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代经济有关的古代文献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5
禹建立的王朝有什么历史地位?

原始文字的雏形,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等文化遗存看已经出现,并在逐步发展中。在河南安阳商都殷墟等处发现的甲骨文字和金文,是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从殷墟时代上溯到夏初,不过八九百年,夏代已有文字和文献记录,是无可怀疑的。商朝的文字是成熟的,夏朝的文字也是成熟的,因为历史上已有夏篆的记载,夏禹书、禹王碑则是夏朝的传世文字,是夏篆。
提到篆字,自然会想到大篆和小篆,所谓大篆,即指周篆;所谓小篆,即指秦篆。篆字,就是官方文字。历史上还有夏篆一说,由于人们未发现夏朝文字,所以一直对夏篆有不同看法,如:‘夏篆,传说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称也。从考古实物来看,尚未发现确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则必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会夏篆之说,凡此种种,皆依托之伪说’在这里夏篆被认为是‘附会’‘伪说’其根据是夏朝文字不存在,就谈不上夏篆了。
二里头遗址
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只能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了解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区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新石器晚期部落联盟夏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有关夏代社会发展的情况,古代文献记载既少,又多模糊不清。关于夏代的地下考古工作,还在继续探索中。
经过多年的调查和发掘,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以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内涵较典型,称为“二里头文化”。这一文化遗存的时间,据测定,约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属于夏代纪年范围内。当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生产工具
大禹治水图
大禹治水图 [96]
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骨角器和蚌器也还在使用,在一些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留有用木质耒耜掘土的痕迹。当时的劳动人民使用这些比较原始的工具,发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平治水土,发展农业生产。 [76]
已知还没有在夏代的遗址中发现较大的青铜器,但在二里头文化遗存中有青铜铸造的刀、锥、锛、凿、镞、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同时还发现有铸铜遗址,出土有陶范、铜渣和坩埚残片。出土的铜容器系采用复合范铸成,反映当时的铸铜工艺已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于2006年被国务院授为“华夏第一王都”。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造酒,夏王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有时称为夏历的农历就是那个时代发明的。 [76]
交通工具
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为主。夏朝都城出现了车,但还不能确认是人力车还是马车,因为车辙只有1米宽,和商朝的2米宽车辙不同,商朝已经确认使用马车了。 [76]
科技编辑
夏代设有历法官。后人专门整理的《夏小正》,已经被现代的天文学者证实是综合夏代至春秋时期历法知识的古籍,《夏小正》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书中除二月、十一与十二月外,每月载有确定季节的星象(主要是拱极星象与黄道星象)以指导务农生产,另外亦有记载当月植物之生长形态、动物之活动习性与祭祀(亦为物候学之重要典籍)。 [97]
由于《夏小正》内容涉及星象与农业赖以使用之历法的关系,对古代天象与先秦历法研究也有相当重要之参考价值。 [98]
《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具有丰富物候知识的著作。其经文有463字,按一年12个月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关生产的农耕、蚕桑、养马以及采集、渔猎等活动。
地图的出现,从夏禹治水的传说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许多高山大河,确定了大地的东西南北,学会了开渠、分洪、修堤,并且掌握了计算、测量和绘制简单的地图。传说大禹通过自己的实践,收集了九州岛岛献来的铜等金属,铸了九个大鼎,鼎上分别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兽,有人说这可能是导游的“指南图”,或者说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图。
外交编辑
三苗
“苗”与“蛮”在上古汉语中同音同意,三苗与后世的南蛮应是同源。 [33] 《战国策·魏策》记载了三苗的地望,东面洞庭,西面彭蠡 [99-100] ,北起文山,南接衡山 [101] 。尧舜时期,洪水泛滥,三苗趁机在东南作乱,曾与驩兜、共工和治水失败的鲧被四岳合称为天下“四罪”,必惩之方才咸服民众。舜派禹降服苗民,未得结果。舜晚年又亲自南征,途中在苍梧之野病逝。禹继续征苗事业,作誓师词《禹誓》,与苗军展开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战,克服苗师,平定三苗 [102] 。从此三苗衰微不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张三香. 山西省经济发展滞后的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0,(03)
[2] 韩亚珠.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二)[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0,(05)
[3] 刘元力, 张静媛. 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0,(02)
[4] 何红霞, 甄坚伟. 山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初探[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03)
[5] 魏宜瑞. 山西产业结构进入了全面调整的新阶段[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3,(05)
[6] 韩亚珠.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一)[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0,(03)
[7] 张贵祥, 刘养洁, 李惠玲. 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与途径[J].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00,(03)
[8] 刘晓铃, 谢树莲. 山西省蕨类植物三个新记录[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04)
[9] 贺明. 关于发展山西省技术市场的意见[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1998,(03)
[10] 韩德宏. 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浅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4,(06)

《史记·货殖列传》
《史记·货殖列传》是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为春秋末到西汉时的著名富商大贾所写的传记。货殖是指以赢利为目的,从事于农、林、牧、虞(山泽)、工商等生产或经营的活动。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为之立传的有范蠡、计然、子贡、白圭、猗顿、郭纵、乌氏倮、巴寡妇清、蜀卓氏、程郑、婉孔氏、曹邴氏、刀、师史、宣曲任氏、桥姚、无盐氏等。
司马迁说他之所以写《货殖列传》,是由于这些人都是“布衣匹夫之人”,他们的经营活动“不害于政,不妨百姓”,是靠“取与以时”而致富的。他们的经验可供后来的智者采纳借鉴。
《货殖列传》记载了这些富商大贾的身世、从事的行业、发家致富的经过、财的数量、经营的规模、活动的范围、从业人员的数目以及和主人的关系、自身社会地位等。这些珍贵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情况。

《史记·平准书》
《史记·平准书》是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记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著作。《平准书》着重记载了汉初至汉武帝时100年间的社会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经济政策和货币制度的变化,其中尤为详细地记载了汉武帝时盐铁、酒榷、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政策实行的原因、过程以及实行的后果,包括某些经济政策实行后出现的弊端等。同时,司马迁对当时发生的经济现象和实行的经济政策,也有所评论。
司马迁认为商品货币经济过度发展会带来不良后果,造成“并兼兹殖,争于机利,去本趋末”。因此,司马迁作《平准书》,要把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记载下来。
《汉书·食货志》
《汉书·食货志》是《汉书》中记述中国西汉经济的专篇。其主要内容,是关于西汉时期的经济议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言“食”,下篇言“货”。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解释:“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可见,“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布帛的生产及货币流通。
《汉书·食货志》通过对西汉社会经济状况的考察,以“理民之道,地著为本”的思想,对西汉所施行的财政经济措施及其得失作了探讨,在如何做到“足食,安民”的向题上,提出了看法。
《盐铁论》
《盐铁论》是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撰写的重要史书,作者是西汉的桓宽。昭帝于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下诏将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人土聚集京城,调查民间疾苦。这次聚会上,贤良文士们提出,盐铁官府垄断专营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是造成百姓疾苦的主要原因,所以请求废除盐、铁和酒的官府专营,并取消均输官。

  • 中国古代有哪些经济方面的著作
    答:1、《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2、《盐铁贵粟论》探讨国家专卖盐铁物资。3、《梦溪笔谈》是北宋的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4、《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5、《便民图纂》中国明代反映苏...
  • 与古代经济有关的古代文献
    答:《史记·平准书》是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记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著作。《平准书》着重记载了汉初至汉武帝时100年间的社会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经济政策和货币制度的变化,其中尤为详细地记载了汉武帝时盐铁、酒榷、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政策实行的原因、过程以及实行的后果...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类文献有哪些?
    答:《管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济和政治著作,由春秋时期的管仲所著。该书主要讲述了管仲在齐国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实践,以及他的政治思想和经济理论。内容包括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经济政策、财务管理等方面,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重要文献之一。
  • 记录中国古代财的文献有哪些
    答:中国纪传体史书中专述经济史的篇名。语出《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史记·平准书》开食货志先河,《汉书》始称食货志。以后各史食货志篇章渐多,如《宋史》、《明史》食货志有二十余种子目。历代食货志分别记述了田制、户口、赋役、漕运、...
  • 描写经济的文言文
    答: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了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
  • 中国经济史学论集图书目录
    答:2. 中国经济思想史——综论:探讨经济学术语的演变、研究方法和古代经济思想的特点,如儒家义利观、养民思想和货币理论等。3. 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深入剖析《管子》等古代文献中的经济思想,涉及财政政策、货币理论以及对封建经济体制的理解。4. 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与货币金融史:分析魏源、王茂荫等近代...
  •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史料有哪些
    答:第二,找历代文人关于商业的文章,不过少有关注商业的文人,这类书比较少,我只记得《东京梦华录》。这些都是史料。不过除了史料,也可以找现代人编的商业史、经济史,如《中国商业史》、《中国经济史》,这类书也是根据以上史料写的,而且这些书一般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里应该罗列了更多的史料书籍。
  • 参考文献引用李剑农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怎么标注的
    答:《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是2006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剑农,阐述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在引用时,可以标注出哪一段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
  • 我国古代有哪些渔业文献?
    答: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渔业文献。早在《诗经》、《尔雅》等古籍中,就有有关渔具、渔法和水产经济动植物的记载。汉代以来,随着养鱼业和捕鱼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方面文献日益增多,多散见于笔记、农书和方志之中。在水产品利用方面,也从食用发展到药用,这在历代著作中均有所反映。至明清两代,渔业文献...
  • 浅谈古代经济论文
    答:《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缺陷 》 多少年来,无数从事 经济 思想 研究 的学者一直在思考这样的 问题 : 中国 古代先秦诸子百家的经济思想已经有了相当的 发展 ,完全可以与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经济思想相媲美,但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成果为什么始终未能从“前 科学 ”状态发展成具有近代科学形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