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与韩信,谁人计高一畴。望详解!不胜感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9
诸葛亮和韩信的比较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
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
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
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
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
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
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
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
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
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
(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
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
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
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
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
,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181年:诞生于琅邪。
207年: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辅之。
208年:说服孙权抵御曹操于赤壁。
214年:被封军师将军。
221年:被封蜀国丞相。
225年:讨伐南蛮,将其平定。




韩信简介

汉朝开国名将——韩信,是平民出身的英雄,也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位绝代的奇葩。他是江苏淮阴人,由于家境贫寒,连一日三餐都很难维持,只得到处投靠亲友,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物。有一次他在一位当亭长的好朋友家里做客,由于食量太大,亭长的太太对他冷言冷语,并且故意不供给三餐,韩信忍住饥饿,到河边钓鱼,又钓不到,便向河边的洗衣妇讨饭,其中有位老妇人,经常给他饭吃,并且鼓励他说:「大丈夫应当立志,不能成天依赖别人,好好努力吧!」韩信受到鼓励,决心努力上进,开创自己的前途。

秦朝末年,各地英豪纷纷起兵抗秦,其中以项梁的声势最大。韩信平日专心研究兵法,颇有心得,便有意投效项梁。当他腰佩宝剑,走在淮阴街上时,有一位不良少年看他不顺眼,就说:「你的模样还挺神气的,其实你只不过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家伙,有种就杀了我,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心中大怒,但是他想到:「我当然可以一剑杀了他,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呢?大丈夫能忍一时之辱,何必跟这家伙一般见识。」便一言不发,弯下腰来,从不良少年的胯下爬了过去。韩信投入项梁的部队,建立了不少战功;项梁死后,项羽继立,韩信几次向项羽建议,项羽瞧不起他;因此始终未能获得重用。韩信认为继续留在楚营也没有发展的机会,于是毅然决然地到汉中,投效刘邦。

有一天,韩信和同营的弟兄们触犯军法,被判处死刑,前面已有十三位弟兄人头落地,轮到了韩信,他情急大叫:「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杀害壮士?」监斩官滕公觉得很讶异,就把他叫到面前盘问,经过一番交谈,对韩信大为赏识,便替他向刘邦求情;刘邦特准他戴罪立功,分发到萧何的单位服务,担任管理粮草的工作。萧何发现韩信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便向刘邦极力推荐,可是刘邦却没有理会。萧何的几次进言都没有效果,不禁令韩信心灰意冷。不久,汉营便传来韩信失踪的消息,萧何立刻亲自连夜追赶;终于追上了,经过一番诚挚的挽留,韩信跟著萧何返回汉营,去觐见刘邦。萧何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见到萧何如此慎重,这才认真地和韩信谈论天下大计,韩信剖析楚汉情势,精辟深入,刘邦大为激赏,立刻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将指挥大军的信符交给他,并且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拜将典礼。

韩信终于如愿以偿,得以施展平生的抱负;首先领兵北伐,暗渡陈仓,光复关中。接著进兵赵国,赵王命陈余率军二十万迎战,参谋李左军建议:「汉军远道而来,由于道路狭窄,军粮一定会接济不上;请给我三万人去劫夺他们的粮车,汉军的补给线一旦被切断,韩信就插翅也难飞了。」陈余拒绝李左军的建议,决定正面与汉军对决。韩信得知敌方的意图,便大胆挺进,派遣两千名轻骑深夜抄小路潜入敌后,嘱咐他们等到两军交战,赵军倾巢而出时,偷入敌营,换上汉军旗帜。等到一切安排妥当,韩信派遣一部份部队渡过河口,背水叫阵;陈余见了产生轻敌的心理,原来背水迎战是兵家大忌,汉军竟然毫无警觉,可见韩信实在是浪得虚名,于是陈余下令,赵军倾巢而出,大挫汉军。等到凯旋而归,却见自己的根据地——井陉关,已换了汉军的旗帜,陈余大惊失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已退到水边的汉军掉回头来,配合关内的汉军,两面夹击,赵军全军覆没。韩信又悬赏俘获李左军,并以诚恳之礼接待,李左军深受感动,自愿留在韩信身边效力。

灭赵之后,韩信采用李左军的建议,不费一兵一卒便说服燕王归顺,又一战而攻下齐国的临淄城,甚至连项羽派来支援齐国的龙且军团,二十万楚军也全部歼灭。韩信军威大振,刘邦立即封他为齐王。楚汉最后的一役——垓下之战,韩信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帮助刘邦围困项羽,逼迫项羽自刎于乌江,天下重归统一,刘邦建立大汉帝国。

韩信衣锦荣归,并没有忘记当年给他饭吃的洗衣老妇,特别派人致送千金给她,以表示感谢。至于那位逼迫韩信接受胯下之辱的不良少年,听说韩信做了王侯,非常担忧遭到报复,韩信不但不追究往事,反而派人去安慰他。(不值得与他计较了?)皇帝刘邦却是一位多疑猜忌的人,由于韩信功高震主,便设计将他贬为淮阴侯,并且削夺他的兵权,最后还将他陷害至死。韩信出生入死帮刘邦打下大汉江山,最后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令人惋惜不已。

就我个人认为,二人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重量级人物,但二人的历史遭遇截然不同,从诸葛亮的出山来看,诸葛亮明显是被"请"出来的,但韩信却只是被刘邦谋臣萧何找回来的,可见二人在主君心中的地位本就不一样了,而且韩信飞扬跋扈的性格也是决定韩信将来命运的一方面原因,在韩信不费一兵一卒便说服燕王归顺,又一战而攻下齐国的临淄城,甚至连项羽派来支援齐国的龙且军团,二十万楚军也全部歼灭。就已经功高震主了,去不知道收敛,却在封地里名过君主,历代帝王那里见得在一块领地内人主不人王的事情发生?? 就这样韩信的人生走到了尽头,而诸葛亮本人,本就无"欲',无欲之人无害也,诸葛亮在刘备帐下这么多年,从来就是领军不控军,用权不滥权,诸葛亮一生为蜀中前途殚精竭虑
是天下真君子真人臣也,无二心,无欲.得人心耶~~~~~~~~~~~~~

个人觉得诸葛亮更厉害些,或许有人会说诸葛亮六次北伐没有成功,所以不懂军事,韩信被后人称为兵仙,所以韩信比较厉害,然而我并不这样觉得,排除三国演义,从正史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诸葛亮比韩信更加可怕,具体分析如下:
韩信背水一战,暗度陈仓,四面楚歌打的非常的漂亮,分析一下对手的形式,项羽实行封王制,又暴政,失民心,诸侯也不完全依附项羽,所以刘邦是占有天时这一条件优势,另外韩信在前方打的时候,后面还有萧何,张良辅佐,对手除了项羽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名将,所以韩信的奇谋能成功,很多王侯都直接归附刘邦,然而奇谋是有风险的,如果遇到会用兵的人,奇谋就很难实现了。刘邦得人心,项羽失民心,所以韩信辅佐刘邦一统天下,是拥有绝对的天时与人和优势。
然而分析诸葛亮,魏国经历三代君主,个个君主都不是等闲之辈,把魏国治理的很强大,人才辈出,顺民心,所以魏国占有天时。魏国占据北方,拥有骑兵,拥有精锐部队,拥有坚固的城池,魏国占有地利,军事力量强,物力资源充足等优势。
反观蜀国,刘备夷陵惨败,精锐部队全军覆没,之后人才迅速凋零,诸葛亮用了闭关锁国政策,把蜀国治理的非常好,培训士兵,经过三年,蜀国可以抽出兵力平定后方,诸葛亮只用几个月就搞定了,然后还有能力挥师北伐。按照当时的形式,北伐根本就没有成功的机会,蜀国根本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任何一个条件。又加上兵力远远比不上魏国,粮草跟不上,人才也跟不上,这样的北伐如果能成功?如果诸葛亮成功了,那诸葛亮就真的不是人了,不吃败仗诸葛亮就已经是神人了。
那么诸葛亮在北伐中,有胜也有败,但是对手都是用兵高手,并非像韩信对手那样,拥有优势兵力,却不会带兵打仗。然而诸葛亮北伐打出了,斩王双,败曹真,败张颌,败郭淮,杀张颌,败司马懿,败贾诩,败费曜。其中贾诩是曹操五大谋士之一,张颌,曹真,郭淮,司马懿都是当世名将,都被诸葛亮一人打败,韩信白起打败的名将也不过一人而已,诸葛亮创造了历史上一人同时打败众多当世名将的记录,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何为名将。

下面来看看诸葛亮更奇葩的战绩。司马懿在三国算得上是一流的军事家,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在现代也被很多人称赞,特别是灭孟达,杀公孙渊,这操作简直就是大神级别的操作,丝毫不差韩信的背水一战,然而这样用兵一流的军事家,在诸葛亮面前,加上郭淮,张颌,贾诩,魏平,费曜众多人的辅佐,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却被诸葛亮打出了破甲三千甲首,损失张颌,真是惨败呀。

破甲三千甲首算什么,这个根本无法与韩信的背水一战相比,但是诸葛亮面对司马懿,打的司马懿畏蜀如畏虎,千里请战,当缩头乌龟。在中国历史上把一个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一流用兵高手打当缩头乌龟,历史上恐怕也只有诸葛亮能做到了。这个还不算什么,还有更厉害的呢?

司马懿打不赢诸葛亮,就跟诸葛亮耗粮食,等待诸葛亮退兵,然而诸葛亮却病死了,这下司马懿高兴的不得了,终于可以直起腰了,帅大军直追蜀军,可没有想到,诸葛亮留下退敌遗计,姜维把诸葛亮准备好的木像推出来,司马懿一见诸葛亮还活着,真是撒腿就跑,帅十万大军奔跑数千里,还问左右我头在否,这下司马懿丢脸丢大了,死诸葛惊走活仲达十万大军。大家不要以为这个是小说里面的情节,这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事情《晋书》《汉晋春秋》《资治通鉴》里面都有记载。

诸葛亮在历史上真正做到了一人敌十万大军,而且还是一死人,吓退的还是一流用兵高手,中国军事家司马懿。历史上军事家过招的本来就少,还能打的对手听到名字就怕的,历史上只有诸葛亮一人做到了。司马懿的军事才能都让后人赞叹,那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得有多高呀,无从得知。

所以诸葛亮和韩信在用兵上都是高手,诸葛亮的战绩虽然没有韩信出色,但是诸葛亮的用兵过程真是令人佩服,能打的对手司马懿感叹“真乃天下奇才”,司马懿儿子感叹,身边没有一个大臣能比得上诸葛亮,打的司马懿孙子,因为诸葛亮军事才能突出追封武兴王。中国历史上打的对手心服口服的都少,更别说打的敌人三代心服口服,这样的事迹也只能发生在诸葛亮身上了。所以个人觉得诸葛亮,在军事方面比韩信强,因为诸葛亮的用兵过程比韩信可怕的多,令对手听到名单都直冒冷汗,韩信做不到这一点。

引用钱穆先生的一句话对诸葛亮总结:一诸葛,足以使三国照耀后世,一诸葛如两汉!

韩信的不俗,还在于他为将进军之前,即向刘邦陈述了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基本方略。韩信以敏锐的战略家的眼光对当时雄霸天下的项羽集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项羽集团的种种不合时宜的弊端,特别是指出了项羽具有“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的弱点,可以说是透彻见底,入木三分;对当时力量还相对弱小的刘邦集团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政治、军事方略,提出了任用贤将、论功行赏、救济百姓、收天下人心的措施和取三秦、东向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战略目标。收复领土联盟认为,这一“汉中方略”丝毫也不亚于后世诸葛亮的《隆中对》!在一定程度上说,刘邦就是按照这一方略最终取得了天下。

《史记.淮阴侯列传》详细介绍了韩信的这一方略:“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於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韩信自领军之后,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为了常胜将军,建立了不世之功!他涉西河,平魏,破赵,胁燕,定齐,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汉朝打下了半壁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还打败了楚人派去援齐的二十万楚军,并杀了大将龙且,给项羽集团以极大的震憾!彻底改变了楚汉战争的力量对比,基本上对项羽集团形成了战略包围的态势,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展现出了韩信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谋士蒯通对韩信的功绩作了高度概括,《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说,“臣请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两千多年来,韩信杰出的军事成就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宋代陈亮说:“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明代茅坤对韩信的作战指挥艺术也推崇备至,说“予览古今兵家者流,当以韩信为最。”《百战奇略》特将韩信“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和“沉沙决水,半渡而击”等战法作为“远战”和“水战”的法则写入该书。大约在明末清初成书的《三十六计》则将“暗渡陈仓”的战法列为“三十六计”之一,让人们学习、效仿。一些古代的名将传记对韩信的军功战 韩信平齐并打败楚军龙且之后,楚汉战争首次出现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此时,韩信的势力如日中天,北方大部均已收入囊中,而南方东西两线,楚汉两军却打得难解难分,韩信集团因之具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诚如蒯通所言,“当今两主之命县於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还有第三种可能,如果自立,则天下三分之势立即显现!《史记.淮阴侯列传》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武涉及蒯通劝韩信叛汉独立的说辞。武涉是项羽派去的,韩信不听,谋士蒯通详细分析了韩信当时的处境及不同的选择,为其详陈祸福。可是韩信一直听不进去。蒯通首先以相面之言,委婉地劝说韩信背汉自立。《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通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韩信曰:‘何谓也?’蒯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櫜鹓,熛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胜数。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於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於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於此矣。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夫锐气挫於险塞,而粮食竭於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接着话锋一转,为韩信指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思想:“臣原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於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於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原足下孰虑之。”而韩信却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终不肯背汉自立。

应该说,以当时的形势而言,只要韩信拥兵自立,据强齐,从燕、赵,则整个北方,就是韩信的了。刘邦和项羽彼此谁也无力打败韩信,齐、汉、楚三方彼此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则三国鼎立的局面很可能要提前四百年出现!如果那样,那中国的历史将不得不重写。现在看来,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对整个中华民族将是极为不利的,但显然对韩信最有利。但韩信既无此野心也无此政治头脑。历史走到这一重要关头时,被韩信轻轻地一拨,随即转变了方向,沿着统一的道路迅速走去。中国在秦灭亡不久,一个统一的大国西汉随即迅速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绩、用兵谋略更是无不备录。因之,韩信曾被人称为“兵仙”!
刘备败亡后,以荆洲派的诸葛亮为丞相,主内政;益洲派的李严为尚书令,主军事;然而刘备所担心的派系斗争还是出现了。诸葛亮先是夺取了李严的军事权力,然后逐步排挤益洲派。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一说河南南阳卧龙岗;一说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或云后篇系后人托诸葛之名伪作)、《隆中对》。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光和4年 181 0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8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1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3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 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4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
建安2年 197 16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
建安4年 199 18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 26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 即著名的“草庐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建安13年 208 27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 28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 30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 33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4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 37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 40岁 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 42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 43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44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 45岁 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 46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 47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 48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 50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蜀建兴11年 233 52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 53岁(享年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综合来说,诸葛亮的计谋我们比较熟知,比如空城计,调虎离山计.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以本人认为是诸葛亮计高一畴!

不好比,孔明是以做事“稳”出名,空城计就是因为司马懿知道孔明做事一向稳重,才不敢冒进的。韩信则是以“勇”著名的,他打仗多以不怕死的精神激励士兵,并获胜的,如他的背水一战,“背水”本是兵家的大忌,但他竟以次获胜,足见其智谋和胆略。
但总的来说,我个人更支持孔明,因为韩信最后是因谋反被吕后杀死的,为臣不忠……

用兵打仗的话当然是韩信了,从没打过败仗的将军,留下经典战例最多的将军,暗渡陈仓,背水一战,水淹龙且,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韩信仅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平关中、降魏、灭赵、平齐,破楚,帮刘邦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奋战十几年,连一个小小的陈仓都拿不下,军事才能和韩信是没法比的。诸葛亮的才能更像萧何,天下已定的话,能让国家富强的是诸葛亮,而不是韩信

军事方面是韩信,但他在为人处事、政治事务上明显智商不足;而诸葛是个全才,政治上的计谋手段可是相当地强。

  • 如果国士无双的韩信遇上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两人带兵交战,最终谁会战败...
    答:韩信是在侧面战场对战那些实力并不强大的对手,从这个方面来说,诸葛亮的困难也比韩信大。如果韩信遇到诸葛亮,两人各自带兵交战的话,暂且认为双方各自实力相当,那么个人的看法是诸葛亮不输韩信,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平手,或者两败俱伤,谁无法击败谁。如果一定要分出个胜负,我觉得是诸葛孔明胜。
  • 大家觉得<韩信><诸葛亮><张良>哪个最厉害!
    答: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里面才近乎妖人 在三国志和野史中 是凭借着家学渊源和关系网一步步上爬的 前期一直是管后勤的 所以理财方面应该不错 张良 出身名门 从他刺杀秦王不成投靠刘邦以后的种种事迹来看 此人倒是文武兼备 足智多谋 韩信 正史了解不多 应该是打仗满厉害的 俗话说韩信带兵 多多益善 不过从...
  • 大家觉得<韩信><诸葛亮><张良>哪个最厉害!
    答:张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好象无所不能,军事、政治等各方面都相当好,但历史中的诸葛亮知识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军事上却是一般,作战还主要是靠其他的名将。至于韩信,是厉害,但最后还是死在张良的计下,可见到底是谁厉害了。
  • 诸葛亮,郭嘉,庞统,司马懿,韩信,岳飞,谁更聪明
    答:司马懿,三国纷扰,最后居然是司马家一统天下。是以诸葛亮,郭嘉,庞统都不足以与司马并论。而韩信,岳飞确实会用兵,但太过淤忠。最终死在自己人手里。聪明,谈不上。
  • 卧龙诸葛亮,水镜司马徽,神探狄仁杰,韩信谁最有智慧?
    答:这要看从哪一方面来说了。从指挥作战来看,韩信一代兵仙,堪称神将,但是政治头脑不行,最后惨死于吕后之手,不得不说这人不够特别有智慧。而从探案来说,狄仁杰虽然没有电视剧里那么神,但是也是古代最杰出的探长了,政治头脑也很不错,但是也在监狱里呆了很久,险些丧命,但是看结局还是不错,可以...
  • 三国第一智者
    答: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
  • 韩信、司马懿和诸葛亮他们三个在用兵上PK,他们三个谁最强,谁最弱?
    答:就政治才能而言。在曹操打下北方以后提出,三分天下为大势所趋,如果魏国(晋国)要统一,就必须放眼未来,稳定内部,厚积薄发。在司马懿的打理下,实行屯田令,实行军民一体化,颁布新政改良人才举荐就大势布局上,在当时无人能比。而诸葛亮属于后勤工作人员,说好听点能把刘备或者老祖宗交代的事情办的...
  • 三国演义里谁最聪明?
    答: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
  • ...谁打战厉害些?谁更有战略更有军事才华些?诸葛亮和曹操呢?从个人英雄...
    答:就像后来的齐王韩信,不是还是被刘邦给灭了嘛,难道刘邦就一定比韩信强?此一时彼一时,天时地利都是在变化的,有时在外界都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就很难同同等实力的对手相敌了。而诸葛亮和曹操来比较,曹操在军事、战略、政治等方面都很强,但是现实中的诸葛亮,如果说治政,可能当时确无出其右者,...
  • 韩信和诸葛亮都提十万兵马出川,为何韩能扫平天下而诸一事无成?_百度知...
    答:韩信和诸葛亮的出川结局不一样,韩信大杀四方助刘邦一统江山,诸葛亮六出岐都没能带领西蜀统一天下最后他死了,还直接影响到蜀国的国运,原因我归结为两点, 一,这两个人的 历史 地位和能力不能相提并论, 韩信,那是兵圣,可以说真要从五千的华夏 历史 中选出最牛的兵家,韩信无论如何也是在前五的选手,之所以不能...