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野中的赣水文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左章右贡念什么

左章右贡拼音:
[zuǒ zhāng yòu gòng]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农业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人类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以及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等。
水文化:
水文化是指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人们创造的一切与水有关文化现象的总称,包含了水利文化的全部内容。是从全社会的视野来看待水和水利的。
我们说中华水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就是说,中华水文化是客观地存在于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
我们的任务在于把中华文化中各个方面与水有关的文化集中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就可以清楚的看出中华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质层面的水文化主要包括水形态、水工程、水工具、水环境、水景观等。
早期城市一般都在水边建立,以解决灌溉、饮用和排污问题,水道同时也解决了运输问题。
现代工业农业更是需要大量用水,因此水的分布对经济布局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人类也通过水路运输来载运旅客和货物,发展经济。

  赣水文化流传至今已有千年,文化的各种形态孕育于这条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以美学的角度来对看待赣水文化,可感受到她各种各样美的形式。赣水文化中的渊远历史有一种神秘之美,文学才子对自然的追求透露着真挚之美,物质形态的文化使人感到崇高,而原始的风俗文化则透出赣水文化的质朴之美。

  现代西方哲人卡希尔说:“人都是依赖于他的自然环境的。”从人类创造自己的文化开始,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摆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水,作为大自然的生灵之源,人类的生命依托,与人类的文化形成了不解之缘。

  从世界四大古文化的起源来看,每个民族的文化都离不开孕育她的河流。古埃及文明在尼罗河的奔腾中灿烂一时,巴比伦王国伴随着幼发拉底河的流淌盛衰兴亡,古希腊文化则把地中海当成了自己的摇篮。而东方的黄河与长江,更是孕育了我们绚烂多姿的古中国文化!

  “文化,是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其见诸与该民族的艺术、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之中。”英国诗人艾略特给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他还形象的指出,文化不是一架机器,而是一棵树。“你不能制造出一棵树来,你只能栽种一棵树苗,精心加以照料,等待它届时长大成树。”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已经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棵大树的枝叶已经伸展至全世界各地。

  就在中国南方这片土地上,每一条河流也孕育着这文化的分支。广西有漓江,广东有珠江,湖南有湘江,而江西的赣江,则形成了她自己独特的赣水文化。

  一、赣水流淌着的历史文化之美
  “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入彭泽西也。”赣水,这一名称最早见之于《山海经》。对于赣江得名,最流行的是章贡合流之说。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南部的大庾岭;东源贡水则出自江西省武夷山区的石城县的赣源岽。左章右贡构成“赣”字。赣江自南向北纵观江西全省,经万安、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清江、丰城到南昌,注入鄱阳湖,最后与长江汇合共同向东奔大海而去。赣江是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故江西也简称“赣”。

  这片土地在赣水的孕育中,散发出古色古香之美。

  江西的历史就好比一本沉积了千年尘埃的古书。据历史记载,江西历史最早始于旧石器时代,到了距今约45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西境内出现了两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一是以修水县上奉镇山背村遗址为代表的山背类型文化;二是以樟树市筑卫城、樊城堆为代表的筑卫城——樊城堆类型的文化。到了西周时期,江西地区已纳入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在这片土地上展开激烈争夺,历史上又称江西为“吴头楚尾”,也是在这个时期,由于江西境内水网密布,捕鱼业开始发展,“鱼米之乡”开始形成。江西地区正式设立行政机构,始于汉朝,至此,江西作为完整的政治、经济、军事行政区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各朝各代都把江西当做重要的地理位置。到了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公元1277年,设立了江西等行中书省,江西称省始于此时。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古往今来,在这本记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书里,不少江西人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细数文学史上有陶渊明、王安石、欧阳修、文天祥、汤显祖;书法绘画有钟绍京、徐熙、“八大山人”朱耷;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还有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和王明阳。江西不愧为“才子之乡”,他们为江西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增添了绚丽多姿的繁荣之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在中国诗歌艺术上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陶渊明祖籍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他的诗文质朴自然、朴素简洁,反映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给文学历史留下了大量赞美田园风光的诗歌和散文。陶渊明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至美的境界,是一种人间繁华背后人心淡然的质朴之美。

  朱耷,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艺术大师,南昌人。他的故居至今仍保留在喧闹的南昌市区一角。沿着朱耷故居绿瓦白墙徘徊,渴望与自然融合的心境油然而生。古人在山水自然间修身的境界,与如今现代人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踽踽独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反思中,现代人开始向往自然,从对自身环境出发,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长期与青山绿水的和谐共处,不断陶冶和强化着人们对大自然的亲和感和审美意识,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之美是古代文人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是赣水文化中崇尚山水自然美的真实写照。

  二、赣水河畔的物质文化之美
  物质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与精神的凝结,是历史的载体,是一个时代人们的物质文化在今天的再现。

  正如一位学者所云:“南昌有滕王阁,乃一省之徽;犹如北京有天安门,为一国之徽。”滕王阁,这座在赣水河畔屹立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古楼,以“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美称,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李元婴受封为滕王,后迁洪州(今南昌)任都督。他在南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滕王阁,以为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歌舞宴席所用。传说年轻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后大宴宾客。王勃随即当场写下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使得其名噪天下、名传千古。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登阁纵览,眼前是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远处赣水浩浩荡荡,江水一色,让人顿生滂湃之情,心胸无限开阔,不由感叹大自然之壮美,同时又感到人的生命不过沧海一粟,大自然是如此崇高!

  与滕王阁隔江相望的是极具现代元素的秋水广场,其总体形状为月牙形,依江而立,是一大型的观光旅游的大型休闲广场,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音乐喷泉群,主喷高度达 128米。夜晚沿着赣江边漫步,江风习习,缤纷的霓虹灯照耀着半个夜空,喷泉伴随着音乐跳跃……秋水广场的文化形成南昌人独具一格的广场大众文化,舒畅、轻松、欢快,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了和谐、自由的优美感。

  三、赣水孕育的风俗文化之美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 。我国几大文化系列的孕育与发展,与流域水系划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关陇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就属于黄河文化,而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属于长江文化。星罗棋布的湖泊,浩瀚无边的江海是孕育华夏人文的胜地。

  在赣水这片流域里,存在着多种文化的交流:古越人、畲族、客家人……最能代表江西人文风情的非客家人莫属。赣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与闽西、粤东北一样,有“客家大本营”之称。

  客家是实力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地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赣南的客家人有着他们独特的客家方言系统,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

  赣南客家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语言——客家方言。客家话是客家先民把唐宋时的中原古话携带到南方,并同周边民系及畲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有一定程度的借鉴和融合,最终形成的一种语言,它是七大汉语语系之一,被许多学者称为“汉语言的活化石”。渊源久远的客家话,就像一条源源不断的赣水一样,流淌在田野乡村、集市茶馆,流淌在每一个客家人的生命旅程中,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但令人惊奇的是,客家话并没有随着客家人的迁徙流动而被汉语的其他语系、方言而湮没,作为“最后的汉族语言”保留至今。

  此外,客家人的民俗文化也保留着中国最传统的部分。虽迫于战乱等因素,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赣土,但不忘本源,重视传统、崇敬祖先,而且这种意识很浓,对慎宗追远的事十分重视。对于丧葬之俗,做得十分周到,甚至繁文缛节。赣南客家人还创造出了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等文化艺术。据考证,兴国客家山歌是“中国客家山歌之祖”,早在唐末就已经产生并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迄今在赣南客家人中仍是男女老少喜爱的艺术形式。

  “年代久远常常使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客家文化就像一幅风俗画,向世人描绘了汉族古朴、明净的历史画卷,展示了其的风俗美。而古朴本身就是一种美。

  赣水既是江西人民生命的源泉,又是江西人民创造其赣文化的源泉。赣水文化是赣文化的母体,是江西人民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文化成果。赣水文化是一种美,她以许多表现方式被渗透到文化领域中,散发出不同的味道。赣人与水相互作用,通过审美和情感催发,产生了江南这片土地上独特的干水文化,并随着赣水河流传递美,表达美,感受美。

  看看这个可以不~~~ 速度采纳 有事请 求助!

  • 美学视野中的赣水文化
    答:赣水文化流传至今已有千年,文化的各种形态孕育于这条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以美学的角度来对看待赣水文化,可感受到她各种各样美的形式。赣水文化中的渊远历史有一种神秘之美,文学才子对自然的追求透露着真挚之美,物质形态的文化使人感到崇高,而原始的风俗文化则透出赣水文化的质朴之美。现代西方...
  • 水文化的三种境界
    答:1、精神之水:这个境界将水视为超越物质层面的存在,具有深层的宗教和精神意义。在这种境界下,水被视为净化、重生和灵性的象征。2、艺术之水:这个境界将水视为艺术和美学的源泉。在这种境界下,人们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对水的赞美和敬畏之情。3、生存之水:这个境界强调水作为生命之源...
  • 什么是水文化?水文化广义和狭义之分?
    答:水文化是指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人们创造的一切与水有关的文化现象的总称。广义的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水事活动中创造的所有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包括人们直接的涉水活动,也包括人们使用水、感受水而引发的社会、经济和意识等多方面的现象。狭义的水文化则是指与水有关的社会意识,包括与水相关的思...
  • 扬州运河水文化
    答:从长江与运河交界的古镇瓜洲上船,经过古运河到东关古渡换船,就能非常自然地与我市已经形成多年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自然连接,这就完全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 水的寓意和文化是什么?
    答:水的寓意:表示机会与前途,通常人们将水作为资源、财富和机会。表示无尽的事物或情感,水流似无穷无尽,所以诗人,经常用其表达那些不可断绝的事物情感,比如思念。水文化:物质形态的水文化,主要包括被改造的河流湖泊、水工技术、治水工具、水利工程等。从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等现代水利工程,所有水利...
  • 什么是山水文化?
    答:山水文化是指以山水为载体或表现对象的文化形态。具体而言,它可以细分为山文化和水文化。山文化指的是那些以山为主要景观的风景名胜区,而水文化则是指以水为主要景观的风景名胜区。二、本质:山水不仅是人类的栖息之地,也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源。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实践中,人类...
  • 从中外比较视角看当前中国水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文化研究引起了水利行业和学术文化界的重视,研究不断深入,无论是在发掘民族水文化遗产方面,还是在总结实践经验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为了进一步促进水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应当拓宽国际视野,从中外比较角度审视我国的水文化建设,合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教训...
  • 西湖的资料急急急短点
    答:白居易也是贴近民众、贴近自然之诗人,在苏州、杭州、庐山等地,留下了治山治水、创造湖山之美的诗歌。柳宗元、韩愈、葛洪、牛憎孺、李德裕、唐庚、陈知柔、陈鹏飞、苏辙等文人都因贬谪而留下对西湖之审美关照。 3.开展全民性的建设山水生态城市运动,发扬西湖文化精神。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就是发扬“西湖文化...
  • 傣族森林文化、水文化、竹楼文化的研究现状
    答:其中包括森林美学的内容 •我国历代有关森林的诗歌、小说,画家笔下的山水、草木、飞禽走兽,宫廷与民居建筑,园林艺术,家具及工艺雕刻等都属艺术领域森林文化。水文化:傣族是一个滨水而居的民族,他们喜水、爱水、又崇水,在与自然长期共存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独特的水文化。正因为水文化是傣族...
  • 成都踏青赏花推荐路线
    答: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机车公园,鲜花盛开的无顶厂房,一公里空中观光长廊,老工业遗址“机车车辆厂”以CRRC共享城市的新面貌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成都工业美学的打卡地。三花乡深处,西化风格、硬朗造型的徐燎原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是文艺青年的最佳去处。在何多苓美术馆体验了艺术与城市的共生和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之后,再去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