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未尧是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闻人未尧代表宋代士大夫的一种信仰。

宋代士大夫宗教信仰者可分为布衣型、士绅型和官僚型三类,其信仰呈现出儒道佛三教融合的典型形态。三教信仰在一个人一生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宗教信仰亦即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形式,是一种典型的“弥漫性宗教”信仰而非“制度性宗教”信仰,注重内心的体验而非外在的宗教形式,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而非排斥性。儒道佛三教,绝不是三种不同的宗教,而是同一种信仰的不同阶段、不同层面。

关键词

宋代士大夫;宗教信仰;儒道佛三教融合;弥漫性宗教;制度性宗教

宋代士大夫信仰体验及其心路历程

信仰是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本体性关怀,体现着人类对生存价值的最深层探寻。中国古代的宗教意识和宗教观念作为中国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思想内核之一,早已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中国宗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儒道佛三教并重、融合为特征的宗教精神成为古代士大夫阶层的普遍信仰形态并通过文学等形式表达和传播。宋代是我国古代士绅社会高度发达并具有典型意义的时代,它一方面继承了此前两千余年华夏文明的思想精华,正式形成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三教并重的信仰体系,一方面又开启了此后长达千年的中国近古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可以说,中国传统宗教的基本面貌即儒道佛三教信仰的统一。



宋代对宗教有明确信仰或者有浓厚兴趣的士大夫非常多,宗教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信仰态度、方式和历程并不完全相同,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如文莹《玉壶清话》卷三载:“(李昉)历历口诵御诗几七十余篇,一句不讹。上(宋太宗)谓曰:‘何记之精耶?’公奏曰:‘臣不敢妄对,臣自得谢无事,每晨起盥栉,坐于道室,焚香诵诗,每一诗日诵一遍,间或却诵道佛书。’”可见诵诗与诵道佛书成为他们的“生活日课”,也就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者有着奇妙的同一性。张咏少年时有过道教方面的宗教体验,苏辙《龙川别志》卷下载:

乖崖公张咏家在濮州,少时尚气节,喜饮酒。每游京师,寄封丘之逆旅,有一道人与之邻房,初不相识,而意相喜也,日会饮酒。及将去,复大饮至醉,张公曰:“与子倾盖于此,不知何人,异日何以相识?”客曰:“吾隐者,何用姓名?”固问之。曰:“我,神和子也。异日见子成都矣。”至甲午岁,成都乱,张公为成都守,始异其言。西行常以物色访之,然一时入蜀,终无所见。后修天庆观,以家财建一阁,榜曰望仙阁,每暇日辄出游焉,屏骑从门外,步而登阁,燕坐终日,冀有所遇。如此者二年,代者将至,复一登之,将绝意于此。日暮,出东庑下,得一小迳,入,得一小院。堂中四壁,多古人画像,扫尘视之,中有一道人,髣髴逆旅所见,题曰神和子。公怅然自失,所见正此也。[1](P99)

张咏这段奇特的经历,对其人生显然有着深刻的影响,且在士大夫中流传甚广。《梦溪笔谈》卷二十等也记述过他与道士之间的关系,颇具传奇色彩。

晁迥中年后信仰佛教,晚年益虔。但他早年也曾学过道法,《石林燕语》卷十记:“晁文元公天资纯至,年过四十登第,始娶,前此未尝知世事也。初学道于刘海蟾,得炼气服形之法;后学释氏,尝以二教相参,终身力行之。既老,居昭德坊里第。又于前为道院,名其所居堂曰‘凝寂’,燕坐萧然。”[2](P153)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谓:“晁文元公迥,少闻方士之术:凡人耳有灵响,目有神光。其后听于静中,若铃声远闻。耆年之后,愈觉清彻。公名之曰三妙音:一曰幽泉漱玉,二曰清声摇空,三曰秋蝉曳绪。尝闻其裔孙端礼云。”[3](P12)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四载:“晁文元尝问隐者刘海蟾以不死之道,海蟾笑曰:‘人何尝死?而君乃畏之求生乎?所可死者,形尔;不与形俱灭者,固常在也。’”[4](P183)可知刘海蟾之道术本身即沾丐佛法。

像晁迥这样“以二教相参”的士大夫还有赵抃,《孙公谈圃》卷上载:“(赵抃)初好神仙术。在成都,有僧上诗云:‘须向维摩顶上行’,悦道遂悟。……在青州,有何郎中,相传晋时人,公招之至,则须发皓白,肌肤如槁木,龙钟几不能步,而饮啖自若。悦道悯其羸,使两吏扶掖而出,至门外,则行步如飞。吏还报,悦道大骇,使健步追之,已失所在。悦道后归乡里,一日,忽遍辞亲友,其子怪其形色异常,问后事,悦道厉声斥之,少顷,趺坐而化。”[5](卷上)

宋代有多种文献记载赵抃(字悦道,谥号“清献”)晚年修道精进,如《冷斋夜话》卷十谓:“赵悦道休官归三衢,作高斋而居之,禅诵精严,如老烂头陀。与钟山佛慧禅师为方外友,唱酬妙语,照映丛林。性喜食素,日须延一僧对饭,可以想见其为人矣。”[6](P76)《石林燕语》卷十说:“赵清献公每夜常烧天香,必擎炉默告,若有所秘祝者然。客有疑而问公,公曰:‘无他,吾自少昼日所为,夜必裒敛,奏知上帝。’已而复曰:‘苍苍渺冥,吾一夫区区之诚,安知必能尽达?姑亦自防检,使不可奏者如有所畏,不敢为耳。’有周竦者,尝为公门客,为余言之。”[2](P150)其信仰之虔诚,堪称楷模。

宋代吕氏家族的几位著名士大夫也多与佛教有关。比如吕公著“晚多读释氏书,益究禅理。司马温公博学有至行,而独不喜佛。公每劝其留意,且曰:‘所谓佛学者,直贵其心术简要尔,非必事事服习,为方外人也’”[7](P1476)。这种取其心法而未必“事事服习”的态度耐人寻味。再如吕希哲,《伊洛渊源录》卷七记载其事迹:
荥阳公晚年习静,虽惊恐颠沛未尝少动。自历阳赴单守,过山阳渡桥,桥坏,轿人俱坠,浮于水,而荥阳公安坐轿上,神色不动,从者有溺死者。时徐仲车先生年几七十矣,作《我敬》诗赠公曰:“我敬吕公,以其徳齿。敬之爱之,何时巳巳。美哉吕公,文在其中。见乎外者,古人之风。惟贤有徳,神相其祉。何以祝公,勿药有喜。”[8](卷7)
《紫微诗话》载其晚年谪居历阳:
闭户却扫,不交人物。尝有诗云:“老读文书兴易阑,须知养病不如闲。竹床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外山。”[9](P366)
从以上文献中皆可见宗教信仰、修为对士大夫人格与文学的影响。作为给一个人“盖棺定论”的墓志铭、传记、行状等传记性文章,也颇多对其信仰的描述。从宋代墓志铭、传记、行状等史料中可以看出,很多宋代士大夫遵循着早年业儒、中年修道、晚年皈佛的信仰模式,比如众所熟知的苏轼,其人生经历即大致如此。当然,也有一些人的信仰过程是相反的,即早年信仰佛教,中年“知其非”而转向儒或道,这在很多宋代理学家身上有着明显表现。
  墓志铭或行状作者通常为亡者的亲属或朋友,他们对亡者的日常生活比较了解,特别是对其临终前的状态,尤其注意记录,这本身即是古代墓志铭的一项责任,因此墓志铭成为考察亡者信仰情况的重要文献。宋人记载士大夫晚年生活,多涉及其信仰。为叙述方便,笔者根据文献材料所见,将宋代士大夫大致分为布衣型、士绅型、官僚型三种类型,并逐一作出分析。

(一)布衣型

布衣型信仰者多是出身贫贱,或虽出身较为高贵但一生不求仕进或仅为小吏的社会下层人士,他们不追求世间功名财富,过着平凡淡泊的生活,乐于布施、持戒、放生等,一生堪称以修道为业。
陈师道作《张居士墓表》,记载了一位名叫张隆的居士。张隆“以书计为县簿史”,早年曾“乐声色酒博以自放”。直到28岁,一位僧人向他“谕以罪福”,遂“卒然悔悟,委家绝世,专意释氏”。陈师道记述道:
衣粗食淡,奉菩萨戒,滋久益严,从雍熙道场元智法师授《华严义手具疏抄》,……其称佛菩萨号,每以百万数,率众供僧,每以千计。……日再至讲所,习天台贤首二教,退则礼诵跪绕,翻大藏经,日不绝声。身不旷礼,夜尽三更,迨五而兴。……熙宁七年十月既望,年四十八矣,且有厌世语,遂与其子宗永别。……趺坐诵观音号,掖以如寝,及席而逝。尝曰:“吾死,用浮屠法。”于是火焉,明年冬至,葬县之南里。妻闻氏产四男,崇、宗、永、湜。初,居士以两子事浮屠,师既卒,崇复家而宗永遂,为比丘,号慧严大师。[10](卷16)
  这篇墓表详尽记述了一位布衣居士的宗教信仰历程及其家庭情况。张隆早年也做过一些荒唐事,但一旦觉悟,便专心学佛,不再旁骛。他虔诚地读经、拜佛、念佛,并且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寺院服侍僧人,他去世后又有一子出家为僧。可以推断宋代很多年轻时即出家为僧或修道的人是来自这类家庭。

  谢逸作《陈居士墓表》,墓主名宗谔,字昌言。少年早慧,“出则治生业,入则奉甘旨,暇则诵诗书,虽巫医、卜筮、阴阳、地理之书,无所不窥也”。但“一日,慨然叹曰:‘吾既谢老师归奉其亲,又无良朋友琢磨,徒知句读,何以书为?’”于是取《圆觉》《华严》《般若》诸经,反覆研味,探求佛教生死之说。自此,“不复治生业,日与高僧逸民焚香燕坐,清谈终日,殆不知世之有穷达、荣辱、毁誉、悦戚也。晚年尤喜施惠,饥者哺之,寒者衣之,婚姻不能成礼者与之币帛,死而无以敛其躯者与之棺椁。然未尝言之于人,而人亦不知其喜施惠也”[11](卷10)。

  从其经历看,陈宗谔一生未尝做官,信仰佛教后,“日与高僧逸民焚香燕坐,清谈终日”,同时广行布施,肆力为善,是一位典型的布衣型士大夫。

  孙觌《宋故武功大夫李公墓志铭》记述的也是一位布衣型士大夫,铭主李从之“闲遇休沐,则从老师宿学问出世法,修无上道,布衣蔬食,不御酒肉,盖五十八年。尤喜施贷供佛饭僧,振救空乏;赎禽鱼,随所须予直,不议价,凡脱放以万千计。尊贤乐善,侃侃自将。口不谈人过,持身厉行,存神养志,喜怒不见,得丧若一,虽佛之徒有不逮”[12](卷39)。其言行可以说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善人”的全部特征。一般来说,这类信仰者即世俗所谓“善人”,而佛教信仰在其中是起着极为重要作用的。

  邓肃《何长善承事墓志铭》所记何抗事迹为:“安居陋巷,以教四方学者,鹑衣蔬茹,泰然自处,力事二亲,孝行霭闻。晚年尤喜佛书,于生死之变,盖了了然。”[13](卷24)“孝行霭闻”乃至具有“孝子”美名者,也多见于这类信仰者。

刘一止所作《宋故右朝请大夫郑君墓表》,也记述了一位名、字皆隐的布衣型士大夫,其“弃科举,独玩意浮屠氏之学,读其书甚广。中年有得,心意融释,视死生如昨梦。平时邃于天文地理卜筮之说”。同时“律身俭勤、教子孙甚力”。“居长兴时,有宅一区、田一顷,在归安之琏市,仅足了伏腊即徙焉,捐其先居之产,悉以与族人。其后赀稍裕,葬族党亲故者十数,与隆寒苦雪闾里之不能衣食者,持薪米缯絮往周之”[14](P517~518)。应该说,这一类不走仕途而崇信佛教,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恪守儒家礼教的家族,在宋代非常普遍。

  刘宰《西园陈居士墓志铭》所记墓主陈武龄的信仰经历则与前面几位有着明显不同。他“壮岁有志场屋,既累试不效即弃去”,毕生为布衣。且“少喜释氏书,晚悟其非。文龙之父将葬,放请会缁徒祖送,君曰:‘吾既识其非矣,可复用乎?’”[15](卷31)

  就考察文献所见,这种早年“喜释氏书”,晚年却改变信仰者,在宋代普通士大夫中并不多见,倒是很多被后世称为“理学家”的士大夫,多有类似经历,即所谓“由释返儒”,最终的信仰归宿为儒教。应该说,他们也是宋代士大夫各种信仰类型中的一类。

一般来说,这一类居士尽管信仰虔诚,修行精进,从信仰角度说有令人敬佩之处。但由于他们自身社会地位不高,一般也不喜交游,其影响通常限于某个较小的局部,在历史上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甚至很多人没有留下姓名。尽管如此,至少一部中国宗教史是应该记下这类信仰者的,他们是最普通也最普遍的中国古代信仰者。

  • 闻人未尧是什么意思?
    答:闻人未尧代表宋代士大夫的一种信仰。宋代士大夫宗教信仰者可分为布衣型、士绅型和官僚型三类,其信仰呈现出儒道佛三教融合的典型形态。三教信仰在一个人一生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宗教信仰亦即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形式,是一种典型的“弥漫性宗教”信仰而非“制度性宗教”信仰,注重内心的体验而非...
  • 给我讲下下面这段的古文的意思
    答:都高兴地传唱着:真好啊,没有凶人了啊!”据分析研究,舜除四凶应该是在担任司马期间。亦即是尧命舜“纳于百揆”“宾于四门”的时候。《史记·正义》云,“浑沌”即驩兜的象征。驩兜一属仰仗自己是王子王孙,目空一切,肆无忌惮为害天下,恶迹流被深远,被后来的人写成了神话中的怪兽。《神异经》...
  • 状元洞的将相堂记
    答:宋·阎苍舒(利州东路安抚使)古者文武之道,备于一身,而其盛出于一门。三代之英,居则坐庙堂,出则宰征伐,春秋之世,谋帅御职者,皆其卿大夫也。而伊尹、周公、方叔、召虎,自其父子至于孙曾,皆以此道传其家而居其位,何其盛哉!由汉以来,文武分为二道而将相列为两官,其能兼资并美,...
  • 睢字怎么读,啥意思?
    答:睢读音:huī、 suī,释义:一、睢huī 1、张目仰视的样子:睢盱。2、欢乐的样子:扬袂睢舞 二、睢suī 1、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2、睢县,在河南。3、姓。
  • 《庄子·徐无鬼》译文
    答: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曰冀得其来之 泽。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所谓卷娄者也。 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 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以目视目,以耳 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
  • 李凭箜篌引原文及翻译
    答: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箜篌引翻译: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
  • 今朝的读音今朝的读音是什么
    答:注音是:ㄐ一ㄣㄓㄠ。结构是:今(上下结构)朝(左右结构)。词性是:名词。今朝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今朝jīnzhāo。(1)今天。(2)现在。二、引证解释⒈今晨。引《诗·小雅·白驹》:“_之维之,以永今朝。”清李渔《奈何天·忧...
  • 洛阳是哪个朝代哪个皇帝的都城?
    答:1.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2.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3.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4.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5.隋 东都、东京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
  • “乐”在姓氏中的读音是什么?
    答: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
  • “阳春白雪”“吴丝蜀桐”什么意思
    答:吴丝蜀桐:吴地所产的丝和蜀地所产的桐,二者是制乐器的良材,此处指箜篌。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赏析 “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