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人,他们憋住的粪便都到哪里去了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经常便秘的人,“屎”都到哪里去了?

便秘,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一般来说,身体的排便是从一天一次,慢慢变为三天一次的时候,其实就是便秘找上我们了。便秘问题的出现,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都有关系。包括工作压力,自身所出现的饮食情况,包括肠胃出现的问题,都有可能会给我们的排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但是,这就会引发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三天未排便,在身体中的宿便都去哪里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未排出的屎,究竟去了哪里?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粪便是如何产生的?
粪便,其实是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通过口腔,胃部,大肠,小肠的消化,而代谢出来的东西。通过一次次的分解吸收,身体所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以及代谢垃圾就会慢慢形成粪便。凝结成成块的粪便,最后才被排出体外。一般来说,粪便的形成是在24个小时左右,且是粪便的形成是非常规律的。所以,我们需要养成一个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才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出现了便秘问题,三天拉不出来的屎究竟去了哪里?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食物残渣没有及时的排出体外,我们就会觉得,这部分的食物残渣可能就会一直堆积在我们的身体中。这是真的吗?其实,有一部分是真的,有些时候,有些顽固的食物残渣,可能就会慢慢堆积在我们的肠道中,而大部分的食物残渣,包括大块的粪便,很容易就会被我们的身体所二次吸收。



这里面的大块的粪便,被身体二次吸收的同时,身体还会被迫吸收很多的毒素,我们很容易就会出现很多的肠胃问题。我们很容易就会感觉到腹胀,以及腹痛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身体影响可能是非常大的,我们应该有所重视。同时,我们的腹部很容易就会变得有所胀大,很多的肠胃毛病同时也有可能会找上门来,对我们的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长时间不排便,身体却没有排便感觉是怎么一回事?
有些时候,我们出现了便秘问题,有一部分是自己感觉到了腹部有粪便,而没有办法排出。还有一部分,就是明明有粪便堆积在我们的肠胃中,我们却没有想要排便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就是由于我们吃的食物太少,所凝结成的粪便太少,就没有办法刺激到我们的肠壁。我们自然就不会有着想要排便的感觉,大脑就自然而然不会接收到想要排便的信号。对此,针对于这种问题的话,我们一方面需要摄入充足的食物,这样,我们的肠道才能有充足的食物可供我们进行吸收,时间长了之后,我们的肠胃蠕动的速度就会有所加快,身体出现便秘问题也就会慢慢改善,这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好处的事情。

食物在经过口腔的咀嚼和初步消化后,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和胃酸、各种消化液充分混合,不同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需要停留一段时间,但最多也就5-6个小时,然后进入肠道,通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排出体外。
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主要是由肠蠕动的速度决定的,平均需要6-8个小时,但即便是便秘患者,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也不会超过10个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进入结肠,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被吸收,残渣开始聚集成形,才算开始形成粪便。当大便在结肠内堆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肠壁的压力感受器向大脑报告,需要排便,产生便意。
当憋住便便的时候,便便就会在结肠里进行等待,在此期间不断被肠道吸收水分,逐渐变干。如果憋了一会便意变小,可能是水分吸收导致肠道压力变小~

便秘的朋友总是会有这样的疑惑:

自己好几天才会排一次大便,那些没拉出来的屎都去哪里了?不会真的像传言中说的被肠道“吃”掉了吧?

其实有这样疑惑的人不在少数,毕竟慢性便秘患者的排便频率普遍都是3、4天一次,甚至还会拖到一个周以上。

那么长时间没有上大号,身体里攒了好几天的大便到底去哪了?

01    大便的形成过程

要了解未排出的大便去向,首先要来看看大便的形成过程。便便的本质其实就是我们吃进去的、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水分、细菌、肠道脱落的粘膜细胞等物质组成。

我们身体的消化系统就像是一座高效运转的工厂,它的运转模式是这样的:食物由嘴巴进行初步加工后→沿着食管进入到胃部→再经由胃部和小肠的消化大部分的食物不能被身体吸收的食物残渣携带水分、电解质、部分细菌、肠道脱落的粘膜细胞等物质流转到大肠形成大便的最初形状。


此时,这些新生大便还是液体的状态,其中的水分含量很多。但是在大肠内,新生大便会被大肠吸收掉一部分的水分和电解质,完成一个由液体大便到香蕉状大便的塑形过程。

而这些塑形成功的大便,会随着肠道运动,从结肠到达直肠,然后先储存在直肠里面,待大便数量足够时,会触发排便的神经反射,由内外括约肌放行,将大便排出体外。

这就是正常大便从形成到排出的整个过程。但是对便秘患者而言,这个过程却不太顺利,尤其是在大肠部位。

02   慢性便秘的发病机制

为什么就是都是同样的消化(造粪)机制,有些人的便便从形成到排除就一帆风顺,有些人的便便就历经层层坎坷,最终还“消失不见”呢?

其实这事,跟慢性便秘的病理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1、结肠运输缓慢

如果有人问人体最长的部位是哪里,那么毋庸置疑,就是大肠。

我们的大肠大体上分为结肠与直肠,其中结肠的总长度约为1.38米,直肠的长度约为0.12米。

食物残渣在经由小肠的消化后,就会转入大肠的结肠部位。再由结肠部位吸收大便中多余的水分,为大便塑性成香蕉状。

至于直肠,就成了一个储存塑形好的大便的“大便库”。而肠道运动就像是一个物流,会将塑形好的大便,从结肠运往直肠的“大便库”中。而现实中,任何物流快递都可能会迟到,更何况是不受人脑主观控制的肠道。

一般而言,正常人将大便从结肠运往直肠的过程只需要1天的时间,而便秘的患者,因为结肠运动缓慢,这个过程可能需要2~3天,甚至更长。看到没,有些便便,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慢别人好久了!对于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慢传输型便秘。

2、排便的反射异常

便秘患者排便不畅,还有可能是存在排便反射异常的情况。

根据正常的排便反应,经由结肠吸收水分,塑形成香蕉状的大便会因为肠道运动,被运输到直肠这个“大便库”中。大便储存在直肠里面,大肠就会触发直肠里面的神经感受源,神经感受源会将排便的感觉上传到大脑。

然后由大脑发出指令,按排肛门括约肌,盆底的肌肉,直肠的肌肉协同合作,直肠的肌肉用力,将大便挤出直肠。再由肛门括约肌松弛,将大便排出体外。完成整个排便行为。

如果排便的反射异常,排便的肌肉运动不协调,肠道神经系统运行异常,就会导致排便困难,这种情况叫做出口梗阻型便秘。这时候的大便,也不是消失了,而是被堵在直肠出不来了。

但是因为直肠内的空间有限,没有被排出的大便一部分就会返回至结肠,堵在结肠中,继续被结肠吸收水分,直到变得又干又硬,从软黄的香蕉便变成黑硬的坚果便。

等到下一次要排便时,就会更加难排。

有时候,对于健康人而言,排便这件事其实也不是那么顺利。想排便时,大脑会判断当下的时机适不适合进行排便行为,比如说开会时,旅游找不到卫生间时,甚至会因此强行忽略或拒绝由直肠神经感受源传递而来的“便意”。

这时候的直肠叫嚣着“要拉屎”,而大脑只能强忍这便意,告诉括约肌要坚持住,千万不能拉。憋便也会导致大便返回至结肠,然后被结肠吸收水分,变成黑硬坚果便,之后想排,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经常性憋便,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便秘的发生。

03   便秘时大便都去哪了?

根据上面的消化运行模式、肠道排便模式以及便秘发生机制,很明显,便秘时好几天没有排出的大便还是在你的肠道中。

  • 它可能是在慢慢悠悠由结肠去往直肠的路上(慢传输型便秘);
  • 也可能是在好不容易到了直肠后,在与肛门括约肌一门之隔的地方出不去(出口梗阻性便秘);
  • 甚至有可能,以上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混合型便秘)。

这些便便的具体情况和便秘类型,还需要专业的医生在经过专业检查后,才能明确其具体情况。而便便们在被肛门括约肌拒绝后,伤心的返回结肠,它们被结肠不断的吸食水分,由“小鲜便”变成了“老腊便”,一直等待下一次被排出的机会。

图源:公众号“便秘真实世界研究”

而便便也不是好欺负的,这些“老腊便”长时间在肠道停留,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物质部分吸收后扩散至中枢神经系统,有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大脑功能。而那些“憋便”行为,轻则影响下一次的排便质量,重则转为便秘,可能还会引发身体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没有排出的大便,在肠道里面停留和憋着,没有被及时的排出,大便就会被肠道进行二次吸收,水分被吸收以后,就会导致体积变小,在肠道里面堆积。

便秘的人好几天没有排出来的大便,其实哪都没去,一直呆在大肠里面。大肠里面的粪便,长时间待在大肠里面,导致水分被过分的吸收,大便会变得越来越干燥。

肠道反复的吸收着水分,大便就可能会因为干结导致憋在体内无法排出。若是大便过干,在上厕所的时候,就需要用力,可能就会造成肛裂更不敢上厕所,慢慢的便秘也就形成了。若是大便当中的有害物质被肠道吸收的话,肠道当中的菌群也会遭到破坏,引发各种肛肠疾病,还可能导致肠癌的发生。

大便如果不及时排出,水分就会被肠道反复吸收,导致大便更加干结难排。大便中的毒素在体内积累时间过长,有害物质被肠道吸收。

  • 经常便秘的人,没拉出来的便便去哪儿了?
    答:随着大肠蠕动,将这些形成的大便推送到直肠,然后储存在直肠里,等到形成一定量后,就会产生排便反应,此时我们就会去上厕所将它们排出。事实上这些没有被排出的大便,哪也没去,它还一直呆在你的大肠里。那么为什么没有感觉肚子被撑大呢?因为在大肠里的便便,会被大肠过多的吸收掉水分,从而会变成越来...
  • 经常憋便有什么危害,憋回去的大便,去了哪里?
    答:憋回去的大便在肠道中继续分解吸收,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大便憋回去并不会凭空消失,还会继续留在肠道中,被人体再次分解、吸收,这样大便会变小,就没有了便意,然后继续等有新的大便产生,肠道内大便增加到一定体积,才会再次有便意,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排便时,一开始的大便是干燥较小的。大便本身就...
  • 便秘时候排不出的便便到底都去了哪里
    答:当憋住便便的时候,便便就会在结肠里进行等待,在此期间不断被肠道吸收水分,逐渐变干。如果憋了一会便意变小,可能是水分吸收导致肠道压力变小~
  • 便秘好几天没有排便,大便都去哪里了?是被吸收了吗?
    答:然而,到了大肠,情况发生了变化。大肠的主要任务是吸收水分,使得食物残渣逐渐干燥成形。正常情况下,大便会在肠道内经过一天左右的蠕动,从结肠移动到直肠,待到足够量时,排便反射就会启动。但便秘患者往往面临大肠运动缓慢的问题,粪便滞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变得干硬,难以排出。便秘的两大元凶...
  • 若一周不排便,体内大便都去哪儿了
    答: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便秘的人粪便淤积在肠道中,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疾病引起的。这种疾病和遗传,营养等有关,表现为粪便淤积在肠道中,出现顽固性便秘,腹胀等症状。有时会出现十几天无法排便,还会诱发肠梗阻,慢慢发展成为巨结肠,只能通过手术的方式来切除病变的肠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粪便在肠道被重...
  • 经常便秘的人,“屎”都到哪里去了?
    答:一般来说,粪便的形成是在24个小时左右,且是粪便的形成是非常规律的。所以,我们需要养成一个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才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出现了便秘问题,三天拉不出来的屎究竟去了哪里?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食物残渣没有及时的排出体外,我们就会觉得,这部分的食物...
  • 便秘好几天没有排便,大便都去哪里了?
    答:正常的人,可能经过一天的时间,就能够从大肠的起始部位,到达直肠。而便秘的患者,结肠运动缓慢,可能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直肠,可能要两天,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便秘患者,好几天没有排出来的大便,其实一直都在大肠里面。大肠里面的粪便,长时间待在大肠里面,导致水分被过分的吸收,大便越来越干燥,...
  • 便秘拉不出,好几天没排的大便都去了哪里?
    答:有助于润肠通便,身体里少点毒素,皮肤自然就会好很多了,蜂蜜水效果更好哦。不要被动的去排便,要有意识的像身体传达要排便的信号,时间一久,身体变会形成生物钟,也有利于排便,在生活中,有很多方法都可以缓解便秘的症状,便秘也跟我们平时的作息有很大的关系,调整好身体是更重要的。
  • 5天不拉屎大便哪去了
    答:第二、直肠的空间是有限的,如果长期憋大便,大便就容易堵塞直肠,而我们的直肠也是有吸收功能的,一旦堵在直肠里面的大便变多了的话,就会撑大我们的直肠,变成巨直肠症,这种情况下你的排便周期也会延长。五天不大便屎都哪去了?如果粪便没有及时排出体外的话,未排出的粪便很可能就会慢慢积攒在腹间,...
  • 不大便,便便都去哪了?
    答:一般来说,如果出现几天不排便并且没有想排便的时候可以查明自己是否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如果是因为这些原因而导致的没有排便,可以在生活中采取一些方法来进行调理。在出现便秘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生活方式,让自己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取来促进肠蠕动,大多数人在通过这种方法后就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