真正的基督教差异太大了,于是没给他洗礼。



但洪秀全开始自己宣扬自己的观点,好友冯云山跟洪秀全老早就认识,毕竟也是学过文化的,最先入伙,扎实肯干,有了拜上帝教。

2. 拜上帝教成立之初, 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 杨秀清就加入了。
杨秀清以前是卖炭的,家里穷,上不起学,并不识几个字。此人脾气很大,很奇葩。集会时候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晕倒,然后醒来,换个腔调,假装天父下凡,告谕人间。
一开始与会者不太相信,觉得他这是糊弄爹呢,但洪秀全告诉大家,老杨说的是真的。我是天帝派来的我不会骗大家,他这就是天父上身了。后来太平天国做大,杨秀清想玩儿狠的,跟洪秀全闹矛盾,一旦洪秀全反驳他,他杨秀清就立即晕倒,然后醒来,以天父的口吻,将洪秀全羞辱一番。 大概是这样的:




这属于内讧。
杨秀清一开始是九千岁,建国以后洪秀全不理朝政,让杨秀清主持,权力渐大,后来非让洪秀全亲自到东王府封他为“万岁”。这摆明了是篡权,而且篡得挺恶心的。洪秀全假装答应,内心无疑响起了“我操你大爷”的回声。
洪秀全设计将杨秀清杀死。
其余与杨秀清有瓜葛的三万多人,也全部被屠。

3. 西王萧朝贵,印称“ 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这称。。。。。。。。。。。。。。。号

号称八千岁。
他在教会的性质,跟杨秀清差不多。以前也是卖炭的,至于为什么大家都是卖炭的,那是因为冯云山坚持留在广西发展组织,落脚的地方就是个制炭作坊,许多都是壮族人,有的混得比卖炭翁还惨。


萧朝贵就很惨,冯云山在这里传教,所以他加入组织比较早。在集会的时候,老萧的主要任务就是假装天兄附体。
萧朝贵比杨秀清老实多了,因此没那么多烂事儿。

4. 南王冯云山,这个说过了,拜上帝教创始人,称七千岁。
冯云山吃苦耐劳,扎实肯干,足智多谋,又很有气度。起初和洪秀全一起到广西传教,后来洪秀全离开,他继续在广西传教,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成功地扩大了组织,期间拉了杨秀清、萧朝贵和秦日纲入伙。
冯云山和萧朝贵一样,死得比较早,因此并没参与后来的那些烂事。

5. 北王韦昌辉,富二代,拜上帝教初期的主要资助者,号称六千岁。
韦昌辉这人和杨秀清一样,都是非常二逼的人。虽然属性相同,但两人却互相憎恨。韦昌辉的下属出了点事,杨秀清认为是韦昌辉监管不力,令人杖责韦昌辉,打得韦昌辉半死。
韦昌辉恨死了杨秀清,后来天京事变,韦昌辉就成了诛杀杨秀清党羽的主力。但韦昌辉心理变态,杀人太多,公报私仇,只要看不顺眼的一律屠杀,不问有罪无罪,成了个杀人魔王。
收到命令回京的石达开回来,才知道韦昌辉居然杀了三万多人,出于公义,指责他滥杀无辜。
韦昌辉表示你石达开算个屌!?
遂准备动手杀石达开,石达开连夜逃出城外,家属和部属却被韦昌辉屠杀。天京城外的部属几乎全部愿意追随石达开,石达开领军攻打韦昌辉,韦昌辉不得人心,诸王也要给韦昌辉一点颜色看看。韦昌辉狗急跳墙,居然向天王府进攻,反而被天王的军队所杀。

6. 最后看 翼王石达开。


幼年丧父,没有兄弟,八、九岁起独撑门户,务农经商之余,习武修文不辍。石达开 长得高大俊秀,十三岁已“凛然如成人,自雄其才,慷慨有经略四方”,因急公好义,常为人排难解纷,年未弱冠即被尊称为“石相公”。 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从容赴死时年仅三十二岁,他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对手心有余悸,在他身后数十年中都不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事反清运动,辛亥革命党人曾通过诗歌,小说,绘画等各种媒介宣传他的事迹以激励民气,号召志士,鼓吹革命。 有关石达开的民间传说、歌谣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
太平军在长沙城下陷入清军反包围,形势万分危急,石达开率部西渡湘江,开辟河西基地,缓解了太平军的缺粮之危,又多次击败进犯之敌,取得“水陆洲大捷”,重挫清军士气,其后, 为全军先导,经河西安全撤军,跳出反包围圈,夺岳阳,占武汉,自武昌东下金陵,二十八天挺进一千八百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时人号之“石敢当”。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号天京,石达开留京辅佐东王杨秀清处理政务。定都之后, 诸王广选美女,为修王府而毁民宅,据国库财富为己有,唯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参与。

活脱脱一个关二爷的形象啊!



可惜洪秀全同志是个扶不上架的人: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合朝推荐石达开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却忌惮石达开的声望才能,虽迫于民意命他理朝政,却不肯授予其实权。局面稍微好转,便开始设计谋害石达开。为避免再次发生内讧,石达开被迫逃离天京,前往安庆。

石达开出走,带走的人很少,后来居然越来越多,许多人都是因为受不了洪秀全,转而投奔石达开。到最后石达开陷入绝境,以自身换取将士性命,却被清军陷害,凌迟处死。


凌迟场面
而石达开接受凌迟时,不卑不亢:
石达开自供与洪秀全等自广西金田 村起事即封伪王,及窜扰各省情形,历历如绘,皆臣所素悉,语皆符合。 且其枭桀之气,见诸眉宇,绝非寻常贼目等论,实为石达开正身无疑。——《骆秉章奏稿》
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养晦堂文集》

后来的李秀成曾经说过:
国中(太平天国)元勋人物,(其实都特么一群棒槌),只有冯云山和石达开顶用。硬说佩服哪个,我没有佩服的,我只服石王。
曾国藩:
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左宗棠:
(石达开)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远超太平天国其他诸王?
能文能武,仗义执言,不坑爹,不内斗,豪气冲天,对待下属,春风化雨,对待天国,忠肝义胆。关公刮骨疗毒,翼王从容赴死,他们的豪气,只一见、只两三言,便可知。《正气歌》上说,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这是因为,只有到了他所言的境地以后,才能看出一个人究竟是不是真豪杰。那些在屏幕后面喊打喊杀一上战场就尿裤子的人显然不是,那些喊着均贫富、反腐败,自己上台却累坏了jj的也不是。

而石达开,除了没能给后人留下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以外,符合了绝大多数人对于英雄的全部想象。

因为“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内部逐渐出现明显的问题:在军事斗争上,骄傲轻敌,不思进取,对主要战略任务——灭亡清政权,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在统治方法上,制订礼仪,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辅助宗教神学来巩固统治。在个人生活上,贪图享乐,广建宫室,迅速奢靡腐化。在领导集团关系上,洪秀全避处深宫,杨秀清大权独揽,权力重心偏移,彼此疏远,为争夺权势而进行的斗争则愈演愈烈。 1856年上半年,太平军西征取得辉煌胜利:接连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天京外围的威胁已被解除。杨秀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权力欲恶性膨胀,急于废洪自立。8月22日,杨秀清以代天父传言的方式,召洪秀全到东王府,逼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洪秀全随即密诏在江西的韦昌辉、在湖北的石达开和镇江的秦日纲等速回。9月1日,韦昌辉带精兵3000赶回天京,在先已回京的秦日纲配合下,包围东王府。秦带随从杀死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4日,韦昌辉诱杀在天京的东王部下各级文武及其家属5000人。东王部属余众奋起反抗,双方展开血战,历时两个月。双方被杀者二三万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以来的许多中上层干部死于这场自相惨杀的内乱之中。9月中旬石达开自武昌赶回天京,对韦昌辉的滥杀无辜表示不满。韦昌辉又起杀心,要杀害石达开。达开连夜逃出天京。韦昌辉将其留京家室全部杀死,并派秦日纲率兵追杀达开。达开至安庆,召集部众4万,起兵讨韦,并上书洪秀全,要韦昌辉首级,否则班师回京以清君侧。韦昌辉则围攻天王。洪秀全和朝内大将士认清了韦昌辉的真面目,诛韦昌辉。秦日纲领兵在外,洪秀全派兵押回处斩。长达两个多月的天京变乱(又称杨韦事变)才告平息。11月,天京军民石达开回朝佐政。天王赐他爵号(达开廉让未受)。石达开尽力扭转危局,但遭天王猜嫉。次年,达开被迫率部出走,离开了天京。天京事变这场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使太平天国由盛到衰。

1856年秋,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为争夺权利而分裂.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接着,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率领大军出走.

据太平天国的小说上说,是因为天王洪秀全经历了东王与西王之乱后,对外姓之人产生了怀疑,进而将自己的两个哥哥晋封为王,引起了下属的不满,石达开受其猜忌,于是离开。这个不一定是全部真实的历史,但或可作为参考。

因为太平天国内部有问题,大王们都不合作,有是互相打斗

石达开也是因为这样才离开

石达开,因为他想离开了

  • 石达开为什么要出走
    答:石达开为什么要出走 (一)究竟是“远征”还是“出走” 对于石达开率领大军离开天京一事,在太平天国文书中称为“远征”,但是近年来诸家著作中则多称为“出走”。用词的差别绝非小事,因为词义有褒贬之分。通过
  • 石达开太平天国被逼远征,兵败大渡河的原因是什么?
    答:太平天国石达开被逼远征,为什么会兵败大渡河?一、与石达开被逼远征的政治背景有关。石达开被逼远征,征战多年不得回京。当初带出的军将,在粮草充足的时候,尚能听从命令。时间一久被清军围追堵截,战事不顺,军心涣散,纪律松弛。而且,石达开离京之后,仍打着天王的旗号(那是闹内讧,天王不得民心)...
  • 石达开出走天京的时候拥有十万大军为何最终失败?
    答:石达开至少是太平天国最有军事才能的统帅之一,又深受将领士兵爱戴,最多时拥有十多万军队,为什么会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和节点,是他返回太平天国起家的广西。▲ 太平军金田起义 无奈的选择 ▼ 其实,石达开率军进入广西,是不得已而为之。脱离洪秀全后,石达开率十多万大军,在赣、浙、闽诸省游走。
  • 石达开十万大军为何无法在广西立足?
    答:1859年7月,石达开再次率领队伍回到太平天国起义的根据地广西。石达开三路大军十万余人从湖南直下广西,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此时,距离金田起义已经过去八个年头了。久别家乡,风云飘摇。革命之路血与火共生,回到故地本应该是开心的,可石达开此时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石达开是不得已才退回广西的,在半年前,...
  • 到底是太平天国的功臣还是分裂者,翼王石达开究竟做了什么,让后人争论不...
    答:翼王石达开在天京发生事变之后,由于感到洪秀全对自身的不信任,拉起了太平天国很多将领和二十万大军离开了安徽。等于说当时太平天国很大部分的军队力量被石达开带走了,为以后太平天国的消亡埋下了浓重的伏笔。但是在太平天国前期的战争中,石达开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太平天国的迅速席卷中石达开的功劳非常的大...
  • 请问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离开南京的时候带走了多少军队
    答:可是在同一时期,他却对进言“仍重用翼王”的李秀成严加处分,可见其邀留从一开始就缺乏诚意。是年夏天,湘军乘机大举进犯江西太平军领区,攻陷瑞州,困重镇九江,临江,吉安。9月,*秀全在形势和舆论双重压力下,罢免了安福二王,派人送“义王金牌”邀石达开回京主政,但石达开一则不相信*秀全的所谓...
  • 石达开是名将吗?他是在哪里笨灭的,他的离开给太平天国带来多大损失
    答:可惜石达开时运不济,长途奔袭没有根据地,最终在四川大渡河泮战败被俘,后在成都被凌迟处死,享年三十二岁,其独子一说被清军杀害,一说逃走!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曾经参加过清军对石达开部队的战争,并且立功升官!我想如果太平天国能成功的话,石达开能成为类似于汉初军神韩信似的人物,可惜洪秀全和刘邦差得...
  • 石达开从天京出走后,他该做什么,才不会落到被剿灭的结局?
    答:但他还是在洪秀全的手下做事。虽然他并没有不忠诚,但他却并没有表现出该有的臣民的样子。这让多疑的洪秀全对石达开产生了猜忌,所以最终才让石达开带领一支小偏队离开太平天国。而当他决定离开的时候,就注定他的下场,这种造反的结果都是要掉脑袋的!而恰恰是这样的决定,让石达开彻底失败。为什么要说...
  • 悲情的石达开在离开安庆之后为何四处流窜,一胜难求?
    答: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不得已于1857年6月选择了离开,带领亲信出走天京,前往安庆。影视剧中的洪秀全 一路上,石达开命令手下四处张贴告示,表明自己受到了猜忌,难以立足,不得已离开了天京。并且邀请太平军加入自己,依旧反抗清廷,依旧是太平天国。凭借着在军中的良好威望,有数十万太平军加入了...
  • 石达开能征善战,率领二十万精兵出走,为何却惨遭凌迟呢?
    答:这是因为虽然他为朝廷立下了很多的功劳,同时他在朝中拥有很高的威望,受到了人民和军队的爱戴,所以统治者对他非常忌惮,为了能够加强自己的统治,就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