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8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原则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因为研究与被研究的都是“人”,都有主观意识,会使材料带有主观性,因此在心理学研 究中特别强调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那些 刚刚萌芽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三)教育性原则

研究工作对学前儿童心理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研究过程本身往往就是教育过程, 因 此研究者必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这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

二、研究设计的类型

(一)横断研究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研究。

1.长处:

(1)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

(2)样本易选取与控制;

(3)设计成本低,见效快。

2.不足:由于是静态地获得年龄点资料,所以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儿童发展的连续 性和转折点,而且受到“世代效应”(不同世代群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和遭遇的历 史事件不同)的影响。

(二)纵向研究

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体被试进行研究。

1.长处:

(1)可以获得儿童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

(2)有助于探明个体的早期发展与未来儿童发展的联系,对了解发展原因与机制十分 有益。

2.不足:

(1)周期长,费用大;

(2)样本的恒定性难以保持,从而影响取样的代表性;

(3)同样存在着“时代变迁”效应,从而影响研究的有效性;

(4)被试产生“练习效应”(研究需要被试反复做一些测验)。

(三)聚合交叉研究

将横向与纵向设计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幼儿心理学新编》(王振宇主编 人民教育 出版社)称其为“斜向研究”。

(四)跨文化研究

又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它是将同一文化背 景中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当作恒常条件,将文化模式当作变量, 以研究不同文化中群体 的心理与行为差异。

跨文化研究的最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检验、修正并完善有关儿童发展的理论。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它应该以下列基本原则为自己研究的指针。

(一)客观性原则

儿童心理是客观存在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必须依据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及儿童机体的发展,特别是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来进行研究。

(二)实践性原则

儿童心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的反应。因此,必须从儿童的行动和活动中去研究,从儿童主体跟其客体(环境和教育)的矛盾统一的关系中去研究。

(三)矛盾性原则

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

一切儿童心理的研究,都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不允许进行足以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例如,资产阶级行为主义所进行的关于儿童惧怕的研究,或那些不考虑儿童健康情况的心理实验),不允许向儿童提出跟共产主义教育目的任务相矛盾的图片、问题或作业等等。

(五)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应当密切结合我国儿童教育事业中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来进行。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注意更多地通过实际来进行,而不是脱离实际地研究而研究。当然,这也决不意味着把研究工作局限在很狭小的“实用”范围内,更不是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问题的研究。

(六)一般与个别结合原则

儿童心理发展既具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因此,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事实和规律,也应当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个别差异,而不应当把一般和个别绝对对立起来。

1、客观性原则。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要避免唯心主义观点的影响,切忌采取主观臆测和单纯内省的思辨方法,要依据客观事实来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2、实践性原则。心理学的研究除了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外,更应在自然条件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应重视实践对人心理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3、发展性原则。心理学研究应从人的心理史前发展、意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以及环境和教育条件变化等不同方面,揭示人的心理发展规律。4、因果性原则。在心理学研究中,既要注意客观条件的严格控制,避免自变量的混淆,也要注意被试主观因素对当前心理活动的影响,以便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分析人的心理变化发展的条件与原因。5、系统性原则。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心理现象总是处在一个有机的系统中,其产生和变化都有其原因。系统性原则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去考察。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的态度应是实事求是的,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要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加以揭示,不能凭主观臆想作结论,这样才能揭示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规律和机制。
2、系统性原则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规律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心理现象时要考虑的是整体性,注重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教育心理研究的过程中,从选题到具体的研究过程,要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这样可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提高研究的效率和水平。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同时,要重视对于教育实践的考察和研究,从教育实际需要出发,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联系起来,这样才会有所发现,有所进步,也才可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
4、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原则。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在研究中既要重视定量的研究也要重视定性的

儿童心理
不健康表现
1.多动
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
2.焦虑
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4.攻击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5.恶劣的人际关系
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发展主要观点
1、心理、意识
瓦龙认为,人是一个处在与周围环境经常相互作用中的积极的活体,不仅是行动的客体,也是行动的主体。他在《心理生活研究概论》一文中写道:“无论是心理学的或是生物学的事实,都是从活体与其环境的接触开始。”随着个体的生长、环境的变化及教育的影响,心理活动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被动到主动的顺序,有干什么地发展起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不仅显示着连续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特性,而且也显示着一定的结构性和阶段性。这是由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和关系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心理的特征似乎是渗透于社会和生物两者之中,并以一定方式将它们连接、贯穿起来,通过转化为行为和活动而最终得以实现。所以,研究人的心理,既不能离开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又不能脱离机体的生长,也不能忽视心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整合性。在这几方面的相互关系中,人的发育成熟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的原则有哪些
    答:1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实事求是地根据心理发展的基本面貌加以考察,根据个体的社会 生活条件以及个体身心的发展进行研究。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6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 儿童发展心理学 的 基本原则 是什么,请标明出处,想知道林崇德 编写的...
    答: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原则
  •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①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这是指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有目共睹、有耳共听的。其他的人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也...
  •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答: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能动性、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教育性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要求研究者要尽可能地把握所揭示的心理现象的客观性和对心理现象解释的客观性标准。2、能动性原则。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他们要作出选择,接受外界影响,主动地加以反映。3...
  • 学前儿童心理行为评估有什么基本原则?
    答:学前儿童心理行为评估的基本原则:①发展教育性原则;②综合性原则;③客观性原则;④保密性原则
  •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何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是纯先天性的研究,没有外界事件源污染的研究,是研究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联接的交互性状态变化,具有很强的心理可以论断依据,比如操作性条件反射 遵循原则:1.对被测试者完全的心理保护,不能有心理伤害 2.测试过程完全需要其家属知晓,不能隐瞒事实 3.对儿童即时性奖励,实验合理...
  • 3-6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指导原则有哪些?
    答:①尊重与理解原则。这是心理健康指导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与幼儿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②整体性原则。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追求的是幼儿人格的整体性发展,是认识、情感、社会性等各个方面整体协调的发展。③差异性原则。注重幼儿的差异性,强调个别化对待。④活动性原则。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积累...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尊重、爱护幼儿,多用表扬、肯定、鼓励的正面教育,使其自尊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满足儿童独立性的要求,培养孩子大胆、积极、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处处严格要求,为幼儿树立...
  • 简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原则
    答: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主要涉及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原则和方法等。2、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主要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特别强调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如认知差异、人格差异和性别差异等。3、学习心理,主要涉及学习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