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型时期的财政收入比重为什么先降后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①我国财政收入超常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一)经济发展因素
  财政收入的增长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决定的,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一般来说,在假定税收制度不变、管理力度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源越丰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同一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越高,财源越丰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当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管理体制和税制结构相对稳定的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便会相对稳定。从横向来看,在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国家要高于低收入国家。从纵向来看,英、法、美三国1880年全部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目前已上升到30%-50%,并保持相对稳定,如美国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0%左右。
  就我国情况来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78年到1996年下降了20.65个百分点,从1997年到2007年上升了9.85个百分点。这一趋势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在财政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高;两步利改税后,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转变为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随着“放权让利”改革的推进,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确立提高“两个比重”的目标,先后进行了分税制、费改税等项改革,同时加强税收征管,顺利实现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正常回调,而只有在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的条件下,该比重回调的目标才可能实现。由于我国仍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该比重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还无法保持稳定,在特殊年份还会发生明显的波动,例如2007年该比重突增只是偶然现象,不具有代表性。
  可见,我国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且在个别年份出现超高速增长有其合理性,而进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需要充分考虑发展阶段因素,由于我国和发达国家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简单地横向比较或套用发达国家标准不具有现实意义。
  (二)宏观调控因素
  财政收入是政府宏观调控、财政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因此,应调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使其与当前发展阶段政府所承担的职责相当,这比考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否合理更为重要。
  1.财政职能的影响
  财政收入的规模应以财政正常履行职能为标准,由于各国市场机制起作用的范围不同,政府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同,财政职能也随之不同。瓦格纳法则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为了保障必要的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必须提高,否则便会因赤字过大或债务依存度过高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对国家发展极为不利。就我国来说,在市场机制逐渐成熟的条件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逐步弱化,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加强,为了满足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财政收入规模必须足够大。尤其是当前公共财政致力于改善民生,财政支出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较少,更需要充足的财政资源来支持,当前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为其提供了条件。目前我国一方面财政收入规模在加速扩张,另一方面以支出为主导的民生财政如火如荼,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原理,通过扩大转移支付,把超收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民生,可将潜在的需求变成现实的需求,使社会有效需求扩大。因此,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并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为民谋福利。
  2.财政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最重要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之一,其主要手段是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相机抉择”是财政政策的灵魂,在财政收入方面,通过运用相机抉择的收入政策消除宏观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局部过热的扩散效应逐渐显现,尤其是2007年物价结构性上涨较快,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收入政策应以防止过度投资、维持物价水平为目标,理应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增加财政收入规模。
  财政政策的另一大特点是“自动稳定”,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都具有自动稳定效应,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挥稳定作用,而无须借助外力就可产生调控效果。在最近的经济繁荣时期,我国企业利润增长较快,个人收入有所增加,税率档次会相应提升,达到起征点和超过免征额的纳税人会相应增加,使得财政收入规模自动增加,从而防止投资与消费的过度膨胀,有效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势头。由此可见,当前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存在着合理性,对稳定经济有利。

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绝对规模持续增长,且呈先慢后快的阶段性特征。1979-1992年,全国财政收入从1146亿元增加到3483亿元,年均增长规模为17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4%;1992-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从3483亿元增加到38730亿元,年均增长规模为251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2%。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1979-1995年比重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阶段,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8.2%下降到10.3%。1996-2006年是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阶段,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0.4%上升到18.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先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是与我国财税改革总体策略紧密相关的。
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国的主要财政目标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明确地提出了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经济改革全面展开。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要求,进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和工商税制改革,规范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连个积极性,建立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同时,要强化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稳定提高。

先降因为在发展初期,不能因为想多收税而把企业都压垮了。后升,是因为企业经过初期的发展,都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版,而且企业也多了,这样税源自然就大了,税源一大权,能收到的税当然就变多了。

税收收入依据法定标准,从单位和个人无偿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主要国家的税收,一般都占财政收入的80%以上,例如美百国税收收入总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过90%。


扩展资料:

我国转型时期的财政收入比重规格标准:

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某一时期(一个财政年度)财政收入总额(绝对数额)或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及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相对数额)来反应。

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财力和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足财政支出的需求是各国政府追求的主要财政目标。但是财政支出的需求往往是无限的,而财政收入的供给却总是有限的。



简单的说,先降,因为在发展初期,不能因为想多收税而把企业都压垮了,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
后升,是因为企业经过初期的发展,都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而且企业也多了,这样税源自然就大了,税源一大,能收到的税当然就变多了。。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 我国转型时期的财政收入比重为什么先降后升??
    答:先降因为在发展初期,不能因为想多收税而把企业都压垮了。后升,是因为企业经过初期的发展,都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版,而且企业也多了,这样税源自然就大了,税源一大权,能收到的税当然就变多了。税收收入依据法定标准,从单位和个人无偿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19世纪...
  • 我国转型时期的财政收入比重为什么先降后升??
    答:简单的说,先降,因为在发展初期,不能因为想多收税而把企业都压垮了,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 后升,是因为企业经过初期的发展,都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而且企业也多了,这样税源自然就大了,税源一大,能收到的税当然就变多了。。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
  • 我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此外,财政收入与GDP的统计口径存在不同,由于我国税收政策中包含某些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规定,所以财政收入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先期计入而后期退还的收入,可能造成财政收入的“虚增”;又由于我国没有将股票交易、房地产二手交易等一部分带来较高税收的虚拟经济活动以及某些产生税收的服务活动充分纳入GDP的统计范围,也会造...
  •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原因?_百...
    答:2021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都将稳步提高,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需要保持适度的积极性,以充分发挥在扩需求、调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1、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坚持以收定支的基本原则,运用零基预算理念科学核定支出。中央本级要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的变化
    答:2. 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发展时期的经济体制转变,财政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会有所差异。3. 我国的财政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变化具有特殊性,这主要是由我国短期内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转型所决定的。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家关注到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
  • 为什么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越来越快?
    答:1. 经济增长原因分析:- 经济因素: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政府需通过宏观调控确保资源的高效分配。- 政治因素: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和高效的行政体系也是促进财政收入增长的关键。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因此...
  •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怎么计算
    答:1.计算公式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综合分析财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和指标,也是反映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结构优劣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经济运行质量越好,该地区的经济结构越好。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
  • 财政收入增长
    答:从理论上说,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分配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高低与财政收入增长的高低大体上成 正比,从长期来看,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基本趋于同步,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我国经济日前仍处于转型期,财政体制的改革正不断趋于完善,财政收入增长受财政体制改革和税收...
  • 如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
    答:我国的财政收入要一直占GDP比重绝大部分,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因此,国家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变收入分配格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改革科研体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一次把自主创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应该把握住机会进行创新...
  • 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阐述我国未来财政收入规模的发展趋势?
    答: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规模也将继续扩大。我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这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财政收入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其次,财政收入结构将更加多元化。当前,我国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