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洛·梅的人格理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存在心理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欧洲向美国流行,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属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

    罗洛·梅是美国著名的存在分析心理学家,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的先驱,美国存在心理学运动的主要领导者,被称为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同时他还是一位职业的精神病治疗医师,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三位创立者之一。

    因为存在主义哲学发源于欧洲,所以对于一个地道的美国人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他把心理治疗的经验与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结合起来,开创了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先河。

罗洛·梅(Rollo May,1909-1994),1909年4月21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阿达(Ada),童年在密歇根州的马林市度过。他的父母亲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五个兄弟,一个姐姐。他的童年并不快乐,生长于不愉快的家庭气氛中,姐姐患了精神分裂症。在罗洛·梅的眼中,父母关系不和,而且经常吵架,并最终离婚,所以他早期的家庭环境并不理想。这也是他有兴趣投入心理学与心理辅导的原因,但这个经验也给他日后不美满的婚姻埋下了伏笔。

    罗洛·梅从小就对文学和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1930年,获得欧柏林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来以巡回艺术家和教师的身份游历欧洲。在维也纳期间,罗洛·梅曾进人阿德勒举办的暑期研讨班,这是他把兴趣转向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34年回到美国后,罗洛·梅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学生辅导员。后来又到纽约联合神学院学习,他并不是想当一名牧师,而是对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感兴趣。在这里,他与他的老师为逃避纳粹迫害而逃亡美国的德裔存在主义哲学家保罗·蒂利希成了好朋友,并深受其影响。他接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确立了人类存在的一些基本观点。1938年罗洛·梅获得神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结婚,生有一子二女。

    40年代,罗洛·梅发现自己对心理学的兴趣要高于宗教,于是到怀特心理研究所专门研究精神分析。在这里,他受到了弗洛姆和沙利文的影响,接受了新精神分析的训练。40年代后期,罗洛·梅得了严重的肺结核,在疗养院里待了3年,这也许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对他的思想趋向于存在主义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疗养院里,因药物不见起色,他天天焦急地盼望康复。即使是面临死亡的威胁,罗洛·梅也用读书来填补时间。存在主义者齐克果写的书,激发了罗洛·梅的理论灵感,他发现焦虑对于死亡的恐惧是无济于事的。

    1946年罗洛·梅自己开业,从事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由此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和丰富的临床经验。1949年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他首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他论文的题目是《焦虑的意义》1948年罗洛·梅成为怀特心理研究所成员,1958年任所长。五六十年代,罗洛·梅曾在许多大学任教,曾任纽约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的兼职或专职教授。他曾担任存在心理学与精神医学协会会长,纽约心理学会会长,高等教育中的全国宗教委员会委员,在许多著名大学开专题讲座。

    罗洛·梅一生著作颇多,最著名的是1969年的《爱与意志》是美国的畅销书,并且这本书使他因此而获得爱默生奖。1958年,他出版了《存在一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全面介绍存在主义心理学,所以这本书被认为是美国存在主义学方面的权威书籍。另外,《自我的追寻》(1953)、《存在心理学》(1961)、《心理学与人类的困境》(1967)、《权利与纯真》(1972)等著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罗杰斯认为人性本善,恶是由于不良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而罗洛·梅则认为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所以,文化中的善与恶都是人类本性的真实反映。他认为,文化的善和恶是因为构成文化的人是善和恶的。文化之所以具有破坏性,是因为生活在文化中的人具有破坏性。

    罗洛·梅认为,人是具有善、恶两种潜能,这种潜能既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也就是说,人性既是善的也是恶的,这都是人类的潜能。原始生命力是人性的基本潜能,如果受到自我增强的欲望驱使,就会成为建设性的源泉。如果这种自我增强的欲望与人格结合,就会产生创造性,就是建设性的。如果对这和欲望失去了控制,它就可能支配整个人格,做出破坏性活动,当某种原始生命力摄取了整个人格,没有考虑到自我的整合,没有照顾到其他因素和欲望及其对整合的需要后,它就表现出过分地具有攻击性敌意、残酷等平时最令我们害怕的、尽量压抑的形式。我们经常把这些东西安插到别人身上。

二、存在主义理论

(一)存在的含义

    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存在”一词是用“此在”一词来表示的,指的是“在那里”的意思,强调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对世界的某种独特的个人体验和解释。个体是世界上的一个存在,世界与人同时存在,彼此不能分离。

    罗洛·梅把人对存在的体验称为“存在感”,存在感与自我意识联系在一起。一个人的存在感越强烈,他的自我意识越深刻,就越能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进行自由选择的范围也就越大,对个人命运的控制能力越强。存在感把个体联结为一个整体,有存在感体验的人,能够灵活地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流,这样的人能够发现生活的意义,是活生生的、健康的人。

    一个人丧失了存在感就会患上心理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因此,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发现存在感,帮助个人找到失落的存在。

(二)存在于世界上的三种方式

    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存在有三种形式:自然界、社会和自我,每个个体都同时存在于这三种世界中,个体不能单独以其中一种或两种状态生活,必须同时生活在这三个情境中。只有把这三种状态世界结合在一起才能全面地解释人类的存在。

1、人与环境的世界。

2、人与人的世界。

3、人与自我的世界。

三、人格定义

1、人是自由的。

2、个体性和社会整合。

3、宗教紧张感。

    罗洛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心理辅导工作。有着几十年丰富的治疗经验,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心理治疗原则。

(一)理解性原则

    理解性原则强调心理治疗者的任务就是要理解病人在世界上的存在,治疗的技术要随着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而变化。罗洛·梅强调心理治疗的重点是理解而不是技术。

(二)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原则强调治疗者要帮助病人体验到他自己的存在,心理治疗的关键就在于病人能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三)在场性原则

    罗洛·梅认为要把治疗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看做是患者的心理场的一个部分,治疗者只有进人患者的关系场,才能直正理解患者当前存在情景。这就是在场性原则。

(四)付诸行动原则

    付诸行动原则强调只有当患者学会了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向,并付诸行动时,他才能获得治疗的真谛。

三、心理治疗的过程

    罗洛·梅认为心理治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包括愿望、意志和决定这三个维度,每一个维度代表一个治疗阶段,一个阶段可以被另一个阶段所超越,但不能被其所取代。罗洛·梅把意向性概念引入心理治疗,认为意向性是一种存在状态,个体有了明确的意向性,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治疗者不仅要意识到患者的意向性是什么,而且还要理解和阐明这种意向性,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意向性。

意向性存在于以下所有三种阶段中:

(一)愿望阶段

    愿望阶段和人的觉知有关,并且为意志和决定提供内容。对童年的愿.望、肉体的欲望、性的体验等等,都属于愿望。罗洛·梅认为,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病人体验到自己的愿望,认识到自己想要获得一件东西。唤起患者愿望的苏醒,使他们注意自己的全部自我,从而获得满足愿望的能力,获得与周围环境交流联系的能力,得到某种情感上的活力与真诚。这是治疗的真正开始。

    病人对自己愿望的高度敏感有可能使脆弱的焦虑愈强烈,但也可能会增加病人欢乐与幸福的希望,从而降低了人对视觉、听觉的意识。反之,为了避免受到伤害或失望而压抑和否认自己的愿望,会降低创造性生活的可能性。

(二)意志阶段

    意志阶段与人的自我意识有关系,治疗就是要使患者产生自我意识的意向,充分激活个体愿望,努力把上一阶段的愿望提到更高的意识水平上。

    罗洛·梅认为,要让患者承认自己是一个具有某种愿望或欲望的人,一个拥有世界的人,一个能为自己及其世界做点事情的人,一个能够传达他所感、所思的人,才会有创造性。

(三)责任感阶段

    责任感阶段是决定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要使来访者从心底产生责任感,使个体达到自我实现、自我整合与成熟。这一阶段包含和超越了前两个阶段,并创造出一种生活与行动的模式。就是说,当患者开始对自我世界关系中的愿望、意志行动和决定表现出关注和负责时,也就是说,当他不仅关心自己、关心他人,而且积极地看待和关心具有不可分割关系的双方时,第三阶段的治疗目标才算达到。

今晚讨论问题:爱与意志。(王力宏案例)

  • 请阐述罗洛·梅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答:【答案】:罗洛·梅认为人格的形成就是自我的个性化。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人格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社会联系就无法形成健全人格,因此人必须实现同社会的整合。人格的发展分四个阶段:①婴儿阶段,没有自我意识,潜能未发掘;②反叛阶段,个体开始寻求建立自身内在的力量;③一般的自...
  • 罗洛·梅的人格理论
    答:即使是面临死亡的威胁,罗洛·梅也用读书来填补时间。存在主义者齐克果写的书,激发了罗洛·梅的理论灵感,他发现焦虑对于死亡的恐惧是无济于事的。 1946年罗洛·梅自己开业,从事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由此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和丰富的临床经验。1949年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他首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他论文的题目是《焦虑的...
  • 存在主义心理学具体应用简介
    答:梅的存在心理学理论分为存在本体论、存在人格理论与存在心理治疗,其中存在本体论包括存在分析论、焦虑本体论和爱与意志论。存在心理治疗是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关注个体对现实和生活意义的理解与体验,重视整体性、意向性和体验性。存在分析论中,罗洛·梅定义了人的存在,包括个体的行动主体性、意识、选...
  • 罗洛·梅的学术体系
    答:罗洛·梅关于人的存在的观点最为核心的是存在感。他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他具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存在感。人的存在于世意味着:(1)人与世界是不可分的整体。(2)人的存在始终是现实的、个别的和变化的。(3)人的存在又是自己选择的。人存在于世表现为三...
  • 比较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和罗洛梅的焦虑理论的异同
    答:一、异:1、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认为,焦虑来自被压抑的利比多。在1926年,他提出了第二种焦虑论,认为焦虑是作为一种信号出现的,意味着发现了危险的情况,即所谓的“焦虑——信号说”。弗洛伊德早期认为焦虑通常有三种情况,即客观焦虑、神经焦虑和道德焦虑。2、在罗洛·梅看来,个体作为人的存在的最...
  • 创造性的人们可以与焦虑共生这句话是谁说的
    答:在罗洛·梅看来,人格所指的是人的整体存在,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意志的人。他认为,人的存在的四种因素,即自由、个体性、社会整合和宗教紧张感构成人格结构的基本成分。自由是人格的基本条件,是人整个存在的基础。个体性是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它是自我的前提。社会整合是指个人在保持自我独立...
  •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具体应用简介
    答: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理论是由存在本体论、存在人格理论与存在心理治疗三个部分组成,存在本体论又分为存在分析论、焦虑本体论和爱与意志论。存在心理治疗是存在分析论的临床实践和应用。罗洛·梅的心理治疗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关注人对现实存在及其生活意义的解释、理解和体验,在治疗中强调整体论...
  • 《人的自我寻求》罗洛·梅
    答:《人的自我寻求》作者罗洛·梅是一位具有开创性的心理学大师。他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师从弗洛姆、阿德勒等著名精神分析学派导师。到20世纪中期,他开始把存在、人的价值这些哲学内容注入到了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之中。因此,他被称为 美国的“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人的自我寻求》是罗洛·梅早期的...
  •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3、罗洛·梅(Rollo May,1909~1994)被称做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杰出代表。20世纪中叶,他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美国的存在分析学和存在心理治疗,他著述颇丰,推动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也拓展了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手段。
  • 人格心理学中论述六种流派对焦虑的解释
    答: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焦虑是人的存在不可避免的伴随物,是由人的内在冲突引发的情绪反应。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将焦虑划分为正常焦虑和神经病焦虑,前者是面对威胁时产生的痛苦情绪体验,后者则在面临大量威胁时伴有显著的绝望感。四、认知主义焦虑观 认知主义焦虑观强调认知因素在个体焦虑形成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