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二战中的“冰海航线”:盟军通过北海支援苏联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虽然北极争夺战愈演愈烈,但回首历史,北极也曾是大国密切合作的重要舞台。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二战时期盟国在北极地区共同开辟的「冰海航线」。

1941年6月德军大举入侵苏联后,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随即宣布将支援苏联红军抗击法西斯侵略。英国海军把从冰岛出发东航的载货护航船队命名为PQ船队,把从苏联向西返回的空船队称为QP船队(1942年9月后,代号分别改为JW和RA)。同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也开始援苏。

当时给苏联运送战争物资的路径有三条:通过波斯湾和伊朗的铁路;通过日本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的北太平洋航线;北极航线。在苏联战局最为吃紧的1941-1943年间,前两条路径由于政治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运量有限。北极航线便成了西方向苏联输送物资的「大动脉」。

北极航线起点在冰岛,终点为苏联的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摩尔曼斯克较近,且是终年不冻港,但易受到驻挪威北部的德国海空军威胁;阿尔汉格尔斯克航线长达约2200海里,虽然略安全些,却有半年冰封期。在令人生畏的冰雪世界航行本就充满艰辛,德国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封锁,则使航线更加阴森恐怖——盟军先后有100多艘舰艇被击沉,3000多名海军官兵和船员牺牲。丘吉尔曾称这条航线为「世界上最糟糕的旅程」。

尽管如此,西方盟国仍通过该航线向苏联运送了大量军火等物资,对苏联卫国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到1941年底,已有7支英国船队成功运送了750辆坦克、800架战斗机、1400辆卡车和10万吨军火,给正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苦战的苏联红军以极大支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高加索油田会战的紧要关头,已在大西洋海战中熟悉了反潜战术的英美船队,又及时冲破德军潜艇封锁线,通过北极航线运来了大量武器弹药。

据统计,盟国船队4年间共向苏联输送了12755辆坦克、22200架飞机、375800辆卡车、400万吨弹药以及其他补给,占盟国援苏物资的1/4以上。盟国船队共有41次抵达苏联北极港口,36次驶回;最后一支船队「RA-67」返回冰岛时,苏联红军和西方盟军的旗帜已在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堡垒——柏林上空飘扬了。

二战结束后,每隔十年,苏联/俄罗斯也会向参加护航任务的苏联/俄罗斯和盟军官兵颁发纪念勋章,相关人士还成立了北极护航俱乐部。但因为国际关系的变迁,英国参加北极护航舰队的幸存服役人员却长期得不到 *** 褒奖,英国外交部甚至禁止他们戴着俄方颁发的勋章参加二战纪念庆典活动。直到2013年6月,随着俄英关系缓和,访英的俄总统普丁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伦敦共同向20位参加北极护航的老战士分别颁发了乌沙科夫勋章和北极星勋章。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两国关系重新恶化。去年5月9日,俄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邀请3名胸佩勋章、头戴「北极护航船队」白色贝雷帽的英国老兵「代替」卡梅伦出席活动,并紧挨普丁就坐。这种「高规格」待遇,对「不给面子」的英国 *** 也是一种聪明的「回击」。



  • 揭秘二战中的“冰海航线”:盟军通过北海支援苏联
    答: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高加索油田会战的紧要关头,已在大西洋海战中熟悉了反潜战术的英美船队,又及时冲破德军潜艇封锁线,通过北极航线运来了大量武器弹药。据统计,盟国船队4年间共向苏联输送了12755辆坦克、22200架飞机、375800辆卡车、400万吨弹药以及其他补给,占盟国援苏物资的1/4以上。盟国船队共有4...
  • 俄罗斯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答:意义就是摩尔曼克斯是俄罗斯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军港之一。摩尔曼斯在地形上虽然偏北远离俄罗斯的发达城市莫斯科,但它却是俄罗斯人的心头肉。因为有来自于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摩尔曼斯菜常年不结冰,就是想变成一座冰城,老天爷都不赏这个口饭。作为一座城市,摩尔曼斯克从建立至今不过100年出头。作为一个港口...
  • 地理小故事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
  • 寻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资料
    答:泰坦尼克号,在世界航海史上曾被骄傲地称为“永不沉没的巨轮”,该船船身相当于三幢半住宅大厦的长度,被欧美新闻界誉为“海上城市”。1912年4月15日凌晨,它载着2207名旅客和船员作处女航时,同一座漂浮的冰山发生了仅仅为10秒钟的碰撞,便造成1513名旅客遇难的悲剧。这辉煌的首航竟给它带来了葬身...
  • 地理 快!!
    答: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5.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
  • 地理小故事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
  • 地理上的小故事
    答: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5.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