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1

对孩子慈祥,对父母孝敬的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

出处:《古今家诫》序,作者:苏辙,朝代:北宋

原文:

老子曰:“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或曰:“慈则安能勇?”曰:“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故其为之虑事也精。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

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君之于臣也,为之号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

臣之于君也,可则谏,否则去。子之于父也,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父母则不然,子虽不肖,岂有弃子者哉!是以尽其有以告之,无憾而后止。《诗》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夫虽行潦之陋,而无所弃,犹父母之无弃子也。故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贤母录》,以致其意。既又集《古今家诫》,得四十九人,以示辙,曰:“古有为是书者,而其文不完。吾病焉,是以为此。

合众父母之心,以遗天下之人,庶几有益乎?”辙读之而叹曰:“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特患无以发之耳。今是书也,要将以发之欤?虽广之天下可也。

自周公以来至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公又将益广之,未止也。”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


译文:

老子说:“做到仁慈就能够勇敢,做到节俭就能够广大。”有人问:“仁慈,怎么会变勇敢?”回答说:“父母对于子女,爱之既深,所以为他们考虑的事情很多也很深。

因为深爱的情感所以才能够做到精深的思虑,所以他们为了保护子女躲避灾祸就很迅速,而为子女成就利益也十分果敢,这就是仁慈能够导致勇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父母比其他的人贤明,这是形势必然到这步啊。”

我小时候读书,看见父母告诫他们的子女,不厌其烦惟恐有说不到的地方,伤心地惟恐子女听不进去劝告。那人感叹道:“是啊,这就是父母的心啊!”老师对于弟子,给他们立了规矩传授给他们知识、本领,贤明的人引导他们,不贤明的人也不勉强他们。

君主对于臣子,对他们发号施令告诫他们,对贤能的给予官职,对于不贤能的不授予官职。臣子对于君主,可以的话就谏诤,不然就离职。儿子对于父亲,用隐约的言辞劝谏,不敢太显露,这都是因为礼仪的存在约束着。

父母就不这样了,儿子即使不好,哪有遗弃儿子的呢?所以他们竭尽所能教给子女,直到没有遗憾才停止。《诗经》说:“从远方酌取流水,从那里舀取注入此中。可以蒸饭煮酒食,不仅仅是君主,更像是父母子女的关系。”

即使是卑陋到流水也不弃去,就像是父母不遗弃子女一样。所以父母对于子女,是人类伦理道德的极致。即使他们本身并不贤能,等到他们和自己的子女说话的时候,一定会竭尽所能的,更何况那些贤明的父母呢?


太常少卿,长沙人孙公景修,年幼丧父而受教于母亲,母亲贤能,能够成就他的学业。等到年纪老了之后,就感激母亲的心意而不能够忘怀,作《贤母录》以表达他的心意。

以后又编辑《古今家诫》,得到四十九人,拿来给我看,并说:“古代就有辑集这种书的人,而他们的内容不完整。我对此感到遗憾,所以又作了此书。集中天下众多父母的心,用来馈赠给天下的人,希望能够带来益处。”

我读了之后感叹道:“即使有凶悍的儿子在集市上狠斗,没有人能够阻止,他却听到父亲的声音就收敛罢手退去,路过集市的人没有不哭泣的。慈孝的心,所有的人都有,只是担忧没有能够启发它罢了。如今的这本书,大概将会启发吧!即使推广流传于天下也是行得通的。

自从周公以来到如今,父戒四十五人,母戒四人,孙公又要将它加以发扬,没有停止。”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


扩展资料:

《古今家诫》序简介:

1,这是苏辙为孙景修所作的《古今家诫》所写的一篇序言,在这篇序言中,苏辙把自己对于孝、慈等人伦观念的理解表达了出来。文章紧紧围绕父母对于子女的那种至大至刚的爱,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作出一些超越他们自身能力的事情。


2,在论述的过程中引用《诗经》中关于孝道的说法,表现了父母那种无私的爱,同时,对孙景修编写的《古今家诫》给予了很高评价,赞扬了天下能够父慈子孝。文章有理有据,写得很感人。



  •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教育我们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关爱老人。"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辙。这句话告诫我们,孝道是每个人都有且必须要懂,要去孝顺。是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民族孝文化,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形成孝敬父母、关爱老人、共建和谐的浓厚氛围。
  •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我读了之后感叹道:“即使有凶悍的儿子在集市上狠斗,没有人能够阻止,他却听到父亲的声音就收敛罢手退去,路过集市的人没有不哭泣的。慈孝的心,所有的人都有,只是担忧没有能够启发它罢了。如今的这本书,大概将会启发吧!即使推广流传于天下也是行得通的。自从周公以来到如今,父戒四十五人,母戒四...
  •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的意思。
    答:每个人都有慈爱晚辈孝敬长辈的心
  • 孝亲敬长的名言+赏析
    答: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30.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3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的意思
    答:“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敬老人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幸福和感动。我们今天孝敬老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做给自己的子女看,教育他们养成尊老的习惯。这样,自己老了那一天,子女也能善待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孝敬老人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的将来铺路。其实,我们的父母走过了沧桑岁月,风风雨雨数载...
  •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的出自于什么
    答:《劝报亲恩篇》:作者无可考,朝代是清朝,文中大力宣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文明美德,曾广泛流传,因全篇基本为白话文,故不做注释;苏辙:出生于1039年3月18日,于1112年10月25日去世,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佑二年,登进士第...
  • 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周一交,急急急!
    答: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
  • 孝敬父母诗句和名言
    答: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
  • 子不言父过下一句是啥?
    答:我们都知道古代特别注重礼节,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套标准的行为守则。就好比不能顶撞长辈。古人注重孝道,所以作为晚辈随便议论长辈,或者是对长辈的行为指指点点那都是不对的。关于孝顺的俗语谚语 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2、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3、侍于亲长,声容易肃,...
  • 关于孝顺的诗句或名言警句
    答:7.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8.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9.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0.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1.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