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京西哪些地方落过脚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曹雪芹像座落在什么地方

曹雪芹因《红楼梦》一书而闻名于天下,故他虽居住过的地方都被当地政府下令修建了纪念馆。
南京曹雪芹纪念馆位于乌龙潭公园内,馆中中心立着一座曹雪芹的雕像。在不大的纪念馆内放着许多跟《红楼梦》有关的书籍。有曹雪芹的家世片段、红楼梦各版本典籍以及各种红学书刊。
辽阳曹雪芹纪念馆位于辽阳吴恩培宅第,共占地面积达1300平方。建立于1997年8月,是东北唯一的一处纪念馆,虽然曹雪芹没有居住过东北,但他的祖籍是东北。
北京曹雪芹故居新馆,是官方通过多次史料对比才在北京城找到的曹雪芹真正的故居所在地。位于崇文区,是曹家在京城祖业的故居东北一侧,是曹雪芹真正的故居。

该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有关曹雪芹的出生年代,红学界比较公认的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生于江宁(今南京)织造府,晚年在北京西郊创作了《红楼梦》。然而,对于曹雪芹究竟居住于京西何处迄今仍无定论,多数红学家认定为香山脚下的黄叶村即今天的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是其在京西的故居。其实,曹雪芹在京西居住时还有多处落脚地,如蓝靛厂、门头村、六郎庄、北辛村、北沟村、上坡村、白家疃、法海寺、功德寺、杏石口……
  搬离蒜市口后暂居蓝靛厂祖父故友家中
  蓝靛厂位于京西长河西侧,清代在此设外火器营。《曹雪芹在北京的足迹》称:“曹雪芹自崇文门旧居搬到京西,曾在多处暂居,蓝靛厂也是其中之一,因老营房有其祖父之故友,但只暂住了较短的时间,后迁往香山一带。”
  据考,曹雪芹自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由南京回北京后先是居于京城,住在今磁器口十字路口东北角原称蒜市口的一处老宅,后移居西郊居住。在京西,曹雪芹最初住在蓝靛厂镶蓝旗西面的两小间营房里,为了写书,他与村子里的人拉家常并寻访蓝靛厂周边的古迹,搜集素材。因为那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由此结识了好几位朋友,对写作《石头记》(即《红楼梦》)有不少帮助。但他在这里住了没多久就发现旗营的房子狭小,人声嘈杂,终日迎来送往,实在静不下心来写书,便想另找地方。半年后,经他父亲一位故友介绍,从蓝靛厂搬到了香山健锐营。
  据当地满族老人介绍,曹雪芹对医术很精通,当年在蓝靛厂居住时,常给村民看病,从不收一文钱。有时他还到蓝靛厂的“益达堂”药铺里给病人抓药。一些被他看过病的人痊愈后便买些东西送给他,以报救命之恩,但曹雪芹绝对不收。
  居门头村时与酒铺掌柜结为挚友
  门头村地处香山南麓,是京西一带颇有名气的古村落。《长安客话》称:下碧云循故道而南,约十里许,曰门头村。盖此地为西山门径,故名。1961年北京市文化局调查曹雪芹西山居所与葬地时,曾经得到一条线索,认为曹雪芹一度住在北辛庄。红学家吴恩裕先生寻访中又听门头村的老人说,曹雪芹住过门头村。
  《曹雪芹西山足迹考略》中列举了十余处曹雪芹在西山一带的疑似居住地,门头村即是其中之一:“门头村紧邻西山健锐营右翼营房,是旗营官兵及家眷经常购物之地,曹雪芹对门头村、北辛庄、礼王坟一带较为熟悉,时有走动,民间早有关于他在门头村居住的传闻。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有红学家到此考证,并略有论述。”
  据传,曹雪芹在门头村断断续续居住了三个多月。这里远离京城,格外清静。曹雪芹曾寻访过村落周边的许多古迹,而村南面的礼王坟一带,他寻访过多次。
  乾隆年间门头村有家“杏花春酒馆”,掌柜的姓杨,山西人,所出售的酒为自制陈酿,醇香四溢,许多人慕名而来,曹雪芹也慕名前往。这酒馆的杨掌柜上过几年私塾,识文断字,好看古书,还写得一手好字,很快和曹雪芹成了好朋友。所以曹雪芹一有空就到酒馆里来,谈天说地,聊古论今,还把写好的书稿拿给杨掌柜看,听听他的见解,由此二人成为挚友。曹雪芹离开门头村后,还多次回来看望杨掌柜。
  因居六郎庄“京西稻”写进《红楼梦》
  六郎庄位于颐和园东墙外,明代称“牛栏庄”,因此地多植杨柳也称“柳浪庄”,清代附会杨家将的故事改称“六郎庄”。
  据红学家吴恩裕所撰写的《考稗小记——曹雪芹红楼梦琐记》记载:“曹雪芹穷居著书,死于六郎庄之小关帝庙,死时甚困。”《北京文化史略》也有“穷困之中,曹沾(号‘雪芹’)曾暂居于海淀镇之西六郎庄,甲申年(乾隆二十九年,即公元1764年)故去”的记述。这两种说法不禁使人联想到康熙年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当年修建畅春园西花园时,曾在六郎庄修葺真武庙,还建了园户住房三十间。曹雪芹迁家于此地是否与此事有关呢?可备查考。
  有史料称曹寅在监造真武庙时,与当地多位人士交往甚密,曹雪芹迁家于此有可能是暂时投靠祖父的密友。
  历史上的六郎庄以“京西稻”知名,因清代作为贡品入宫,故有“贡米”之称。据传曹雪芹在六郎庄居住时,时常与稻农交流,了解这一带的风土人情、风物景观、时令农事等。《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写平儿给刘姥姥准备礼物时说:“如今这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难得的……”第七十五回中又写:“贾母因问,‘拿些稀米饭来吃吧’,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有学者考证,《红楼梦》里所写的“御田胭脂米”、“红稻米”即是“京西稻”。
  居北沟村观“石中松”写出宝黛“木石姻缘”
  北沟村位于香山卧佛寺西侧,村民原本居住在香山脚下,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因营建静宜园而迁至樱桃沟口外。红学家周汝昌考证认为,曹雪芹是住在卧佛寺附近的北沟村,1963年出版的《曹雪芹》和《红楼梦新证》都认为其京西的居住地址在卧佛寺西南的北沟村。
  北沟村也确有曹雪芹暂居于此的传闻。据说曹雪芹每天著书,吟诗作对,总是离不开
  酒。自被查抄家、由南京迁居北京后,家境十分贫寒,所以常付不起酒钱,只好赊账。他不但文章写得好,还善于书画,最拿手的是山水画和画扇面。有时叫村里酒铺掌柜找来纸墨,随手画几个扇面,叫他拿去换些银子,算是抵了酒钱。所以在香山一带提起曹雪芹嗜酒,有“卖画钱来付酒家”之说。
  北沟村的北面是樱桃沟,早年间古迹众多,而水源头的元宝石和石上松是两处奇观。据传曹雪芹在北沟村居住时,时常到樱桃沟里寻访古迹。他观“石中松”生出灵感,在《红楼梦》中写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木石姻缘”的爱情故事。
  北沟村的东侧是千年古刹卧佛寺,传说那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琉璃牌坊,就是《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的原型,而且卧佛寺中的行宫院、藏经橱、娑罗树等也在《红楼梦》中有着相应的描写,卧佛寺也因此成为很多红学家所认同的《红楼梦》的背景地。
  最后五年居于白家疃怡贤亲王祠西边的“四间土屋”
  白家疃地处香山北侧,与正白旗有一山之隔。有学者考证,曹雪芹在香山居住期间,经常沿着山间小道(后被称为“曹雪芹小道”)从正白旗至白家疃访友。《曹雪芹生平考》称:“曹雪芹从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春迁徙到白家疃,到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除夕去世,除乾隆二十四至二十五年(公元1759至1760年)南京之行一年外,在白家疃整整生活了五年时间。这五年的时间是曹雪芹人生中最重要的五年,尽管这五年曹雪芹的生活最为窘迫,但他把精力完全投入到了《红楼梦》的修改之中。”
  红学家吴恩裕多次到白家疃寻访,《曹雪芹丛考》中多有叙述。他推断曹雪芹从山前樱桃沟北上经三炷香到山后白家疃,于怡贤亲王祠西边建“土屋四间”,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五年。当地人曾介绍说,白家疃村西有座小石桥,附近就是曹雪芹的故居所在地。

  • 曹雪芹在京西哪些地方落过脚
    答:门头村地处香山南麓,是京西一带颇有名气的古村落。《长安客话》称:下碧云循故道而南,约十里许,曰门头村。盖此地为西山门径,故名。1961年北京市文化局调查曹雪芹西山居所与葬地时,曾经得到一条线索,认为曹雪芹一度住在北辛庄。红学家吴恩裕先生寻访中又听门头村的老人说,曹雪芹住过门头村。《曹雪...
  • 雪芹、芹圃、芹溪,《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为何偏爱“芹”字?
    答:相传曹雪芹早年十分优渥,是官宦之家的后人,只不过不幸后来家族获罪被抄家,家道中落,他也只得流落到京郊西山脚下的正白旗村,过着朋友救济、生活惨淡的日子。好在在曹雪芹经常赊酒喝的酒馆里面有一个年纪很大的伙计马青,欣赏曹雪芹满腹经纶,时常接济他,两人成了忘年交。后来有一段时间,曹雪芹连着三天...
  • 曹雪芹小道
    答:枫叶尖尖,山路弯弯 苦乐笔耕,生活维艰 曹雪芹小道连着位于北京植物园的黄叶村和位于北京温泉镇的白家疃村,大约7、8公里的山路,中间要翻过两个山头。据说乾隆23年至乾隆28年,曹雪芹住在黄叶村潜心修改《红楼梦》的时候,为生活所迫,经常走这条山路到白家疃村。这五年是《红楼梦》作品最重要的时期...
  • 曹雪芹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答:康熙皇帝甚至在一封信中亲昵地吩咐他们说:“不论地方上有什么大小事,都要秘密地写信告诉朕。是非朕自有明断。哪怕是笑话,叫老主子笑笑也好。”康熙皇帝6次南巡到南京,就有4次住在江宁织造署。曹家的显赫权势可想而知了。曹雪芹的爷爷叫曹寅,爱好文学,写过一些诗词文章,在当时很有名气。曹寅死后,他的儿子曹颙继任...
  • 曹雪芹的简介
    答:约在是年,曹雪芹从北京迁至西郊香山健锐营一带。据说,初住香山四王府和峒峪村中间一带地方,后又迁到香山脚下镶黄旗营的北上坡。在曹雪芹离开宗学之后到去西郊之前还有过一段投亲靠友的辛酸生活。乾隆年表中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曹雪芹到西郊后结交了一位好友,姓张,字宜泉,旗人,以教私塾为生。他的家庭多故(从...
  • 曹雪芹受到哪些困难
    答:曹雪芹就是出生在南京的。直到1728年(雍正六年)曹家抄没后才全家返回北京。当时,曹雪芹尚年幼,按生于乙未说是虚岁十四岁,按生于甲辰说是虚岁五岁。曹家回北京以后的情况,文献绝少记载,曹頫曾经在给康熙的奏折里说道:“惟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鲜鱼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亩,张家湾当铺一所,...
  • 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曹雪芹长眠的地方是哪里?
    答:到了元明清时期,帝国的都城设置在北京之后,通州的地位显著提升。每年从南方通过大运河运抵通州的槽有300—500万石。清朝初年通州开设了3个槽仓,其规模排在京城槽仓的前三位,囤粮的数量占京城所有槽仓囤粮量的五分之四。在槽船跟货船数量上,仅仅明清两朝每年平均抵达通州的数量就有三万多...
  • 芹溪居士曹雪芹的故事?
    答:香山地区曾经流传着关于曹雪芹为贫苦百姓治病的传说,《香山的传说》中就有张宝章、严宽先生蒐集整理的《芹圃先生的医德》。崔墨卿先生蒐集整理的《雪芹的由来》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北京清代传说》中还有张宝章先生记载曹雪芹为香山百姓治病的《手到病除》。我曾拜访过孔祥泽老先生,孔老说:上个世纪七十...
  • 关于曹雪芹的小故事
    答:与此相印证的是,在正白旗村附近的四王府娘娘庙房檐下,还保留着绘有《红楼梦》故事的图迹。“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西山地区长期流传的关于曹雪芹故居的这一说法,恰恰与《红楼梦》开篇作者说自己住在“阶柳庭花”之处以及张宜泉写曹雪芹的住处是“门前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相印证...
  • 曹雪芹西山故里,真的还原当年正白旗旗营的生活情景和文化特征吗?_百度...
    答:曹雪芹在家道中落后,自己是回到了北京居住,不过关于他的居住地点,一直还有着争议。现在,北京西山正白旗,也就是北京植物园黄叶村。这里原本是正白旗的营地,最初没有被认为是曹雪芹的住所,可随着正白旗39号老屋墙壁上面的题诗被发现,这里被认为是曹雪芹的故居,随后就在这里修筑了曹雪芹纪念馆,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