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袭人床子弩:宋代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千米袭人床子弩:宋代弩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圣宗与萧太后亲率大军南下攻宋。在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下,辽宋两军陷入相持局面。在这关头,辽朝名将萧挞凛在澶州城下被宋军床子弩射中,重伤而死,辽军士气受挫。辽派人向宋释放了愿意罢兵息战、进行和谈的意愿,这才有了澶渊之盟,以及此后宋辽两国百余年的整体和平。床子弩的精彩表现恰似大型重弩于两宋发展至顶峰的写照。

单兵弩

宋代单兵装备的弩中,既有臂开的跳蹬弩、木弩等弱弩,也有踏张的黑漆弩、白桦弩、黄桦弩、雌黄桦梢弩、神臂弓等强弩。其中神臂弓特别值得一说。

神臂弓名曰弓,实为弩。弩臂长约98厘米,弩弓长约140厘米,弦长约77厘米,是一种单兵装备的脚踏张弦强弩,由投降宋朝的党项酋长李定(一说李宏)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献上。该弩由单兵携带操作,可轻而易举洞穿铠甲,能“入榆木半笴”,即箭杆的一半深透榆木,射程为240余步(超过360米),其威力可想而知。宋神宗立即决定将这种弩量产化,用以装备军队。

到了南宋初期,“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对神臂弓进行了改良,研制出了克敌弓。这依然是一种单兵装备的脚踏张弦强弩。相比神臂弓,其弩臂增长,最大射程可远至360步(约540米),针对骑兵效果更好,向金军的重骑兵发射,敌人每每“一发应弦而倒”。之后,又衍生出威力胜过克敌弓的神劲弓,但由于张弦搭弩的耗时约为神臂弓的三倍,这种弩的泛用性也就相对有限了。总而言之,神臂弓以及由神臂弓改良而成的几种弩,可谓单兵弓弩中威力最大的一系。

神臂弓(复原):

北宋熙宁年间(1068 ~ 1077年)开始批量生产的一种单兵弩。试射时,神臂弓表现出了优越的远射能力和侵彻威力,因而得到了北宋政府的大力推广,并一直被沿用到南宋时期,还在抗金战争中颇有建树。

宋代青铜弩机:

该弩机郭、牙、望山俱全,不见悬刀。郭前端较窄,有前槽,两侧有两个对穿圆孔。望山上刻有铭文“郓州都作院张安造”。

大型重弩

宋代的大型重弩是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宋人一般统称其为“床子弩”(又称“床弩”)。作为量产的常见形制,各种规格的床子弩都有:轻量级的,如自神臂弓衍生而来的神臂床子连城弩,单人即可操作,同时可发射数支箭;中量级的,如双弓床弩、大合蝉弩、小合蝉弩、㪷子弩,都是一正一反装两张弩弓,利用多弓合力发射箭矢,并且需要4 ~ 7人转动绞车张弦才能进行操作;重量级的,如手射弩、次三弓弩、三弓弩(又称“八牛弩”),都是两正一反装三张弩弓,力道更是前所未有,需要少则二三十人多则70人转动绞车张弦才能进行操作。这个等级的床子弩,所发射的箭矢也与众不同:有所谓的“一枪三剑箭”,状如大型标枪,箭羽为三片铁翎;有所谓的“踏撅箭”,发射后钉在城墙上,可供攻城方踏脚以攀缘而上。

宋太祖时,专司兵器制造的作坊使魏丕,在晋王(即后来的宋太宗)心腹陈从信的帮助下,设计制作了巨型床子弩—―千步弩。在一次试射中,箭矢落在了3宋里(约1800米)外,可算是冷兵器时代射程最远的弓弩之一了。后来,制造这些床子弩的工匠,以及擅长使用这些床子弩的床子弩手,有许多在宋蒙战争中被俘后为蒙古人所用。蒙古人第三次西征时,旭烈兀数次用发射火箭的八牛弩攻破阿拉伯城市,于是阿拉伯人直接将各种源自中国的床子弩统称为“牛弩”。至于蒙古人对神臂弓等单兵轻型弩的制造与使用,则是元朝初年通过南宋降将掌握的。

三弓弩(复原):

以三张弓合力发射特种箭的宋代重型弩。《武经总要》记载:“三弓床弩,前二弓,后一弓。”除了发射铁羽箭、翎毛羽箭、寒鸦箭之外,士兵还可以在所发射的箭矢上装上火药,用于火攻。不过三弓弩的威力虽然十分巨大,但是它本身非常笨重,不易移动。除此之外,射速过低也是其不容忽视的弱点。

箭矢的制造与消耗

人们常用“箭如雨下”这类的词汇来形容战场上的对射场面,不难想象古代战争中的箭矢如同现代战争中的弹药会大量消耗。西汉将军李陵遭遇匈奴军队围攻时,“一日五十万矢皆尽”,箭矢消耗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唐代的张巡在安史之乱中守雍丘时,在用完城中储备的箭矢后,在晚间用草人伪装成下城偷袭的部队引诱围城敌军放箭乱射,一夜便得到来自敌方的数十万箭矢补充。

在北宋前期,光是有千余工匠专门制造箭矢的中央机构—―弓弩造箭院(前身为南造箭库和北造箭库)一处,每年承担的制造箭矢任务就至少是1650余万支,这还不算各州军的作院、都作院等地方兵器工场以及民间造箭作坊每年的产量。就连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这样没有发生较大规模战事的年份,尚需要箭矢5000万支。弓弩作为主要作战兵器使用时,对箭矢的庞大需求由此可知。

《揭钵图》节选:此卷摹自宋代李公麟《揭钵图》,图中为画卷局部,展现的是使用角弓弩的魔军部众,其中牛头使用的弩用两张弓串联而成。

弓弩造箭院制造的箭矢中也包括战术兵器—―火箭。到了宋代,火箭被运用得异常娴熟。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南宋水军将领李宝在胶西陈家岛附近海域对准备由海路攻向临安的金朝水军发动突然袭击。宋军以轻舟火箭环射金军战船上的油布船帆,并对未起火的金船实施跳帮肉搏,结果烧毁、俘虏敌船数百艘,金军几乎全军覆没。李宝敢于以少击众,率3000人的兵力袭击70000人的金朝舰队,除了事先得知这支部队兵力虽多但普遍不识水性外,更重要的是,他手中掌握着火箭等足以消灭敌军的利兵。当时在诸如火箭、火炮(发射火弹的投石机)之类技术兵器的使用上,宋军相比金军要有经验得多。另外,双方在具体的兵器制造上也存在技术上的差异。

弩的使用方式

面对北方政权的大量骑兵,宋军最主要的抵御兵器无疑是弓弩,尤其是诸如神臂弓之类的强弩。两宋不仅在弩具的制造技术上获得了不小的进步,在弩具的实际运用上也实现了不小的突破。以守城战为例,宋代的城防工事中建有专门的弩台,它与城齐高,上建有棚,突出城墙立面之外。每个弩台可容纳25名弓弩手,这些弓弩手不但可以射击正面之敌,而且可以射击侧面城墙火力死角处的敌人,大大提高了防守的韧性。

类似《墨子· 备穴》记载的转射机那样的重弩应用方法,继续受到宋军青睐。所谓“转射机”,乃是一类将大型弩设在可以进行一定角度旋转的发射架上的防御设施,犹如炮塔一般,可以给过于笨重、难以移动的床子弩带来更宽广的射界。而且只要位置设置巧妙,还能让敌人的还击难以奏效。

就野战来看,考虑弩的实际有效射程和射击频率,训练有素的骑兵可以利用两轮射击之间的装填间隙迅速冲到弩兵面前,破坏弩兵阵形,并完全冲垮弩兵阵列。因此,唐代发展出了“张而复出,射而复入,则弩不绝”的弩兵二段击、三段击轮流射击战法。可这毕竟不是拥有多样化选择的唐军的主要战法。而反过来说,宋军多数时候也不可能像唐军一样,具备实施多样化战法的条件(譬如说由于缺少军马,宋军通常就没有实施大规模步骑协同配合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把弩兵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北宋《大驾卤簿图书》中的弓弩部队。

轮流射击法

轮流射击法作为宋代弓弩兵的主要战法之一,发展出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继承自唐代,弩手排列成若干阵线,张弦、准备、射击,周而复始,变换阵线,进行射击间隔很短的连续强弩攻击。

第二种则是将士兵按三人一组编队,最后一人专门负责张弦搭箭,中间一人专门负责传递,前排一人则由射艺较高的弩手专司射击,同样是进行射击间隔很短的连续强弩攻击。

第三种乃是南宋名将吴璘创立的叠阵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敌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俟其伤则更替之。遇更替则以鼓为之节。骑出两翼以蔽于前,阵成而骑兵退,谓之叠阵”。这不再是单纯的弩兵战法,而是以弓弩为主的多兵种混合协同作战。

以上战法,不论何种模式,都对将领排兵布阵的能力、基层军官的临场指挥能力以及官兵的纪律有较高要求。因此,不论何种模式,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保持正常发挥。

两宋是弩箭制造技术与运用能力的巅峰时代。宋亡之后不到300年,弩箭便淡出了多数军事家的视野。此等情状固然有些可叹,却也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正常结果。直到进入现代,弩箭才首先在西方,进而在全世界,作为一类特种用途兵器,重新获得一席之地。



  • 冷兵器之王三弓床弩,这是什么武器?
    答:可以说在古代冷兵器战争的时候,三弓床弩可以算的上是一种无敌的存在,这是一种神秘样子的武器呢?简单描述一下的话,就是一个床型的底座加上上面三把弓箭一起,放在上面,这样的话能够将三把弓箭的力量都集中在弩箭之上。这种三弓床弩听上去就是一种暴力兵器的感觉,这是我们中国在宋朝的军队上...
  • 弓手主流武器是弓还是弩
    答:宋人通称弩炮为“床弩”或“床子弩”。其时一架弩炮往往联装两张弓或三张弓,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劲力胜于前代。据今人的分析研究,多弓床弩的结构非常巧妙,弓弦的张设可能利用了滑轮。北宋的《武经总要》载有多种多弓床弩,其中最为强劲的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需百余人绞轴张弦,...
  • ...时代曾经领先于世界各民族的军事技术,那么在宋代有什么?
    答:而宋朝的军事装备“步人甲”是重达40多斤的全钢防护盔甲,可以正面抵抗骑兵的冲锋,“神臂弓”,又称神臂弩,北宋神宗时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400多米),号称其他弓弩器械都及不上,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床子弩”,攻城的重型武器,力量可以射塌城墙,...
  • 弓和弩的威力在宋朝战争中有多强悍?
    答:弩比弓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弓是步骑用的,而步兵使用弩。 宋代弓、弩名目颇多,从形制上看,宋弓以筋角符合反曲弓为主,步弩以蹶张弩为主,而床弩则形制有差。在北宋仁宗朝时成书的官修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共记载了四种弓,分别为:黑漆弓、黄桦弓、白桦弓,麻背弓。 宋朝建立以后,对弩的重视大大超过了...
  • 宋朝曾是兵器最先进的国家
    答:宋朝曾是兵器最先进的国家 一.宋朝的冷兵器 宋朝在弓弩的使用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于宋朝军队以步兵为主,难以对抗以骑兵为主的北方强敌,所以宋朝便在弓弩的身上玩出了花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纪氏神臂弩和床子弩。 臂弩最大射程可达三百步远,可击穿铠甲。神臂弩的效果类似于今天的狙击枪,使用灵活,命中率...
  • 宋代兵器大全
    答:长兵器。枪,大刀,棒。宋枪分为两种,一种装备骑兵,一种装备步兵。骑兵枪常的枪首侧面带倒钩。步兵使用的就是常见的木柄扎枪。远程武器。宋代是中国远程冷兵器的巅峰。床子弩:将两张或三张弓结合在一起,大大加强了弩的张力和强度。张弩时用粗壮的绳索把弩弦扣连在绞车上,战士们摇转绞车,张开...
  • 三弓床弩是古代文物吗?
    答: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床弩也可发射“踏橛箭”,发射的时候蔚为壮观,箭支有如标枪,近距离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到城墙里面,齐射的时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钉入城墙,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缘而上。这是宋代的一种床弩,为了发挥更...
  • 弱弱问一下,古代哪个国家生产的弩最好
    答:弩的发展在战国时代就已经达到非常高的程度,汉时李陵5千步兵力战匈奴8万骑兵在箭尽之前居然纵横不败,就是靠的强弩。到宋代的时候弩已经分化得非常完善,床子弩,可以算是弩箭武器的登峰造极之作。它是依靠几张弓的合力将一支箭射出,往往要几十人转动轮轴才可拉开, 射程可达500米以上,确实当时的...
  • 步人甲真的能够支持宋朝三百年不灭吗 这是一支什么兵种
    答:由此可见,宋代是多么的缺马,尤其是缺乏良种战马。既然没有战马,那就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弥补。于是,宋代开始研发各种的军械武器。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种,一种就是今天提到的步人甲,而另一种就是“床子弩”。据说,宋代最先进的床子弩的射程能够达到1000米。而床子弩在宋代历史上最大的...
  • 求宋代弓箭的用途及意义
    答:这一点宋军非常不重视.哦,还有,宋军的弩种类很多,突出的有两种.一为床子弩,二为神臂弓。宋代弓箭的最大射程一般在800米左右 而有效射程---能够穿透大多数士兵穿着的铠甲---一般在150~250米---主要看弓臂的材料和长度弓箭的射速一般在4~6枝/分钟弩的大射程一般在1000米左右 而有效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