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沭断裂带演化史探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1
周建波的学术论文

-2005年度-1.周建波,刘建辉,郑常青.等.2005.苏鲁造山带浅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地质学报,79(4):475-486.2.周建波,刘建辉,郑常青,刘鹏举,孙加鹏.等.2005.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东延及板块缝合线:郯庐-鸭绿江-延吉断裂的厘定.高校地质学报,11(1):92-104.3.刘建辉,周建波,郑常青.等.2005.苏鲁超高压带内石桥浅变岩的地质成因及其研究意义.矿物岩石,25(2):41-46.4.周建波,程日辉 刘建辉,2005. 郯庐断裂中段管帅拉分盆地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地质科学, 2005.40(4):486-498.5.周建波,郑常青,刘建辉,田东江,2005.大别造山带浅变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矿物岩石, 25(4):61-68.6.ZHENG Y-F, ZHOU J-B, WU Y-B, and XIE Z., 2005.Low-Grade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A Passive-Margin Accretionary Wedge Deformed during Continent Subduction.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Vol. 47, 2005, p. 851–871.-2004年度- 7.周建波,程日辉,刘鹏举,刘建辉. 2004. 浅变质岩在示踪大别-苏鲁造山带大陆板块俯冲与折返过程中的意义,地球科学进展. 19(5): 736-742.8.Wu YB, Zheng YF, Zhou JB. 2004.Neoproterozoic granitoid in northwest Sulu and its bearing on the North China South China Blocks boundary in east China.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1 (7): L07616(1)-(4).9.唐俊,郑永飞,吴元宝,查向平,周建波. 山东半岛东部地区高级变质岩的锆石U-Pb年来和氧同位素研究,岩石学报, 20 (5): 1039-106210.唐俊,郑永飞,吴元宝,查向平,周建波. 山东半岛西部变质岩的锆石U-Pb年龄和氧同位素研究,岩石学报, 20 (5): 1063-1086.11.Xie Z, Zheng YF, Jahn BM, Ballevre M, Chen JF, Gautier P, Gao TS, Gong B, Zhou JB .2004. Sm-Nd and Rb-Sr dating of pyroxene-garnetite from North Dabie in east-central China: problem of isotope disequilibrium due to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CHEMICAL GEOLOGY: 206 (1-2): 137-158 .- 2003年度- 12.Zhou Jianbo, Zheng Yongfei & Wu Yuanbao, Zircon U-Pb ages for Wulian granites in northwest Sulu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48(4):379-384。13.周建波,郑永飞,赵子福. 2003. 山东五莲中生代岩浆岩的锆石U-Pb年龄. 高校地质学报.9(2):185~194.14.冯伟民, 郑永飞,周建波. 2003. 大别-苏鲁造山带大理岩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岩石学报, 19(3):468-478.-2002年度-15.周建波, 郑永飞, 杨晓勇,舒勇,魏春生, 谢智. 2002. 白云鄂博地区构造格局与古板块构造演化. 高校地质学报, 8(1): 46-61.16.Zhou jianbo, Zheng yongfei and Xie zhiCorrlation between Low-grade and UHP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abie-Sulu Orogen: An accretionary model,《Proceedings for Intermational UHPM Workshop》,2002. Sept. 20~21.159~163.17.周建波,郑永飞,吴元宝,2002. 苏鲁造山带北缘五莲杂岩的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科学通报,47 (22): 1745~1749.-2001年度- 18.周建波, 郑永飞, 李龙, 谢智. 2001. 扬子大陆板块俯冲的构造加积楔. 地质学报, 75(3):338-352.18.周建波, 郑永飞, 李龙, 谢智. 2001.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部的浅变质岩. 岩石学报, 17(1):39-48.20.周建波, 郑永飞. 2001. 大别-苏鲁造山带浅变质岩与大陆板块俯冲的构造加积楔. 大陆的俯冲、拆离和减薄作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西安. 63-65.21.李龙, 郑永飞, 周建波. 2001. 中国大陆地壳铅同位素演化的动力学模型. 岩石学报,17(1): 61-68.22.舒勇, 郑永飞, 魏春生,周建波. 2001. 白云鄂博碳酸岩岩墙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地球化学, 30(2):169-176.23.Zheng Y F., Fu B., Li Y L., Wei C S and Zhou J B. 2001. Oxyge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granulites from Dabieshan in eastern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geodynamics of Yangtze plate subduction. Phys. Chem. Earth(A), (9-10): 673-684.24:Li Y L., Zheng Y F., Fu B., Zhou J B and Wei C S. 2001. Oxyge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quartz-vein in ultrahigh-pressure eclogite from Dabieshan and implications for transpost of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fluid. Phys. Chem. Earth(A),(9-10): 695-704.-2000年度- 25.周建波. 2000.大洋板块俯冲的加积楔. 地学前缘, 7(2):554.26.周建波, 郑永飞. 2000. 郯庐断裂研究的新进展.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30(1):75-78.27.周建波, 郑永飞. 2000. 大陆板块俯冲加积杂岩的初步研究. 安徽地质, 10(3):173-179.28.周建波, 郑永飞, 李龙. 2000. 大陆板块俯冲的增生楔. 第二届全国化学地球动力学高级研讨会, 合肥. 20-23.-1999年度- 29.周建波, 胡克, 申宁华等.1999. 郯庐断裂中段石场-中楼拉分盆地的确定. 地质科学, 34(1): 18-28.30.周建波, 胡克, 洪景鹏. 1999. 稀土元素在剪切带体积亏损研究中的应用. 地质论评, 45(3): 241-246.31.Zhou Jianbo, Takao Miyata and Wang Zeli . 1999. An Early cretaceous Pull-Apart basin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Seismology & Geology. 21(2):185-192.32.Zhou Jianbo. 1999. Geological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Jiaonan Orogenic belt, East China. Tectonic Evolution of East Asia, 92-93.-1998年度- 33.周建波, 胡克. 1998. 沂沭断裂晋宁期的构造活动及性质. 地震地质, 20(3): 208-213.34.周建波, 胡克, 申宁华 等.1998.沂沭断裂中断莱阳群浊积地层的特征及意义.中国区域地质, 17(4):353-359.35.周建波, 胡克, 申宁华. 1998. 稀土元素在剪切带中的含量变异及变异机制. 岩石矿物学杂志, 17(1):17-23.36.周建波, 胡克, 孙家鹏.1998. 郯庐断裂带中段鲁中糜棱岩的形成时代. 中国区域地质, 17(2):163-168.37.周建波, 胡克, 申宁华. 1998. 胶南造山带的构造岩研究. 矿物岩石, 18(1) :10-17.-1997年度-38.周建波, 胡克, 申宁华. 1997. 韧性剪切带的地球化学变异研究. 地质地球化学, (4):27-33.39.周建波, 胡克. 1997. 胶南—胶东晋宁期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研究意义.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3(6):753-754.-1996年度- 40.胡克, 姜琦刚, 孙景贵,周建波. 1996. 胶南-胶东地区的晋宁运动. 八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论文选集,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57-60.41.胡克, 姜琦刚,周建波. 1996. 华北地台南缘晋宁运动的初步研究. 中国区域地质, 56(1):31-36.-1995年度-42.周建波, 胡克. 1995. 沭河断裂带的构造与演化特征. 郯庐断裂中段地质, 吉林科技出版社. 228-241.43.周建波, 胡克, 孙家鹏. 1995. 沂沭-胶南地区的构造格局. 郯庐断裂中段地质, 吉林科技出版社. 214-222.44.周建波, 刘占声, 胡克. 1995. 鲁东-鲁西界限断裂的确定与管帅拉分盆地. 郯庐断裂中段地质, 吉林科技出版社. 241-247.45.周建波, 孙家鹏. 1995. 汞丹山凸起基底韧性变形带的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 郯庐断裂中段地质. 吉林科技出版社.252-258.46.刘占声,周建波, 胡克. 1995. 沂沭断裂带与五荣断裂带交切关系讨论. 郯庐断裂中段地质, 吉林科技出版社. 247-252.47.孙家鹏,周建波. 1995. 五荣断裂的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25增(1):25-38.48.刘冒修, 程立人, 赵达,周建波. 1995. 大盛群与王氏群划分及地层格架. 郯庐断裂中段地质, 吉林科技出版社. 86-98.


这个可以吗?

沂沭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历来是地质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基于不同的大地构造观点及不同的地质依据,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依据区域地质资料,下面对涉及沂沭断裂带有关的重要地质问题进行讨论。

1.形成阶段及左行韧性走滑阶段

该阶段大约发生在古元古代末,伴随着强烈的吕梁运动,华北板块的东部地区发生分化,鲁西地区发育北西向的韧性剪切带,而在辖域沂沭带发生了大规模的基底左行平移,形成沂沭断裂带基底北东向及北北东向的韧性剪切带,有的地区主要表现为北北东向韧性剪切及面理置换,此次活动使沂沭断裂带形成雏形,并大约平移了100~200km。

2.“古沂沭海峡”阶段

晋宁运动,应力场再次变化,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发生汇聚,其后又迅速分离,此时应力场变为南北向拉张,分别在江苏徐州及辽宁复州地区形成两个盆地,而沂沭断裂带作为构造薄弱地带,也继续控制了土门群的沉积,成为“古沂沭海峡”(当时海峡范围远比现在的沂沭带大得多),于是总体形成了“S”形海盆。正是它造成了平移740km的假象。

新元古代末期,构造应力场又发生了逆转,变为南北向挤压,海盆逐渐缩小,鲁西暴露剥蚀,而沂沭断裂带地震频繁,广泛发育含地震纹的震裂灰岩。最终海水完全退去,再度变为陆地。

3.准稳定的差异性沉积阶段

经过前寒武纪多次活动后的沂沭断裂带,到寒武纪时,逐渐变得平静,在寒武纪—石炭纪一段时间内与鲁西其他地区一样,平稳地接受了寒武纪—中奥陶世的沉积及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剥蚀,随即又共同接受了石炭纪、二叠纪的沉积,至二叠纪晚期又重新剥蚀,在这期间它的控制作用不很明显。

4.转换断层阶段

三叠纪中晚期,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又一次聚合,应力场以南北向挤压为主。在此情况下沉寂多年的沂沭断裂带再次强烈复活,成为调节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应力场的转换断层,中段平移幅度巨大,可达300km左右。但它不控制沉积,此时构造的另一表现主要为差异性抬升,从坊子—柳山一带侏罗纪淄博群直接覆于古元古代花岗岩之上来看,当时差异升降的规模较大。而鲁东地区则可能抬升更大,至使可能存在的古生代地层完全被剥蚀,而仅在局部保留有蓬莱群(与土门群大致相当)。

5.平移拉分运动阶段

燕山期开始,区域应力场有了显著变化,太平洋板块、库拉板块开始活动。库拉板块向北北西向俯冲,驱动了鲁东地块向北平移。在沂沭断裂带内发育了各种牵引构造,由于平移运动,形成一些拉分盆地及深陷盆地,并诱发了火山岩的喷发形成了的青山群火山岩,随后的拉分作用形成了大盛群的拉分盆地,并沉积很厚的碎屑岩堆积。

燕山晚期,大约距今80~90Ma左右,库拉-太平洋脊倾没于日本海之下,应力场又有了新变化,沂沭断裂带以压性为主,兼有小幅度左行平移,拉分盆地闭合,而在沂沭断裂带的东北部仍有王氏群沉积。

总之,燕山期沂沭断裂带发育大规模平移,累计平移100km左右。

6.新构造活动阶段

新生代初,随着库拉板块和库拉-太平洋脊俯冲消亡于日本岛弧之下,太平洋板块继续向欧亚板块俯冲,使辖域主要为东西向的挤压力,沂沭断裂带表现为强烈挤压,兼有小规模右行平移,而其他地区则以南北向张应力为主。形成较多北西向及东西向的张性、张扭性断裂。如辖域北部的东西向齐河-广饶断裂,控制了古近纪沉积,在北部、西部、东北部分别沉积济阳群、官庄群、五图群。新近纪断裂继续活动,切穿地壳,并诱发了玄武岩的喷溢,形成了牛山组、山旺组及尧山组。

进入第四纪,继续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辖域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或东西向,使断裂带除发育挤压俯冲外,还发育小规模右行平移,并由于构造活动强烈,地震频繁。



  • 沂沭断裂带演化史探讨
    答:沂沭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历来是地质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基于不同的大地构造观点及不同的地质依据,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依据区域地质资料,下面对涉及沂沭断裂带有关的重要地质问题进行讨论。1.形成阶段及左行韧性走滑阶段 该阶段大约发生在古元古代末,伴随着强烈的吕梁运动,华北板块的东部地区发生分化,鲁...
  • 山东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内容简介
    答:在对山东沂沭断裂带进行了详尽的系统研究,该研究基于广泛收集的区域内地质矿产、物化遥论文专著等基础资料,以及对典型剖面的深入分析。研究者聚焦于探讨该断裂带的形成过程,尤其是其动力学环境和演化阶段。他们认为,沂沭断裂带的强烈活动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变以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密...
  • 沂沭断裂带形成演化
    答:从沂沭断裂带两侧盆地建造特征对比分析,沂沭带的活动和演化是持续加强的。沂沭带内没有莱阳群的沉积,反映当时处于压扭隆起状态;沂沭断裂带东侧近带处的中楼盆地莱阳群厚达6000 m,以湖泊相沉积为主,普遍含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并以酸性岩为主,见有海相碳酸盐夹层,为深水快速堆积;胶莱盆地则为粗-细-粗的建造层...
  • 沂沭断裂带的研究历史及主要观点
    答:关于沂沭断裂的早期活动,前人论述颇多,有人依据汞丹山地垒上发育的大量韧性变形带,认为沂沭断裂是始于前寒武纪的继承性长寿断裂,有人依据土门群的分布特征认为沂沭断裂控制土门群,至少从青白口纪即开始活动。多数人基于沂沭断裂对晚侏罗世以后的地质建造控制明显及沂沭断裂切错了印支期强烈活动的大别-苏鲁造山带等...
  •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答:1.4.2.3 对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 对各个主要阶段沂沭断裂带的主要构造事件进行了描述,分别探讨了海西-印支运动时期、侏罗纪时期、白垩纪时期、古近纪-新近纪时期和第四纪时期沂沭断裂带的构造表现形式,以及构造对矿产资源的控制作用。其中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与铁、铜、金矿有关;燕山早期...
  • 沂沭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
    答:沂沭断裂带在古近纪时以左行平移为主伴有张裂,后期演化成裂谷;新近纪为左行平移,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第四纪则表现为差异性升降运动。7.1.1.3 动力学环境 沂沭断裂带强烈活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三大板块即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
  • 沂沭断裂带有关问题探讨
    答:大致从临沂向北,沂沭断裂带逐渐变宽,而临沂以南到安徽嘉山延伸平直且较窄。山东处于剪切应力逐渐发散的部位,不应该有最大的位移量。因此,沂沭断裂带对鲁西地块的错开远小于这个距离。以沂水岩群与唐家庄岩群及胶东岩群与泰山岩群为标志,推测沂沭断裂带的平移距离在100 km左右;以土门群佟家庄组...
  • 山东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基本相信
    答:内容详尽探讨了沂沭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历程及其对矿产形成的重要影响,是地质学领域中关于该地区地质构造与矿产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这本书涵盖了细致的地质分析,深入解析了断裂带的形成机制,以及其在地质历史长河中的动态变化。通过对这一特定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深入研究,作者们揭示了其潜在的成矿规律,为...
  • 沂沭断裂带的相关资料
    答:沂沭断裂带形成于元古代,至今仍在活动,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带,山东省两大地震频发区(沂沭断裂带、聊考断裂带)之一。但与郯庐断裂带主体相比,未有极强地震记录。公元1668年的郯城-临沂大地震,是郯庐断裂带主体北端,与本带相接地区发生的。 处于该断裂带范围内的临朐-青州地区,是山东省中长期...
  • (四)沂沭断裂
    答:断裂总体走向10°~25°,平均17°左右,带内地质构造复杂,每条主干断裂都由一组平行断面组成。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构造及地质断块共同组成了这一复杂的构造带。沂沭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带、成矿带和地震带。沂沭断裂带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控制了山东省中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