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的考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10高考物理考纲

2、2010年广东省高考理综考试大纲(物理部分)
Ⅰ.命题指导思想
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反映物理、化学、生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以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合格新生。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
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和本说明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Ⅱ.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内容
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05]7号)要求,确定理科综合考试内容。
物 理
一、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地完成知识内容表1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物理考试内容与要求
物理考试范围包含了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1中用字母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相当。
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 相当。
表1 物理知识内容及要求
质点的直线运动 参考系、质点 Ⅰ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Ⅱ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Ⅰ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Ⅰ
矢量和标量Ⅰ
力的合成和分解Ⅱ
共点力的平衡Ⅱ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Ⅱ
超重和失重 Ⅰ
抛体运动与
圆周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Ⅱ
抛体运动Ⅱ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Ⅰ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Ⅱ
离心现象 Ⅰ
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
机械能 功和功率Ⅱ
动能和动能定理Ⅱ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Ⅱ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Ⅱ
环绕速度Ⅱ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Ⅰ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Ⅰ
碰撞与动量守恒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Ⅰ 只限于一维
电场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Ⅰ
静电现象的解释 Ⅰ
点电荷Ⅰ
库仑定律Ⅱ
静电场Ⅰ
电场强度、 点电荷的场强Ⅱ
电场线Ⅰ
电势能、电势Ⅰ
电势差Ⅱ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Ⅰ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Ⅱ
示波管Ⅰ
常见电容器Ⅰ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Ⅰ
电路 欧姆定律Ⅱ
电阻定律Ⅰ
电阻的串联、并联Ⅰ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Ⅱ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Ⅱ
电功率、焦耳定律 Ⅰ
磁场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Ⅰ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Ⅰ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Ⅰ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 Ⅰ
洛伦兹力公式Ⅱ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Ⅱ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Ⅰ
1.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
2.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形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Ⅰ
磁通量 Ⅰ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
楞次定律Ⅱ
自感、涡流 Ⅰ
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Ⅰ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Ⅰ
理想变压器Ⅰ
远距离输电Ⅰ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Ⅰ
原子核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Ⅰ
放射性同位素Ⅰ
核力、核反应方程Ⅰ
结合能、质量亏损Ⅰ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Ⅰ
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Ⅰ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Ⅰ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Ⅰ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Ⅰ
阿伏加德罗常数Ⅰ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Ⅰ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Ⅰ
定性了解固体、液体与气体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Ⅰ
液晶的微观结构Ⅰ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Ⅰ
气体实验定律Ⅰ
理想气体Ⅰ
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蒸气压Ⅰ
相对湿度 Ⅰ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Ⅰ
能量守恒定律Ⅰ
热力学第二定律 I

单位制和实验
单位制 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包括摄氏度(oC)、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Ⅰ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一、高考物理考什么1.
考知识: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2)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
(3)注重考查学生知识面在考纲规定的131个考点中,
有以下核心考点是:  
考点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t=V0+at,S=V0t+at2/2,Vt2-V02=2aS。V-t图。  
考点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与分解。
考点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
考点17: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考点18:牛顿第三定律。
考点31:机械能守恒定律。
考点32: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
考点56: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考点69: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考点70: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考点72: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地磁场。
考点7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考点78: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2.考能力物理考试大纲,多处强调了要考核学生的“能力”。
考核哪些能力:
(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
(4)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5)实验与探究能力.
考方法:
(1)描述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的方法①语言描述法②数学解析式描述法③图象描述法(2)求解物理问题常用的通性通法①运动和力的观点②功和能的观点③动量及其守恒的观点
(3)求解物理问题常用的特殊方法①等效替代的方法②整体法与隔离法③理想化方法等(4)物理实验的方法:①涉及实验原理的方法:A.控制变量法。B.近似替代法。C.等效替代法。D.模拟法。②控制实验误差的方法A.多次测量法。B.积累法。③数据处理的方法A.逐差法。B.图象法。④记录运动的方法:A.用频闪照相机记录运动。B.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运动。C.用传感器记录运动。

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及复习建议

第一部分: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简介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鉴于大纲版考试大纲四年未作任何变化,我们认为这一方面说明现行大纲对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要求基本合理,也体现了考试中心在课改过渡时期大纲版地区的高考以平稳过渡的为主的思想原则。尽管考试大纲未变,考试模式和出题的套路不变,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还是在不断渗透,试题求新求变的步伐没有停止。

二、个人预测:(仅供参考)
高考命题的“五不”原则:不泄密、不出错、不超纲、不创新、不出彩 。
(1)继续突出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特征,突出一个“稳”字;
题型、题量、试卷结构基本不变; 突出主干知识,兼顾非重点知识这一方向不变;
难度系数基本不变;
(2)加大创新力度(强调新课程理念)
① 情景设置: ②信息提供的方式 :

三、新课程高考特点:
新高考命题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不超越各学科课程标准,不超越考试大纲,力求符合中学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既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四、高考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
考试大纲中只给出两个层次:“I级要求”与“Il级要求”。I级为基本要求,包含“了解”、“知道”,能将知识直接加以应用(注意:I级要求不等于没有计算);Il级为较高要求,包含“理解”、“掌握”,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

五、试题设计
试题设计将力求突出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解答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方面:突出主干, 稳中有新,稳中有变.
2. 能力方面:坚持能力立意,重视考查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体现考生思维广度、 深度及灵活度.
3. 实验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的运用仪器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4. 体现“过程与方法”为核心的组合型试题成为计算题的新题型
5.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的建模能力
6. 试题难度设计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

六、考题呈现和复习要求
考题分析:直线运动
(09年江苏物理)7.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5m/s2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复习建议:
1. 侧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4. 习题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具备一定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
(09年安徽卷)22.(14分)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复习建议:
1. 培养学生基本解题思路。
 2.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规律、力学的核心知识。

曲线运动
09年广东卷)17.(1)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军实施了投弹爆破,飞机在河道上空高H处以速度v0水平匀速飞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求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及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2)如图17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OO′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和H,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
①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②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复习建议:
1. 帮助学生建立起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概念。
2. 渗透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
3. 重点复习好两种运动。

七、高考物理大纲复习重点
1.注重双基和学科主干知识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仍是新课程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要求深人理解概念和规律之问的内在联系。学生往往是概念、定义都知道,但一用就出错。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就应认真抓好双基的复习,不留盲点。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下的高考物理试题,都注重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出现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而学生的失分恰恰就集中在这一方面。复习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认真审题弄清题目条件,在对题给物理对象、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物理情景(特别强调画图),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对此,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扎实复习基础知识,让学生模仿各种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即认真审题、明确对象、运动分析、受力分析、排除干扰、抓住重点、忽略次要因素,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
理想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明确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最后根据合适的规律建立数学关系式求解;三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生产、科技的联系,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物理知识理解和解释有关问题。因此,复习课仍要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仍需要携带必要的教具上课。
3.提取信息的能力
若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物理解题过程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信息的提取与鉴别”、“信息的分析与重组”、“信息的加工与处理”等阶段的组合,而在这些针对“信息”所实施的各种解题操作中,高考试卷及试题的命制格外注重的是“信息的提取”,因为这毕竟是物理解题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高考物理卷考生感到难是因为题目取材新颖,阅读速度慢,时间严重不足!这与平时的学习关系很大。也与平时的训练关系很大,由于传统的填压式教学,教学中把学生阅读这个环节压缩,无论是课本学习材料还是例题讲解,在阅读课本、和阅读题目上省时间,最终造成考生高考的如此被动。
4.加强计算推理、论证表述、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推理能力的考查是贯穿在高考各种题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通过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情景设置进行考查推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对论证表述则重在考查能否准确地、简明地把推理过程表达出来.以鉴别表述能力的高低。复习中要克服学生思维推理过程不合乎逻辑,对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不予重视,不会用物理语言表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等现象。

八、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考试大纲的说明》强调:“尽管高考是以纸笔测验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物理高考中的实验试题非常注意尽可能区分哪些考生认真做过‘知识内容表’中的实验,哪些考生没有认真做过这些实验。能独立完成表中注明“实验、探究”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能制定解决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1. 2009年高考实验题特点
纵观2009年理科综合全国卷Ⅱ物理试题,体现了物理的学科特点,严谨而又新意十足,特别是实验题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设计经典而又不落俗套,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实验技能,是否具备开阔的专业视野,是否具有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确实让人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前进的有力步伐 。
2. 试题特点
(1)实验的设计彻底突破了往年修修补补的传统
(2)实验知识的考查仍然立足教材,但立意跳出了限制
(3)实验命题来源于生活,立足实际
(4)加强了实验与数学能力相结合的考察
3.重视对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从2009年的实验题目看,实验所涉及的原理永远在课本要求的几个实验之中.不能盲目地猜题和押题,还是要重视基础.特别注重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在题设的条件和情境下,按照题设的要求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设计方案等.不能再局限于几个实验的照搬照抄,也不要对经典实验进行简单、机械地“改装”,要开阔思路,在课堂上利用一些开放性实验提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多予关注创新型实验的设计.
4.实验教学应该重点体现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呈现结果
新课程的中心理念之一便是改变以往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从这两年的实验题目看,连续出现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或者设计解决方案,问题非常开放.如果学生只记住了实验的结论,面对这样的提问,往往会无从下手,因为他们的脑海中没有这样的“标准答案”.在实验教学中,要真正落实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发现的过程中去,才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才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学生是在思考和行动中掌握本领,领会知识的.
5.要关注实验的拓展练习
如果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记住几个实验,学生在高考时一碰到陌生的题目,很快便会乱了阵脚,不知道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何拓展实验呢?譬如在练习打点计时器时,可以问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测量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充分讨论,找到各自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为高考中的实验变形做好充分的准备.
6.实验学习和物理理论学习应该融为一体
实验的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的辅助手段的层面上,而应该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物理情景、探索物理规律,实验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探索的过程。

九、高三复习建议:
1.抓好复习课的组织教学,树学生的学习信心,重视情感交流与心理辅导。复习课教学仍应以人为本。学生不是听课的机器,要注意与学生之问的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树立服务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2.要关注学生是复习的主体
(1)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3)及时检测复习的质量,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督促他们采取矫正措施。
3.对待试题难度因素的复习策略
根据不同学生能力特长的差异、不同学生高考期望值的差异、不同试题的难度因素的差异采取恰当策略。
(1) 抓有效训练,根据学情精选习题,控制好习题难度,避免简单重复。
(2)抓能力培养和应试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笔去做,切实克服以教代学的现象。
(3)抓试题研究,及时反馈学生的答卷情况,争取做到试卷讲评不隔天。
(4)抓边缘生。
(5)抓常规训练,发挥作业批改和矫正作用,减少高考因“笔误”而丢分。

第二部分: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后期复习建议
一、考生反映出的问题:
1. 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
例1(09北京)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α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例2图中EF、GH为平行的金属导轨,其电阻可不计,R为电阻器,C为电容器,AB为可在EF和GH上滑动的导体横杆。有均匀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若用Il和I2分别表示图中该处导线中的电流,则当横杆AB
A.匀速滑动时,Il=0,I2=0
B.匀速滑动时,Il≠0,I2≠0
C.加速滑动时,Il=0,I2≠0
D.加速滑动时,Il≠0,I2≠0

例3: 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的过程中, C
A、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B、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
C、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
D、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
2、对典型的物理过程模型落实不到位;
例1: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例2: (06北京卷)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微粒从磁场边界d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沿曲线dpa打到屏MN上的a点,通过pa段用时为t。若该微粒经过p点时,与一个静止的不带电微粒碰撞并结合为一个新微粒,最终打到屏MN上。两个微粒所受重力均忽略。新微粒运动的 (D)
A.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小于t B.轨迹为pc,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C.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等于t D.轨迹为pa,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例3: 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有一个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O。现给球一初速度,使球和杆一起绕O轴在竖直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用F表示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则F
A.一定是拉力 B.一定是推力
C.一定等于0 D.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推力,也可能等于0
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一个典型的物理过程,同时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又需要将牛顿运动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运用,因此是一个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物体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有不同的束缚方式,如绳、杆、轨道或管道等。对于不同的束缚方式,在最高点时有不同的最小速度,在“杆、外轨道、管道”束缚时,最小速度可以为零;在“绳、内轨道”束缚时,最小速度为

3、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不规范;
例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设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压表V的读数为U。当R的滑动触点向图中a端移动时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例2: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m/s2)
从h1高处下落(①→②),
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v1= (向下);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h2(④→⑤),
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v2= (向上)。
与网接触的过程(②→④)

运动员的加速度 a =

4、对物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细致审题便放弃;
例1: 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磁场区的中心为O,半径为r。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到屏幕的中心M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需要加磁场,使电子束偏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应为多少?
例2: 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m,“竖直高”h1=1.0 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0m,“竖直高度”h2=0.l0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5、考场上时间利用率低下。
(1)会的题慌乱中完成,不能保证会的题不失分
(2)不会的题盲目乱写,瞎耽误时间
(3)答题——检查没有章法,重复使用时间
(4)改错方法不得当

二、第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第二轮复习大体安排
时间:3月至5月中旬,大约两个月时间
任务:
(1)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
(2)知识重组:进行专题综合训练,形成知识网络。
(3)提升能力:一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二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
(1)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做重点知识要重点复习;
(2)不要盲目拔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训练;
(3)不要迷信市面上的各种复习资料,而要以第一轮复习中学生暴露的问题为切入点做好妥善安排。

建议一:突出重点,狠抓主干知识的复习不动摇;
1、中学物理主干知识:
力学:
(1)力与物体的平衡;
(2)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
(3)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电和磁:
(1)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2)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3)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2、强化学科内主干知识的综合复习与训练,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总体来看,第二轮的复习要做好四个方面的综合:
一是力学内综合; 二是电学内综合; 三是力与电磁的综合; 四是实验的综合。
力学中可进行如下专题复习:
(1)力与物体的平衡;(2)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
(3)能量和动量; (4)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 (5)振动和波动等。
电磁部分可进行如下专题综合复习:
(1)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①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②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③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3) 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
①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
②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③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每个专题中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知识结构分析: (2)主要命题点分析: (3)方法探索:
(4)典型例题分析: (5)配套训练:
例专题复习:
牛顿定律与匀变速运动
一、知识结构
1、基本概念:质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位移等
2、基本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规律及三个推论;
(2)牛顿三定律;
(3) 平抛运动的规律;
3、匀变速运动是加速度恒定不变的运动,从运动轨迹来看可以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4、从动力学上看,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恒力的作用。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决定。
5、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物体将向受力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和初速度方向相同的恒力,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和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物体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所受到的恒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二、主要命题点分析:
(1)力学中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规律、三个推论、打点计时器纸带的处理等);
②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概念、特点、运动规律、两点讨论)。
(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类平抛运动等。
(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安培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4)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

三、方法探索
1、常用方法:
(1)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①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②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分解;
③由牛顿运动定律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建立方程(可能既有动力学方程,也有运动学方程);
④求解方程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2)运用动能定理求解力学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略
2、特殊问题的特殊方法:
(1)坐标系下图象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①弄清坐标轴的物理意义及物理量的单位;
②找出图象中的特殊点、线、面及其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意义;
③由特殊点的坐标建立相应的物理规律(方程);
④求解并讨论。
(2)特殊的运动:
①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静止:逆推法——当成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②初速为0的匀加速,某一时刻开始匀减速至静止:
③临界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从04年与05年的两道高考题说起:
05年全一23题:(原地起跳问题,题略)
04年全一25题:(抽桌布问题,题略)
共同点:同一类运动模型的研究:初速度为零——匀加速——匀减速——未速度为零。要说有区别,那就是05年的情境设置要简单,所涉及和应用的物理规律要更少一些。这类运动问题非常重要,特点非常明显(中间特殊点)
一种典型的运动模型:
物体自A点由静止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至B点突然改为匀减速度直线运动,至C点停止运动。
设AB、BC段物体的加速度、位移、运动时间分别为a1、 s1 、 t1、 a2 、s2、t2;物体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可将物体的运动看成两段初速度都为0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于是有:
a1 t1= a2 t2=V ① a1s1=a2s2 =V2/2 ②
s1 /t1 =s2/t2=V/2 ③ VAB=VBC = VAC=V/2 ④
变形题型:
例1:一长途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突然发现少了一名乘客,司机于是刹车使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停下来等这名乘客。整个过程历时10秒,车发生位移15米,求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例2: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改为以加速度a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全过程中位移为S,求运动全过程所用的时间。
例3: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改为匀速直线运动,后改为以加速度a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全过程中位移为S,求运动全过程所用的时间的最小值。

  • 高考物理主要考什么?必修几的?
    答:考点7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考点78: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2.考能力物理考试大纲,多处强调了要考核学生的“能力”。考核哪些能力:(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 (4)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5)实验与...
  • 高考物理的考纲
    答:第一部分: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简介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鉴于大纲版考试大纲四年未作任何变化,我们认为这一方面说明现行大纲对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要求基本合理,也体现了考试中心在课改过渡时期大纲版地区的高考以平稳过渡的为主的思想原...
  • 新高考和全国卷物理考纲有什么不同?
    答:物理2021年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分析-物理【原文表述】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 10高考物理考纲
    答: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
  • 2012辽宁高考物理考纲
    答:2012 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物理 力学 要 说明 求 Ⅰ Ⅱ Ⅱ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Ⅰ Ⅱ Ⅱ 主题 内容 参考系,质点 质点的直线运动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矢量和标量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 力的合成和...
  • 高考物理 关于同步卫星
    答:考纲: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Ⅱ 环绕速度 Ⅱ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Ⅰ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Ⅰ 简单地说就是 Ⅱ级要求是可能出现大题的要求, Ⅰ级要求是只会出现在选在填空题里面的, Ⅱ级要求更高 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1、公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2...
  • 今年2019年理科高考考纲是怎样的
    答:1月31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语文:2019年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
  • 福建高考物理考的内容是什么?
    答:物理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物理 1 的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 与牛顿运动定律;物理 2 的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 高三物理基础的知识点
    答:高三物理基础的知识点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
  • 2010年高考物理 实验
    答:物理1 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 物理2 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3-1 电场电路磁场 3-2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 3-3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 3-5 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