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怎样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评价目的——通过评价掌握以下内容 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变化趋势;土地利 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特点;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果;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1、 土地利用背景分析;
2、 土地利用现状;
3、 土地利用变化过程;
4、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统计分析方法
  1.技术路线与方法根据分析和评价要求,充分利用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基础数据,有目的的进行空间统计、汇总和分析,发现土地利用现状的数量、结构、强度等的空间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开展潜力分析和评价提供定性、定量的基础和依据。
  综合土地利用现状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等数据,考虑经济容积率、城市规划强制因子和规划调整等因素,从结构的合理性考虑空间和数量结构的调整,从强度的合理性考虑纵向潜力的拓展,从未利用土地和城市规划要求考虑横向潜力拓展,进而得出土地的综合潜力。
  2.工作内容根据调查工作的要求,选取城镇范围内的区域作为调查的工作区,区域内人口密集程度、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改造、建设频繁度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和研究意义。
  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合理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总体情况和用地构成情况的分析、分类人均指标比较分析、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分析、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结构调整方向。
  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合理性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从总体土地利用情况、分行政区和综合区土地利用情况、用地结构等方面分析市区土地利用状况;从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建设、政策与规划控制、产业结构调整、居民的生活需求等方面阐述市区用地扩展过程和土地利用集约度演变;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空间结构分析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和存在问题,指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调整方向,并给出具体的措施;根据土地利用的总体状况、分类与分区评价、聚类分析结果、人口密度等方面因素,从平均建筑密度和平均建筑容积率两方面分析和评价市区土地利用强度。
  4.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土地利用潜力按土地利用程度和挖潜改造方向,可将城市土地分为:无容量土地(主要包括水面、绿化、道路、广场)、容量完全损失土地(现状为建设用地,规划为水面、绿化、道路、广场)、未利用的土地(未建设用地,包括耕地、闲置地等空地,规划为建设用地,是横向挖潜改造的重点)、低度利用的土地(利用不充分的土地,用地性质不符合;乙规划要求,现状容积率低于经济容积率,是纵向挖潜改造的主要对象)、合理利用的土地(符合规划要求,土地利用率高,已充分发挥用地潜力,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向,不属于挖潜改造的主要对象)、过度利用的土地(土地现状容积率远高于经济容积率知环境容量指标,规划需要调整改造)等,根据分析和评价要求,充分利用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基础数据,有目的的进行空间统计、汇总和分析,以发现以上土地的数量、结构、强度及空间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开展潜力分析和评价提供定性、定量的基础和依据。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
①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开发程度高,而利用程度低,发展潜力大。 找国土地开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利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3.95%,剩余未开发利用部分多属难利用土地.已开发土地中,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2/3,林地森林覆盖率低,草地产草量少。
③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我国土地资源面积大,种类多,为多种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主要用地类型有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其中耕地按水利灌溉条件,又分为水田和旱地。
③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大,耕地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4.2%,人均耕地1.6亩;有林地约占16.8%,人均林地仅1.89亩;草地面积约占28%,人均草地3.1亩。
④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显著。从结构上看:东、南部以耕地,林地,水域,非农建设用地为主;中部农牧交错地带以耕地,草地为主; 西北部以草地和难利用土地为主;从利用程度上看:东、南部农业历史悠久, 土地利用率较高,中部土地利用率较低,西北部地区土地利用率低; 从地形分布上看:平原及盆地以耕地,水域,非农建设用地为主、丘陵、岗地区以耕地、林地为主、山地以林地、草地为主.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以草地和难利用土地为主。
调查目的:
(1)清查各种利用方式的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及其有关面积,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开发服务。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所提供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行政区界与权属界线等,可为建立土地统计、地籍管理及国家和各级的土地管理工作服务。
(3)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为国家和区域的土地保护提供依据。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区域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等工作的先行性工作。

  •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答:山西省未复垦土地 山西省是全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全省含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由于煤矿的开发,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土地开发复垦任务艰巨。针对这一实情,从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标准、模式、实践、效益等方面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土地开发复垦技术体系。以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查清了全省可...
  •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怎样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答:土地利用现状是自然客观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受到地理自然因素制约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改造利用行为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同的生产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改变并形成新的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内现实土地资源的特点,...
  •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的现状!
    答:1.4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各类用地比例失调,产业用地比例过高,生活用地比例偏少。1.5 城市人均用地水平偏高,目前我国的城镇人均用地为133平方米,超出国家标准(100平方米)33%,已有建设用地强度偏低,容积率不高,土地经济效益产出偏低。基于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面临人多地少的和土地...
  • 农业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答:土地类型调查主要采用遥感地质解译为主,结合野外地质填图验证为辅的方法进行。2. 土地类型评价 土地评价目的包括自然适宜性评价、生产潜力评价、经济评价。(1)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质量和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要求,分析土地自然适宜性的过程。评价方法包括定性、定量...
  • 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答:评价目的——通过评价掌握以下内容 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变化趋势;土地利 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特点;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果;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 北京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如何?其特点、利用手段、经济利益是什么,请举例...
    答:开展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建立了国家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集成“3S”技术和PDA技术,研制成功经济、可靠、高效、高精度的土地调查作业系统。开发成功低空无人遥感监测系统,可直接应用于突发事件及土地利用现状的高精度调查和监测。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国家级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投入...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答:(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所提供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行政区界与权属界线等,可为建立土地统计、地籍管理及国家和各级的土地管理工作服务。(3)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为国家和区域的土地保护提供依据。(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区域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等工作的先行性工作。第一...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包括什么
    答: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土地利用面积统计、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效率评估、环境影响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建议。1、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将土地按照其功能和利用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森林用地、水域和湿地等。2、土地利用面积统计:统计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并...
  • 土地开发利用与评价
    答:3.5.1 土地利用现状 海南岛东北部土地利用现状可划分为灌溉水田、旱地、果园(茶园)、橡胶园、有林地、疏林地(灌木地)、迹地、草地、城镇、农村居民点、荒草地、水库、湖泊、滩涂(礁、暗礁、干出礁)、独立工矿用地、铁路、高速公路、主要公路等。 灌溉水田分布于北部、东部海积平原、河流冲积平原和中部的山间谷地、...
  • 土壤资源利用状况
    答:表5-1 1988年和1998年土地利用类型 (据饶胜等,2002)1998年后,鄱阳湖地区实施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工程量大面广,涉及鄱阳湖地区上饶、九江、南昌3个市的27个县(市、区、场)和200多个乡镇。以鄱阳湖环湖10县(市、区)为例,200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见表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