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观自在菩萨观自在有何含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1
佛教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 有何含义

圣教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

一 不自在:

 (一)梵语a-I^s/vara。音译阿伊湿伐啰。中阿含经卷三十六梵志品何苦经(大一·六五九下):‘在家者以自在为乐,出家学道者则以不自在为乐。’

 (二)为印度数论派哲学所立根本思惟机能之迷妄相(多摩相)之一。金七十论(大五四·一二五一上):‘一非法,二非智,三爱欲,四不自在,此四法是多摩相。’
二 观自在:观照自己在本位上不动摇。这个自己不是肉身的自己,了了灵知才是自己。但又不住了了灵知。

   十二因缘又是一个连环钩锁,相互牵连的关系。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因缘道理。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称为利根。他们听到佛说十二因缘流转门的互相关系,互为因果的道理,觉悟到无明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缘中间苦因苦果的总根源。无明一灭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缘就会一起断灭了。因此辟支佛就下定决心来斩断无明。譬喻砍树一样,先砍树根,树根一断,而整棵大树,便自然倒下。无明灭才能复还真性,灭除烦恼,所以叫做还灭门。这就是缘觉圣人所修的十二因缘的道理。

《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观自在”就是叫我们做功夫。“观”是观照,时时看着念头的起处,不动摇;“自”是自己。什么是自己呢,我们大家错认色身是自己,我这身体要享受,要吃得好、穿得好,贪得无厌,这就造业受报了。这色身不是我,这色身是我们所住的房子。里面有个真人,这真人才是我。这真人就是现在六根门头放光的这个东西——能见能闻的功能。我们在当下一念不生,前念已断,后念不起,当中没有念头的时候,此时虽一念不起,但非木石无知,而是了了分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能见所见,能闻所闻,都不可得,能所双亡,这就是我们的本性,这就是自己。圭峰禅师说:“莫认色身,以空寂为体。”我们的本性像虚空一样,虚空就是我,我就是虚空。假如我之外有一个虚空,还有一个空在,那也不是了,我们不要向外面去求取,放下就是。莫求真,但歇妄。不要求啊!你本来就是佛嘛,还求什么佛呢?歇下妄心就是菩提。菩提者,就是正觉,就是觉悟。我们观这个自己,在刚开始只是明白了道理,心还捉不住,要跟境界跑,需要做功夫看住它,观照这本性在不在本位上。功夫做熟了,进一步就观也不要了。观是有功之用,再要进到无功之用。无为法,一切不可得,观也不要了。但是要注意:功夫到这一步,才能不要观;功夫没有到,你把观放掉,便流浪了。有人说一切时做功夫是住着,开始时需要住着,你不住着功夫上,你就跟境跑了。心中心法也是这个道理,一上来叫你观住不动,没有定力做不到,所以给你住着个法,把别的东西就丢掉了,这是转换法门,就像念佛一样,也是转换法门。我们念佛时,心念佛,佛就是心。念佛、法、僧,就不念贪、嗔、痴。但是一上来不念做不到,因为多生历劫,习气深重,还是要有个法来修。密宗的起用法门很多,很多人修行为了得神通、求发财,不知道修心中心法是叫你修大道成大器。现在用什么法得到点小神通,非但没有用,还要闯祸,因为心未空。有的得了天眼通,见到一些可怕形像,吓得发了精神病。外道执相修法,出神也不是好事,叫你将来着魔。但是人都喜欢这一套,求这一套就不能成大器,不能出六道轮回。还是要把心练空,一切无住,发挥我本性所具的神通。虽然发了,等于没有神通,就像现在我们能够穿衣吃饭一样,寻常得很,没有什么玄妙奇特。因为一切众生都本具这功能,暂时没有发出来是因为被妄念颠倒执着所盖覆了。我们人为什么比动物聪明,就是因为人的盖障比动物少、轻,动物的盖障重、沉,所以比人愚笨得多。我们能够拿掉这盖障就好了。《心经》说“观自在”是要我们做功夫,观照自己在本位上不动摇。“自在”,就是我这本性时时在。而我们平时就不在,跟境界跑了。圆悟勤祖师说:“一刻不在,便同死人。”就是行尸走肉。要时时“在”。“在”熟了呢,“自”也不要了,有“自”还是做作。《圆觉经》讲:“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妄心不要灭掉,因为妄心就是真心,波浪就是水,把波浪去掉,水就没有了,所以妄心起来亦不压灭它。只要转,不跟它跑即是。念佛、念咒即是活泼泼地转妄念的最好方法,心摆在佛上、咒上,妄念就转化了。“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就是自己不要执着自己,时时刻刻认着自己。到此时,“自”就不要了,只有“在”在。“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一切都不可得,真即假,假即真,更无圣凡之别,一切一切都融归自己,无在无不在,“在”也没有了。一切经文讲的经义都是这些。《心经》是一部成佛的法,不是念念就行了。一切众生能观自在,就是《心经》所说的菩萨;你不能,那么你就是众生了。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
    答:观自在是指观察世事而了无障碍,自己内心得到自在。资料扩展:"观自在"是梵语的音译,原词为"Avalokitesvara",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观自在"的字面意思是"观世音"或"观音",在佛教中被视为慈悲与智慧的象征。以下是对"观自在"的具体分析。观自在的背景和起源:梵文词意:"观自在"是佛教梵文词语"...
  • 观自在菩萨是谁?
    答:观自在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观自在菩萨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关于其身份和具体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一、观自在菩萨的基本定义 观自在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慈悲菩萨,其名字的含义是“观察内心的自在之处”。在佛教修行中,观自在菩萨代表着一种境界,即通过观察内心达到自在解脱的状态。二...
  • 佛教观自在菩萨观自在有何含义
    答:1、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在早期的佛经中,多直接译自梵语为”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低湿伐逻”,竺法护和尚译为”光世音菩萨”,...
  • 观自在菩萨是什么意思
    答: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就是我们都知道的观世音菩萨,只不过前者是玄奘法师的翻译,后者是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玄奘习惯直译,而鸠摩罗什习惯意译,两者角度不同,但说的都是一位菩萨。观自在是观音菩萨的别名,意思是当你能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你就可以自在了,一切现象都是佛性的作用。我们明见了佛性...
  • 佛经中所讲的“观自在菩萨”何为观自在?
    答:〈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别号。名虽不同,其人则一。不过照文义来说,〈观世音〉似乎是在因上讲,〈观自在〉是在果上讲。这一点,稍有差别。其意这位菩萨在因中修行时候,他不分别世间一切音声,所以在果上就得了自在。另一说法:自在,是无畏义,及慈悲义,乃是观感赴应之谓...
  • 佛教观自在菩萨观自在有何含义
    答:《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观自在”就是叫我们做功夫。“观”是观照,时时看着念头的起处,不动摇;“自”是自己。什么是自己呢,我们大家错认色身是自己,我这身体要享受,要吃得好、穿得好,贪得无厌,这就造业受报了。这色身不是我,这色身是我们所住的房子。里面有个真人,这真人才...
  • 观自在 道法自然 佛法无边什么意思?
    答:“观自在”是佛教概念,观自在即是观自在本心,因为人的本性是光明清净没有污染的,由于没有外在束缚,所以又称为“大自在”,观自在即是寻求内心的法性本真,“空寂灵明”之心。“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中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中最为终极的哲学概念“道”的运行是自然而...
  • 佛教中观自在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如何区分?
    答:佛教中人一般认为,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一个人,她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观自在,重在突出菩萨内在的自我用功方法(自己承认、肯定、观察、关照客观存在的自我)。观自在强调的是修行。观世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菩萨观听世间(众生)的音声,循声救苦;二是指修行的音声法门——闻世间音声,...
  • 观自在什么意思?
    答:若是没有了妄心分别心就会达到色空不二,生佛不二,凡圣无别的观自在境地。观为观照的意思,自在就是拘束无碍,超脱了一切对立的分化状态和一切的束缚状态。无得无失,无生无死的本然状态。 问题二:观自在 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vara)[12] 两种最通用的译法是:观世音菩萨,观自...
  • 观音菩萨为什么又叫观自在菩萨?
    答:观音菩萨,亦称观自在菩萨,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菩萨之一。她以慈悲为怀,被广大信众尊为救苦救难的化身。在佛教经典中,观音菩萨有多个名号,每个名号都体现了她不同的特质和修行境界。首先,她被称为“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字强调了她的慈悲心。观音菩萨能够倾听世间众生的苦难声音,并施以援手,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