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32丨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0
关键点:一、日常的沟通带有报复性

二、非暴力沟通4要素

1.观察——分离事实和评价

2.感受——分离情感和想法

3.需要——分离需求和回应

4.请求——分离请求和命令

评价,地位不平等,自己高高在上

想法,会带来都是你的错

说服,陷入自我辩护,也会带有指责

命令,对方不是服从,就是反抗

金句:

1. 我们习惯的方式,是用评价来表达意见的。评价并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在加工事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见。在评价所塑造的关系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是不对等的。评价者总是高高在上的。

2. 如果我们提出请求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他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惩罚。那我们提出的就不是请求,而是命令。

3. 我们聚焦的重点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对方的反应。我们要想的,不是怎么说服他,而是表达自己的需要。

4. 表达感受不是想法:情绪颗粒度

自我总结:课题分离所倡导的,不是把人与人分开的孤立主义,不仅不会妨碍合作,还会促进合作。

一、日常的沟通: 报复性

如果我们在沟通中觉得委屈了,我们不会向对方表达这种委屈,或者提我们的需要,而是“以牙还牙”,以报复性的方式让对方同样感受到不舒服。

这是典型错误的沟通,很难有合作的基础。

二、“ 非暴力沟通” 的四要素

1. 观察——分离  事实  和  批评

观察强调的是,把我的观察和我的评论分开。

例子1

你看到你爱人又在淘宝上买了一堆东西。也许你会说:“你太浪费钱了。”

可是,“浪费钱”就是一个评论,不是一个观察。

观察的模式,是这样说的:

“我看到你又买了很多的东西,有些贵了。”

例子2

同事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你可能会说:“他根本不行。”这是一个评价。

观察的模式,是这样说的:

“ 他又犯了错误,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评价的危害:

我们习惯的方式,是用评价来表达意见的。评价并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在加工事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见。

在评价所塑造的关系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是不对等的。评价者总是高高在上的。 所以,当你跟伴侣说:“你太浪费钱了”的时候,你其实也是在说:“我有权力评价你,你需要接受我的意见。”

也许对方自然就会反抗:“我哪里浪费了?都是我们需要的东西啊!”

评价是我的东西,是我对事情的意见,而观察是我们能共享的事实。而我们要做的,是讲我们的观察,而不是评价。

2. 表达感受——分离  感受  和  想法

表达我的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我的想法。情绪颗粒度,扩充我们的词汇。

例子1 :

你在房产证上不加我的名字,我觉得不公平”,“不公平”是想法还是感受呢?是想法。不公平也是一种评价性的想法,对方很容易会把它当做批评。

如果要表达感受,也许你可以说:“ 你在房产证上不加我的名字,我觉得很失望、沮丧,或者很委屈。” 因为我很想和你有更紧密的联系。

我感到怎样怎样,是因为如何如何。感受没有对错可言。

 

为什么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感受?

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说,我很委屈,你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去批评他,而是去了解他,安慰他。

而想法,对方很容易会把它当做评价,跟观察的要素一样。

所以,通过在表达感受的时候,把“ 我的感受” 和“ 你的行为” 分开,我们就避免了“ 都是你的错” 的思维误区,从而促进了合作的沟通。

例子2 : 遇到红灯,觉得这是交通必要的环节,这是想法。

觉得不开心、焦虑、急躁、愤怒,这是感受。

3. 直接说我们的需要——分离  需要  和  回应

需要是所有感受的来源

回到第二步感受:她很失望,但不是因为“ 你没在房产证上写我的名字” 这个行为本身,而是因为她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自我辩护:

我们总是容易以批评的方式来提出我们的主张,而不是直接说我们的需要。这是一种自我辩护!

指责: 比如你和同事一起配合做一项工作。你工作了很长时间,觉得累了。你可以跟他说:“ 我很累了,能不能来帮帮我?”

而不是说:“我都干了一天活了,都这么累了,你就不能帮帮我吗?”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聚焦的重点不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对方的反应。我们在想的,是怎么说服他,而不是表达自己的需要。

试图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提需要的要点,是把自己的需要和对对方的期待分开,只专注于自己的需要,而不要去想对方会怎么回应。这样,反而能促进彼此的合作。

4. 提出请求——分离  请求  和  命令

请求,就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但是,请求不是命令,不要轻易说否定句。

命令:如果我们提出请求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他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惩罚。那我们提出的就不是请求,而是命令。 例子: 这个女士是很生气的,当她提出一二三四的时候,她到底是在请求还是在命令呢?我想,还是命令居多的。可以设想一下,当那个男生不答应,也许她就会说:那我们就分手吧”。

如果她是以一种请求的方式提出,她可能会说:“能在房产证上加我的名字吗?因为我很需要”也许男生会更容易考虑她的请求。

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我们既能分清楚什么是我的事,什么是你的事,同时还能促进彼此的合作。我们都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这没错。可这并不妨碍我伸出手来,邀请你来走近我、理解我、帮助我,如果你愿意。

  • 自我发展心理学32丨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答:关键点:一、日常的沟通带有报复性 二、非暴力沟通4要素 1.观察——分离事实和评价 2.感受——分离情感和想法 3.需要——分离需求和回应 4.请求——分离请求和命令 评价,地位不平等,自己高高在上 想法,会带来都是你的错 说服,陷入自我辩护,也会带有指责 命令,对方不是服从,就是反抗 金句:...
  •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32):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_百度...
    答:前面讲了关系的角色、语言和互补,讲了关系的混淆是怎样影响自我发展的,以及通过课题分离和非暴力沟通塑造新的关系。(非暴力沟通:1.区分观察和评论,能够不带预设地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具体指出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物;2.区分感受(Feeling)和想法,能够识别和表达内在的身体感觉和情感状态,而不...
  • 32丨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答:这么想来,非暴力沟通只是准确的给对方表达了自己的需要、情绪和感受,表达自己是我们的权力,至余对方是否选择接受我们的需求,并体会我们的体会,那是对方的权利与选择,与我们无关;那么非暴力沟通,其实只是增加了可能性,把自己人生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而已。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它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可...
  • 沟通有障碍?《非暴力沟通》教你如何有效地沟通
    答:以前我一直认为沟通能力是需要天赋的,直到阅读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一书才发现,原来沟通也有技巧可循,马歇尔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著名的“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的创始人和...
  • 非暴力沟通模式怎么用,沟通效果如何,体会
    答:在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医生和交流培训师马歇尔61卢森堡博士看来,这样的沟通方式中充了“暴力”的味道。卢森堡博士早年从师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61罗杰斯,后来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他认为,不只是血淋淋的杀戮和战争是暴力,那些伤害我们精神和心灵的言语同样也是一种“隐蔽的暴力”。近十多...
  • 非暴力沟通
    答:值得注意的是,暴力沟通不止是刚性的争吵,还包括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的“水性的力量(water power)”,眼泪和沉默就是这种暴力的一种表现。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在遇到任何问题、委屈的时候,唯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在一旁吧嗒吧嗒流眼泪。她不选择跟对方沟通,而是通过“流眼泪...
  • 拆书《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答: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籍:非暴力沟通 介绍: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
  •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答:我对心理学类的书比较感兴趣,因此,这本《非暴力沟通》也不例外。 书的作者,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了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也就是此书),也因此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 虽然这本书叫《非暴力沟通》,但是,这本书讲的不仅仅是一种沟通...
  • 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非暴力沟通之需要
    答:非暴力沟通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推动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批评、指责他人则是引发暴力冲突的罪魁祸首。批评往往暗含着个人期待,间接地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家庭关系中,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
  •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答:我对心理学类的书比较感兴趣,因此,这本《非暴力沟通》也不例外。 书的作者,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了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也就是此书),也因此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 虽然这本书叫《非暴力沟通》,但是,这本书讲的'不仅仅是一种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