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辛亥革命影评400-500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6
求辛亥革命 电影观后感500字左右

3、纪录片《辛亥革命》观后感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纪录片《辛亥革命》开始播放了。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我感到十分有意义。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近代前的中国曾经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心承认备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面对列强侵略的加深也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动。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但是,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则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摆脱帝国主义的外来干涉侵略与压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而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作为大国富强起来,则是中华民族复兴更艰巨的一步。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曾经进行了多次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从事的努力。中国近代史就是人们以这样一种精神支撑着从坎坷中走过来的历史。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1911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列宁曾就中国的辛亥革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没有真实的民主主义高潮,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潮才能激发劳动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在孙中山纲领的每一句话中都可以看出这种高潮。”

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孙中山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果实而导致封建复辟,日本军国主义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加剧了中国主权沦丧。但是在革命跌入低潮,革命党人陷于苦闷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新的世界观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正是在辛亥革命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人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科学地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到人民是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障,是历史的主人,自觉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唤起人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终于使复兴的理想得以实现,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所以在辛亥百年后的今天,社会上流行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如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或者认为革命的设计“超越了中国的国情”,“搞君主立宪会更好些,政治局面会更稳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还是避免为好。

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欢迎以温和的没有牺牲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的面貌呢?对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的人生经历整体考察后即可看出: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但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而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并没有开明到可以以和平请愿的手段而推动立宪的时候,他们才选择了被认为是“激进”的革命道路,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步 平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长)

电影《辛亥革命》是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拍摄的,一百年的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个人都太长了,但这对我们这个国家和名族却很短。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帝国,在我的脑海中中国历史就是一部王朝更替的历史,太平时期是统治者对老百姓的奴役,动乱时期是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杀戮。我们的祖先何曾自己为自己做过一天的主。辛亥革命虽然用革命的手段推翻了帝制,死的人相对来说却是很少的,有战争,有谈判,也有妥协,这就是进步。对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来说也是如此,做事需要积极,适当的时候也需要妥协,要知道我们不是无所不能的。妥协是辛亥革命的最大特色之一,妥协使同是中华儿女的南北双方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战争,减少了流血和牺牲,这在一个无偿献血者的心中就已经足够伟大了。这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也有过不少的谈判和妥协。
妥协的原因很多,只要我们懂一些历史就知道,没有妥协辛亥革命根本不可能成功,南北双方的实力摆在那里。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在当时的中国是无法撼动的,若不是因为袁的早逝引起什么皖系、直系、奉系等北洋各派的内耗夺权,十六年以后的大革命和北伐也不是那么容易成功。

妥协中我看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他真的是无私的。他不贪念个人的权位,为建立一种全新的制度而努力,在这个制度下,至于谁做大总统都是可以的。这在我们的国家的以往历史中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位“顽固者”大骂他大逆不道。中山先生知道辛亥革命的目的,首要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帝制,这个仅仅依靠革命一派是没有能力做到的;另一目的就是在推翻帝制的前提下建立一种全新的制度和推广民主的理念,这在革命党这边是基本完成了的。“称帝者天下共击之”的理念深入人心,民国五年和六年的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都难以得到多数民众的支持。

也谈辛亥革命中袁世凯的作用,袁完成了辛亥革命中最大的目的,那就是在他的某种目的下去逼清廷退位,也因此当选后来的民国大总统。袁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性的人,袁的才能我们不说,在那种特定的历史下能到达他的位置,自有他的智慧和才干,我们通常是把袁当做反面人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后来的复辟事件。但我们忘了他的历史功绩,他积极发展实业 ,统一币制,维持了中国对内外蒙古和西藏的主权,建立了中国第一支新式陆军,创立近现代司法和教育制度等等。在他统治中国的4年多时间里面,中国还是有进步的,他本可以成为中国的“华盛顿”,但他的复辟毁了他一生的名。后又有王兆民(汪精卫),先做革命者,后当卖国贼。

辛亥革命不只是几个人的革命,里面有很多重要人物。如果说孙文是文,那么黄兴(黄克强)就是武,一文一武才能威力无比。片中有很多的殉道者,鉴湖女侠秋瑾(宁静饰演)慷慨就义前的演讲,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的她说为天下所有的孩子谋幸福;林觉民(胡歌饰演)和广东总督之间的谈话很精彩,还有他的与妻书让人难忘;片中中山先生的几次演讲总让我汹涌澎湃;年轻的生命为了国家的明天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我们也可以吗?战争的画面很残酷咱就不说了。

辛亥革命不彻底,大家都在说,我就不说了。它的历史作用就是推翻帝制、将革命和民主的理念传给大众,这已经非常非常的伟大了。古老的中国在清末已经病入膏方,都说病去如抽丝,想仅靠一场手术或治疗是治不好的,要慢慢来,一点一点改造和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她强盛,让她为她得子民造福也为世界的人们造福。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纪录片《辛亥革命》开始播放了。我感到十分有意义。
现在的中国已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这一刻,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奋斗与牺牲,仍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下。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在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人民不甘承受列强欺凌,几代人都在追求民族复兴。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进行多次尝试,辛亥革命就是前人从事的努力。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所以在今天,社会上有些模糊的认识:如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想以温和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的面貌呢?但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可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
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辛亥革命上映以来,获得了许多诚恳、客观、冷静的肯定与赞誉,或许正贴切了这部影片所追求的气质,无意渲染,不事铺张,却自有一副鲜明面目,结实筋骨。
  与以往同类型的鸿篇巨制相比,《辛亥革命》的电影语汇彰显出创作者的别具匠心,在大历史题材常态呈现的恢弘场面与全景叙事之外,难能可贵的着力于核心人物的命运节奏,及情节推进的内在逻辑,又绝非笔触细腻、视角独特这般空泛的字眼所能概括。
  张黎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辛亥革命》一片,重在体现历史精神。”“重”,决定了作者的态度,“精神”,决定了作品的品质,《辛亥革命》的不同凡响,恰在于这一字一词,也正是因为作者们致力表达的“精神”之“重”:牺牲、奋斗、历史担当……才使得这部影片具备了真气与灵魂。
  “重在体现历史精神”的话外之音,想来应是“不拘泥于历史细节”。历史片不应拘泥于历史细节这一创作观念,笔者历来深表赞同。历史片或历史剧不同于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文献,艺术作品与历史典籍的表述和阅读则完全分属于两个独立的语境,粗暴肤浅的笼而统之,既有害于艺术鉴赏和创作,也无益于对历史的解读、普及与研究。
  在《辛亥革命》一片中,不拘泥于历史细节的描绘处处可见,比如黄兴和徐宗汉战地爱情浪漫的后果前因、起伏辗转并不见于任何浩瀚正史的白纸黑字,却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余温。
  然而,在对“不拘泥于历史细节”“重在体现历史精神”这一创作观高度认同的基础上,笔者却必须要对电影《辛亥革命》中一个核心细节的表述提出质疑,提出质疑的前提基于对以上所述创作观的一个重要补充,当我们在创作中对某些历史细节的重新解释、设置和改动在本质上有悖于我们所“重”的历史精神的时候,这些“历史细节”的语义已非“细节”二字所能涵盖。简而言之,我们为了“体现历史精神”,可以“不拘泥于历史细节”,但绝不能不尊重最根本的历史观!
  我所要提及的这个核心细节,出现在影片一号人物孙中山得知武昌起义胜利后,为阻止四国银行团向清政府借款、并争取英法政府对中国革命政府给予外交承认赴欧斡旋这条叙事线上。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这条叙事线作为核心叙事线,与国内阳夏保卫战的线索共同支撑着整个故事结构。更为至关重要的,这条叙事线隐含了对辛亥革命的理论根源、国际背景、外交影响和革命走向的深层解释。因此,这个核心细节就尤为重要、不可等闲视之。
  所以,当孙中山闯入四国银行团会议现场,慷慨陈词时,银幕上赫然出现的字幕“英国 伦敦”就不能不让笔者产生强烈的疑惑。
  疑惑来自于:
  其一,《近代史研究》等史料中早有明确记载,1911年11月,四国银行团正式在巴黎开会议决,停止向清政府贷款。……那么,在巴黎召开的四国银行团会议,何以在《辛亥革命》一片中被安置在了伦敦?
  其二,孙中山在赴欧之后先后抵达了英、法两国,现今所存的历史文献中,对孙在英国的活动罕有记载,可见他在英国伦敦遭受了政府和金融界的冷遇。
  正是因为对伦敦的失望,孙中山才转赴巴黎。现存的史料证实,孙中山在巴黎行程虽然短暂却非常充实,据法国外交部当时的文件记载,孙中山“同一些政界人士以及同东方汇理银行的经理进行了交谈”。另有史料表明,孙中山在法国众议院大楼与议员阿尔弗雷德·马塞、吕西安·于贝尔等进行了“极为和洽”的会晤。阿尔弗雷德·马塞本人曾在一九一二年一月三日在《灯笼报》上写了一篇有关中国的文章,谈到了和孙中山的这次会面。《辛亥革命时的法国舆论》也提到,“孙中山曾在这次会面中,提出法国愿否承认中华民国问题,各议员均答以自当竭力为之。”
  当时的法国新闻界也同孙中山进行了接触,《欧洲信使报》对孙中山的来访做了报道,还并发表了孙的声明。孙中山在离美赴欧前,“于途中格外慎密,避却一切报馆访员”,到英国后,也还是隐姓埋名,不暴露自己的身分;只有在到达巴黎后,才开始公开出头露面。(麦高迈:《中华民国》)。

  孙中山自己在1918年回忆道:“过巴黎,曾往见其朝野之士,皆极表同情于我,而尤以现任首相格利门梳为最恳挚。”

  孙中山离开巴黎之后,作为其代表的胡秉柯访问了法国外交部,与法国官方的接触获得了重大进展,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开始重视中国革命的成果,孙中山在欧洲外交斡旋活动的延长和继续,却只在巴黎而并非在伦敦发生。

  显而易见,伦敦之行乏善可陈,巴黎小驻收获颇丰,何以《辛亥革命》却忽略了孙中山在巴黎的这些重要行迹,而把注解留给了伦敦二字呢?

  其三,法国共和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而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由来,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中,确实有对其保留了封建残余的担忧。法国的共和制度对孙中山思想和精神层面的影响,更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不可等同视之。而巴黎对中国辛亥革命的态度,当然要比伦敦来的积极。

  那么,《辛亥革命》又何以将巴黎置换为伦敦,如此“避重就轻”呢?

  伦敦,还是巴黎?虽然在世界地图是近在咫尺的两地,却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图册上有着远非一步之遥的距离。

  将伦敦和巴黎这两个在辛亥革命史上语义全然不同的地名在影片中本末倒置,或是因为编导们的疏忽?这就更加令人不解,因为现存的文献和史料在这个历史细节上表述的非常清晰,也并无争议,做功课的编剧和导演,或者还有提供咨询的历史顾问们,顺理成章的忠实于历史记载便是,又何必多此一举移花接木?

  如果是编导和顾问们在这个历史细节上有意为之,那么,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目的?因为英语比法语听起来更加熟悉顺耳?(若是因此缘故而篡改历史叙事节点,未免过于轻率了。)因为英式场景在视觉上更有美感?(影片中出现的会议厅和露天午宴,怕是分不出英式法式的吧?)或是由于编导们对君主立宪有更亲切的情感倾向?……这个,笔者就不敢妄自揣测了。

  最微妙的一笔,是影片中这个单元结束时,响起的却是《马赛曲》的音乐,在略感突兀之外,倒增添了更大的疑惑。

  怀着这份不解与好奇,笔者只想向《辛亥革命》的编导讨教一个答案,为什么不是巴黎,而是伦敦,因为这不仅是两个地名,而是有可能涉及到《辛亥革命》的历史观……

  可倘若没有一个严谨、明晰的历史观,又何谈尊重张黎导演所说的历史精神?

再过几天就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看电影《辛亥革命》也有着特别的纪念意义。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辛亥革命》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意义,而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我们也可以说,这部电影从全方位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相关历史事实,电影塑造的人物形象而又逼真,不能不算是一部上乘之作。

首先从电影角度来说《辛亥革命》,与《建党伟业》时间跨度太大不一样,同样是主旋律电影,《辛亥革命》将时间锁定在1911年前后,主要讲了1911年初的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及夏阳保卫战和起义后组建民国及袁世凯盗取革命成果的相关历史背景,前者正是由于时间跨度太大,反而将叙事线索和风格变得杂乱无章,而后者仅仅围绕革命前后的历史事件在做全程展现,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在人物形象上,《辛亥革命》主要江苏孙文和黄兴这一对革命搭档一文一武的绝佳配合展开故事,而善于出演打戏的成龙这次在文戏上也有出色的表演,影片中成龙以枪炮代替拳脚的战争戏,与孙文的革命友谊等几场文戏亦是相当精彩。而赵文瑄出演的孙中山伦敦舌战欧洲银行家们及议员,试图阻止他们向清政府贷款的一场戏,堪称经典,这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电影《我的1919》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力保山东,陈述观点,《东京审判》中梅汝璈坚持并说服其他法官采用死刑等一样精彩。

而从商业角度来说,《辛亥革命》同样邀请了70多位演员出现各类历史人物,即便是各人出场的次数不多,但塑造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例如杜淳饰演的袁世凯、陈冲塑造的隆裕太后、宁静饰演的秋瑾、胡歌出演林觉民、姜武参演黎元洪,即便是演技曾遭人诟病的房祖名在该剧中饰演张振武,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出色表演,总的来说各个重量级和实力派的演员塑造的重量级历史人物,即使戏份不多,但连串在一起也为本剧增添了几分姿色。而《建党伟业》中176多位明星大连串确更带上娱乐化,所以你看到香星、模特、小品演员、相声演员等杂七杂八的人都参与进来,反而使得电影的严肃性受到重创。

但从电影票房上看,我们似乎感到很纠结,《辛亥革命》首周票房遇冷仅为1800万,我想这不应该是电影口碑的问题,同样是主旋律电影,《建党伟业》也有4亿多,就连不起眼的《杨善洲》竟取得8000多万的票房,而《飞天》也有5000多万,这四部电影中,《辛亥革命》和《建党伟业》的商业性更为浓厚,而且电影风格也很相似,两者收益不应该有太大差距,至于《杨善洲》和《飞天》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还不如说它是一场政治秀或者叫政治宣传片。所以在这节骨眼上,那些偷票房和政策庇护的现象就屡见不鲜了。
说到政治和政策庇护,这里其实是个敏感禁区。即便我不说大家都知道的,这些年来,即便是主旋律电影也有严格的限制,所以我们看到只要不是反映某党先进和伟大的电影都会受到禁映或者是票房惨淡得一沓涂地。所以你看到《鬼子来了》被禁了,拍得惊天地泣鬼神的《喋血孤城》票房区区一百来万。这自然是政治原因了,而且从区别某党以外的主旋律电影看,很多革命意义和历史意义是不能放在今天来做对比的。例如《辛亥革命》中的警示意义,例如孙文的三民主义,例如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所为的民主共和,这些对于当今社会何尝不适用,只可惜,因为某些限制,我们不能去想,不能把历史和现实联系在一起。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个不彻底的革命,那么它的不彻底的后果是影响至今,对于一个不彻底民主、不彻底共和、不彻底自由平等的当今社会,辛亥革命的警示意义仍然存在,并激发着一些人持续奋斗。

  • 观《辛亥革命》的影评(500字)
    答:辛亥革命不彻底,大家都在说,我就不说了。它的历史作用就是推翻帝制、将革命和民主的理念传给大众,这已经非常非常的伟大了。古老的中国在清末已经病入膏方,都说病去如抽丝,想仅靠一场手术或治疗是治不好的,要慢慢来,一点一点改造和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她强盛,让她为她得子民造福也为世界的人...
  • 求辛亥革命影评400-500字
    答: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所以在今天,社会...
  • <辛亥革命>影评
    答:列宁曾就中国的辛亥革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没有真实的民主主义高潮,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潮才能激发劳动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在孙中山纲领的每一句话中都可以看出这种高潮。”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
  • 求电影《辛亥革命》影评,总800字,要500字左右感想
    答: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
  • 急求一篇 《辛亥革命》电影的影评 好的加分哦 谢谢哦~~~
    答:在《辛亥革命》一片中,不拘泥于历史细节的描绘处处可见,比如黄兴和徐宗汉战地爱情浪漫的后果前因、起伏辗转并不见于任何浩瀚正史的白纸黑字,却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余温。然而,在对“不拘泥于历史细节”“重在体现历史精神”这一创作观高度认同的基础上,笔者却必须要对电影《辛亥革命》中一个核心...
  • 求《辛亥革命》电影的影评外加观后感,1200字,最好是独一份,我是交作 ...
    答:《辛亥革命》观后感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打开记忆的闸门,翻开尘封了百年的那一页,我的耳边仿佛听到了武昌城头的激烈枪声,眼前似乎重现了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聚集在“振新中华”的旗帜下,为挽救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奔走呼号,前仆后继,血洒街头的壮烈情景。...
  • 败笔败笔——评电影《辛亥革命》
    答:反映辛亥革命前后的题材,张黎导演有过成功的范例《走向共和》。即使不能重现这部电视剧的理念,退而求其次也应该把制作《大明1566》的制作理念给移植进去。但是,这些优秀的制作理念却没有体现在这部电影里,应该说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理念,以至于空洞到靠流水线叙事来推动故事,最终表现出来的效果,也只能是...
  • 有关于辛亥革命的人物 什么影评啊 论文读后感啊都可以 速度 先来得 ...
    答:辛亥革命观后感 今天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观看电影《辛亥革命》。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时光流逝...
  • 辛亥革命影评 150字 快
    答:本片讲述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国,于1911年发动武装起义的史实创作,是一部全景展现辛亥革命的电影。第一章:《血染黄花岗》时隔三年,孙中山(赵文瑄饰)在槟榔屿召集同盟会的主要骨干,安排黄兴(成龙饰)担任广州起义的领导,并委派新寡的革命女性徐宗汉(李冰冰饰)假扮其...
  • ...一定要爱国之类的,建国100年,辛亥革命90周年的电影影评。_百度...
    答:影片《建党伟业》是一部重现辛亥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这十余年时间里面发生的偶然或者必然之历史事件的恢宏巨制电影作品,同样也是一部绝对官方政治色彩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文献纪录片。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和修饰,客观、真实就好。刚才在回来的车上,边和司机闲聊,边细细回味着电影中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